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句式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语文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综合训练及答案50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南阳教育报记者李晓3月31日电)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3月30日,我市树人实验学校1000余名学生,在位于市区西部的烈士陵园庄严集会,举行2017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
活动开始后,学生代表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
学生代表铿锵有力的祭奠誓词表达了同学们传承烈士们的革命意志的决心。
最后在学校团委书记简短、清晰、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的讲话中,结束了祭扫活动。
参加祭扫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要懂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三: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历史证明,长征精神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
80载岁月中,长征精神淬炼升华,历久弥新,时间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
在新时代,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国人人生路上的座右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将长征精神完整传承下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它更多新的释义,让长征精神成为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用长征精神引领青少年在其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网易评论(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
(不超过30字)(2)《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3)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长征精神是纪念碑,永远屹立在全国人民的心里;长征精神是火种,永远燃烧在全国人民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
语文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综合训练及答案50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我们的人生就是和万物一次次遇见的过程。
请积极参与“‘遇见’真美”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遇见开场】生活中总有很多遇见,世间万物都是遇见。
注视一棵赢弱的小桃树,也许就遇见了灼灼的梦;翻阅一封薄薄的书信,也许就遇见了伟大的灵魂;伶听一次土地的誓言,也许就遇见了挚痛的热爱;触摸一回旧日台阶,也许就遇见了父亲的孤独……总有一次遇见,会让我们难以忘怀。
这是此次活动的部分开场词,主持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修改时,发现了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2)【遇见英雄】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剎那间,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中。
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同类列举的省略。
B. 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出了一组当代“自己的英雄”。
C. “寻找英雄”“恪尽职守”“埋头苦干”都是动宾短语。
D. “执着”这个形容词修饰”坚守”,概括了英雄精神的实质。
(3)【遇见经典】“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以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
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文段中的人物是谁?选段出自哪本书?请简要概括“诺底留斯号”在海里航行的路线图。
(4)朋友过生日,小桐准备把这本书当礼物送给他。
小桐还想做一枚书签夹在书中,请你再举两个“主人公”事例,仿照划线句子的形式,将书签内容补充完整。
二〇二〇年秋部编版语文期中复习系列句子句型综合训练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总分1.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____)过一会儿,太阳露出了大半边脸,一跳一跳地往上升。
(____)转眼间,太阳一下子跳出海面。
啊,太阳升起来了!(____)我们来到海滩的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我们静静地等着。
(____)星期天,我们一家人来到海滩看日出。
(____)渐渐地,东方开始发白了,还出现了一些红霞。
2.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情节重新排序。
①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官粮,衙役牵走了牛、驴。
②夫妻两人盼着要个小孩,喜得“枣核”③天一亮,县官带着衙役去捉人。
枣核主动承认,被塞进钱褡,背到大堂。
④一年又一年,枣核却一点儿也不见长。
⑤大堂上,枣核灵活地蹦来蹦去,躲过衙役们的棍棒。
县官的牙反倒被棍棒打了下来。
⑥枣核勤快能干,学了很多本领。
⑦到了晚上,枣核蹦到驴耳朵里,大声吆喝,等把衙役们折腾困了,赶着牲口回到精品原创了村子。
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一说下面引号的作用。
(4分)(1)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2)魔鬼答道:“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_________)(4)“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可以...归还火种!(仿写)..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_________可以________,但决不会_______,更不会_______!(2)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里不断抛出泥土来。
(仿写)即使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
二〇二〇年秋部编版语文期中复习句子句型句法综合训练1.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向前流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垂柳在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句赏析。
(1).他镇定自若,仿佛他(_____)给人(______)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灾难在哈尔威船长面前无法再肆虐,衬托出他____________的杰出才能。
(2).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精品原创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1)这句话应用________(平稳稍快)的语速、________(沉痛庄重)的语调来朗读。
(2)这句话突出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的高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改为直接叙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仿写句子。
二〇二〇年秋部编版语文期中复习句子句型句法综合训练1.按要求写句子。
(1)用上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老师说:“小明,你去把卫生区打扫干净。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__神舟五号__成功发射的第二年__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__(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精品原创穹之中。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写句子。
(1)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新郎的怀里睡着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人鱼急迫的想要看清楚公主的美妙。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
他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下面的句子,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1).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难道不是一笔重要的收入吗?(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六年级句式变换综合训练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 定义与示例。
- “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句式,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对动作对象的处置。
基本结构为:主语 + “把”+ 宾语 + 动作(谓语)。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 “被”字句:是一种被动句式,强调动作的对象受到了动作。
基本结构为:宾语 + “被”+ 主语 + 动作(谓语)。
例如: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2. 转换方法。
- “把”字句转“被”字句:首先将“把”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然后将“把”换成“被”。
例如:小明把窗户擦干净了。
转换后为:窗户被小明擦干净了。
- “被”字句转“把”字句:先把“被”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再把“被”换成“把”。
例如:衣服被妈妈洗好了。
转换后为:妈妈把衣服洗好了。
3. 练习题目。
- 他把小鸟放飞了。
(改为“被”字句)- 作业被我完成了。
(改为“把”字句)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1. 定义与示例。
-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例如:他是一个好学生。
-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例如:他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2. 转换方法。
- 陈述句转反问句:-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句,在句首添加“难道”,句中谓语动词前添加否定词(不、没等),句末添加“吗”和问号。
例如:我是中国人。
转换后为:难道我不是中国人吗?-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句,在句首添加“难道”,去掉句中的否定词,句末添加“吗”和问号。
例如:他不喜欢读书。
转换后为:难道他喜欢读书吗?- 反问句转陈述句:- 如果反问句是肯定形式的反问句(即句中有否定词),去掉“难道”和“吗”,去掉句中的否定词,句末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他不聪明吗?转换后为:他聪明。
-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即句中无否定词),去掉“难道”和“吗”,在句中添加否定词,句末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他聪明吗?转换后为:他不聪明。
3. 练习题目。
- 这朵花很漂亮。
三年级语文句式专题训练一、知识归纳。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技巧)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难道、怎能、怎么、难不成等)去掉。
3.将标点符号(?和!)改为句号。
二、专题训练。
1.按照例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我怎么会把你的书弄坏呢?我不会把你的书弄坏。
我怎么会不帮助你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例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我怎么会把你的书弄坏呢?我不会把你的书弄坏。
今天怎么会下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例: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很有趣。
①同学们,难道我们的生活不是很幸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道题不是很容易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句子。
(1)奇妙的夜晚。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这里的景色不美丽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难道地球不是圆的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保持意思不变。
语文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综合训练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
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zhì疑。
②有一位医者,他叫鲁迅。
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
她看不见也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
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由zhōng敬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不容zhì疑________ 由zhōng________聆听________ 不屈不挠________(2)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②句的句式仿写。
(语意连贯,结构相似)【答案】(1)置;衷;ling;náo(2)她看不见这个世界,也听不到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
(或者她看不见也听不到这个世界,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
)(3)略(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分析】(1)本题作答时,要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置”的字形和“挠”字的读音。
(2)语句“她看不见也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属于搭配不当,“声音”不是的“看”的。
所以可修改为:她看不见这世界,也听不到声音。
(3)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
仿写作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
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清要求定主题。
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
本题作答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采用“有一位……,他叫……。
他……,……,他是……”句式,叙写人物的人生经历并对人物进行评价。
答案是多元的。
语文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综合训练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 舒缓B. 欢快C. 激昂D. 深沉(2)【我阅读我分享】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3)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我阅读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我的创作:________。
【答案】(1)A(2)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3)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请教(4)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解析】【分析】(1)诗歌朗诵的语调主要有:轻快型,沉稳型,舒缓型,强疾型。
从“梦乡”“失去喧响”“歌声沉寂”“不再欢嚷”等词句可以看出,诗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夜景图,因此朗诵时语速应慢,语调舒缓。
故选A。
(2)“幽暗的松林”是主语,“失去”是谓语中心语,“喧响”是宾语,它们中间都应该停顿。
(3)【甲】处属于前后矛盾,“诗歌”就包含了“古典诗词”。
【乙】处是成语“不耻下问”不得体,“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因此,“不耻下问”不能用于向老师,家长请教。
(4)写作的关键在于选取好写作对象,可以是生活中普通平凡甚至是不起眼的事物,同时要揭示出它的内涵。
病句综合训练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综合练习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综合练习,欢迎欣赏病句综合训练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参考答案:C2.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段话,划线的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你修改。
精彩纷呈的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⑴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⑵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参考答案:⑴将“发扬”改为“发挥”或“展示”、“展现”。
⑵删掉“通过”或者“使”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C.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参考答案:C4.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
①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
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
可是弟弟,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
②见我空闲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③气得我直咬牙,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1)第①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予以订正。
(3)第③句中画线的“直咬牙”语意过重,请换用一个。
参考答案:(1)一败涂地(一塌糊涂、片甲不留等)(2)在-再(3)直瞪眼(直剁脚等)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句式综合训练(一)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2.一位老人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他的心灵多么高尚啊。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3.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处长的身体。
(缩句)
_________ (4)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 5.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改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山上的果树在春风中欢快地摆动着细小的枝叶。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家养了一条红金鱼和一条黑金鱼,我觉得它比它好看。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养花》的作者是老舍爷爷写的。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