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会计基础__第三章__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法_答案版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168.00 KB
- 文档页数:5
会计第三章等式与复式记账-图文202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纲辅导教材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常把这个等式称为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之为会计恒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例】2022年1月2日,A企业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5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增加了500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了500000元,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500000元,因此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例】2022年1月10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企业的货款2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减少了2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即负债也减少了20000元,也就是说等式两边同时减少20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例】2022年1月15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0元,购买一台生产设备,设备已交付使用。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80000元,但同时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0元,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一项增加一项减少,增减金额相同,因此资产的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依然保持平衡。
【例】2022年1月28日,由于资金周转困难,A企业向银行借入100000元直接用于归还拖欠的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00元,同时短期借款增加了100000元,即企业的负债一项减少一项增加,增减金额相同,负债总额不变,等式仍然成立。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一)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这一等式亦称为财务状况等式或静态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如果把权益分解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则不难看出,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会扩展为以下九种类型:(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现举例说明以上四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
【例3-1】假设PL公司2022年1月1日的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如表3-1所示。
表3-1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总计金额8000200007000750001500004000030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总计金额120008000890004000014000011000300000该公司1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①用现金购入一批材料,价款500元。
2017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及例题: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资产和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同等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收入-费用=利润(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收入减去费用,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三、全部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静态会计等式的是( )。
A.收入-费用=利润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会计等式。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静态关系,体现了会计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复式记账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交易与事项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两种。
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它在记账时,重点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它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核对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仅适用于单一的经济个体家庭。
现这种方法已经被淘汰,不需要掌握。
一、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全部经济交易与事项均进行完整且相互联系的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例题·判断题】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正确答案』√复式记账法的意义参见教材P34。
复式记账法的分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例3-2】下列有关复式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复式记账法一般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中登记,但有时也在一个会计科目中登记B.复式记账法能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C.复式记账法便于检查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D.我国所有企事业单位都必须统一采用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复式记账法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A【答案详解】期末计提短期借款利息时,应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利息”账户。
故答案为A。
2、【参考答案】:B【答案详解】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应的固定资产成本,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财务费用。
故答案为B。
3、【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采购人员预借的差旅费应作为企业的一项债权,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当报销差旅费时再计入有关费用账户。
故答案为C。
4、【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选项ABD的借方登记减少数,只有选项C的借方登记增加数。
故答案为 C。
5、【参考答案】:B【答案详解】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B。
6、【参考答案】:D【答案详解】“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的完工产品结转走的实际生产成本,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生产成本。
故答案为D。
7、【参考答案】:A【答案详解】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薪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故答案为A。
8、【参考答案】:B【答案详解】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应交的营业税,作为清理成本的增加,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9、【参考答案】:A【答案详解】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应设置“原材料”、“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在途物资”科目是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设置的科目。
故答案为A。
10、【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故答案为C。
11、【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债权的减少、债务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减少和权益的增加均是在相关账户的贷方反映,只有资产的增加和权益的减少在账户的借方反映。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账户和复式记账式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上一章和本章的学习要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 1、会计科目 2、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4、复式记账原理5、借贷记账法本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
A账户的名称 B账簿的名称 C报表项目的名称 D会计要素的名称2账户结构一般分为。
A左右两方 B上下两部分 C发生额、余额两部分D前后两部分 3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A费用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C收入的增加 D负债的减少 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
A完全一致 B相反 C基本相同 D无关 5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增加额B减少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6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7登记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原则是。
A根据总账记明细账 B根据明细账记总账C根据凭证分别登记 D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 8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账后应是。
A贷方余额 B借方余额 C没有余额 D借方或贷方余额 9“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A借方5 000 B贷方3 000 C借方7 000 D贷方2 00010在借贷记账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取决于。
A账户的结构B账户的作用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类型11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B以现金发放工资 C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D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并存入银行12下列科目中属于债权类科目的是。
A应收账款 B营业费用 C预收账款D盈余公积 1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导致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1、企业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是从引起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四种类型:1、资金进入企业2、资金占用形态的变化3、资金权益的变化4、资金退出企业。
1、【复式记账法的3个特点:】1、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记录完整:要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3、便于查账3、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殊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成本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6、损益类账户:(收入类和费用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转到本年利润)7、【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2、余额试算平衡法: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会计科目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发生额与余额试算平衡,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例如:1、漏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但借贷仍然平衡。
2、重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但借贷仍然平衡。
3、某项交易或事项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4、颠倒记账方向,也不会影响借贷平衡关系5、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一多一少相互抵消,仍然不影响平衡。
8、【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联系】(1)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至第十章)全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至第十章)全第一章:会计基础1. 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会计是指通过对经济事务的记录、报告和分析,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的一门学科。
- 会计的特点包括客观性、资料性、计量性和系统性。
2.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会计的职能包括记录经济活动、报告财务信息、提供决策依据等。
- 会计的作用包括提供财务信息、帮助经营管理、评价经济业绩等。
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 会计制度和准则- 会计制度是指规范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等。
- 会计准则是指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
5. 会计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相关性。
- 会计信息可分为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两类。
第二章:会计的记账方法1. 会计的记账基本原则- 会计的记账基本原则包括货币性原则、原始凭证原则、凭证记账原则、按科目记账原则和助记原则。
2. 会计账户的使用和分类- 会计账户是记载经济事务的具体表达形式,一般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3. 会计的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个经济业务至少涉及两个账户,通过借贷两个方向的记账来记录经济事务。
4. 会计凭证的种类及使用- 会计凭证的种类包括原始凭证、转账凭证和汇总凭证。
- 会计凭证的使用是通过填制凭证摘要、按照借贷记账的原则、标明日期和号码等来记录经济事务。
5.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会计账簿的种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分类账等。
- 会计账簿的用途是记录经济业务,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依据。
第三章:会计报表1. 会计报表的概念和分类- 会计报表是指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规定,对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和报告的文书。
- 会计报表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基础会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基础会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基础会计第二版》的课后习题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会计知识。
第一章:会计基础1. 会计是什么?会计是一门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的学科。
它通过记录和归纳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2. 会计的基本假设有哪些?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假设、实体假设、会计周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3. 会计等式是什么?会计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4. 会计的分类有哪些?会计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关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而管理会计则用于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控制。
第二章:会计记录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有两个账户发生变动,借贷方向相反,数额相等。
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有两个账户发生变动,借贷方向可以相同,数额不一定相等。
2. 会计分录是什么?会计分录是指将每一笔交易按照借贷记账法或复式记账法记录在账簿上的过程。
它包括借方分录和贷方分录。
3. 会计账簿有哪些?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总账用于汇总和分类记录所有账户的交易,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每个账户的交易,日记账用于按时间顺序记录每一笔交易。
第三章:会计报表1. 会计报表有哪些?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2.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资产和负债按照流动性和长期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位于负债的最后。
3.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利润表的基本结构是收入减去费用得到利润。
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法1. 简介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记录每项经济交易的借方和贷方,以实现会计等式的平衡,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中。
本文将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记账流程、常见交易类型以及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
2.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复式记账法基于会计等式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该等式,每一笔经济交易都应该对应着至少两个账户的借贷方向,保证借方和贷方金额的总和相等。
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交易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每一笔交易的类型,例如收入、支出、资产增加或负债增加等。
3.2 确定借贷方向根据交易类型和会计规则,确定每个账户在该交易中的借贷方向。
通常情况下,收入、资产增加的借方是正数,而支出、负债增加的贷方是正数。
3.3 记账根据确定的借贷方向,将交易金额记录在相应的账户中。
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该相等。
3.4 检查平衡在完成记账后,需要检查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如果不平衡,可能是记账错误或者遗漏了某些账户。
4. 常见交易类型及记账示例以下是常见的交易类型及其相应的记账示例:4.1 销售商品•交易类型:收入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库存1000销售收入10004.2 购买货物•交易类型:支出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采购成本1000库存10004.3 借款•交易类型:负债增加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现金1000长期借款10005. 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在使用复式记账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记账错误。
常见的记账错误包括借贷方金额不平衡、错误的账户选择、错误的借贷方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5.1 仔细检查交易凭证在记账之前,要仔细检查交易凭证,确保金额和账户选择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错误,及时进行修改。
5.2 逐笔核对在完成记账后,逐笔核对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第二节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1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式: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会计要素之间的等量关系。
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2一、静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最基本的会计等式;2.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权益)3.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4.无论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如何变动,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3(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保持平衡。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1】1月2日,A企业收对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8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100 +100① +80=+80(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保持平衡。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例2】1月10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企业货款4万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100 +100② -4 =-4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4(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资产内部有增有减)【例3】1月15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6万元购买一台设备。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100 +100③+6 -6 =不变(4)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右边负债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是什么?答: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即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⑴意义:会计科目通常作为账户的名称,成为设置账户和登记账簿的依据,并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条件。
在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中,设置会计科目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账户开设和财务报表结构的设计,是最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例如,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根据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特征以及经营管理的要求,可以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负债的增减变动,可以设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可以设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增减变动,可以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本年利润”等会计科目。
⑵原则:①统一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一致,使各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和所属行业,凡是涉及相同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都要求在所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反映的内容上做到统一,即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为了便于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公布了涵盖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表,要求各企业依据该会计科目表来设置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科目。
②相关性原则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企业内部进行预测、决策和分析的依据。
所以,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③实用性原则在满足统一性原则的条件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还要符合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
它表达了在任何一笔经济业务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的基本形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在这个等式中,资产代表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权益;负债代表企业欠他人的债务;所有者权益代表企业属于业主的权益。
所以,这个等式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提供的。
会计等式的平衡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每当发生经济业务时,都会对会计等式产生影响。
无论是资产的增加还是减少,都必须同时影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
只有当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保持平衡时,才能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
2.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录方法,它通过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来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
复式记账将每一笔经济业务分解为至少两个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以便准确记录每个会计科目的增加和减少。
在复式记账中,每个会计科目都有对应的借方和贷方。
借方代表增加,贷方代表减少。
通过记录借方和贷方的发生额,可以追踪每个会计科目的余额和变化,并确保会计等式的平衡。
例如,当企业收到一笔现金时,根据会计等式的原则,现金账户将增加,因此现金账户被记录在借方。
同时,该笔收入将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以所有者权益账户被记录在贷方。
这样,该笔交易对会计等式产生的影响就被正确地记录下来,会计等式保持平衡。
复式记账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准确、详细的会计记录,方便了财务分析和报告。
它使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会计科目的变化并进行适当的决策。
同时,由于每个经济业务都需要对会计等式进行平衡记录,复式记账也增加了会计错误和欺诈的检测和防范。
3. 复式记账的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复式记账的应用,下面举一个简单的示例。
假设一家公司购买了办公设备,使用现金进行支付。
根据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原则,我们需要将这笔交易记录下来。
日期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2022-01-01 办公设备10000现金10000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办公设备账户的借方金额为10000,现金账户的贷方金额也为10000。
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资产,而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
归属于所有者的资产对应于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资产对应于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统称为“权益”。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资产,就没有权益;同样,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也不能脱离权益而存在。
从数量上看,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
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资产=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上述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第一等式),它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
但不论发生何种交易或事项,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因此,会计基本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
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从其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一) 资金进入企业资金进入企业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包括企业吸收投资者投入资本和举借债务。
这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即:等式两边同增,增加金额相等),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3-1]沪东公司收到投资方投入的设备一台,投资合同约定其价值30000元(假定该约定价值公允)。
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增加30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30000元。
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单项选择1.如果某一科目的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期初余额在左方,而期末余额在右方,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b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c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D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2. 下列关于“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生产成本的增加数b生产费用总和c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成本d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3. 2009年8月31日,甲公司银行存款账户结存金额为26万元,8月份增加50万元,减少34万元.2009年8月1日,甲公司银行存款账户的结存金额应为()万元A42 b-58 c10 d04. 某企业期初A材料库存40000元,本月购入A材料180000元,本月发出A材料150000元,期末盘点后,发现A材料65000元。
采用实地盘存制A材料的发出金额为()元A155000 b150000 c5000 d700005. 下列关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余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一般在借方b一般在借方和贷方c一般在贷方d一般无余额6. 某企业6月初资产总额为15万元,负债总额为5万元。
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取得收入共计6万元,发生费用共计4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6月底,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万元A12 b17 c16 d107. 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关于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全部总分类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总分类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b全部总分类科目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总分类科目借方期末余额合计c全部总分类科目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总分类科目贷方期末余额合计d全部总分类科目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总分类科目贷方期末余额合计8. 某企业以现金5000元购办公用品,下列会计科目中,应借记的科目是()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生产成本d营业费用9. 下列会计等式中,正确反映了企业在任一时点所以拥有的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d收入-费用=利润10. 企业对外销售商品,购货方未支付货款。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法课堂练习题——答案姓名一、判断下列经济业务会引起哪些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甲公司从银行取得6个月的借款100万元,并存入银行。
2、甲公司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公司的货款20000元。
3、甲公司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4、某投资者收回投资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
5、用银行存款8万元购买一台设备,已交付使用。
6、向银行借入10万元直接用于归还前欠货款。
7、经批准,以资本公积100万元转增实收资本。
8、宣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9、甲公司将应偿还乙公司的账款10万元转作乙公司对本公司的投资。
【答案】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这项经济业务使得甲公司的银行存款增加100万元,同时因为是借入款项所以负债也增加100万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的两边同时增加100万元,没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这笔经济业务使得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减少2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即负债也减少20000元。
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增加元,实收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增加元。
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元,同时实收资本也减少元。
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8 万元,同时银行存款减少8万元。
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10万元,同时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增加10万元。
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资本公积减少100万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100万元。
(同学们记得: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有四个部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而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本年利润)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利润分配减少100万元,同时应付股利增加100万元。
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10万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10万元。
【以上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二、编制考试常用的会计分录。
1.将现金1000存入银行。
2.从银行提取现金48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借:银行存款 1 000 借:库存现金 48 000贷:库存现金 1 000 贷:银行存款 48 0003.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万元并存入银行。
4.收到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货币资金10万元,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 000 借:银行存款 100 000贷:短期借款 1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0005.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价格为20万元,款项未付借:固定资产 200 000贷:应付账款 200 0006.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甲材料8000元,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甲材料 8 000贷:银行存款 8 0007. 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3000元和乙材料5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8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3 000—乙材料 5 0008.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其中分摊到生产车间4000元与行政管理部门1000元。
借:制造费用 4 000管理费用 1 000贷:累计折旧 5 0009. 向甲公司销售A产品9800元,货款未收到(不考虑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9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9 80010. 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3000元。
借:销售费用—广告费 3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11.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5万元。
借:应付账款 5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12. 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3万元借:长期借款 30 000贷:银行存款 30 00013. 收回甲公司前欠的销货款9800元,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9 800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9 80014. 月末结转完工入库A产品的生产成本共5600元。
借:库存商品—A产品 5 600贷:生产成本—A产品 5 60015. 将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30万元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贷:本年利润 300 00016. 计提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为5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17. 用银行存款上缴企业所得税500元。
2职业培训领跑者!会计基础习题3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18. 经批准,用盈余公积5万元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50 000 贷:实收资本 50 00019.职工小李出差预借差旅费1200元,出纳以现金支付。
借:其他应收款—小李 1 200 贷:库存现金 120020.职工小李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1000元,冲抵原借款单据1200元,同时返回现金200元。
借:管理费用 1 000 库存现金 200贷:其他应收款—小李 1 200三、编制试算平衡表甲企业相关资料如下:(1)2010年4月初会计科目的余额如下表所示:试算平衡表(2)4月份发生如下业务:①收回应收账款40000元并存入银行。
②用银行存款20000元购入原材料(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③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30000元。
④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⑤收到投资人追加的投资50000元并存入银行(假定全部为实收资本)。
⑥购入原材料,货款30000元,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要求:(1)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2)编制该企业4月30日的试算平衡表。
(1)会计分录:1、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应收账款 40 0002、借:原材料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3、借:短期借款 30 000贷:银行存款30 0004、借:应付账款10 000贷:短期借款10 0005、借:银行存款50 000贷:实收资本50 0006、借:原材料30 000贷:应付账款30 000(2)试算平衡表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单选)某单位库存商品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为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4600元,其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发生额分别为:A商品本期借方发生额2000元,贷方发生额1900元;B商品本期借方发生额2500元,贷方发生额2200元,则C商品本期为(B )A、借方发生额100元,贷方发生额900元B、借方发生额500元,贷方发生额500元C、借方发生额4100元,贷方发生额4500元D、因不知各账户期初余额,故无法计算2、请根据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及总账与明细分账平行登记的原理,将下表中欠缺的余额或发生额在相应的位置上填列。
五、有关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核算问题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
本月生产车间共领用甲材料45000元(其中,用于A产品生产15000元,用于B产品生产20000元,用于C产品生产10000元);本月应付生产工人薪酬为48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薪酬18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薪酬20000元,生产C产品的工人薪酬10000元);生产车间本月共发生水电费2 0004职业培训领跑者!会计基础习题5元,机器修理费1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000元,其他耗费1 000元,生产总工时500小时,其中A 、B 、C 三种产品分别消耗200小时、200小时和100小时。
要求:(1)写出生产领用甲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 产品 15 000 ——B 产品 20 000 ——C 产品 1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45 000(2)写出应付生产工人工资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 产品 18 000——B 产品 20 000 ——C 产品 1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8 000(3)计算本月总的间接费用。
本月总间接费用=2000+1000+2000+1000=6000(元) (4)计算A 、B 、C 三种产品分别应承担的间接费用。
分配率:6000÷500=12(元/小时) A 产品应承担:12*200=2400(元) B 产品应承担:12*200=2400(元) C 产品应承担:12*100=1200(元) (5)写出结转间接费用的分录。
借:生产成本——A 产品 2 400——B 产品 2 400 ——C 产品 1 200贷:制造费用 6 000(6)月末结转完工入库A 、B 、C 产品的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A 产品 35 400 ——B 产品 42 400 ——C 产品 21 200贷:生产成本——A 产品 35 400 ——B 产品 42 400 ——C 产品 21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