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移民,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
- 格式:pdf
- 大小:446.71 KB
- 文档页数:5
云南省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指导意见为妥善安置怒江中下游(云南省境内)水电工程移民,促进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4号)、《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怒江和澜沧江上游云南省境内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规划有关问题的请示》(云移局“2008”75号)及审批意见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涉及地区的实际,提出移民安置指导意见。
本意见适用于我省境内怒江干流水电工程农业移民的安置,非农业移民的安置按相关规定执行。
一、怒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移民安置任务(一)怒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前景根据《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1320MW,年发电量1029.6亿kW〃h,其中云南省境内十一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5520MW,年发电量约768亿kW〃h。
推荐近期开发的马吉、亚碧罗、六库、赛格‚一库四级‛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7180 MW,年发电量342亿kW〃h。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怒江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六库和赛格电站被列为‚十一五‛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怒江水电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243号)对怒江水电开发提出了要求,‚同意规划建设六库水电站‛、‚继续做好怒江开发的相关工作‛、‚以‘一库四级’为重点,完善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
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建设我省电力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上)1.()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10.0分)A.民族同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各民族共同旺盛发展2.我国2.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个边疆县(市、旗、区),多数在民族地区。
(10.0分)A.140B.150C.160D.1803.目前,我国建立了()多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
(10.0分)A.500#800B.1000C.11001.我国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10.0分))A.10个自治区B.120个自治县(旗)C.5个自治区D.30个自治州我的答案:BCD√答对1.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民族同等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同等地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二是享有运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三是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10.0分)2.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
(10.0分)3.坚持各民族共同旺盛发展,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10.0分)4.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10.0分)5.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0分)6.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我国的唯一措施是,派中心民族访问团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宣扬党的民族政策。
(10.0分)。
经济类领导决策思考讨论题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怒江水电开发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围绕怒江生态环境是否“不可救药”问题。
有意见认为,怒江流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恢复机能很差,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难度大。
怒江州98% 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全州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6%;陡坡耕作屡屡造成人畜坠落事故,有效耕地面积无法满足群众吃饱饭的生存要求。
多年来生活在峡谷深处的人们以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些都是客观现象,但如果说因少数民族的活动造成生态“不可救药”,需要依靠水电开发来挽救就不太合事实。
因为根据现场调查,少数民族在利用当地土地资源的时候,并不是对自然植被实施“剃光头”,而是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植被用来保护农田土壤。
虽经长期的人为开垦,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土壤物质还存在。
只要停止人工干扰,自然恢复的潜力巨大。
说怒江两岸超过25度的陡坡上开荒比比皆是,同样不符合事实。
超过25度开垦的有,但不是比比皆是,而是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与农田并存,这种传统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的阻止了土壤的毁灭性损失,北方的山地就是这样损失土壤的,而怒江流域不是!二、围绕土壤损失问题上的分歧。
一派意见认为,水库以上,土地淹没比较小,地质条件比较好,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建议考虑生态移民,将坝修得高一些,水能资源多利用一些;六库以下,耕地较多,尽量减少一些。
这些“高一些、少一些”的背后数字没有明确指出。
实际上,如果是十三级都上(就怕开了口子控制不住),怒江流域将有200多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图片实测的保守数据!)的土壤损失,这些土壤不可能再回到山坡,生态恢复的机会基本没有了。
因此水电与生态的权衡就是200平方公里表土要不要的问题,值不值得的问题。
我们建议一定要控制坝的高度,将土壤的损失控制在几十平方公里以内。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怒江州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王菁;沈亮均
【期刊名称】《今日民族》
【年(卷),期】2015(0)8
【摘要】7月28日,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移动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信息化平台。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尹建业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主任赵立雄、副主任徐畅江,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副州长李文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副总经理黄振旺、冯毅出席仪式。
【总页数】1页(P2-2)
【关键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省人民政府;民族地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教委主任;怒江州;州政府;富民工程
【作者】王菁;沈亮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26
【相关文献】
1.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兴边富民工程 [J], 王菁;沈亮均
2.云南省“十二五”兴边富民工程会议强调兴边先富民富省先富民强滇先富民[J],
3.信息技术助力首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北京市农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221信息平台"建设 [J],
4.农业银行云南省农行与文山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5.建行云南省分行荣膺"云南省2008年度兴边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称号/云南姚安地震中唯一遇难者已获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赔付/华坪县辖内金融机构推进"五大转变"促"三农"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澜沧江流域(怒江段)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下面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方面等分析了澜沧江流域(怒江段)的生态现状,找出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该地区生态修复提出了加强树种保障建设、加强河(湖)长制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等多条对策。
关键词:澜沧江流域;现状;问题;对策区域自然概况怒江州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怒江大峡谷中段,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全州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
境内有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干流水系及183条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3条。
本文所指的澜沧江流域(怒江段)具体特指怒江州的兰坪县,包括中排、石登等多个乡镇,以及大理州的云龙县境内一部分区域。
怒江州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5.75%[1],加之自然灾害又具有多样性,如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河道防洪标准低及洪水泛滥等各种地质灾害。
使原本生态脆弱、恶化的山区小流域又承受了新的压力。
1.澜沧江流域(怒江段)存在主要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怒江州受季风和暖湿气流的交汇影响,气候湿润。
以及是高山峡谷的特殊地形,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小型水电站的过度开发,还有相关技术人才的缺失,导致了澜沧江流域(怒江段)存在生态修复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1流域生态脆弱怒江州的兰坪县处于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又是湄公河的上游。
此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构造,陡峭的山体和众多的河流,这特殊复杂的地形,易造成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特别是兰坪县澜沧江干热河谷区,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域。
由于气候的原因,其植被分布、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发展和演替都比较漫长和不易生长,自身的恢复、更新、再生能力也比较弱。
一经破坏将难以恢复和再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植被、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的脆弱。
1.2林木过度采伐澜沧江(怒江段)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早期的过度采伐、炼山造林,以及野外频繁用火,森林火灾等,造成森林植林破坏。
边疆少数民族山区生态移民与脱贫政策研究作者:桂金赛杨一涛李煦春唐继龙霍凤团万云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2期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视野看,生态移民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侧面。
对山区少数民族实施生态移民尤其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必须以“自主移民”为主体模式,这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山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政策做好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工作,关乎民族和谐、生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边疆稳定大局。
本课题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进行调查,拟就边疆少数民族山区生态移民与脱贫政策问题进行研究。
一、云南省保山市的基本情况保山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它处于中国大陆与南亚、东南亚三大区域交接点上,其地缘战略因素较为特殊或重要。
保山市辖隆阳区和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县,辖区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
2011年全市总人口为25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7万人。
市内有少数民族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2个,少数民族2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5%,按人口数依次为彝、泰、白、傈僳、回、苗、布朗、佤、阿昌、景颇、满、德昂等。
保山边疆民族问题较为复杂。
保山在西汉之前为哀牢古国。
据专家考证称,现在我国西南及南亚、东南亚的世居民族有不少是发源于哀牢族的。
保山的世居少数民族多同时分布于国境内外,他们之间往来频繁。
还存在境外政治、宗教等势力向本地少数民族渗透的问题,典型者如近期傈僳族已大比例改信天主教。
保山农村贫困面大,其中少数民族贫困问题尤其突出。
经济欠发达是保山当前突出的基本市情。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把保山市所辖隆阳、施甸、龙陵、昌宁四县(区)列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扶贫县。
在保山12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泰族多居住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低热河谷区,生活较为富裕;回族多与当地汉族混杂居住,其生活状况亦与当地汉族相当;其余的10个少数民族多居住于高山峡谷地区。
本地山区属典型立体垂直气候,高寒地区农作物产量较低。
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新阶段14 个“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
下图示意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
据此完成1~3 题。
1. 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特点是A.总体分散,局部集中C.云贵较少,四川较多B. 中部较少,东西较多D.西南最密,东北最稀2. 猜测乌蒙山片区致贫的因素最可能是①政策②地形③人口④气候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 目前,乌蒙山片区要实现“整村脱贫”最可取的措施是A.积极垦荒,开辟耕地C.发展教育,提高素质B.打造产业,增加就业D.补贴资金,异地搬迁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种人,被煤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 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4~6 题4.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浮现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5. “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6.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2022 年国家级贫困县——河南滑县引进某服装公司。
该公司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探索在村庄建设“卫星工厂”,总厂负责设计、裁剪和后续整理、包装,“卫星工厂”负责生产加工,开启了滑县“总部+卫星工厂”产业发展模式。
截至2022 年,该县各类“卫星工厂”已有88 家,在家门口就业的工人有6000 余人。
第1篇一、综合分析类题目1. 题目: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某些地区仍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结合怒江州的实际,谈谈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以及如何推动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答案: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怒江州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美丽之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大对怒江州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森林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确保怒江州生态环境的稳定。
(3)发展生态经济。
依托怒江州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清洁能源等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4)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全民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 题目: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请问你认为怒江州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怒江州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4)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题目:怒江州地处边疆,民族众多,请问你认为如何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参考答案:怒江州民族众多,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