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
- 格式:ppt
- 大小:809.50 KB
- 文档页数:23
人工膝关节分类
1. 你知道吗,人工膝关节原来有这么多种类呀!比如说单髁膝关节,这就像是给膝盖来了个精准定制,适合那些只是局部损坏的情况哦。
就像一栋房子,只是一个房间有点小问题,那就重点修补那一块嘛,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呀!
2. 还有全膝关节哦,哇塞,这个可就像是给膝盖来了个整体大换装!当整个膝盖状况都不太好的时候,嘿,全膝关节就闪亮登场啦。
就像一辆破旧的汽车,干脆直接换个全新的发动机,让它重新活力满满!
3. 活动平台膝关节也很厉害的哟!它就像是个灵活的小助手,能让膝盖活动得更自然呢。
好比一个优秀的舞者,能够在舞台上自由灵动地舞动,多棒呀!
4. 固定平台膝关节也有它的用武之地呀!它那稳定的特性,就像是一位可靠的老友,始终给你坚实的支持。
就像一座坚固的灯塔,无论风雨如何都稳稳地矗立在那儿。
5. 个性化定制膝关节呢,那真的是根据每个人的独特需求来的呀!这简直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专属宝贝呀。
就如同为你单独剪裁的一套高级西装,完全贴合你的身材和气质呢。
6. 还有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膝关节呢,它的性能超厉害的!就好像是给膝盖穿上了一层超级铠甲,给予最强的保护。
想想看,是不是很让人安心呀!
我觉得呀,每种人工膝关节都有它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情况,真的太神奇啦!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那一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高的关节。
当关节出现退行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感染性关节炎等多种原因引起关节破坏,出现严重疼痛及关节功能丧失,同时患者全身情况好,可耐受手术,置换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状况良好,肌肉肌腱系统可发挥正常功能;病人合作、术后可配合良好的康复锻炼者可实施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评估1. 评估病人心理状况。
2. 评估病人饮食和睡眠情况。
3. 评估病人患侧肢体皮肤,有无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等。
4. 评估病人原发疾病及术前用药情况5. 评估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出血、伤口渗液、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
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入院后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心理问题,介绍成功病历。
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发放膝关节宣传手册,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如类风湿病人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糖尿病病人应严格限制饮食,控制好血糖水平。
(3).皮肤护理:术前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如有脚癣,灰指甲,瞩患者每日用温水清洗局部后用2.5%碘酒涂抹三次。
并告知上级医师(4).术前准备:术前白天备皮,术前晚及术日晨用0.75%碘酒消毒手术区域,并用无菌布包裹。
术前晚8pm灌肠,并于术前晚10pm至术日晨禁食水,术日晨留置尿管。
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如有活动性假牙应摘掉,等待手术。
(5).术前用药:术前一天常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前晚给予抗血栓药物速碧林皮下注射,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近期有激素使用史者,应于术前一天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50mg,维持患者常规口服激素用量。
术前应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的病人,应于术前2周停药,改用其他对血小板影响较小药,防止术后出血。
(6).如有吸烟史的病人,术前嘱其禁烟并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方法和深呼吸。
2.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6小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一、麻醉:全身麻醉二、体位:膝关节置换专用平卧位1)双手平伸于搁手板固定,外展小于90°2)健侧下肢平伸于手术床上,上盖换药巾3)患侧下肢踩于专用横挡架上4)患侧大腿外侧放置大腰托固定三、常用物品:1)敷料:大包、衣包、骨科巾包、大孔巾2)器械:骨大器械包,公司外来器械3)常用一次性物品常规:特殊:四、手术步骤及配合手术配合1、消毒,铺巾,手术野贴皮巾、驱血、止血带充气,使用电刀及吸引装置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脂肪,切口为膝关节正中直切口(近端在骰上四横指,远端达胫骨结节内缘),全层皮瓣3、胫骨髓外定位:选择适当度数的胫骨平台截骨板,并将其安置在胫骨对线器上。
将胫骨对线器指向在踝关节正中近侧胫骨髓外定位器的安装: 注:需要把胫骨截骨导向器、力线杆、踝钳组合在一起,将胫骨对线器指向在踝关节正中近侧,在大多情况下,正确的中心位置在此导向器上的读数为内侧2-5mm,调整后倾角,通过凸轮来调节后倾角,正常值为3-5° 4、胫骨准备:确定胫骨平台截骨面并固定截骨板,取下胫骨定位力线器,胫骨截骨5、将钻头在股骨牌中央开口,插入T 型导向杆,用长的T 形髓内导向杆打通髓腔6、股骨力线定位器的安装: 安装股骨髓内定位装置,股骨髓内力线定位:使用三件套截骨板,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翻角度和纠正旋转的度数,固定股骨远端截骨导向器,打固定钉7、测试截骨厚度,取下髓内杆、股骨定位器8、股骨远端截骨,并取下骨片9、取下股骨远端截骨板10、股骨镰测量:测试股骨骸的尺寸,确定外旋3。
11、3。
外旋钻孔12、安装四合一截骨板:使用四合一截骨板,对股骨骸前、后面、斜面进行截骨递碘伏纱球、持物钳、换药巾、手术薄膜巾,驱血带;巡回护士充气并计时固定电刀及吸引器皮管等;清点器械、缝针与敷料等数目递大圆刀片、纱布、开来及有齿锻、各类拉钩、骨剥、咬骨钳递装配好的胫骨平台截骨板和胫骨对线器 递胫骨截骨测量器、钉3枚与骨锤 递动力摆锯 递接好动力的5/16英寸钻头 及T 型导向杆递霍夫曼拉钩调整外翻角度并安装截骨导向器递三件套截骨板(将T 形杆、股骨定位器、股骨远端截骨板安装在一起),递骨钉3—4枚及骨锤 递截骨面测量器递动力摆锯,2.5Cnl 宽凿、考克钳递拔钉器 递股骨吸测量器递外旋3°定位器、3.5限深钻头及动力 递相应尺寸的截骨板、钉3—4枚、骨锤;递动力摆锯,递骨凿、考克钳 13、牌间截骨:选用相应的股骨牌间截手术步骤骨板,固定后用动力摆锯截骨,取下骨块14、安装股骨试模:安装股骨试模 15、胫骨及垫片试模安装:选择安装合适大小的胫骨盘试模及垫片试模 16、间隙及力线测试:测量下肢力线(一般力线棒对于第二跖骨为宜),测试仰直间隙与屈膝90度间隙是否相等17、将相应尺寸的胫骨托试件覆盖在平台上18、胫骨准备:安装导向套筒,进行钻孔19、安装胫骨冲压器:安装到胫骨托盘上,准备冲压20、最后骨的准备:冲洗,将牌间取下的骨块填塞于股骨牌间髓腔开口处,封闭髓腔,放止血带止血 21、胫骨假体植入:调骨水泥,将骨水泥涂胫骨假体上及胫骨截骨面上,填充胫骨髓腔 22、股骨假体植入:将骨水泥涂于股骨假体上,股骨假体植入 23、胫骨衬垫植入:利用试样间隙再次测试,随后放置正式衬垫 清理骨水泥 24、去掉多余的骨水泥,待骨水泥发热后用冲洗枪冲洗,干后去除多余的骨水泥25、关闭切口:冲洗、引流、缝合、覆盖递股骨牌间截骨板及动力钻 递股骨试模、假体打击器及骨锤递胫骨盘试模及垫片试模 递9mm 试样间隙和测力线棒 递胫骨托(将胫骨托对线手柄连接到胫骨托试件上),递两枚短钉、骨锤递导向套筒、钻头(装在动力钻上)将胫骨平台翼型锂与冲压导向器组装一起,并调整相应的号码递冲洗装置递骨水泥装置、胫骨假体、胫骨打击器、骨锤递安装好假体的带锁安装器和不带锁股骨假体安装器 递相应尺寸的衬垫式样、正式衬垫和衬垫打击器。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护理注意事项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手术概述和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在将详细介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饮食注意事项、康复锻炼和预防并发症。
结论部分将强调围术期护理的关键性,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了解到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中围绕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注意饮食、进行康复锻炼和预防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饮食注意事项,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关键性,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
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术期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围术期护理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并探讨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饮食注意事项、康复锻炼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手术概述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置换手术,主要针对严重骨关节炎或其他关节疾病导致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替换受损的膝关节表面,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关节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是在麻醉下进行的,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切开膝关节部位,清理受损软骨和骨头,并安置人工关节假体来替代受损部分。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和定期复诊,以确保人工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围术期护理对于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饮食注意事项、康复锻炼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人工膝关节材料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而人工膝关节材料的选择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人工膝关节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塑料和陶瓷,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就这些材料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选择适合的人工膝关节材料。
金属人工膝关节材料是最常见的选择之一,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然而,金属材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以及对周围骨组织的影响。
此外,金属人工膝关节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产生金属离子释放,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塑料人工膝关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震效果,能够减轻关节的摩擦和压力,适合年龄较大的患者。
然而,塑料材料容易磨损和老化,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更换手术。
另外,塑料颗粒的释放也可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植入部位的炎症和疼痛。
陶瓷人工膝关节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和炎症。
此外,陶瓷材料的密度轻,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担,减少植入部位的压力。
然而,陶瓷材料也存在着脆性大、易碎等问题,需要患者在术后特别小心。
综合来看,不同的人工膝关节材料各有优劣,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年龄、活动水平、过敏史等信息,以便选择最合适的人工膝关节材料。
同时,在手术后,患者也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以保证人工膝关节的长期稳定和有效使用。
总的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而人工膝关节材料的选择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规范1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1 适应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因严重膝关节炎而引起疼痛的患者,此类患者可能伴有膝关节的畸形、不稳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严重障碍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
临床上适应证主要包括:a) 膝关节各种炎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病变、血友病性关节炎等;b)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c) 静息状态的感染性关节炎;d) 部分老年患者的髌股关节炎;e)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患等。
临床医师应全面考虑可能会引起下肢及膝关节疼痛的其他原因,并逐一加以排除。
其中包括源于脊椎疾病的神经根性疼痛、同侧髋关节疾病的牵涉痛、外周血管疾病、半月板病变及膝关节软组织炎症等。
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前,宜积极采取保守治疗,如减轻体重、改变活动方式、使用助行工具、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等。
临床医师应同时熟悉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手术、膝关节融合术等其他术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不能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视为解决所有痛性膝关节疾患的唯一选择。
1.2 禁忌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a) 全身或局部存在任何活动性感染;b) 伸膝装置不连续或严重功能丧失等。
此外,对于年轻、手术耐受力差、精神异常、无痛的膝关节融合、Charco关节炎等以及术前存在其他可能对手术预后有不良影响因素的患者,可被视为相对禁忌证,应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2 术前评估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前,应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完善的评估。
2.1 病史及体格检查手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详尽地包括关节局部和全身的体格检查。
膝关节局部的体格检查包括步态、局部皮肤情况、既往手术切口、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度、下肢或膝关节有无畸形、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情况以及肌力情况等。
2.2 辅助检查2.2.1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除了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凝血状况、乙肝五项及HIV、梅毒抗体等常规化验外,还应根据患者本身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
人工膝关节历史简介沈松坡|文翁习生|审肖刻|编我们如今常说的“换膝关节手术”其实并不十分准确,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膝关节表面置换”。
老百姓往往觉得人工膝关节是个神奇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手术床上睡一觉,假体就装进膝盖里了。
之后依然看不见实物,只能通过照X光片看到一团白白的轮廓。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X光(左:正位,右:侧位)为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带您来简单回顾一下人工膝关节的发展历史,让您看看如今这种相当成熟靠谱的手术技术的“童年”。
1.追本溯源早在距今150多年前,医生们就想通过置换关节面来改善关节的功能。
1860年,Verneuil建议使用软组织充当间隔物来重建关节面。
后来,猪膀胱、尼龙、阔筋膜、髌前滑囊、甚至是玻璃纸都被尝试用来充当关节面。
然而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法国医生Verneuil1891年,Gluck报道了用象牙制成的铰链人工膝关节。
Gluck的铰链人工膝关节的设计图2.长足进步1940年,Campbell报道了使用股骨金属铸模作为膝关节间隔物的病例。
Campbell报道的股骨金属铸模1941年,Smith Peterson报道了一种可使膝关节灵活活动的股骨髁铸模。
Smith Peterson报道的铸模1958年,Mc Intosh报道了一种使用丙烯酸材料制成的胫骨平台假体。
Mc Intosh报道的用丙烯酸制成的胫骨平台假体随后,Townley报道了合金制成的胫骨平台假体。
合金制成的胫骨平台假体● 1960年,异丁烯酸甲酯“骨水泥”问世,这是一种高效的人工假体粘合剂。
● 1963年,制造出聚乙烯塑料的衬垫。
● 1970年,Gunston报道了一种试图模拟人体膝关节解剖结构的人工膝。
Gunston(1970年)1971年,Freeman改进了Gunston的设计,使用骨水泥材料进行表面置换,并提出了膝关节假体的设计目标。
他提出的这些目标至今仍然有指导意义。
Freeman-Swanson假体(1971年)1974年,真正意义上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全髁型假体诞生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常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方法。
膝关节由多个组织构成,包括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和肌肉等。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最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之一。
膝关节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获得长期稳定。
一、膝关节置换的目的包括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二、膝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范围如下:1.活动范围为过伸10°至屈曲135°。
2.功能范围为0°至90°,下蹲要求117°。
3.旋转运动范围:在伸直位时,膝关节只有极小角度的旋转;在屈膝90°时,外旋可达45°,内旋可达10°至30°。
三、手术适应症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结核强直后、骨肿瘤切除术后等。
四、手术禁忌症包括活动性感染病灶或膝关节感染(绝对禁忌症)、肌肉瘫痪或神经性关节病变(相对禁忌症)、周围软组织覆盖不满意、明显的韧带功能不全或伸肌腱装置功能不全。
五、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腓总神经损伤、屈曲挛缩、关节不稳和假体松动等。
六、术前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饮食和睡眠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2.了解患者有无全身隐匿性感染,如龋齿、中耳炎等;有无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原发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了解患侧肢体皮肤,有无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等。
3.确认术前准备是否完善,了解有无异常的指标;女性患者要注意是否在月经期。
4.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是否服用非甾体药物及激素。
5.进行心理疏导,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和注意事项,以及同种疾病的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想法。
6.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如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水平、多饮水、戒烟等;指导术前适应性锻炼,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练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等。
置换人工膝关节的利与弊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膝关节严重退行性损害的方法。
这种手术对于那些患有严重膝关节病变、关节疼痛严重、丧失正常关节活动能力的患者来说,可能是他们重获健康和活动能力的希望。
然而,与任何医疗手术一样,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也存在一些利与弊。
利1. 缓解疼痛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长期饱受膝关节疼痛困扰的患者来说,这种手术能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
2. 恢复功能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使他们能够重新进行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3. 提高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摆脱长期的疼痛困扰,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弊1. 手术风险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血栓等并发症,需要患者谨慎选择手术时间和医生。
2. 手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恢复期,这个过程可能较为漫长和痛苦,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 人工膝关节寿命有限人工膝关节并非永久解决方案,寿命有限,可能需要在未来进行二次手术或修复。
这会给患者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痛苦。
总的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作为一种治疗膝关节严重退行性损害的方法,既带来了利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弊端。
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这种手术时,应该谨慎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要点1.3手术操作要点①上充气止血带。
②膝正中切口,取内侧髌旁入路打开关节囊。
③彻底切除增生的骨赘,髌下脂肪垫、半月板及交叉韧带。
④股骨采用髓内定位方法,胫骨采用髓外定位方法。
⑤股骨远端截骨时,矫正FTA角为外翻5°~7°,误差不超过2°;切除胫骨平台8~10mm,保持后倾5°。
⑥选择适当试模测试,原则是以膝能充分伸直,关节要稳定,切忌过紧。
⑦应用普通或抗生素骨水泥,以相应的假体置入。
⑧充分止血。
1.4术后处理①膝关节内外侧放置引流管1~2根,创口加压包扎,于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
②术后第二天作膝关节活动度锻炼(ROM),利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从屈曲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10°。
③踝泵运动。
④主动帮助下负重行走3.1手术适应证TKR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包括:①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②严重的骨性关节炎。
③少数创伤性关节炎。
④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的骨性关节炎。
⑤少数老年人的髌股关节炎。
⑥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
尤其对高龄老年患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TKR几乎能立即减轻疼痛,恢复运动。
本组患者多数年龄较高,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TKR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随着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3.2手术常见并发症3.2.1感染由于膝关节周围大多为腱性或韧带样组织, TKR术后一旦感染,很难控制,常引起关节的疼痛和病废,以致手术完全失败。
虽然国内外学者[2]作了不懈的努力,目前TKR术后感染仍为1%~2%。
本组感染3例,1例为深部感染,2例为低毒感染。
深部感染患者细菌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在行对流冲洗无效后行切开关节内清理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6周,停用抗生素后观察2周,无异常后痊愈出院。
经过1.5年的随访未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