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五章汇率的计算与进出口报价汇率的计算与进出口报价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跨国贸易中,汇率的波动会对进出口企业的利润和经营带来直接影响。
因此,正确计算汇率和合理报价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汇率的计算和进出口报价的相关知识。
首先,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是直接汇率和间接汇率两种形式。
直接汇率是指一国的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比如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就是直接汇率。
直接汇率的计算涉及到公式:直接汇率=外币价格÷本币价格。
间接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非本币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比如1英镑兑换多少欧元,就是间接汇率。
间接汇率的计算涉及到公式:间接汇率=1÷直接汇率。
汇率的波动主要受市场供需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供需关系是指需求和供应两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市场上对其中一种货币有较大的需求,那么这种货币的汇率就会上涨;相反,如果市场上对其中一种货币的供应过剩,那么这种货币的汇率就会下跌。
政府政策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例如采取货币贬值政策,以提高出口竞争力。
在进出口报价中,汇率的波动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进口商在向外国供应商付款时,需要将本币转换成外币。
如果本币贬值,进口商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外币,这将增加进口成本。
相反,如果本币升值,进口商需要支付更少的本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外币,这将降低进口成本。
因此,在进口报价中,进口商需要考虑到汇率的波动,合理计算报价,以确保盈利。
出口商在向外国买家销售产品时,也需要考虑到汇率的影响。
如果本币贬值,出口商可以以较低的本币价格销售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增加出口量。
相反,如果本币升值,出口商可能需要降低本币价格,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在出口报价中,出口商也需要根据汇率的波动进行合理的报价。
总结起来,汇率的计算和进出口报价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理解汇率的计算方法和掌握汇率的波动规律,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报价,降低进出口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1.将同⼀商品的不同货币进⼝报价,按照⼈民币汇价表折算成⼈民币进⾏⽐较 2..将同⼀商品的不同货币进⼝报价,按国际市场的即期汇率表,统⼀折算进⾏⽐较 四、合理运⽤汇率的买⼊价与卖出价 (1)本币折算外币的原则:本币折算外币时,应⽤买⼊价。
如果出⼝商原来收取本币,若应进⼝商的请求改⽤外币报价,收取的是外币货款,出⼝商应将这部分外币卖给银⾏,换回相应的本币,对银⾏来讲就是买⼊外币付出本币,⽤外汇买⼊价折算。
如1990年5⽉6⽇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1英镑=1.5410/1.5450美元.假定英国出⼝公司的出⼝商品英镑底价为1000英镑,现外国进出⼝商要求改⽤美元报价。
(2)外币折算本币的原则:外币折算本币时,应⽤卖出价。
如果出⼝商的商品底价是外币,应收取外币价值的货款,再应进⼝商的要求改⽤以本币报价时,收取的是本币货款,出⼝商会⽤本币向银⾏购买外币,此时,银⾏是卖出外币,收进本币,所以要⽤外汇卖出价折算。
(3)⼀种外币折算另⼀种外币的原则:应按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汇价折算。
在折算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原则: 第⼀:将外汇市场所在国家的货币视为本币。
第⼆:将外币折算为本币,均⽤卖出价;将本币折算为外币,均⽤买⼊价。
注:如果不知道哪个是买⼊,哪个是卖出,那么就记住⼀条,折算时该乘就乘以较⼤的数,该除就除以较⼩的数. 例:我国出⼝某商品,对外原报价为CIF温哥华50美元.现客户要求改报加元价格.参照下列牌价将美元报价改为加元报价. 1英镑=1.7855/1.7865加元 1英镑=1.4320/1.4330美元 解析:(1)根据给定的汇率条件,计算美元和加元的汇率: 1美元=(1.7855/1.4330)/( 1.7865/1.4320) =1.2460/1.2476加元 (2)将50美元出⼝报价折算成加元: 50美元=50×1.2476=62.38加元。
《国际金融》课程标准目 录1.课程性质 (2)2.设计思路 (2)3.课程目标 (3)4.课程内容和要求 (4)5.教学条件 (10)6.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 (12)《国际金融》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国际金融》是金融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证券与期货和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限选课程。
具体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外汇交易业务、外汇风险防范等。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国际金融业务流程,也训练出某些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技能,如外汇交易技能、外汇风险规避技能等。
有助提升本专业学生从事国际金融的综合能力,对于交易磋商和报关环节中所涉及的价格核算和进出口收付汇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设计思路国际金融课程定位具有职业与行业定向性,其课程设计理念以涉外金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与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我校属于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体系设置及课程建设 应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 1 )职业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另一类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培养职业界新技术人才的载体,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 2 )高技术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起点高、规格高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和技术原理知识较深厚,前沿性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更高,专业复合性更强。
( 3 )灵活性特征。
高职院校必须讲究灵活性,以适应社会职业变动的局面,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体系及课程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和 课程。
经过多年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适合地方经济特色、针对我校专科层次授课对象、坚持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有机统一、力求体现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思路与途径。
大学国际金融学考试(习题卷10)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国际收支失衡是指()。
A)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贷方余额不等B)资本流出与流入不等C)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出现差额D)商品劳务的出口与进口不等答案:C解析:2.[单选题]当一国经济出现内部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时,根据政策搭配理论,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应采取怎样的措施()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答案:C解析:3.[单选题]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答案:B解析:4.[单选题]当一个企业有( )时,它具有双重外汇风险。
A)同时间的相同外币、相同金额的流出、流入B)一种外币流入,另一种外币流出,且流出、流入的时间不同C)本币收付D)流入的外币和流出的外币属同种外币、同等金额答案:B解析:5.[单选题]以下哪些不属于外国债券( ) 。
A)扬基债券B)猛犬债券C)武士债券D)欧洲债券答案:D解析:6.[单选题]蒙代尔的政策搭配模型中,如果一国经济状况为国内通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应采取( )A)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B)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C)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答案:B解析:7.[单选题]一般而言,由()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是长期而持久的。
A)经济周期变化B)货币价值变动C)心里预期的改变D)经济结构滞后答案:D解析:8.[单选题]在交易金额较大,对开证行的资信又不了解时,为保证货款的及时收回,买方最好选择( )。
A)可撤销信用证B)远期信用证C)承兑交单D)保兑信用证答案:D解析:9.[单选题]LSI法中的L是指( )。
A)提前收付B)借款C)即期合同D)投资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的汇率稳定机制规定成员国之间汇率波动允许的幅度为()A)±1%B)±1.5%C)±1.75%D)±2.25%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董事会B)执行董事会C)理事会D)执行理事会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开始于( )。
外汇业务之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汇率折算是指将一种货币的价值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过程。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货币的不同,需要进行汇率折算才能进行货币的结算。
汇率折算的主要方式有直接报价和间接报价。
直接报价是指以本币作为基准货币来折算其他货币。
在直接报价中,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率被称为直接汇率,也叫做报价货币价格或报价货币外汇价格。
直接报价通常用于流通性好的货币,如美元、英镑、欧元等。
间接报价是指以某种外国货币作为基准货币来折算另一种货币。
在间接报价中,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率被称为间接汇率,也叫做基础货币兑换货币外汇价格。
间接报价通常用于流通性较差的货币,如人民币、日元、韩元等。
进出口报价是指在外贸活动中,将交易商品的价格折算成外币的过程。
进出口报价通常以美元为基准货币,其他外币的价格则通过汇率折算得出。
进出口报价是外贸交易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成本和售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进行进出口报价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汇率情况来确定折算比率,以确保报价准确无误。
一般来说,汇率有两种形式,即现汇汇率和现钞汇率。
现汇汇率是指银行用外汇存款和现钞之间的买卖价来进行折算的汇率,它通常用于卫生状况良好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算,如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
现钞汇率是指银行用外币现钞买入或卖出的价格,它通常用于购汇和结汇等现金交易,如个人购汇或出国留学。
在进行进出口报价时,还需要考虑到汇差和手续费等因素。
汇差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货币兑换的损益。
手续费是指银行或外汇中介机构在进行外汇业务时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外汇买卖手续费、电报费等。
总之,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是外汇业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和商品的定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进行汇率折算和进出口报价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汇率情况和相关费用因素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探讨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汇率知识1.汇率的概念外汇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由于国际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往来,各国之间需要办理国际结算,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都规定有一个汇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美元等少数国家货币的汇率。
2.汇率的标价方法折算两个国家的货币,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
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存在着外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Quotation)。
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叫做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国货币的数额则随着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改变。
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有些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量较低,如日本的日元,意大利的里拉等,现在有时以100, 000或10,000作为折算标准。
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叫做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改变。
英国和美国都是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
3.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与中间汇率外汇买卖一般均集中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它们买卖外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方法就是贱买贵卖,赚取买卖差价,商业银行等机构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叫"买入汇率"(Buying Rate),也称"买价";卖出外币时所依据汇率叫"卖出汇率"(Selling Rate),也称"卖价",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国不尽相同,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商业银行买卖外汇的利润。
买入汇率与买出汇率相加,除以2,则为中间汇率(Medial Rate)。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汇率及其标价方法汇率的概念外汇本身是一种资产,那么不同的外汇之间应该存在一个汇兑关系,这就是汇率。
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者比价,也可以说是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比如,1美元=135日元,就是一美元可以兑换135日元。
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外国货币为标准,换算为相对数量其他币种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方法中特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不变,而其他币种发生相应变化。
例如,1美元=1.5425瑞郎变为1美元=1.6050瑞郎时,由于美元作为特定货币数量不变,瑞郎数量增大,则说明美元升值而瑞郎贬值。
当美元兑瑞郎汇率变为1美元=1.5100瑞郎时,则说明美元贬值而瑞郎升值。
中国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用的就是直接标价法。
一定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加,说明外币汇率上涨,即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
中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数量的其他货币为标准,换算为相对数量特定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方法中其他币种的数量不变,而特定外国货币的数量发生相应变化。
例如,1英镑=1.5950美元变为1英镑=1.6001美元时,由于美元作为特定货币其数量增大,英镑数值量不变,则说明美元贬值而英镑升值。
当英镑兑美元汇率变为1英镑=1.5910美元时,则说明美元升值,英镑贬值。
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标价的形式相反。
由于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国际外汇市场上兑美元汇率使用间接标价法的主要有英镑、欧元、澳元和新西兰元等,其他大多数货币兑美元的汇率都使用直接标价法。
(金融时报)第一章外汇知识第一节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外汇概括地说,外汇指的是外币或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1.动态含义: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的货币,并利用国际信用工具汇往另一国,借以清偿两国因经济贸易等往来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过程。
2.静态含义: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3.3 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在外汇交易中要进行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与货币汇率的折算,而在对外贸易支付结算中,同样要进行货币的兑换和汇率的折算。
汇率折算不仅是国际金融实务操作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中进出口报价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掌握汇率折算的方法及一般规则是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最基本的要求。
3.3.1 即期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世界上除英、美两国外,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市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或美元标价法挂牌公布即期汇率,即以单位外币或单位美元作标准折合成若干本币。
而不采用以本币作标准折合成若干外币的方法来报价。
另外,在许多外汇市场上公布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货币与本币的比价,而其他一些国家的货币与本币的比价并未公布,需要进行汇率的套算。
因此,了解和掌握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进行即期汇率折算和进出口报价的基本要求。
1. 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折算与报价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折算与报价,可以反映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之间的换算关系及其换算方法。
1)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中间价折算与报价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中间价折算与报价,是指由直接标价法转换到间接标价法的中间汇率折算与报价。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可能被要求在报出出口商品本币价格的同时报出其外币价格。
因此需要进行由直接标价法到间接标价法的折算。
假设是在香港外汇市场上,采用直接标价法挂牌公布汇率。
某日,美元对港元的汇率为:US$1=HK$7.7970。
港商出口商品的本币报价单价为5港元。
若进口商要求报出其美元价格时,首先就需要进行汇率折算,然后再进行报价。
①汇率折算:把以单位外币作标准的汇率转换成以单位本币作标准的汇率。
即将以单位美元作标准的汇率转换成以单位港元作标准的汇率。
将:US$1=HK$7.7970折算为:HK$1=US$1/7.7970=US$0.1283。
②出口报价:把本币报价折算为外币报价。
即将港元报价折算为美元报价。
根据折算出的本币对外币的汇率:HK$1=US$0.1283,报出商品的外币价格。
一件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为5港元,US$0.1283×5=US$0.6415。
则该出口商品的美元报价为US $0.6415。
2)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折算与报价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折算与报价,是指由直接标价法到间接标价法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折算与报价。
汇率的中间价是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而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外汇买卖要使用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进行结算。
因此,在处理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外汇买卖关系时,就需要进行由直接标价法到间接标价法的折算,即算出单位本币折合成外币买入价和卖出价的数额。
仍假设是在香港外汇市场上,采用直接标价法挂牌公布汇率。
某日,美元/港元的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为:US$1=HK$7.7970--7.8160。
如果要求银行报出单位港元的美元价格,就要进行汇率的折算。
即折算出单位港元的美元价格:HK$1=US$1/7.8160-1/7.7970=US$0.1279—0.1283。
汇率折算结束后,即由直接标价法转换成间接标价法后,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位置发生互换,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而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
站在银行的角度,其折合关系如下表:表3-3-2 不同标价法之间买入价和卖出价的折算与报价套算某种未挂牌外币与本币的中间汇率,其步骤为:①首先分别找出关键货币(如美元)/本币以及关键货币/未挂牌货币的中间汇率报价。
假设在香港外汇市场上,港元为本币,未挂牌货币为奥地利先令(Sch)。
关键货币为美元。
可根据单位美元/港币以及单位美元/奥地利先令的中间汇率报价:US$1=HK$7.8065US$1=Sch12.9750将其折算为单位港币/美元以及单位奥地利先令/美元的中间汇率报价:HK$1=US$1/7.8065Sch 1=US$1/12.9750②然后在分别进行套算。
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未挂牌单位外币为标准。
则单位奥地利先令对港元的中间汇率比价为:Sch1=HK$7.8065/12.9750=HK$0.6017即1奥地利先令可以兑换到0.6017港元。
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单位本币为标准。
则单位港元对奥地利先令的中间汇率比价为:HK$1=Sch12.9750/7.8065=Sch1.6621即1港元可以兑换到1.6621奥地利先令。
2)两种未挂牌货币之间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套算如果已知关键货币分别对甲币和乙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而不知甲乙两种货币之间互相交换时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则也要进行套算。
假设仍在香港外汇市场上,已知单位美元/奥地利先令以及单位美元/丹麦克郎(DKr)的买入价与卖出价为:US$1=Sch12.9700-Sch12.9800US$1=DKr4.1245-DKr4.1255要分别套算出单位克郎/先令以及单位先令/克郎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其步骤为:①首先折算出单位先令/美元以及单位克郎/美元的卖出价和买入价Sch1=US$1/12.9800-1/12.9700DKr1=US$1/4.1255-1/4.1245注意:这里折算出的汇率报价已由直接标价法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位置也发生互换,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而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
而折算出的数字排列仍是前一数额小,后一数额大。
②再进行单位先令/克郎以及单位克郎/先令的卖出价和买入价的套算。
将单位美元(US$1)的克郎价格DKr4.1245-DKr4.1255平移,与等式Sch1=US $1/12.9800-1/12.9700中的US$1作一替换,得出单位先令/克郎的价格为:Sch1=DKr4.1245/12.98-DKr4.1255/12.97。
将单位美元(US$1)的先令价格Sch12.9700-Sch12.9800平移,与等式DKr1=US $1/4.1255-1/4.1245中的US$1作一替换,得出单位克郎/先令的价格为:DKr1=Sch12.9700/4.1255-Sch12.9800/4.1245。
3. 即期汇率是确定出口报价是否合理或进口报价可否接受的主要依据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是进口商用来判断出口商报价是否合理,或该进口报价是否可以接受的一个非常有用而简便的方法。
假设我国某企业进口手表,每只表单价有瑞士法郎(SF)和美元两种报价,为:SF100或US$66。
则进口商可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以判断用哪种报价进口更为划算。
假设交易当天我国公布的外汇牌价上,瑞士法郎和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分别为:SF1=RMB¥2.9784-2.9933US$1=RMB¥4.7103-4.7339则可以用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以判断用哪种报价更合理。
折算可用两种方法进行。
①把两币种报价统一折算为本币报价进行比较。
把两种报价都折算成人民币,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比较的结果。
用卖出价进行折算,1单位美元兑换4.7339人民币,而1单位瑞士法郎兑换2.9933人民币。
则:RMB¥4.7339×66(US$)=RMB¥312.44RMB¥2.9933×100(SF)=RMB¥299.33从两个结果对比中不难看出,以瑞士法郎报价我国进口商更愿意接受。
但为什么在上述报价比较中,是采用卖出价而不是采用买入价进行折算?这是因为:当进口商到银行去购买外汇以满足进口产品支付所需时,要用卖出价进行交易。
因为进口商买外汇的过程,是银行在卖外汇,所以用卖出价折算。
②把不同币种报价折算为同一币种进行比较。
把两种报价都折算成美元,或都折算成瑞士法郎进行比较,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结果。
先用美元/人民币的卖出汇率:US$1=RMB¥4.7339,以及瑞士法郎/人民币的卖出汇率:SF1=RMB¥2.9933,折算出美元/瑞士法郎的汇率:US$1=SF4.7339/2.9933=SF1.5815,以及瑞士法郎/美元的汇率SF1=US$2.9933/4.7339=US$1/1.5815=US$0.6323。
然后,将两种报价折算成同一币种进行比较:可将瑞士法郎折算成美元:US$1/1.5815×100(SF)=US$63.23,与66美元报价比较;也可将美元折算成瑞士法郎:SF1.5815×66(US$)=SF104.38,与100瑞士法郎报价比较。
从两个比较结果都可以看出,以瑞士法郎的报价对进口商来说更加便宜,因而其更愿意接受。
3.3.2 远期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在国际贸易买方市场形成以来,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都采取延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进行。
而在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延期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出口商双方都存在汇率风险。
远期汇率作为固定汇率则不仅可以用来为进出口商的交易结算保值避险,而且是延期付款方式中进出口报价折算的基本依据。
1. 将外币/本币的远期汇率折算为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国际上有许多外汇市场是用公布升水或贴水的点数来进行远期汇率标价的。
所以,远期汇率折算时要利用市场给出的这些相关信息。
1)从外币/本币转换到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点数折算的基本公式当外汇市场只给出外币/本币的即期汇率及远期汇率的升贴水点数,而客户希望分析了解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情况时,就可以根据市场给出的数据进行折算。
根据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之间关系转换的基本原理,远期汇率点数折算的基本公式为:P*=P/S×F其中,P*为本币/外币的远期点数,P为外币/本币的远期点数。
在这里,两者均可以表示外汇汇率升水的点数,或本币汇率贴水的点数。
进行公式推导:由于:P=F-S,即外币/本币的远期汇率升水等于远期汇率减去即期汇率的差额。
则:P*=1/S-1/F,即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升(贴)水等于即期汇率减去远期汇率的差额。
把:P*=1/S-1/F同分母后,得:P*=F/S×F-S/S×F=F-S/S×F即:P*=P/S×F假设在香港外汇市场上,某日公布的美元/港元的即期汇率中间价为:US$1=HK $7.7970,3个月远期汇率升水点数为230。
要想得出港元/美元的同期远期汇率中间价点数,则可利用上述公式及数据进行折算。
计算结果为:(US$)P*=P/S×F=0.0230/7.7970×(7.7970+0.0230)=(US$)0.0004即折算后,港元/美元的同期远期汇率贴水点数为4。
2)从外币/本币远期汇率买入价和卖出价转换到本币/外币远期汇率的卖出价和买入价的折算可以根据上述远期汇率折算的基本公式,分别计算出本币/外币远期汇率的卖出价和买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