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届工业博览会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1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评分标准: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
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
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材料论述题一: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
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
……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
——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2)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2分)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
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4分)材料论述二: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
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2分)(2)[答案示例]观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水晶宫展览馆1850.8-1851.5.1(帕克斯顿设计,是20世纪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的大型建筑)举行,因此得名.重要意义, ①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成就②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目的既为了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也是试图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一只只对于就有风格无节制的模仿。
帕金(组织展品评选团)和柯尔(组织实施)等人的思想和活动对促进举办这次博览会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举办博览会的建议是英国艺术学会提出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该协会的主席..包豪斯特点:A在设计中倡导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B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提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C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D世纪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E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A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B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C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影响: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代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米斯于1928年提出“少就是多”的名言,巴塞罗那椅,魏森霍夫椅。
包豪斯于1933年7月解散办学历程14年共有1250名学生于35名全日制教师。
结合日本谈中国设计: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
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分章习题第一章绪论及工业设计产生背景一、单选/填空1.1851年,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在()举办。
A 法国B 英国C 美国D 德国2.()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本范畴,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领域,是针对一定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方法的过程和大道目标产生的结果,反映着人的自觉意志和经验技能,与思维、决策、创造等过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A 工业设计B 设想C 设计D 计划3.“形式服从功能”是()设计思想的精髓。
A 后现代主义B 粗野主义C 现代主义D 宫廷风格4.()指工业生产领域内的设计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产品的活动。
A 室内设计B 工业设计 C设计 D平面设计5.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的复古思潮的表现之一“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性建筑作品()。
A 柏林勃兰登堡门B 法国巴黎歌剧院C 英国国会大厦D 柏林博物馆6.1851年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
A 水晶金字塔B 水晶宫C 红屋D 水晶大教堂7.()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了工业设计理论和实践形成的起始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A 德国工业同盟展览会B 1889年世界博览会C 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D 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8.以下阐述对“设计”的本质内涵概括不正确的说法有()A 设计是有目的、有预见的行为B 设计是自觉地、合乎规律的活动C 设计对实践的指向性和指导性D 设计是生产关系9.复古主义思潮是指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西方设计领域中所出现的设计潮流,以下不属于复古主义的是( )。
A 古典复兴B 浪漫主义C 达达主义D 折衷主义二、名词解释1.工业革命2.复古主义思潮3.水晶宫博览会三、简答题1.设计的内涵2.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3.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4.技术与艺术的如何分离的P21-235.简述水晶宫博览会在设计史上的意义P28-31答案:1 B 2 C 3 C 4 B 5 C 6 B 7 D 8 D 9 C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一、单选|1.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的一场设计运动。
历届工博会近年来,工博会已成为了展示中国制造业最新成果的重要舞台,引领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那么,历届工博会分别有什么亮点和成果呢?下面让我们来一一回顾。
第一届工业博览会于1999年在北京举办,命名为“工业科技新世纪展览会”。
在当时,参展的企业都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展出的产品多集中在机床装备、自动化控制等方面。
但其影响力还是不小的,为中国制造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届工博会于2001年在上海举办,名为“2001中国工业博览会”。
作为当时最大规模的工博会,此次展览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5000家企业参展。
除了传统制造业外,展览还展出了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
第三届工博会于2003年在北京举办,名为“2003中、德、韩工业博览会”。
此次工博会以国际化的形式出现,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企业参与。
此次工博会引进了德国、韩国的先进科技与设备,助推了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
第四届工博会于2005年在上海举办,名为“2005上海世界工业博览会”。
此次展览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博览会,以可持续发展、人性化的主题进行。
此次展出的产品涉及机械、电子、化工、航空等多个领域,并且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工博会。
第五届工博会于2007年在南京举办,名为“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此次展览主题为“新生态,新产业,新成果”,展品更加多样化,先进制造技术和新能源产品开始逐渐出现。
激光加工、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技术得到大力发展。
第六届工博会于2009年在成都举办,名为“2009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此次展览以“智能制造,绿色工业”为主题,展出了更多高科技产品,如仿生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
与此同时,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渐得到重视。
第七届工博会于2011年在上海举办,名为“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此次展览以“重塑产业,智创未来”为主题,重点关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
水晶宫的魅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2006年08月31日1851年世博会开幕式的油画作品“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首届世博会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
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
这些因素触发了英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演绎主角的欲望。
此前,欧洲各国举办工业博览会已不是新鲜事,特别是英国、法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产品博览会,以此来推广本国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宣传新产品。
1761年英国首次举办了仅有两周但非常成功的工业展览会;1828年至1845年,英国在国内组织过多次类似博览会的一些尝试;1849年,英国在伯明翰第一次为展览设计建造临时场馆。
频频举办的工业博览会也使英国萌发了举办一次世界各国参与的博览会。
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来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
在他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1847、1848年的工业博览会。
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要求能在伦敦海德公园中找到最好的展览场地,以举办一届规模宏大的世界博览会。
阿尔伯特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
确立规则女王广邀宾客1849年6月30日,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白金汉宫召开,参加者有皇家艺术协会成员、全国博览会组委会成员、建筑公司成员和阿尔伯特亲王。
会上讨论了举办世博会的想法,同时就如何举办世博会作出了7项重要决定,这些决定为世博会举办确立了基本框架。
会议决定世博会展品分为四个大类: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和雕塑作品;将建一幢特别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举办场地选在海德公园南侧;博览会将是国际性的,由国家发出参展邀请;组委会将提供大量奖金以鼓励参展者;将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来主办世博会;世博会财政集资由艺术家协会负责。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地点:英国伦敦会期:1851年5月1日——1851年10月11日名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
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世博知识集萃世博会的概念和起源———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与一般的展览会相比,世博会举办规格高、持续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
1.分析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会展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
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
这届博览会共有10个国家参展,161天的展出,吸引了630万人次的观众。
博览会由国家举办、国家元首发出邀请,它的意义表达了这是政府行为。
为了举办世博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的通体透明玻璃建筑。
该建筑用了5000根钢柱,30万块玻璃,动用了英国整个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的笨重风格,新颖独特,被人们称之为“水晶宫”。
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
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2.为什么说欧美地区在当今世界会展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欧美会展发展早,历史悠久,现在可以从数量、质量、知名度、影响力等角度论述其居于主导地位。
3.什么是会议?ICCA如何计划国际会议的范围?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
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存在一个误区,即人们在提起会展经济时,往往忽视会议的重要性,或者把会议看得不及展览会重要。
所谓会议,是指人们怀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
一次会议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主办者、承办者和与会者(许多时候还有演讲人),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