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破碎一样的声音。 感受
“玉磬”说明声音清脆悦耳,“穿”表明孩子边跑 边敲。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
诗句赏析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将敲冰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碎裂后落地的声音比作玉 石破碎的声音。这样写能让人直观地感知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仿佛 身临其境听到了冰发出的声音一般。 敲击冰块的声音不可能穿透整个树林,而作者写其声却用了 “穿林响”,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写的是孩童在冬天里的一场嬉戏:一大块冰 被穿上彩线,当成钲来敲打,冰发出的声音清越嘹亮。 忽然冰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诗中 的这一番描写表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部编版 五年级上
村晚
雷震
看到题目,我 想知道……
初读感知
我知道古诗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声情并茂;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3.三读古诗,领会情感; 4.四读古诗,鉴赏诗作。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描写颜色的词
句意 金属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早晨起来后把它从
盆里剜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感受
天寒结冰,小孩子不怕冷,早早起来玩冰,还开动 脑筋,在冰块上穿上丝线当锣敲。既顽皮又聪明。
理解诗意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句意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碎裂
作
探
究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
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
“忽作玻璃碎地声”的心理特征,
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比喻
穿了彩丝的冰块
敲打成形的玉磬 比喻 形状的冰块
冰块落地时的声 犹如 音
银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