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吴元欣..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96
对吴元欣版反应工程的回答第一章实施例和问题解决实施例1在裂化器中每100千克乙烷(纯度100%)被裂化以生产45.8千克乙烯,乙烷的单向转化率为59%,在裂化气体被分离后,获得的产物气体包含4.1千克乙烷,并且剩余的未反应的乙烷被返回到裂化器。
测定了乙烯的选择性、收率、总收率和乙烷的总转化率。
解决方案:单程转化率和单程收率可根据b点的混合气体计算得出,而全程转化率和全程收率可根据a点的新鲜气体计算得出。
新鲜原料通过反应器一次的转化率和一次的转化率(根据反应器入口);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直至离开系统时达到的转化率,以及整个过程中的转化率(基于新鲜原料)。
现在,计算B点,在B点进入裂解器的乙烷为100千克。
因为乙烷的单程转化率为59%,所以在裂化器中反应的粗乙烷的量是在点E的乙烷的循环量,在点A补充的新鲜乙烷的量是乙烯的选择性、乙烯的单程产率、乙烯的总产率(摩尔产率)、乙烯的总质量产率、乙烷的总转化率。
实施例2使用铜、锌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气工业合成甲醇具有以下主要副反应: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一氧化碳在反应过程中不能完全转化为甲醇。
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中采用循环操作,即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冷凝组分分离成液体,即粗甲醇,氢气和一氧化碳等不可冷凝组分部分放空,大部分通过循环压缩机压缩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
以下是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原料气和冷凝分离气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如下:原料气冷凝分离后粗甲醇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H3OH 89.15%、(CH3)2O 3.55%、C4H9OH 1.1%、H2O 6.2%。
在操作压力和温度下,其余组分是不可冷凝的组分,但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它们可以部分溶解在粗甲醇中。
对于1千克粗甲醇,溶解量为9.82克CO2、9.38克一氧化碳、2.14克H2、2.14克CH4和5.38克N2。
如果循环气与原料气的比率为7.2(摩尔比),请尝试计算:(1)一氧化碳的单向转化率和全程转化率;(2)甲醇单程收率和全程收率。
第一章习题1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答: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恒为正值,化学计量方程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与化学反应式中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对于产物二者相同。
2 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答:如果反应物严格按照化学反应式一步直接转化生成产物,该反应是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指1摩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比普通分子的平均能量的高出值。
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该反应的反应分子数。
一切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都是非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仅决定了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非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经验数值,决定了反应速率对反应物浓度的敏感程度。
3若将反应速率写成tc rd d AA -=-,有什么条件? 答:化学反应的进行不引起物系体积的变化,即恒容。
4 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测定采用间歇反应器?答:在间歇反应器中可以直接得到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仅是动力学方程的直接积分,与反应器大小和投料量无关。
5 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 ↔C A+C ↔ D (2)A+2B ↔C B+C ↔D C+D →E(3)2A+2B ↔C A+C ↔D 解(1)D4C A 3D D 4C A 3C 22BA 1C C22B A 1B D 4C A 3C 22B A 1A 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2)E6D C 5D 4C B 3D E 6D C 5D 4C B 3C 22BA 1C D4C B 3C 22B A 1B C22B A 1A 22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3)D4C A 3D D 4C A 3C 22B2A 1C C22B 2A 1B D 4C A 3C 22B 2A 1A 22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6 气相基元反应A+2B →2P 在30℃和常压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c =2.65×104m 6kmol -2s -1。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习题】> 2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 345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c a+c? d (2)a+2b?c b+c?d c+d→e (3)2a+2b?ca+c?d10mkmols。
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a)=kppapb,求kp=?(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46-2-12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若将反应速率写成?ra??dcadt,有什么条件?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测定采用间歇反应器? 78反应a(g) +b(l)→c(l)气相反应物a被b的水溶液吸收,吸收后a与b生成c。
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kcacb。
由于反应物b在水中的浓度远大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反应2h2?2no?n2?2h2o,在恒容下用等摩尔h2,no进行实验,测得以下数据总压/mpa 半衰期/s10 考虑反应a?3p,其动力学方程为?ra??容下以总压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11 a和b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在25℃下测得下列数据,试确定该反应反应级数和反应速度常数。
116.8 319.8 490.2 913.8 1188 时间/s-312 丁烷在700℃,总压为0.3mpa的条件下热分解反应:c4h10→2c2h4+h2 (a) (r)(s)起始时丁烷为116kg,当转化率为50%时?dprdnsdya,?。
dtdtdtdpadt?0.24mpa?s?13-1-1-3-33-10.0272265 0.0326 186 0.0381 135 0.0435 104 0.0543 67求此反应的级数。
第一章 例题与习题解答例1每100 kg 乙烷(纯度100%)在裂解器中裂解,产生45.8 kg 乙烯,乙烷的单程转化率为59%,裂解气经分离后,所得到的产物气体中含有4.1kg 乙烷,其余未反应的乙烷返回裂解器。
求乙烯的选择性、收率、总收率和乙烷的总转化率。
解:以B 点的混合气体为计算基准进行计算即得到单程转化率和单程收率,而以对A 点的新鲜气体为计算基准进行计算得到全程转化率和全程收率。
新鲜原料通过反应器一次所达到的转化率,单程转化率(反应器进口为基准);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起到离开系统止所达到的转化率,全程转化率(新鲜原料为基准)。
现对B 点进行计算,设B 点进入裂解器的乙烷为100 kg 。
新鲜乙烷产品由于乙烷的单程转化率为59%,则在裂解器中反应掉的原料乙烷量为1000.5959H kg =⨯=E 点乙烷的循环量100 4.110059 4.136.9Q H kg =--=--=A 点补充的新鲜乙烷量为10010036.963.1F Q kg =-=-=乙烯的选择性为45.8/2845.8/28100%100%83.172%/3059/30S H =⨯=⨯=乙烯的单程收率45.8/28100%49.07%100/30y =⨯=乙烯的总收率(摩尔收率)45.8/2845.8/28100%100%77.77%/3063.1/30Y F =⨯=⨯= 乙烯的总质量收率'45.845.8100%100%72.58%63.1Y F =⨯=⨯= 乙烷的总转化率 %.%.%59310016359100===⨯⨯F H X 例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OH CH H CO 322⇔+ ))(O H O CH H CO 223242+⇔+ O H CH H CO 2423+⇔+ O H OH H C H CO 2942384+⇔+222H CO O H CO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总1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 绪 论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
试计算(1) (1)反应的选择性;(2) (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摩尔比),A P 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 mol n P =n A0Y P = moln C =n A0(X A -Y P )=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n W =n W0+n P +2n C = mol n O =n O0-1/2n P -3/2n C = mol n N =n N0= mol? ?1. 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 ? ?23CO 2H CH OH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Bkg/h 粗甲醇 Akmol/h 100kmol ? ?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H 2 CO 2 CH 4 N 2粗甲醇的组成为CH 3OH %,(CH 3)2O %,C 3H 9OH %,H 2O %,均为重量百分率。
第一章 绪论1-1解:(1)反应的选择性为:%11.969611.0720.0629.0====X Y S (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组分 摩尔分率y i0 摩尔数n i0(mol)CH 3OH 2/(2+4+1.3)=0.2740 27.4 空气 4/(2+4+1.3)=0.5479 54.79 H 2O 1.3/(2+4+1.3)=0.178117.81 总计1100设甲醇的转化率为X A ,甲醛的收率为Y P ,反应器出口CH 3OH 、CH 3CHO 和CO 2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7.672 mol n P =n A0Y P =18.96 mol 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H 2O (n W )、O 2(n O )和N 2(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n W =n W0+n P +2n C =38.30 mol n O =n O0-1/2n P -3/2n C =0.8788 moln N =n N0=43.28 mol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组分 摩尔数(mol ) 摩尔分率%CH 3OH 7.672 6.983 HCHO 18.96 17.26 H 2O 38.3 34.87 CO 2 0.7672 0.6983 O 2 0.8788 0.7999 N 243.2839.391-3解:以100mol 进料为基准,并设x 和y 分别表示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根据题目给的进料组成和化学计量关系列式:O H C O H C 4224221−→−+ (1)O H CO O H C 22242223+−→−+ (2)可列出下表:组成 反应器进口/%反应器出口/% C 2H 4 15 15-x-0.5y O 2 7 7-0.5x-1.5yC 2H 4O 0 x CO 2 10 10+y H 2O 0 y Ar 12 12 N 2 56 56 由于反应器出口气出下面两个方程:131.02100215=---x y x 及 048.021002327=---x yx 解得:x=1.504mol y=0.989mol乙烯的转化量为:1.504+0.989/2=1.999mol 所以,乙烯的转化率为:1.999/15=13.33% 环氧乙烷的收率为:1.504/15=10.03% 反应的选择性为:S=0.1003/.1333=75.24%1-5解:由丁二烯氧化反应可知,反应过程中,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
1 绪 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响: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响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响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 〔1〕 反响的选择性;(2) 〔2〕 反响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响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响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A P 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7.672 mol n P =n A0Y P =18.96 mol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响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n W =n W0+n P +2n C =38.30 mol n O =n O0-1/2n P -3/2n C =0.8788 mol n N =n N0=43.28 mol1. 1. 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响如下:23CO 2H CH OH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响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响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局部放空,大局部经循环压缩Bkg/h 粗甲醇100kmol 放空气体原料气和冷凝别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别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CH 4 0.55 3.62 N 2 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 3OH 89.15%,(CH 3)2O 3.55%,C 3H 9OH 1.10%,H 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目录第一章习题 (1)第二章习题 (15)第三章习题 (32)第四章习题 (39)第五章习题 (52)第六章习题 (57)第七章习题 (65)第八章习题 (72)第一章习题1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答: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恒为正值,化学计量方程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与化学反应式中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对于产物二者相同。
2 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答:如果反应物严格按照化学反应式一步直接转化生成产物,该反应是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指1摩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比普通分子的平均能量的高出值。
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该反应的反应分子数。
一切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都是非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仅决定了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非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经验数值,决定了反应速率对反应物浓度的敏感程度。
3若将反应速率写成tc rd d AA -=-,有什么条件? 答:化学反应的进行不引起物系体积的变化,即恒容。
4 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测定采用间歇反应器?答:在间歇反应器中可以直接得到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仅是动力学方程的直接积分,与反应器大小和投料量无关。
5 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 ↔C A+C ↔ D (2)A+2B ↔C B+C ↔D C+D→E(3)2A+2B ↔CA+C ↔D 解(1)D4C A 3D D 4C A 3C 22BA 1C C22B A 1B D 4C A 3C 22B A 1A 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2)E6D C 5D 4C B 3D E 6D C 5D 4C B 3C 22BA 1C D4C B 3C 22B A 1B C22B A 1A 22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3)D4C A 3D D 4C A 3C 22B2A 1C C22B 2A 1B D 4C A 3C 22B 2A 1A 22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6气相基元反应A+2B →2P 在30℃和常压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c =2.65×104m 6kmol -2s -1。
第2章反应动力学基础2.2反应速率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力、溶剂、催化剂,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及浓度的关系式叫做速率方程或动力学方程,即(2.11)对于基元反应: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2.12)对于非基元反应,则要将反应分解成基元反应来研究:分解成基元步骤如下:速率控制步骤:所有反应步骤中速率最慢的一步。
非速率控制步骤:达到平衡或等于速率控制步骤的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2.14为速率控制步骤):(2.17)对于非速率控制步骤(2.13)而言,根据平衡关系得到如下的关系式:或然而也存在这样的非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情况,如下面的这个反应:2NO+O2→2NO2假设机理如下:NO+NO→2(NO)所以有:反应速率化简得:仍对上述反应,假设机理如下:按照非基元反应的速率的推导反应速率如下:反应速率化简得:注意:由机理可以推导出方程,而由方程推到的机理却不是唯一的。
幂函数型的速率方程:对于可逆反应而言,如对下面这个反应有:平衡时:则有,设A、B及R均为理想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由热力学可知,ν:化学计量数,表示速率控制步骤出现的次数如在下面的反应中,其值为2速率控制步骤下面我们以例题2.2为例来了解速率方程的推导过程:例2.2等温下进行醋酸(A)和丁醇(B)的酯化反应:醋酸和丁醇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332和1.16kmol/m3。
测得不同时间下醋酸转化量如下:试求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解:由于题给的数据均为醋酸转化率低的数据,且丁醇又大量过剩,可以忽略逆反应的影响。
同时可以不考虑丁醇浓度对反映速率的影响。
所以,设正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根据题给数据,由醋酸的初始浓度减醋酸转化量得到c A值,列于表2.2-1。
然后用多项式回归c-t关系,结果为c=0.0005t2-0.0132t+0.2313,(R2=0.9978)再根据c~t关系求出(结果见表2.2-1)最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中的;目标函数结果为表2.2-1原始数据及计算结果t(h)012345678c A(mol·m-3)0.23320.21680.20590.19660.18790.17920.17230.16490.1592r实验0.01320.01220.01120.01020.00920.00820.00720.0062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