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约束。
中国的特殊国情
1、法律环境 2、市场环境 3、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以及信息编制者水平 4、国际会计准则对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缺乏足够考虑等原因所致。
比如,中国土地的法律问题,中国的职工福利制度、养老保险 体制问题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 雇员福利》、《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报告》 的规定难以适用于中国企业;又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只有短短 十几年的时间,距离成熟市场环境还有差距,在这种环境下使公允 价值计量属性在中国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导致《国际会计 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 并》等准则在中国的应用存在困难等等。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适用于上市的金融企业和外商投资的金融企业 ❖ 适用于证券公司
《小企业会计制度》
❖ 适用于在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行业会计制度》
❖ 适用于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的最新进展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世界的应用情况
会计准则建设的工作原则
❖ (1)借鉴国际惯例与立足国情的关系。 ❖ (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3)科学规范与便于理解和操作执行的关系。 ❖ (4)贯彻基本准则中的原则和理念
五、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出特点及主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公允价值成亮点 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美国会计准则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概览
国际 ❖ 原则为本的准则,但只具备有限的操作指引
中国 ❖ 原则为本的准则,制度具有详细的操作指引 ❖ 准则与制度并行 ❖ 准则体系构建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