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跟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重大技术装备自主
- 格式:doc
- 大小:436.50 KB
- 文档页数:76
《中国制造2025》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政策解析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高度重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引领制造业向高端方向发展。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文件。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基本形成了以战略为引领、以规划为支撑、以政策措施为配套保障的政策体系。
同时,着力创新政策工具,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相关主要政策进展(一)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政策现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决定》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五大产业,并制定了各领域的产业发展线路图,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重大行动及重大政策。
进一步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能力、产业组织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点任务,部署了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安排了金融财税政策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质量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对外合作水平等保障措施。
《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行动计划》,现解读如下:一、《行动计划》出台背景是什么?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做出重要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要“壮大安全应急产业”。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安全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对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应急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灾害事故多发频发对安全应急装备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22年四川泸定6.8级地震、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矿坍塌事故、北京及河北特大暴雨灾害等灾害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对发展先进适用的安全应急装备,提升高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安全应急装备发展亟需加强政策引导。
近年来,我国安全应急装备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和先进产品,在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部分关键装备技术薄弱,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亟需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积极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先进产品推广应用、完善产业布局、加强生态建设,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高质量发展。
二、如何推动实现《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形成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安全应急装备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培育5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打算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国有资产监督治理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为连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更好适应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对重大技术装备的新需求,结合近3年重大技术装备的进展,我们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名目〔2020年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名目〔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目»〕。
«名目»共包含19个重大技术装备领域、260项装备项目。
各地点工业、财政、科技及国有资产监督治理部门要参照«名目»内容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形,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工作,以季报方式定期反馈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过程中显现的新情形、新问题。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名目»〔2021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二○一二年一月十二日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名目〔2021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二O一二年一月十七日目录1、清洁高效发电设备 (3)2、超、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 (8)3、大型石油及石化装备 (9)4、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 (16)5、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 (17)6、大型煤炭及大型露天矿设备 (20)7、轨道交通装备 (25)8、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31)9、大型施工机械 (41)10、新型纺织机械 (43)11、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 (46)12、电子及光伏制造装备 (48)13、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另行制定〕 (52)14、成形加工装备 (52)15、民用飞机〔另行制定〕 (54)16、高档印刷机械 (54)17、关键基础件 (57)18、机场专用装备及港口机械 (70)19、智能操纵系统及周密测量仪器 (73)5、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7、轨道交通装备8、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9、大型施工机械10、新型纺织机械11、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12、电子及光伏制造装备。
工业自动化设备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管理体制为国家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主管部门为发改委与工信部,行业协会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
(1)发改委和工信部发改委、工信部对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宏观管理。
其中,发改委通过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工信部通过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宏观指导。
(2)中国自动化学会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对公司所处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中国自动化学会是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开展自动化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及民间国际科技交流,组织研究自动化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等工作。
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是由在中国从事电子专用设备科研生产经营的企业公司、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自愿组成的行业内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协助政府制定本行业长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技术改造方案,组织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以及开展各种技术管理活动等工作。
工业自动化设备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传统工业升级改造的必经之路,支撑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也是衡量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支持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政策情况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公布日期】2023.10.21•【分类】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正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科技赋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为更好地以法治方式推动科技事业进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2023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于今年6月至9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作出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开展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科技进步法是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律,1993年颁布实施,2007年、2021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印发《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
测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
【年(卷),期】2024()9
【摘要】近日,为促进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质量提升,支撑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五部门联合印发《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市财政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2.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定和评价办法(试行)
3.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评定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经信装备函[2020]411号)
4.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川经信装备〔2021〕124号)
5.《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发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
关于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为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更好适应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对重大技术装备的新需求,结合近3年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我们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09年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12年版)》(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共包含19个重大技术装备领域、260项装备项目。
各地方工业、财政、科技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参照《目录》内容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工作,以季报方式定期反馈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12年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
(2012年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O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目录
1、清洁高效发电设备 (3)
2、超、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 (8)
3、大型石油及石化装备 (9)
4、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 (16)
5、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 (17)
6、大型煤炭及大型露天矿设备 (20)
7、轨道交通装备 (25)
8、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31)
9、大型施工机械 (41)
10、新型纺织机械 (43)
11、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 (46)
12、电子及光伏制造装备 (48)
13、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另行制定) (52)
14、成形加工装备 (52)
15、民用飞机(另行制定) (54)
16、高档印刷机械 (54)
17、关键基础件 (57)
18、机场专用装备及港口机械 (70)
19、智能控制系统及精密测量仪器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