会展物流(缩引)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会展物流管理的含义目前,国内对于会展物流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会展物流“是为满足参展商展品展览的特殊需要,将展品等特殊商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会展物流“是指展销产品从参展商经由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的物理运动过程,它是展销活动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组织者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后勤保障功能的服务,由会展组织者在综合会展现场多个供需对应体的信息要求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协调的会展物资流通体系尽管对会展物流的诠释不同,会展物流的本质是指与会展相关的物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
而这种移动通常是参展物品与其他辅助用品从参展商处至会展场馆,然后再返回至参展商或直接流向展品购买者处的物理运动过程。
区别于其他物流,会展的物流不涉及原料采购与产品的生产,而主要是指与会展相关物品的运输。
通常这种运输是需要通过物流服务商来完成的。
虽然会展的物流体系的供应链较短,但是其线路较复杂,因此对物流服务的专业性、服务性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
此外,会展物流的供应链模式相对于其他物流供应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所谓供应链模式的创新性,体现在会展仓储配送中心与不同参展商及会展场馆之间的信息是多向流通的,在会展活动开始后,它与会展现场之间信息共享,便于快速反应和精确地提货配送。
换言之,会展仓储配送中心具有一定的区域公共性特质。
而会展的物流管理泛指对会展相关物品的时间与空间流动的管理。
具体地说,会展的物流管理是参展商所在地与会展活动所在地之间,对会展材料设备与会展物品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一整套规划、实施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会展物流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和最便捷的方式解决展品在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国内运输,以及国际运输和进出口报关等从参展商到会展场所的各项问题,从而为会展活动的举办者和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效益。
会展物流与一般物流的特点案例
会展物流和一般物流是两种不同的物流活动,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案例。
会展物流的特点是:
1. 临时性强:会展物流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物品的搬运和安装等工作,而且展会结束后,物品也需要在短时间内撤离展馆。
2. 安全性要求高:会展物品大多是高价值的展品,需要进行包装和保护,同时也需要进行物品清点和安全监控。
3. 国际化:会展往往是国际展会,需要进行跨国的运输和清关。
例如,某国际化妆品展会需要展出大量的高价值产品,这些产品需要在短时间内从各个国家的生产工厂运往展会现场,并在展会结束后及时撤离现场。
会展物流公司需要做好物品的安全保护和清点工作,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协调各个物流环节,确保展品的及时到达和撤离。
一般物流的特点是:
1. 持续性强:一般物流是企业日常的物品运输和仓储配送活动,需要长期稳定地进行。
2. 成本控制重要:一般物流对成本的控制要求比较高,需要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 落地服务:一般物流需要为客户提供包括仓储管理、订单跟踪、派送等全方位的服务。
例如,某电商公司需要对其日常的商品运输和仓储进行管理。
一般物流公司需要统筹考虑运输路线和仓储配送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物流管理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第一章
物流: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商物分离: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精益物流:运用精益思想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顾客的角度来确定产品、服务和工作的价值,精简物流环节,消除各种浪费,追求完善,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尽可能把物流成本降低最低。
供应链:商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参与该商品价值形成的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
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与商流关系:
商流是使商品所有权进行转移,解决所有权交换问题的活动。
物流是商品实体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来解决空间位置变化,又要通过储存来调节供求双方时间上的矛盾。
对物流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1、服务角度看,物流是为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提供服务。
2、管理角度看,物流就是功能整合,是将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等各种功能性活动,用物流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协调。
3、资产角度看,物流的核心就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物流就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4、环境角度看,物流是一个有助于企业降低资源消耗,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5、产业角度看,物流是一个从生产和流通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
物流对产品价值的贡献
1、形态效用:形态效用是指通过生产、制造或组装过程对商品的增值。
2、空间效用:物流的作用之一就是将产品从供给地输送到需求点, 物流使市场区域界限有了延伸,这种对产品和服务的增值作用就是空间效用。
空间效用主要通过运输来产生。
3、时间效用:产品和服务不仅要在客户需要的地点得到,而且还必须在他们需要的时间得到。
4:占有效用:这种形式的效用主要是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来创造的。
物流系统的“5S”目标:
1、服务目标: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
2、快速、及时目标: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
3、节约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所以领先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化目标:以物流规模做为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
5、库存调节目标: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第二章
会展业: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会的行业,会展业不仅能带来诸如场租、搭建、广告、运输、保管等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间接经济效益。
会展物流:指为会议、展览、展销、体育及其他各类活动提供的物流服务。
会展与物流的关系
1、会展业的发展对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拉动了会展物流的兴起与发展。
2、会展可以促进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会展物流是关系到会展成功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会展业的发
展为会展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优质的会展物流服务又促进了会展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会展物流的特征:双向型的物流、时间跨度长、各环节的整体性、操作复杂、服务标准高、专业性强
会展物流管理系统:会展物流分为三个方面: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和环境要素管理。
1、产出要素管理:服务质量的管理、时间的管理、成本的管理
2、资源要素管理:分包方、人员、信息管理、设备及技术的管理
3、环境要素管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我国会展物流现状及问题:
现状:目前,已有不少国内的物流企业参与到会展物流服务的行列,已初步形成了由中国国际展览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展运”)、中远物流牵头的会展物流服务这一新兴的行业。
问题:一是中国会展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整体规划。
二是缺乏有实力的物流供应商,有效供给不足。
三是专业水平较低,服务质量
欠佳。
四是服务理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
第三章
装箱:把货运装进运输工具的过程统称为装箱,不仅仅指集装箱装箱,也包括了空运货物的托运、公路运输中的装车、海运散杂货装船的过程。
租船运输:租船人向船方租赁整条船只惊喜货物运输的形式。
集货:把需要运输的货物集中到发货地的过程。
三种会展物流组织模式:
1、分散物流模式:各参展商各自寻找自己的物流服务商来完成展品从参展商处至展览场馆的运输、储存、保管、装卸等作业,以及展览结束后的回运等工作。
2、集中物流模式:由会展主办方指定本次会展唯一的物流服务商来完成整个会展物流活动。
3、方案集成模式:会展主办方指定本次会展唯一的物流服务商,负责整个会展的物流活动。
会展物流中不同运输方式的特征:
1、公路运输:高度灵活性,可实现展品由原地到参展地的门对门运输,装卸方便。
2、铁路运输:运量大、距离短、路线固定、时间稳定;线路固定不灵活。
3、水路运输:
内河运输:运量有限、运转速度慢
海运运输:运量大、距离长、运费低;速度慢、运输时间难以保证。
4、航空运输:便捷安全;运量有限、运输价格昂贵。
5、集装箱运输:将展品装入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内,利用陆海空运
输工具将展品送到目的地的新型现代化运输方式。
6、国际多式联运:一个提单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吧
展品从一个国际运到另一个国家。
运前管理、运中管理、进馆主要内容:
1、运前管理:了解和明确客户需求、了解运输货物、根据收集资
料选择运输方式合理配送、安要求集货
2、运中管理:装箱、报关、运输、目的港清关
3、进馆:仓储
作业、现场布展、4、回运:订舱、转关
物流功能集成任务目标:一、实现各个功能内部的集成化管理;
二、各个功能之间的集成化管理。
会展物流在会展产业链中的地位:会展物流是会展下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IELA:国际展览运输联合会成立于1985年,代表展览运输者利用。
协会目的是使展览运输业专业化,提高展览运输的效率,更好的为展览组织者和展出者服务。
宗旨是建立世界范围内的展览会运输网络,制定服务标准,提高全球范围内展览业的职能性。
第四章
物流冰山说:在亚牛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做是“物流冰山”,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我们看到的是物流的一部分。
效益背反说: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一般是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可以以价值工程理论为指导。
黑大陆学说: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时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物流成本项目构成:
1、物流功能成本:运输成本、储存费用、包装费用、装卸搬运成
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
2、存货相关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存货保险成本。
装卸港短途运输成本:参展商生产地到装货港直接的运输过程可能产生的费用主要有短途运输的公路运费、装卸费、仓储费和包装费组成。
干线运输费用:整个运输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装箱、报关、运输三个部分。
会展物流一体化报价体系优点:便于会展组织者和参展商进行比较;将成本折算成按照立方进行计算,物流服务商十分明确总成本和货物总量之间的比例,对成本做到心中有数;货币单位统一,便于双方结算。
会展物流服务商降低成本途径:合理配载货物、加快通关速度、寻求合适的海外代理、加强信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