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仪器仪表管理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386.23 KB
- 文档页数:42
c语言仪器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C语言在仪器仪表编程中的应用;2. 学生能运用C语言编写基本的仪器仪表控制程序;3. 学生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与C语言的接口技术;4. 学生掌握至少三种常用的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设计简单的仪器仪表控制系统方案;2. 学生具备使用C语言进行仪器仪表编程的能力;3. 学生能对仪器仪表控制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4.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编程和仪器仪表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精神;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 学生关注仪器仪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回顾: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等基本概念及其在仪器仪表编程中的应用。
2. 仪器仪表基本原理:介绍传感器原理、信号转换、数据采集、执行器控制等基本知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深入讲解。
3. 仪器仪表与C语言接口技术:学习并实践如何通过C语言调用API、驱动程序等与仪器仪表进行交互。
- 接口函数编写与调用;- 数据读取与写入;- 中断处理和错误处理。
4. 编程实践案例:- 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显示;- 模拟量信号输出控制;- 数字量输入/输出编程控制。
5. 仪器仪表控制程序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调试工具,分析程序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性能优化。
6. 综合项目设计:以小组形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仪器仪表控制系统,完成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程序编写和调试等过程。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逐步展开,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并结合实践案例和综合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C语言在仪器仪表编程中的应用及相关理论知识。
仪器系统课程设计绪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仪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仪器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各种常见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仪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具备基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仪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将讲解各种常见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介绍仪器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生物检测等;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框架;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仪器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等;参考书方面,将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如《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等;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和制作一些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如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给予评分;作业方面,将布置一些相关的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等,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方面,将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智能仪器仪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智能仪器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了解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测量技术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智能仪器仪表,进行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处理;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对智能仪器仪表进行编程与调试;3. 能够分析并解决智能仪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智能仪器仪表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实验和实践中学会相互协作;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关注智能仪器仪表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新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动手操作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智能仪器仪表概述- 介绍智能仪器仪表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分析智能仪器仪表与传统仪器的区别。
2. 智能仪器仪表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 深入讲解智能仪器仪表的核心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学习智能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精度、分辨率、稳定性等。
3. 智能仪器仪表的操作与应用- 学习智能仪器仪表的操作方法,包括硬件连接、软件配置等;- 探讨智能仪器仪表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
4. 智能仪器仪表编程与调试- 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进行智能仪器仪表的编程与调试;- 学习简单的程序设计,实现对智能仪器仪表的控制。
5. 智能仪器仪表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分析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了解行业动态;- 介绍新型智能仪器仪表及其在现代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智能仪器仪表概述第二周:智能仪器仪表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第三周:智能仪器仪表的操作与应用第四周:智能仪器仪表编程与调试第五周:智能仪器仪表发展趋势与新技术教材章节关联:《物理》第九章第三节:传感器及其应用《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二节: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有序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仪器管理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仪器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仪器管理系统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责任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如下:1.教材第一章:仪器管理系统的概述1.1 仪器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发展1.2 仪器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 仪器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2.教材第二章:仪器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2.1 仪器的基本操作2.2 数据采集和处理2.3 数据分析和解读3.教材第三章:仪器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3.1 实验案例一:XXX仪器在XXX领域的应用3.2 实验案例二:XXX仪器在XXX领域的应用3.3 实验案例三:XXX仪器在XXX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仪器管理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仪器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仪器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对仪器管理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仪器管理系统教程》。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仪器分析》、《实验技术》等。
目录引言 (1)第1章系统设计概述 (2)1.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2)1.2系统开发的环境及开发模式 (2)第2章系统可行性研究 (4)2.1系统总体需求 (4)2.2 技术上的可行性 (4)2.3 经济上的可行性 (4)2.4组织机构操作方式上的可行性 (5)第3章系统分析 (6)3.1系统业务流程描述 (6)3.2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6)3.21 xx模块数据流图第一层数据流图3.22查询统计模块数据流图第2层数据流图(可选)3.3系统总E-R图 (6)第4章系统设计 (9)4.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9)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9)4.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自己的模块) (15)4.4 输入设计4.5 输出设计4.6 数据库设计4.61 概述4.62 概念设计(自己的模块)4.63 逻辑设计(自己的模块)第5章系统实现和维护 (16)5.1系统测试5.2系统和设备的维护5.21系统维护5.22设备维护 (28)工作总结 (30)参考文献 (32)附录 (33)第二章系统可行性研究2.1 系统总体需求通过调研,仪器仪表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1)新的仪器仪表信息的录入(2)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3)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统计、按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统计等2.2技术上的可行性如今电脑已经非常普编,价格也不高,性能越来越强。
使用MyEclipse8.5作为系统开发的开发环境,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式开发工具,利用它能够开发功能强大的、运行在多个平台的、能够操作多个数据库的应用系统,还可以开发客户/服务器、分布式和因特网应用系统等。
控制仪器与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仪表的工作方式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了解各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控制参数的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发展对控制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控制工程的基础知识体系,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性质偏向应用技术,强调学生对控制系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点,以成果为导向,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工程伦理,使其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包括反馈与闭环控制、开环控制系统的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基础。
- 教材章节:第1章 控制系统概述,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常见控制仪表及其工作原理:介绍模拟和数字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控制仪表与装置。
3.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涵盖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控制器参数整定、系统调试方法。
- 教材章节:第4章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第5章 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4. 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利用软件工具进行控制系统的模拟,以及实验室中的实际操作。
- 教材章节:第6章 控制系统仿真,第7章 控制系统实验。
c语言仪器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基础,包括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2. 学生能够理解仪器管理系统的基本需求,运用C语言实现数据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
3. 学生能运用结构体、文件操作等C语言知识,构建简单的仪器信息管理系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仪器的基本管理功能,如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2. 学生能够使用调试工具进行程序调试,解决程序中出现的常见错误。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程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C语言编程,体验编程的乐趣,激发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编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编程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C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提高课程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C语言仪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C语言基础知识:- 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定义与使用。
- 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 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
- 数组、字符串、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C语言进阶知识:-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
- 指针与动态内存管理。
- 文件操作。
- 预处理器指令。
3. 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析仪器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系统框架。
- 编写C程序实现仪器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 课程项目: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仪器管理系统。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C语言基础知识(第1-4章):4课时。
c语言课程设计仪器仪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仪器仪表程序设计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b.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c.学习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d.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
2.技能目标:a.能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b.能够使用C语言进行仪器仪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c.能够使用C语言实现仪器仪表的控制和调试;d.能够阅读和分析仪器仪表的程序代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兴趣和好奇心;b.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d.培养学生对仪器仪表行业的认知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C语言基础知识:a.C语言概述和语法;b.数据类型、变量和运算符;c.控制语句和函数。
2.C语言高级特性:a.数组和字符串;b.指针和内存管理;c.结构体和文件操作。
3.仪器仪表编程:a.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b.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c.控制和调试的技巧。
4.综合案例:a.设计一个简单的仪器仪表控制系统;b.使用C语言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c.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以及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仪器仪表编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或《C语言入门与实践》;2.参考书:《C语言编程思想》或《C语言深度探索》;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练习平台;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器、传感器和仪器仪表设备。
智能仪器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智能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功能、分类及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 学会分析智能仪器仪表的电路结构,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3. 掌握智能仪器仪表使用及维护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智能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的操作与调试。
2. 能够分析并解决智能仪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智能仪器仪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智能仪器仪表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1. 智能仪器仪表概述- 了解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及分类。
- 掌握智能仪器仪表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 智能仪器仪表的原理与结构- 学习传感器、执行器、微处理器等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 分析典型智能仪器仪表的电路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3. 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 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操作方法。
- 学会智能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
4. 智能仪器仪表实践操作-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智能仪器仪表操作实验。
- 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5. 智能仪器仪表案例分析- 研究典型智能仪器仪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 分析案例中智能仪器仪表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智能仪器仪表的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实验和探索。
然而,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加,管理这些设备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设计和实现一个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系统需求分析功能需求1.仪器设备信息管理: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维护周期等信息。
2.借还管理:记录借出和归还的仪器设备信息,包括借出人、借出时间、预计归还时间等。
3.维护管理:提醒维护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记录维护的时间和内容。
4.报废管理:对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的时间和方式。
5.统计分析: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如设备使用率、维护频率等。
非功能需求1.安全性: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仪器设备信息的修改和删除操作,并对系统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
2.可靠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容错性,能够正常运行并处理大量的数据。
3.用户界面友好: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易懂,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系统设计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通过web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的数据。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
数据库设计仪器设备表(devices)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id int 仪器设备IDname varchar(100) 仪器设备名称model varchar(100) 仪器设备型号quantity int 仪器设备数量purchase_date date 购买日期maintenance_cycle int 维护周期借还记录表(borrow_records)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id int 记录IDdevice_id int 仪器设备IDborrower varchar(100) 借出人borrow_date datetime 借出时间expect_return_date datetime 预计归还时间维护记录表(maintenance_records)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id int 记录IDdevice_id int 仪器设备IDmaintenance_date datetime 维护时间maintenance_content varchar(200) 维护内容报废记录表(scrap_records)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id int 记录IDdevice_id int 仪器设备IDscrap_date date 报废时间scrap_method varchar(100) 报废方式系统实现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实现,后端使用Python编写基于Django框架的API接口,前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编写页面。
仪器仪表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种类、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仪器仪表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仪表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掌握各种常见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仪器仪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仪表进行实验和测量。
•能够分析仪器仪表的测量结果,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能够掌握仪器仪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仪器仪表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仪器仪表在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仪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仪器仪表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包括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万用表等。
2.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讲解各种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如电磁式、压力式、温度式等,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3.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校准、调零、测量范围的选择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
4.仪器仪表的维护和保养:讲解仪器仪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防尘等,以保证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5.仪器仪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仪器仪表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自动化控制、化工工艺、电力系统等,并分析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仪器仪表在工程中的应用。
控制仪表及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控制仪表及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控制仪表及系统的认识和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控制仪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掌握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熟悉常见控制仪表的选用和安装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性;(2)学会使用控制仪表进行系统调试和参数设置;(3)具备控制仪表及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控制仪表及系统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控制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2.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常见控制仪表的选用、安装和调试;4.控制仪表及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控制仪表及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控制仪表及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控制仪表及系统》;2.参考书:相关控制仪表及系统的论文、资料;3.多媒体资料:控制仪表及系统的图片、视频;4.实验设备:控制仪表及系统实验装置。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控制仪表及系统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控制仪表及系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4.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控制仪器与仪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培养学生具备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2)掌握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原理、结构及工作方式;(3)熟悉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控制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仪器与仪表;(2)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3)能够运用控制仪器与仪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2.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原理、结构及工作方式;3.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方法;4.控制仪器与仪表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第1-2课时: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第3-4课时: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原理、结构及工作方式;第5-6课时: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方法;第7-8课时:控制仪器与仪表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控制仪器与仪表在工程中的应用;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控制仪器与仪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控制仪器与仪表的原理和应用;4.实验设备:准备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and meters 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C语言课程设计仪表仪器管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题目要求 (2)二、需求分析 (2)三、总体设计 (2)四、详细设计 (3)1、主函数 (3)2、各功能模块设计 (6)(1).录入模块 (6)(2).仪器仪表状态改变模块 (8)(3)、仪器仪表查找模块 (17)3、公共函数 (24)(1)、状态改变函数 (24)(2)、查找仪器仪表函数 (24)五、上机操作 (25)1、数据源 (25)2、编译、连接和运行 (25)六、总结 (35)一、题目要求仪器仪表管理[ 要求]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1)新的仪器仪表信息录入。
(2)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
(3)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
(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包括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统计、安仪器仪表的基本信息统计等。
(5)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 提示]数据结构采用结构体。
仪器仪表信息包括仪器仪表名、仪器仪表编号、购买时间、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状态信息(0代表可借出,1代表可借入,2代表正在维修)等。
二、需求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由于仪器仪表信息是存放在文件,所以应提供文件的输入、输出等操作;在程序中要浏览仪器仪表的信息。
应提供录入、显示、查找,修改等操作;另外还应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选择。
三、总体设计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可以将这个系统的设计分为三个大的模块:仪表仪器录入、仪表仪器修改(删除)、仪表仪器查询四、详细设计1、主函数主函数一般设计得比较简洁,只提供输入、处理和输出部分的函数调用。
其中各功能模块用菜单方式选择。
其中流程图如下:[ 程序]其中为主函数设定了一个菜单函数,方便用于选择其他模块函数。
智能仪表仪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智能仪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现代测量技术的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智能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智能仪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智能仪表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智能仪表仪器的维护保养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选用和使用智能仪表仪器;•能够进行智能仪表仪器的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够运用智能仪表仪器进行实际测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智能仪表仪器应用系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智能仪表仪器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智能仪表仪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智能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智能仪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3.常见的智能仪表仪器及其应用;4.智能仪表仪器的维护保养方法;5.智能仪表仪器的选用和使用;6.智能仪表仪器的调试和故障排除;7.基于智能仪表仪器的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简单智能仪表仪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智能仪表仪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等理论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智能仪表仪器在工程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智能仪表仪器的理解和掌握;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智能仪表仪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智能仪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智能仪表仪器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课程设计仪器管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仪器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类仪器设备,具备良好的仪器维护和保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仪器管理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描述仪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能够列举并解释各类仪器的特点和用途;能够运用仪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仪器的选型、采购、使用和维护;能够制定并执行仪器管理计划,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能够分析和解决仪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能够展现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形成对仪器管理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仪器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使学生了解仪器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讲解各类仪器的特点、用途和选型原则,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接着,教授仪器采购、使用和维护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仪器操作和保养能力。
此外,还包括仪器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仪器设备。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仪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探讨和解决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法,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将运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参考书,提供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实验设备,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材料化学班级: 034141 姓名:郭亮指导教师:薛思清2016 年 1 月 15 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问题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编程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系统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实习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7.部分关键源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参考书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课程设计目的仪器仪表管理系统[ 要求]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1).新的仪器仪表信息录入。
(2).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
(3).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
(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包括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统计、安仪器仪表的基本信息统计等。
(5).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 提示 ]数据结构采用结构体。
仪器仪表信息包括仪器仪表名、仪器仪表编号、购买时间、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状态信息(0代表可借出,1代表可借入,2代表正在维修)等。
2.问题需求分析根据题目要求,需要把仪器仪表信息的数据存储在文件里,所以需要提供文件的输入输出等操作;在程序中要提供修改、删除、查找等操作;另外还应该提供键盘式选择输入菜单来实现功能选择。
3. 系统设计总体软件框架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可以将系统的设计分为五个模块,即输入模块、添加模块、修改模块、查找模块、删除模块。
图1-1 系统功能模块图4.编程实现4.1主函数主函数一般设计得比较简洁,只提供输入、处理和输出部分的函数调用。
其中各功能模块用菜单方式选择。
本题main()函数体内的界面选择部分语句单独抽取出来作为一独立函数,目的在于系统执行完每部分功能后能够方便返回到系统界面。
其流程图如下:仪器仪表管理系统输入删除查找修改退出添加开始NY图1-2 主函数流程图【程序】main(){menu();}menu(){ int n,w;/*变量n保存选择菜单数字,w判断输入的数字是否在功能菜单对应数字范围内*/do{printf("\t\t\t\t欢迎进入仪表仪器管理系统\n\n");printf("\t\t********************菜单***********************\n\n"); printf("\n\t\t\t\t1.输入新数据\n");printf("\n\t\t\t\t2.添加新数据\n");printf("\n\t\t\t\t3.修改数据\n");printf("\n\t\t\t\t4.删除数据\n");printf("\n\t\t\t\t5.查找数据\n");printf("\n\t\t\t\t6.退出\n");printf("\n\n\t\t************************************************\n"); printf("请选择编号(1-6): [ ]\b\b");scanf("%d",&n);if(n<1||n>6) /*对选择的数字做判断*/{ w=1; getchar();}else w=0;}while(w==1);switch(n){case 1:newin();break; /*输入模块*/case 2:add();break; /*添加模块*/case 3:modify();break; /*修改模块*/case 4:delet();break; /*删除模块*/case 5:search();break; /*查找模块*/case 6:exit(0); /*退出*/}}4.2各功能模块设计(1).输入模块【数据结构】单独看各数据信息,仪器仪表名是字符型,可采用字符型数组;仪器仪表编号、购买时间、借出时间、借入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应采用实型;状态信息是整数,应采用整型;实际上操作时发现只有字符型的数据才可以在文件中成功保存,故本题所有数据均采用字符型。
struct equip{ char num[10];char name[50];char pt[10];char bt[10];char lt[10];char rt[10];char mt[10];char st[5];char time[5]; /*为下面程序中按时间查找和修改时记录输入的时间*/}eq[N]; /*eq[N]中每个数组元素对应一台仪器信息*/【注意】eq[N]中的N是仪器仪表个数,程序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可以随时在源程序宏定义中修改,本程序宏定义#define N 100。
输入模块流程图如下:开始图1-3 输入模块流程图【程序】void newin() /*输入模块*/{int i,n;printf("请输入要录入仪器仪表的数量:",N-1)scanf("%d",&n); /*要输入的记录个数*/printf("\n编号名称购买时间借出时间借入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状态\n");for(i=0;i<n;i++){input(i); /*调用输入函数*/}if(i!=0) save(n); /*调用保存函数*/printf_back(); /*一个任务结束时让用户选择是浏览还是返回*/ }(2).添加模块【需求分析】该模块的功能是用户需要增加新的仪器仪表的信息,从键盘输入并逐条写到原来的输入文件中,注意采用追加而不是覆盖的方式。
追加模块流程图如下:开始调用加载函数n=load()并计算可以记录个数输入用户要增加的仪器仪表数量mK=m+ni从n到k调用输入函数input(i)保存增加的记录结束图1-4 添加模块流程图【程序】void add() /*添加模块*/{int i,n,m,k;FILE *fp;n=load();printf(" 请输入要添加仪器仪表的数量:",N-1-n);scanf("%d",&m); /*输入要添加的数量*/k=m+n;for(i=n;i<k;i++){printf("\n 请输入仪器仪表信息\n",i-n+1);input(i); } /*调用输入函数*/if((fp=fopen("eq.txt","ab"))==NULL) /*以ab方式打开文件,追加保存*/ {printf("无法打开该文件\n");}for(i=n;i<k;i++)if(fwrite(&eq[i],sizeof(struct equip),i,fp)!=1) /*输出到文件中*/ printf("文件写入错误\n");fclose(fp);printf_back();}(3).修改模块【需求分析】该模块考虑到是显示所有仪器仪表信息,考虑到记录较多,建建议采用分屏显示。
显示完所有纪录后,用户输入要修改的仪器仪表编号,根据编号查找仪器的记录,并提示用户修改该记录的那部分信息,是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还是状态,根据用户的选择修改相应信息。
修改模块流程图如下NYY YN图1-5 修改模块流程图【程序】void modify() /*修改模块*/ {struct equip q; /* FILE *fp;*/ int i,n,k,w0=1,w1,w2=0; n=load();开始显示所有记录,让用户看那条信息需要修改输入要修改的编号i!=0? 显示找到的记录调用修改记录询问用户是否继续修改?返回主菜单结束提示没有找到do{k=-1; printf_face();for(i=0;i<n;i++){if((i!=0)&&(i%10==0)){printf("\n\n记住所要修改的编号!按任意键继续");getchar();puts("\n\n\n");}printf_one(i);}Do{printf("\n\n请输入所要修改的编号:");scanf("%s",q.num);for(i=0;i<n;i++)if(strcmp(q.num,eq[i].num)==0){ k=i;q=eq[i];}if(k==-1) printf("\n\n编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while(k==-1);printf_face();printf_one(k);w1=modify_data(k);if(w1==1){ printf("\n修改成功,是否修改下一个?\n\n\t1).是2).否\t[ ]\b\b"); scanf("%d",&w0);w2=1;}else{w0=0;if(w2==1)eq[k]=q;}if(w0!=1&&w2==1)save(n);}while(w0==1);menu();}(4).查找模块显示一系列功能选项NY输入n,判断是11否为1-3根据的值调用各子功能模块函数图1-6 查找模块流程图【程序】void search() /*查找模块*/{int m;puts("\t\t****************************************************\n\n"); puts("\t\t\t\t 1.基本查找");puts("\t\t\t\t 2.时间查找");puts("\t\t\t\t 3.退出");puts("\n\n\t\t**************************************************\n"); printf("\n 请选择编号(1-3): [ ]\b\b");scanf("%d",&m);switch(m){ case 1:commom_search();break;case 2:p_search();case 3:exit(0);}}(4.1).基本查找【需求分析】基本信息查找包含仪器仪表的名称以及编号的查找,所以该子功能模块的功能是先让用户选择是按仪器仪表的名称还是按仪器仪表的编号查找,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查找,找到以后增加修改和删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