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方法《如何让文章更有文采》(共21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1
有⽂采的议论⽂写作⽅法有⽂采的议论⽂写作⽅法 重视⽂章的⽂采,⾃古有之。
⾼考语⽂《考试⼤纲》将“有⽂采”列为作⽂“发展等级”的要求之⼀,受到⼈们的普遍关注和充分重视。
但是,很多同学的写作只追求记叙⽂、散⽂的⽂采,忽视了议论⽂的⽂采,以致把⽂章写得⼲巴巴的,⽆精打采,“语⾔⽆味,像个瘪三”。
实际上,议论⽂不仅要讲求语⾔准确、严谨,⽽且也要追求鲜明⽣动,富有⽂采,以此增强⽂章的说服⼒和感染⼒。
“有⽂采”的语⾔来⾃精⼼的打磨。
那么,如何打磨议论⽂的语⾔使之⽂采飞扬呢? ⼀、表达要富于变化,句式要灵活多样 ⾸先是精当地遣词造句,丰富词汇,锤炼词语。
其次是精⼼地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如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设问句与反问句等,交错运⽤。
这样就会使⾏⽂摇曳多姿,语⾔活泼舒畅,强化论证效果。
例如: “梅须逊雪三分⽩,雪却输梅⼀段⾹。
”梅花有它的情韵,⽩雪也有它的风采。
杨柳之婀娜、翠⽵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然中展⽰着⾃⼰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
”万物各有⾃⼰的锋芒。
泰⼭雄、华⼭险、黄⼭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兰花素雅,北国万⾥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乡牧笛袅袅。
你能说泰⼭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江南?你不能。
它们各有千秋。
你芙蓉如画柳如眉,我满屋诗书⾃开颜,腹有诗书⽓⾃华。
你有驰骋政坛跃马商场万丈豪情,我有⼩桥流⽔清泉明⽉淡泊⼼境。
(2004年⾼考河南考⽣《你就是⼀道风景》) 这段⽂字词汇丰富⽽华美,词语选配精致⽽贴切,句式整齐⽽富于变化,显⽰了作者灵活驾驭语⾔的功⼒。
⼜如: ⼤地有⾼⼭和峡⾕,⼈间有⾼尚和卑下。
⼈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
⼀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周⼋⽅的风笼罩着这个交错的世界。
⽴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切俗念?(2003年⾼考湖北考⽣的《感情与认知》) 这个开头,引⼊话题,语⾔形式上,有整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增强了语⾔的节奏感,整齐⽽不呆滞,通畅⽽⼜灵活,结尾连续反问,引⼈深思。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考试说明》的最新解释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这是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高的标准。
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言驾驭水平,语言要有特色,有一定的文学性,能给人语言上的美感和享受。
●难点磁场[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条小溪在原野上流淌,一座高山挡住了它,它只好顺山脚流淌;一块巨石挡住了它,它只好绕开巨石而去。
请以“溪流与高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很多于800字。
写作点拨: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遇到困难就回避,永远也看不到高处的风光;绕着山脚走,并非回避困难,而是为了寻找一条走得通的路。
●案例探究[案例](2002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起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很多于800字。
写作导评:从诗歌来说,诗中选择了海轮起航和返航抛锚这两个瞬间,以两个海员不同的“盼望”,表达了一个同样的心情和愿望,那就是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出发是海员的愿望,而到达既是一个征程的胜利,又是另一次出发的起点。
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有助于考生写作时确立自己的立意及写作角度。
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此话题可能更适合于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写作时,可结合“发展等级”中“有文采”一项相关要求,尽可能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方面出彩。
方法点拨:此项要求主要针对语言来说,所以写作时,可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丰富的积累,这主要包括词语、诗文名句、句式、修辞等。
这方面当然需要平时的广泛积累,没有积累是很难给自己的文章添彩的。
如何提升语文写作文笔首先,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我比较喜欢看像《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看《散文》,是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教我语文的陈武老师是一位文学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课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多,他更愿意教我们一些从课本里引出来的知识.三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文学修养方面提高不少.记得当初他向我们推荐《散文》时,没有说太多,只有几个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我开始学着欣赏《散文》.刚开始时,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后来,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地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微妙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一段很普通的经历到了作家笔下,却完全可以获得诗一般的美感.我喜欢反反复复地读那些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文字,直到把它们背下,然后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笔果然有了提高.同时,通过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觉我就养成了一种爱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在做文字表述题的时候特别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确.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如何让语言有文采①活用、巧用、借用词语。
要想使语言生动富有磁性,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自己语言的个性风采,要学会活用词语、巧用词语。
在独特的情意下改变词性,即活用词语,运用高度形象而又高度抽象的词语、超常搭配的词语、鲜活时代特点的词语、地道的俗文学的词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巧用词语不只是词语的移用一类,还包括谐音巧用、联绵词的巧用、叠音词的巧用、模拟词的巧用,等等。
活用的例子如:是可忍,孰不可忍!你不让用我偏用。
我站起来说就这样就这样。
这样用“很城市”,因为我们“很青春”,你看不惯是因为你“很别里科夫”。
句中把三个名词都活用成形容词,形象的表现了“我”的情绪,极有个性,可谓生动传神。
巧用的例子如: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
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
句中“新店”的“店”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捞一把”是生活中的俗语,有贬义,这里表现了对美帝国主义本质的深刻揭露。
借用的例子如:我“坦白交待”了考试成绩之后,妈妈就将我隔壁房间的电视机搬走了。
头两天,我强忍着没有“跟踪追击”,可是两天一过,我再也忍不住了,偷偷溜到妈妈房间看电视。
还没看一会儿,妈妈、姐姐便向我展开了“攻势”,我严词争辩。
妈妈开始还同我争论,一会儿便不耐烦了,拿出“尚方宝剑”——一根圆溜溜的竹棒,我当然明白它“够威够力”,赶忙退出了“战场”。
这场“海湾战争”便以我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我退出屋子时,身后还传来了妈妈的话:“除非你下次考试能达标,否则,这屋子就是你的‘禁区’!”我终于不敢越雷池半步。
句中运用了大量法律术语、军事术语、广告词和古代政治术语,使文章充满了幽默、风趣的意味,调侃式的笔调使文章变得鲜活而生动。
②以形象性的描写代概括介绍。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A.春天来了。
B.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
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撤向田野;她伴着山间的小溪流。
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她带着归来的小篮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山村,传遍农家。
如何让文章神采飞扬准确、流畅是对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语言一切魅力的根源;生动则是对语言的最高要求,是富有文采的主要体现。
不仅散文中少不了生动的语言,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中的语言也需要写得生动,有文采。
如果作文中能有几处形象感人、令人咀嚼回味、有神采、有个性、有创意、有亮色的语言,就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高考中就能得到评卷者的青睐,就能在作文发展等级中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使文章“有文采”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借他山之石,增我文采1.巧用名言警句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句子厚重、凝练、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意蕴,因而使语言有文采。
有的文句朴素自然,却情真意切,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有的意韵深刻,哲理丰富,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就成了路。
”有的清新隽永,耐人寻味,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另外,生活中也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爱拼才会赢”“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管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有背影”“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句子,不仅哲理深刻,更让人有一种亲切感,能引起人的共鸣。
2.巧用诗词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到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其爱国之情,天地可鉴。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戚,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时,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这其中的落寞与忧伤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君不见,易水边,荆轲高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悲壮惊天动地;君不见,沧海岸,曹操抒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虽老犹不移白首之心;君不见,黄河边,李白高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壮志难酬慷慨生悲。
高考作文文采如何提升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作文的文采提升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篇文采斐然的作文,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思维能力,还能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提升高考作文的文采呢?首先,丰富词汇量是基础。
平日里,我们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从中积累优美、精准的词汇。
同时,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将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时常温习。
例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形容女子美貌的词汇,“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这样描绘景色的词汇,都能为作文增色不少。
其次,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具魅力。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拟人能让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活泼,排比则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
比如,“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样一个排比句,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还让文字更有节奏感。
再者,引用名言警句和诗词典故也是提升文采的好方法。
在恰当的地方引用古人的智慧结晶,能够展现我们的文化底蕴。
像在论述坚持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达思乡之情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是很好的选择。
但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不能生搬硬套。
除了上述方法,注重句式的变化也很重要。
灵活运用长短句、整散句,可以让文章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比如,“风,轻轻地吹过,带着一丝清凉,抚平了我内心的烦躁。
”这是一个长句,描绘细腻;“鸟儿歌唱,花儿绽放,小溪欢腾。
”这是一个短句,简洁明快。
整句形式整齐,节奏和谐;散句自由灵活,富有变化。
二者结合,能使文章错落有致。
同时,多观察生活,注重细节描写也是提升文采的关键。
一个生动的细节往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比如描写一个人的悲伤,可以写“他的眼睛红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唇微微颤抖,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
作文专题指导如何让考场作文文采飞扬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评分包含这几个方面: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
要使自己的考场作文得到高分,必须要有动人的文采。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
一篇文章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内容也许就会妙笔生花: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生动活泼,写景状物绘声绘色。
作文最能打动人的是语言。
那些语言干瘪,缺乏美感,不生动,不形象,没有文采的文章,是难以得到评卷老师青睐的,往往会归入低档作文。
有的同学也许会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之功啊!”道理上是这样,但在考场上,我们倘若能熟练地掌握一些语言技巧,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下面,就用这几次的作文为例作解析。
一、语言特点要鲜明。
语言可以质朴、通俗、直白,如话家常,善用口语,也是一种文风;善用修辞,妙用修饰语,生动、优美,文采悠扬,也是一种文风。
使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巧用修辞添魅力。
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
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运用排比,语句韵律和谐;运用夸张,内容不失幽默……这样,文章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
作文时我们应当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富有想像力的特点,学会把修辞恰到好处地引入文中。
例1:自强,是石,在奋进中磨出星星之火;自立,是火,在奋斗中点燃希望的灯;……没有蓝天的庇护,没有大地的滋养,我们无所畏惧。
因为,我们坚信:成功靠自己!——章家梁《我们靠自己》(比喻表达出文章主旨,形象生动)例2:还有,还有那小男孩被救出时行的少先队礼;还有,还有那武警官兵长达60小时工作后疲惫的身影;还有,还有那在全家遇难后仍在岗位上抢救伤员的白衣天使……;——晏菲《定格那一刻》(排比使文章文采飞扬,情感充沛)例3:朋友,你还为没有优于他人的优势而苦恼吗?你还为自己累赘的缺憾而叹息吗?睁大眼睛去发现自己的特点吧。
如何写作才能文采斐然【技法梳理】一、词语丰富显文采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有很多个,但最恰当的只有一个,准确用词就是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最准确地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炼就一字,往往意境全出。
准确用词就是炼字炼句,古人写文章,尤其推崇炼字炼句。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句中的“闹”“绿”“敲”,这些字词使诗句甚至全诗意境全出,凸显了诗的文采,而这些字词也成了诗眼。
今人写文章也非常讲究遣词造句,通过炼字炼句的方法来增添文采。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这段文字中的“泻”“浮”“洗”“笼”等词用得十分准确贴切,准确传神地描绘出荷塘月色朦胧、清淡、幽雅的特色,使月光、雾气这些抽象的事物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写出了荷塘月色的动态美,创造了静谧、和谐的意境,洋溢着优美的文采。
1.精心选择恰当的动词。
用纸的砧、心的锤反复锤炼动词,力求准确、贴切、鲜明、生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还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浙江一考生的《指间沙》片段:花瓣,从枝头飘零,在空中舞出唯美的痕迹。
流星,从夜空滑落,在云间划下无奈的弧线。
细沙,从指间穿过,在地上蓄起薄薄的积淀。
对于花瓣,作者用了“飘零”“舞”,写出花的轻盈、优美;对于流星,作者用“滑落”“划”,写出其消逝之快,暗示美好东西的易逝;对于细沙,作者著一“穿”字,形象生动,写出沙细的特点。
2.用心锤炼叠音词、拟声词、谐音词、双声叠韵词,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能使描述更形象,抒情更细腻,增强文章的意境美。
如陕西一考生的《不哭,中国人不哭》片段: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山林,潺潺的流水,熙熙攘攘的人群,忙忙碌碌的生活,平平静静的校园,琅琅的读书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们享受着天堂般美好的生活。
如何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作者:蒙丽华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1年第45期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
现在有些学生写文章不太重视文采,家常话、大白话使文章缺少文采,少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情调,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
高中生怎样才能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呢?很多优秀作文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一、巧用比喻,使语言形象可感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2021年济宁二模优秀作文《莫让修芦碍月生,莫让沟通阻真情》中的片段:“有效沟通,自是月光清朗,但见疏星渡河汉;沟通不畅,自是遍地荆棘,只见无边落木萧萧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如此,亲子和睦,星汉长明。
”作者把亲情沟通良好的情况比作“月光清朗”,衬托出人物心情的舒畅,把沟通不良比作“遍地荆棘”,让人如临肃杀寒秋。
两相对比,说理生动,在众多语言平淡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二、善用排比,增强语言情感张力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释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2020年天津卷优秀作文《你我携手,塑造新时代中国面孔》片段:“中国面孔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烈日当头在稻田里苦苦摸索时汗水爬布的脸庞,是‘两弹一星元勋’们‘大炮仗’成功炸响后的激动欢呼,是‘新体制雷达’铸就者刘永坦在小渔村试验时紧锁的眉头……”文章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
三、妙引诗文,增强语言说服力引用是指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等)。
引用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
如2020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合作迎来成功,互助造就未来》的片段:“中国的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怎样才能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作文如果语言富有文采,就能给人以审美享受,就能感染人。
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一、善用修辞手法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
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气势贯通;运用对偶,整齐优美;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
只要运用恰当,修辞方法就各有各的精彩。
例如文章《诚信不可抛》中写道:“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文段中比喻、排比兼用,语言形象,色彩鲜明,极具感情色彩。
二、注意句式变化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整整散散,长长短短,节奏变化,语言的韵律美自然生成。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赤壁赋》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走进四季》中的一段:“我不迷恋‘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暗淡情调,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清无奈……我独爱那一片火红的枫林,秋风萧瑟,枫叶随风轻摆,那红的是激情,是斗志,是积蓄力量抵御寒冬的准备,是走向成熟的韵味……”这段文字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相间,整散句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抚掌击节。
三、引用名言警句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引用名言警句作为文章的题记或开头或结尾,使之或统摄全篇,或揭示深化主旨。
让那些久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作文当中,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的内涵和语言的文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生活是唯一的一件旧衣服,脏了就洗洗,破了就补补,无论如何你得穿上它”等等。
只要引用恰当,就会有非常突出的效果。
四、展示文化底蕴作文能否具有深厚的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民族文化吸收、借鉴的多少。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的同学,写作时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可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写作文的技巧于方法写作文的技巧于方法一、以引用开头。
就是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作为文章的开头。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知识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时起到一种装点纹饰的作用。
如《江南的味道》的开头:"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
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出水芙蓉。
"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为开头,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以排比句式开头。
就是用一组能突出中心、句式整齐、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排比句开头。
这能给读者一气呵成之感,有利于突出那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起到以势凌人的震撼作用。
如《语文,我的挚友》的开头:语文,就像清凉甘甜的泉水,畅饮泉水会让我的心变得玲珑剔透。
语文,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倾听大海,会让我的心变得宽阔博大。
语文,就像纯洁无瑕的白雪,欣赏白雪,会让我的心变得高尚纯洁。
三、以直切主题开头。
这种形式又叫"开门见山"式,就是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解除文章中心。
它的优点是入题快捷,不蔓不枝,利于读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调和思路。
如《生活中的一个好习惯》的开头:"我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比较文静,从来不在外面乱闯,要是让我在'玩'和'看书'之间挑一样的话,我一定挑选后者,这是我生活中的好习惯。
"……高分作文写作技巧有很多,为了使孩子更科学的进行写作训练,更熟练的掌握写作技巧,教子有方微课堂联合高端教育机构小橙云教育,邀请名师推出了“语文作文专栏“,帮助孩子们学会写作!写好作文的技巧总结题目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
一篇好作文,如果配上个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一般化的标题,容易在读者的阅览中被忽视,被淘汰,以致连累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