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数据库原理二章关系数据库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库成为了信息存储和管理的核心工具。
关系数据库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具有独特的原理和特点,为我们处理和组织数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关系数据库基于关系模型,这个模型将数据组织成一张张二维表格,也就是关系。
每一张表格都有明确的行和列,行代表着具体的数据记录,而列则定义了数据的属性。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关系数据库。
假设我们要管理一个学生信息的数据库,我们可以创建一张名为“学生表”的表格。
这张表格可能包含“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级”等列。
每一行则对应着一个具体学生的信息,比如学号为 001 的学生,姓名是张三,年龄 18 岁,性别男,在一班。
关系数据库的一个关键特点是数据的规范化。
规范化的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例如,如果在学生信息中,我们将“班级名称”同时存储在“学生表”和“课程表”中,就会导致数据冗余。
当班级名称发生更改时,需要在多个地方进行修改,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通过规范化,我们可以将班级信息单独存放在一张“班级表”中,然后通过关联来获取相关的班级信息。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也非常重要。
这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要求表中的主键不能为空且唯一,比如学生表中的学号就应该满足这个要求。
参照完整性确保了表之间的关联关系是有效的,例如在选课系统中,课程表中的课程编号必须在学生选课表中存在对应的选课记录。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则允许我们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定义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学生的年龄必须在一定范围内。
关系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进行数据的操作。
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查询语言(DQ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
通过 DDL 我们可以创建表、修改表结构等;DML 用于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DQL 则主要用于查询数据,这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部分;DCL 用于控制用户的权限和数据库的访问。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关系数据表的关键字可由()字段组成。
A、一个B、两个C、多个D、一个或多个2.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叙述错误的是()。
A、关系数据库的结构一般保持不变,但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B、一个数据表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多种不同的数据则需要创建多个数据库C、关系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字段的值互不相同D、关系数据表中的外部关键字不能用于区别该表中的记录3.参照完整性规则:表的()必须是另一个表的主键的有效值,或者是空值。
A、候选键B、外键C、主键D、主属性4.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B、提高查询速度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5.关系数据库是若干()的集合。
A、表(关系)B、视图C、列D、行6.在关系模式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约束。
A、候选键B、主键C、键D、超键7.约束“年龄限制在18~30岁之间”属于DBMS的()功能。
A、安全性B、完整性C、并发控制D、恢复8.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E-R模型9.关系数据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A、完整性规则B、数据结构C、数据操作D、并发控制10.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数据库优化B、数据字典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D、关系数据库查询11.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1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B、可以再分C、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D、以上都不是13.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关键字为()。
A、某个实体的关键字B、各实体关键字的组合C、n端实体的关键字D、任意一个实体的关键字14.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多个B、0个C、1个D、1个或多个15.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
定义外部关键字实体的是哪一类完整性()?A、实体完整性B、域完整性C、参照完整性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16.设已知F={C→A,CG→D,CG→B,CE→A,ACD→B},从中去掉哪些函数依赖关系后得到的新的函数依赖集合F1与F是等价的()。
A、C→A和CG→BB、C→A和ACD→BC、CE→A和ACD→BD、CE→A和CG→B17.关系R和关系S的并运算是()。
A、由关系R和关系S的所有元组合并组成的集合,再删去重复的元组B、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C、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D、由R和S的元组连接组成的集合18.在概念模型中,一个实体集对应于关系模型中的一个()。
A、元组B、字段C、属性D、关系19.在关系运算中,投影运算是()。
A、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组成一个新的关系B、在基本表中选择字段组成一个新的关系C、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和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D、上述说法都是正确的20.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是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多个B、0个C、1个D、1个或多个21.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应使用()。
A、临时关键字B、主关键字C、外部关键字D、索引关键字22.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长度不变的B、不可分解的C、互相关联的D、互不相关的23.把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
A、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B、建立新的关键字来实现C、建立新的关系来实现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24.专门的关系运算不包括下列中的()。
A、连接运算B、选择运算C、投影运算D、交运算25.对关系S和关系R进行集合运算,结果中既包含S中的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这种集合运算称为()。
A、并运算B、交运算C、差运算D、积运算26.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m:nB、1:mC、m:kD、1:127.在关系数据库中,要求基本关系中所有的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其遵守的约束规则是()。
A、数据依赖完整性规则B、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C、实体完整性规则D、域完整性规则28.下面的叙述中,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C、与行的次序无关D、与列的次序无关29.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
A、可以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可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值能够唯一表示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30.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患者姓名,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关键字是()。
A、患者编号B、患者姓名C、患者编号和姓名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31.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外部关键字是()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32.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m:n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
A、关系实现B、属性实现C、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D、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33.关系代数运算是以()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B、谓词运算C、集合运算D、代数运算34.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形成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的操作是()操作。
A、投影B、连接C、选择D、复制35.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A、名称B、属性C、对象D、概念36.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3个要素分别为()。
A、实体完整、参照完整、用户自定义完整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37.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关键字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关键字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关键字为SNO和CNO,其满足()。
A、 1NFB、2NFC、3NFD、BCNF38.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可能是1NFB、必定是1NFC、必定是3NFD、必定是BCNF39.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B、2NFC、3NFD、BCNF40.如果A→B,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一对多B、多对一C、多对多D、以上都不是41.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C→P,(S,C)→G,(T,R)→C,(T,P)→R,(T,S)→R},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3(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A、 1NFB、2NFC、3NFD、BCNF42.在关系规范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Ⅰ实现无损连接Ⅱ分解后的关系相互独立Ⅲ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A、Ⅰ和ⅡB、Ⅰ和ⅢC、ⅠD、Ⅱ43.任何一个满足2NF但不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都不存在()A、主属性对关键字的部分依赖B、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部分依赖C、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D、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44.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1NF,即满足()。
A、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属性B、主键属性唯一标示关系中的元组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45.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他不满足第一范式()。
A、部门总经理B、部门成员C、部门名D、部门号二、填空题1.关系模式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2.关系的实体完整性指数据表中的记录是。
3.关系数据库有3种基本操作,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成分操作称为,从表中选出满足条件的元组操作称为,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4.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作属性的。
5.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行有时也称为,列有时也称为或字段。
6.E-R图是由、和这3种基本要素组成的。
7.关系数据库数据称作的处理单位是,层次和网状数据库数据称作的处理单位是记录。
8.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对映像的相应改变可以保持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
称之为数据的。
9.在关系模式R中,若属性或属性组X不是关系R的关键字,但X是其他关系模式的关键字,则称X为关系R的。
10.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两个关系R1与R2之间存在1:m的联系,可以通过在一个关系R2中的在相关联的另一个关系R1中检索相对应的记录。
11.关系规范化理论是设计的指南和工具。
12.关系中主关键字的取值必须唯一且非空,这条规则是完整性规则。
13.关系模型中,“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是通过实现的。
14.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始终保持、。
三、综合题1.建立一个关于系、学生、班级、学会等信息的关系数据库。
描述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姓名、出生年月、系名、班号、宿舍区;描述班级的属性有:班号、专业名、系名、人数、入校年份;描述系的属性有:系名、系号、系办公室地点、人数;描述学会的属性有:学会名、成立年份、地点、人数。
有关语义如下:一个系有若干专业,每个专业每年只招一个班,每个班有若干学生。
一个系的学生住在同一宿舍区。
每个学生可参加若干学会,每个学会有若干学生。
学生参加某学会有一个入会年份。
请给出关系模式,写出每个关系模式的极小函数依赖集,指出是否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对于函数依赖是多属性的情况,讨论函数依赖是完全函数依赖,还是部分函数依赖。
指出各关系的候选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2.现有某个应用,涉及到以下两个实体集,相关的属性为R(A#,A1,A2,A3),其中A#为关键字S(B#,B1,B2),其中B#为关键字从实体集R到S存在多对一的联系,联系属性是D1。
(1)(2)如果将该应用的数据库设计为一个关系模式RS(A#,A1,A2,A3,B#,B1,B2,D1),指出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