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材料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50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52·文章编号:2095-6835(2016)24-0052-01生态环境材料研究与发展张 喆,王 捷,孙学超(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摘 要:生态环境材料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与环境的相协调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主要对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优势、特点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比得出生态环境材料与传统材料的生态化改造是今后材料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一结论。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协调性;材料设计;新工艺中图分类号:TB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24.0521 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和特点1.1 生态材料的概念生态环境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协调性指消耗少、污染小、循环利用率高。
生态环境材料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性,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是未来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生态材料的特点生态环境材料的特点主要有:①先进性。
能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发挥其优异性能。
②环境协调性。
协调人类的活动范围与外部生态环境,减轻环境负担,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③舒适性。
能使人类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2 生态环境材料的产生与发展曾经的材料领域忽略了材料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着重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性能。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教授山本良一首次提出了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国际上由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生态环境材料的出现不仅仅是材料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是生态环境、社会全体、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
目前各种无毒的涂料、环境净化材料、生态资源材料环境修复材料及环境降解材料已经被相继开发。
任何材料在经过改造后可达到节约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均可视为生态环境材料。
3 环境协调性评价与生态设计根据1997年修订的ISO14000标准引入生命周期评价。
生态环境材料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高分子材料论文题目生态环境材料学院理学院年级 2013级专业材料化学姓名魏佳学号生态环境材料魏佳(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甘肃兰州,730070)摘要:90年代初,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和应用的推动下,国际材料界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环境材料,在这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既要追求良好的使用性能,又要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尽可能降低废弃物排放量,并在材料的提取、制备、使用直到废弃与再生的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它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少,废弃后能够回收再生利用的可能性比较大,其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小。
因而它可以称为“绿色材料”或者“生态材料”。
关键词:环境;生态;发展;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生态环境材料的设计,材料在制备加工中的环境协调技术包括零排放和零废弃加工技术,以及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协调性技术如制备环境协调性制品等等。
具体从材料的性能上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再生利用型材料,包括再生的可以降解的塑料、在家用电器中能够加以回收利用的电路基板,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较少并且能够回收再生的纸张等。
能够经自然界微生物分解或者能够自动降解的材料如新型的包装袋,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高分子材料等。
为净化环境和防止污染而设计的材料如新型的不释放有害气体的墙体材料,高吸油性树脂等。
替代传统有污染的材料的新型材料如冰箱内的全无氟制冷剂等。
与洁净能源相关并且能够利用它们的材料,如燃料电池中的储氢材料。
环境材料有区别于传统材料的特点。
环境材料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保证了它们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其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很高并且在上面的三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无副作用。
而传统材料在上面三个方面的效果往往是比较差的。
综述生态环境材料的利用近年来生态环境材料以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针对生态环境材料,从定义、特点、分类等方面对其相关的知识进行简要综述,并就目前的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若干说明。
综合来讲,生态环境材料是极具有发展前景的。
标签:生态环境材料;资源;生态建材;环境协调;发展前景前言自20世纪后期,地球的整体环境在不断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资源节约”与“环境协调”的概念日趋凸显。
而材料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何获得最大限度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材料(Ecomaterial)是世界各国在认识到当今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来的,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
1 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及特点1.1 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Ecomaterial——这一名词最初是由日本山本良一[1]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后来在材料领域逐渐演变,最终以“生态环境材料”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然而对其的具体定义并未达成统一共识。
通常认为,生态环境材料是一种功能特殊的材料,可以与环境相协调。
它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加工与使用,以及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都充分考虑到了环境、生态、资料等多方面因素。
广义上说,生态环境材料不仅包括这种环境、生态多方面协调的新材料,也包括对传统的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进行生态化改造,在环境协调性评价,或者称为材料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改造和完善材料的制造工艺,逐步实现传统材料向生态环境材料的转化。
1.2 生态环境材料的特点生态环境材料不但具有优秀的使用性能,还兼有良好的环境协凋性,在具有先进性及舒适性的同时又能改善环境。
所谓的环境协调性是指材料在开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较少,循环使用和可再生利用率较高,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小;先进性则是指能够为人类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舒适性即使人类的居住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设施更为便利。
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是指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再生循环利用率高。
生态环境材料是人类主动考虑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开发的材料,是充分考虑人类、社会、自然三者相互关系的前提下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环境材料主要有:纯天然材料、仿生物材料、环境兼容性包装材料、环境兼容性涂层材料、环境降解材料以及环境工程材料等各类生态环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