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典故集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梦的历史事件
关于梦的历史事件,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出自《史记·佞幸列传》,讲述了汉文帝因梦而宠幸邓通,最终邓通却贫困而死的故事。
汉文帝有一天做梦,在梦中他想上天,但不是坐飞机或火箭,而是一个黄头郎推他上天。
黄头郎,是汉朝宫中划船的人,头上戴着黄帽子,因此叫做黄头郎。
梦醒之后,汉文帝觉得这个黄头郎是个“吉祥物”,决定寻找。
他来到渐台,看见一个黄头郎,和梦中的一样,询问姓名后得知他叫邓通。
汉文帝很喜欢他,让他在身边侍奉,还赏赐了很多财物,甚至让他自己铸钱。
后来汉文帝身上长了毒疮,邓通为他吸吮毒疮,但汉文帝仍不满意,因为邓通毕竟是个外人。
他随口问邓通,“天下中谁最爱我?”邓通回答:“天下人之中,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人了。
”太子进宫问病,汉文帝就让太子为他吸吮脓水,太子很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从此在心里怨恨邓通。
等到汉文帝驾崩,太子当了皇帝,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免去邓通的官职,收了他们家的铜矿山,抄了邓通的家,还罚款数万。
馆陶公主不忍心看到邓通可怜,送他一些钱,但还没到邓通手里就被当地的小吏没收了。
最终司马迁写道:“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这也是成语“不名一钱”的由来。
关于梦的故事
关于梦的故事有很多种,比如经典的“黄粱一梦”、“庄周梦蝶”等,都是与梦境相关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黄粱一梦”的故事中,有一个书生在梦中过了一生,经历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生老病死等人生百态。
然而,当梦醒之后,他发现自己还躺在破旧的草席上,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梦,要珍惜当下,不要贪图虚幻的享受,要追求真实的人生价值。
在“庄周梦蝶”的故事中,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
然而,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人生如梦,要学会放下执着,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除了这些经典的故事,现代的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诠释梦境的意义。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的内心潜意识的一种反映,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愿望的一种表现。
而其他科学家和研究者则认为,梦境是大脑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神经活动,是一种信息处理和记忆整理的过程。
总之,关于梦的故事和理论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梦境和现实中的每一个瞬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说文解字》中说:“梦,寐而有觉者也”。
认为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
古往今来,曾经给予人们多少欢乐和希望,但又带给人们多少迷惘和惆怅。
它扑朔迷离,神奇莫测,令人难以捉摸。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一华胥梦,典出《列子·黄帝》: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
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
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
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华胥国即指梦境、仙境。
姜夔的《踏莎行》:“分明又向华胥见” 。
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后世以快乐之梦境,名为华胥梦。
二黄梁一梦,又称“卢生梦”、“ 邯郸梦”、“ 黄梁美梦”,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
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三南柯梦,又称“南柯一梦”、“槐安梦”,典出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
书中记载,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东,宅南有大古槐一株,常与朋辈豪饮槐下。
一日大醉,由二友人扶归家中,昏然入睡。
忽见二紫衣使者,称奉槐安国王之命相邀。
遂出门登车,向古槐穴而去。
及驰入洞中,见山川道路,别有天地。
入大槐安国,拜见国王,招为驸马,又拜为南柯郡太守。
1.黄帝占梦得名⾂ 汉魏时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黄帝轩辕曾做⼀梦,梦见“⼤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梦⼈执千钧之弩驱⽺万群”。
梦醒后,黄帝对⾃⼰的梦境进⾏了分析,他认为“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后在也。
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钧弩,异⼒者也;驱⽺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
天下岂有姓⼒名牧者哉?”依⾃⼰所解,皇帝便开始寻求梦中所述⼈才,最终得到风后、⼒牧两位名⾂。
2.郑⽞梦换⼼成⼤儒 郑⽞,字康成,北海⾼密县(今⾼密市)⼈,汉代经学⼤师,是我国学术的⼀位关键⼈物。
年轻时曾任乡啬夫(乡级⼩吏),⼀⽣好学,曾多处求学并各有所得,如他曾到太学学习《周易》、《公⽺传》,⼜从名儒张恭祖学习《尚书》、《周礼》、《左传》,最后⼜师从马融。
郑⽞,到马融处三年,学业却毫⽆进展。
马融见郑⽞学了三年还不开窍,于是就想打发他⾛。
郑⽞在回家途中因徒步⽽累,便在路边的⼀棵树下靠着树睡着了。
睡梦中,他梦见有⼀个⽼者⽤⼑剖开他的⼼脏,并且对他说:“⼦可以学矣。
”醒后,梦中所见历历在⽬,左思右想,郑⽞便依梦中所⾔再次回到马融处学习,终于成为⼤儒,为后⼈所敬仰。
3.曹操梦三马共⾷⼀糟 曹操当丞相时,⼀⽇在睡梦中梦见“三马共⾷⼀槽”。
由于,当时朝中权重势⾼的正是司马家族,⽽“槽”与“曹”同⾳,于是曹操认为此梦预⽰着司马⽒将篡夺曹⽒权柄。
⾃此梦之后,曹操便对司马⽒⼼存芥蒂,常常疑虑不已,担忧司马⽒抢夺曹⽒天下。
于是,就对⼉⼦曹丕说,司马懿绝⾮⽢为⼈下者,今⽇不除掉他,将来必受其害。
曹丕却不以为然,然⽽司马懿却敏锐地感觉到曹操对他的猜忌,于是便装出⼀副胸⽆⼤志、⽬光短浅、孜孜于琐碎事务和眼前利益的样⼦,从⽽逃过了曹操的迫害。
但是,曹操死后不久,司马懿便渐渐地暴露了⾃⼰的野⼼。
他精⼼设计除去曹爽,从此⼤开杀戒,使司马家牢牢掌握政权。
司马懿去世后,由其⼦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
曹操“三马共⾷⼀槽”的梦终于得到了印证。
4.蒋琬梦⾎淋⽜头 ⽕烧⾚壁之后,蒋琬以州书佐的⾝份随刘备⼊蜀,初为⼴都(县)长,⽽常感不展其志。
史上七个著名“美梦”典故现代科学家认为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常常对艺术等方面激发出灵感。
梦的形式包括了令人不悦的恶梦以及可能伴随着梦遗的春梦。
古代著名的梦很多,其中让人叹为观止的最为经典的“美梦”有七个。
这些美梦分别是:一、庄周梦蝶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
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
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这种被成为“蝴蝶梦”的美梦涵盖了许多哲学问题,的确为千古一梦。
二、南柯一梦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过生日的那天,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酒意坐在家中的大槐树下歇凉,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由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
车行数十里,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
恰好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高中第一,被皇帝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派往南柯郡任太守,一呆就是二十年,任内政绩颇佳。
有一年,敌兵入侵,皇帝让淳于尊统兵与敌决战,结果被敌兵杀得丢盔解甲,差点被俘。
皇帝震怒,要撤掉淳于尊职务。
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
他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
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三、黄粱美梦唐玄宗开元七年,有个姓卢的书生,因事到邯郸去,遇到一个名叫吕翁的道士。
卢生向道士诉说生活的诸般艰难,企盼荣华富贵。
吕翁便拿出一个枕头来递给卢生。
卢生就枕而眠,梦到自己又娶了一个很有钱的太太,从此过上了富人的生活,后来科考中举,从县官一直做到尚书,一生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多子多妾,名望乡里,醒来却发现自己正仰卧在旅店的塌上,吕翁坐在他的身旁,店主人蒸的黄梁米饭还没有熟。
龙源期刊网 “梦”里的典故作者:董文颖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6年第04期蝶梦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蓬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物谓物化。
”后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如宋代晃端礼《浣溪沙》:“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黄粱梦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
”时主人正蒸黄粱,卢生梦入枕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及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后喻世事虚幻如梦。
如苏轼《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槐国梦也称“南柯梦”。
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入槐安国为驸马,功业显赫,享尽尊荣。
而公主猝死后,便趋失势,被遣回家。
梦醒之后方知槐安国是槐树下的蚁穴。
后喻人生如梦。
如《水浒传》:“可怜豪杰,等闲来赴鬼门关;惜哉英雄,到此翻为槐国梦!”罗浮梦据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人赵师雄官迁罗浮,日暮见一美人,共饮而醉,醒后发现是在梅花树下。
后比喻好景不长,人生如梦。
如唐朝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刀头梦典出《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见(李)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与‘还’谐音),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
”后喻思乡之梦。
如明代张煌言《得家信有感二首(其一)》:“天涯亦有刀头梦,恰是巫山化石时。
”吞鸟梦典出《晋书·罗含传》:“(罗含)少有志尚。
尝昼卧,梦一鸟文采异常,飞入口中,因惊起说之。
(叔母)硃氏曰:‘鸟有文采,汝后必有文章。
’自此后藻思日新。
”后喻文才出众。
如唐朝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白鸡梦典出《晋书·谢安传》“(谢安)因怅然谓所亲曰:‘昔醒温在时,吾常惧不全。
关于梦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神话中,梦被视为与神灵的交流媒介,是人们与超自然世界连接的纽带。
许多文明都有属于自己的梦境传说和神话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梦往往不只是简单的幻想,而是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迪。
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关于梦的神话故事,感受古代人们对梦境的崇敬和理解。
在闪烁着神秘色彩的文明中,古埃及人也有与梦相关的神话故事。
据传,古埃及的神话始于太初的混沌状态,梦被看作是来自神灵和先祖的指示。
在这个神话中,一个人的梦境可以成为他的灵魂旅程,他的生死边界。
古埃及人相信,死者的灵魂会进入一个与人间世界类似的空间,梦境是他们与死者灵魂交流的媒介。
埃及的法老会咨询神庙的神谕通过梦境传达的信息,以做出重要的决策。
在另一段历史中,希腊也有关于梦的神话。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墨菲斯特斯的神,专门统领着梦境和幻象。
他是睡神,拥有能力通过梦境传递信息和启示。
据说,墨菲斯特斯为人类带来了智慧和灵感,让他们能够追寻自己内心的真相。
在希腊神话中,梦被奉为先知,有预言未来的能力。
人们在面临重大决策时,会求助于墨菲斯特斯的梦境以获取指引和解答。
而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红楼梦》为例,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被誉为“大梦”的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梦游仙境,身世悲凉,深情厚意。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中被视为揭示人生悲苦的重要作品之一。
梦境在这个故事里成为了表达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途径,通过梦境,作者可以描绘出一个更加瑰丽而真实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所传递的主题和寓意。
无论在哪个文化中,梦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也是人们与神秘超自然世界相接触的媒介。
梦境中包含着人们的希望、担忧、渴望和恐惧。
它们可以是未来的预兆,也可以是对过去的回忆。
在梦境中,人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自由地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
尽管现代科学已经揭示梦的机制和原理,但梦依然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籍记载的名人做梦与圆梦刘玉文整理梦,是人在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
生理学对梦的产生还不完全了解。
梦的内容大多是错乱不清、虚幻缥缈的。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医学知识肤浅,对睡眠、做梦等现象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只能凭借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自己的认识水平去理解。
于是,稀奇古怪的梦就和人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甚至社稷的兴衰安危联系到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梦兆迷信。
古人对梦,很重视,认为这是神灵做的某种兆示。
古时还有专门掌管解梦的官员。
《周礼·春官·占梦》把梦归为“正梦”、“噩梦”、“思梦”、“寐梦”、“喜梦”、“惧梦”六类,称为“六梦”。
《诗经·小雅·无羊》载“牧人乃梦”。
郑玄笺:“占梦之官得而献于宣王,将以占国事也。
”孔颖达疏:“梦事,梦官所掌。
”古人对梦的解说,大都根据梦者境遇、心态、愿望做出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
解梦的一般规律可分为“正梦律”和“反梦律”两种。
“正梦律”如“梦柴得财”、“梦鬼主凶”等等;“反梦律”如“梦死得生”、“梦丧主喜”、“梦喜得忧’、“梦红兆灾”等等,采用较多的是“反梦律”。
古典名著《红楼梦》素以写梦见长,共写梦32个。
庄周蝴蝶梦,成为哲学命题;南柯一梦、黄粱美梦醒来一场空,成为笑谈;游园惊梦,梦想成真,成为美谈。
古籍中记载了好多有趣的梦,例如:【子犯给晋文公解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精彩的记载了《晋楚城濮之战》,开始晋文公感到没有必胜把握,有疑虑下不了决心,在夜间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和楚王徒手搏斗,楚王伏在自己身上,并且用嘴吮吸自己的脑髓,因此感到害怕,更加犹豫。
这时子犯说解释说:“这是吉兆,你被楚王按在地上,面向天,这是我们得到上天的帮助的兆头;楚王伏在你身上吮你的脑袋,这是他面向地服罪的表现。
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使他们驯服了。
”于是晋文公下了决战的决心,“诘朝将见”(明天早晨我们战场上见吧)结果取得了胜利,一战而称霸中原。
关于梦的民间故事
梦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民间故事也与梦有关。
据说,梦是神灵给我们的信息,是人们与神灵交流的方式。
在一些传统文化中,人们会将梦作为预示,从而忠实地遵循梦的指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有一则古老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民的梦想成真的经历。
这个农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发现了一座藏宝山,并且他得到了这座山的地图。
他认为这是神的意愿,于是他开始在山上挖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一批宝藏,他的生活因此大为改善。
还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梦境。
这个年轻人梦见自己在一条河边看到了一只大蛇。
在梦中,他非常害怕,但是他从蛇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善意。
当他醒来后,他决定去寻找这条河。
他推着小船顺着河流,最终找到了这只大蛇。
蛇向他道谢,并告诉他自己是一位女神的代表。
年轻人因此受到了女神的庇佑。
这些故事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是它们反映了人们对梦的重视和信仰。
梦是一种神秘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奇妙的体验和启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梦境,或者将梦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灵感来源。
- 1 -。
中国古代名梦的典故中国古代流传的梦故事很多,与其说这是古人的梦,不如说是古人寓言。
因为这些梦故事中有很多并不是梦,而在古人编出来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
其中最常见的梦当属“人生如梦”。
此类梦以著名的庄周梦蝶故事为代表。
梦很简单,庄周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
他醒来后,提出一个很难解的哲学问题:“是庄周梦见自己变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了庄周?”从现象学角度,我们实在并没有办法分辨这二种假设孰真孰伪。
梦例:黄梁一梦唐玄宗开元七年,有个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到邯郸去。
这位道士可不简单,他长年修道,已经掌握了各种神仙幻变的法术。
二人攀谈起来,谈话中,那位姓卢的书生,流露出渴望荣华富贵,厌倦贫困生活的想法,吕翁虽劝解了一番,但卢生感慨不已,难以释怀。
于是,吕翁便拿出一个枕头来递给卢生,说:“你枕着我这个枕头睡,它可以使你荣华富贵,适意愉快,就像你想要的那样。
”卢生过枕头,发现这是一个青色瓷枕。
枕头两端,各有一孔。
便将头枕在上面,睡了起来。
刚刚睡下,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的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里面也逐渐明朗起来,卢生于是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这一下子,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过了几个月,他娶了一个老婆,姑娘家里很有钱,陪嫁的物品非常丰厚,卢生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
第二年,他参国进士考试,一举得中,担任专管代皇帝撰似制诏诰令的知制语。
过了三年,他出任同州知州,又改任陕州知州。
卢生的本性喜欢作治理水土的工程,任知陕州时集合民众开凿河道80里,使阻塞的河流畅通,当地百姓都赞美他的功德。
于是,没过多长时间,他被朝廷征召入京,任京兆尹,也就是管理京城的地方行政官。
不久,爆发了边境战争,皇帝便派卢生去镇守边防。
卢生到任后,放军,开拓疆土九百里,又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功大位高,满朝文武官员深为折服。
卢生的功成名就,招致了官僚们的妒忌。
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都向他飞来,指责他沽名钓誉,结党营私,交结边将,图谋不轨。
诗词中的意象与典故「001」以“梦”启航七言绝句:梦(宋·王安石)黄粱欲熟且留连,漫道春归莫怅然。
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
王安石这首《梦》,用了两个典故:一、黄粱一梦:出自唐李泌(唐)的《枕中记》,唐人卢生,赴京考试途中,于邯郸一客栈投宿,巧遇道士吕翁,遂向其吐苦水,慨叹人世艰辛。
吕翁便取出一枕,嘱道:“你用此枕唾一觉,即可梦想成真”。
果然,卢生靠枕一睡,便享尽荣华富贵,有美妻子女,官达宰相,至80岁人之将死时惊醒,却发现,店主梦前开始煮的黄粱米饭,还未煮熟。
典故本义是指荣华富贵也不过如梦一般,短暂而虚幻。
现多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二、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自己,于是他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这里本义是庄子提出叫“齐物”的哲学命题。
现多用作人生如梦,虚实难辨的感叹。
在诗词中,借梦之虚言事之实的有很多。
甚至还有诗人自称梦中得句,如:“莓苔绿到题诗处”。
陈询便说是其做梦得来的句子。
梦,本义是指睡眠中的幻象。
在诗词中也常作动词“做梦”用,有时也会解作幻想。
如梦想、梦乡)。
而诗词中的梦也有很多种,现列举一些梦的意象,看看你能释梦多少?图一注:归梦,归乡之梦。
春梦:春天的梦。
云梦:借指古代楚地。
清梦:犹美梦。
魂梦:梦魂。
幽梦:忧愁之梦。
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客梦:异乡游子的梦。
醉梦:谓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
惊梦:惊醒睡梦。
图二注:晓梦:拂晓时的梦。
多短而迷离,借喻人生短促,世事纷杂。
远梦:思念远方人的梦。
鹤梦:谓超凡脱俗的向往。
旅梦:旅人思乡之梦。
飞梦:梦中飞越。
断梦:中断的梦;消失的梦。
尘梦:尘世的梦幻。
别梦:离别后思念之梦。
香梦:美梦;甜蜜的梦境。
寒梦:寒夜的梦。
诗人的梦还有很多,不逐一举例了,列一些两字常用词,供多考:归梦春梦入梦云梦清梦魂梦幽梦残梦客梦醉梦蝶梦惊梦乡梦晓梦远梦说梦鹤梦旅梦飞梦同梦吉梦断梦大梦尘梦别梦寒梦楚梦梦梦诗梦役梦幻梦香梦空梦见梦占梦牵梦刀梦熊梦通梦蚁梦做梦离梦狂梦噩梦正梦睡梦兰梦鹿梦鸥梦痴梦发梦恶梦冷梦妖梦槐梦感梦萦梦鸡梦龄梦征梦原梦托梦鸳梦圆梦迷梦眠梦厌梦酣梦绮梦解梦献梦浅梦六梦兆梦岩梦美梦三梦掌梦疏梦瑞梦魇梦凶梦喜梦云梦酲梦愕梦衔梦灵梦沤梦荐梦眯梦象梦详梦贞梦觭梦验梦寤梦托梦沈梦稚梦示梦祈梦寝梦梦中梦魂梦回梦寐梦断梦觉梦想梦破梦幻梦见梦境梦思梦游梦泽梦蝶梦云梦余梦草梦笔梦熊梦迷梦雨梦枕梦周梦刀梦华梦乡梦兰梦日梦月梦奠梦语梦卜梦渚梦松梦九梦影梦兆梦溪梦家梦鹿梦象梦鸟梦蕉梦花梦龄梦征梦泡梦梓梦遗梦肠梦呓梦魇梦魔梦景梦铳梦言梦撒梦丝梦像梦谶梦官梦话(有不明白的词可于回发栏发问,我尽量解释,对此系列文稿有什么建议,也请提出,以便改进。
周公解梦历史典故
1、“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2、周公是西周初期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
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勋,后世尊他为先贤。
3、春秋时期的孔子非常崇尚周公的为政,他从小就学
习西周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掌握了西周的黄章制度,他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
4、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旅
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
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竭力反对,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他已年迈体衰,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5、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宋代苏轼
的《周公庙》就用了这个典故:“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
1。
1. 周公解梦:在《周公解梦》这本书中,周公旦将梦境分为七类,分别是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和惊梦。
他认为梦境与凶吉祸福有关,可以通过观察梦境来预测未来的吉凶。
因此,这本书被视为一本解梦的经典之作。
2. 庄周梦蝶:庄子曾经做过一个奇特的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
醒来后,他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是庄子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子。
这个故事表现了庄子对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哲学思考。
3. 曹操的梦境: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寻找人才,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
他梦见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感到十分不祥。
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名叫马腾的人,认为这个人与梦境有关,便将三马同槽的预言寄托在他身上。
然而,这三匹马最终都死于非命,曹操的预言也得以应验。
4. 唐太宗的噩梦:据传,唐太宗曾经做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巨大的鬼神向他索命。
醒来后,他心有余悸,便召集百官询问如何化解噩梦。
一位大臣建议他多行善事,广积阴德。
唐太宗听从建议,广施仁政,终于得以安享晚年。
5. 岳飞的梦母:传说岳飞小时候经常做梦回到家中,看到母亲病重在床。
每次醒来,他都心如刀绞。
有一天晚上,他又梦见了母亲,母亲告诉他要尽忠报国。
于是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投身军旅,尽忠报国。
《关于梦的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关于梦的有趣典故。
有一个叫“黄粱美梦”的故事。
从前有个穷书生,他在旅店里遇到一个道士。
书生睡着了,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中了状元,娶了漂亮的妻子,当了大官,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
可是一觉醒来,发现店主煮的黄粱饭还没熟呢。
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也会幻想自己有超级厉害的本领,像会飞或者能变成大英雄,但这也只是像书生的梦一样。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梦想自己能天天吃冰淇淋,可是这只是个梦,不能真的实现哦。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有意思吧?
《关于梦的典故》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梦的典故。
还有“庄周梦蝶”的故事。
庄子有一天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飞呀飞。
等他醒了,就开始想,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呢?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做了好玩的梦,醒来也会有点迷糊,分不清是梦里的是真的还是现实是真的。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朋友梦到自己在糖果世界里,有好多好多的糖果,醒来还在回味呢。
小朋友们,你们做过这样奇妙的梦吗?
《关于梦的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讲一个梦的典故。
“南柯一梦”也很有趣哦。
有个人叫淳于棼,他喝醉酒睡着了,梦到自己到了一个大槐安国,还娶了公主,当了大官。
后来他醒了,才发现这只是一场梦。
比如说,我们可能会梦到自己去了好玩的地方,或者有了很多新玩具,但醒来发现还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
给你们讲哦,有个小朋友梦到自己变成了宇航员,去了外太空,醒来还觉得很神奇呢。
小朋友们,梦是不是很奇妙呀?。
古代历史与梦有关的成语故事精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的故事多是生活中的一种映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历史与梦有关的成语故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1、庄周梦蝶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
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
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很多虚幻的东西也许是真实的,很多真实的东西也许是虚幻的。
2、黄粱一梦唐开元七年,有个叫吕翁的道士,遇到名叫卢生的人。
二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言谈非常畅快。
卢生看看自己的衣服破烂肮脏,便长声叹息,感概多年壮志未酬,境遇惨淡。
吕翁从囊中取出枕头给他,说:“你枕着我的枕头,可以让你实现你的志向。
”卢生侧过头去睡在枕头上,梦到自己回到了家。
娶了妻子,科举考中进士,当上了宰相。
进过监狱,死过亲人。
醒来后,卢生发现自己还在旅舍中,吕翁坐在身旁,店主蒸的小米还没有熟,接触到的东西跟原来一样。
卢生急切起来,说:“难道那是个梦吗?”吕翁对卢生说:“人生所经历的辉煌,不过如此啊。
”卢生惆怅良久,谢道:“恩宠屈辱的人生,困窘通达的命运,获得和丧失的道理,死亡和生命的情理,全知道了。
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欲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诲啊!”一再磕头拜谢后离去。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3、南柯一梦相传唐代有个叫淳于棼[fén]的人。
一天适逢生日,他与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梦见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
洞中另有世界,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
有关做梦的成语故事
有关做梦的成语故事有《不名一钱》、《黄粱一梦》和《南柯一梦》。
成语故事《不名一钱》出自《史记·佞幸列传》:汉文帝时,因为做梦重用了邓通,文帝死后,景帝即位,邓通不名一钱而饿死的故事。
不名一钱,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成语故事《黄粱一梦》出自唐·沈既济《枕中记》(见《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所载文字稍有不同。
《太平广记》作“主人蒸黄粱为馔’,《文苑英华》作“主人方蒸黍")。
黄粱:黄小米。
黄粱一梦,指在煮小米饭还没有熟的时间里做了一场好梦。
比喻虚幻、空想的事和欲望的破灭。
也作“黄粱美梦”。
成语故事《南柯一梦》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记载:有个名叫淳于棼(音坟)的人,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间享尽荣华富贵,梦醒,发现一切都是假的,“大槐安国”就是他家大槐树下的蚂蚁洞。
南柯郡不过是槐树南枝下边的又一个小蚂蚁洞。
南柯:靠南的一树枝。
“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
也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中国古代出名的28个梦中国古代出名的28个梦【北窗眠】参见人事部·雅逸“羲皇人”。
唐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月落尚留东阁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瓮间眠】参见人事部·狂放“吏部眠”。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瓮间眠太率,床下隐何卑。
”【夜雨对床眠】参见伦类部·亲眷“对床夜雨”。
宋张孝祥《和如庵》厌听诸方三昧禅,却思夜雨对床眠。
【昼眠】参见文明部·学识“五经笥”。
唐卢纶《秋幕中夜独坐迟明因陪陈翃郎中晨谒上公因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骊龙睡】参见动物部·鳞介“骊龙”。
O喻睡觉,或喻因侥幸获得机遇。
唐刘禹锡《泰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鼾睡他人】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国(南唐)初三徐,名著江左,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徐)铉,又其白眉也。
……其后王师征包茅于煜,骑省(徐铉)复将命请缓师,其言累数千言,上(宋太祖)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O喻自己的利益被肆意侵犯。
清黄遵宪《上黄鹤楼》:“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
”另参见器用部·日用“卧榻侧”。
【刀头梦】参见人事部·情感“刀环有约”。
明张煌言《得家信有感二首》之一:“天涯亦有刀头梦,恰是巫山化石时。
”【三刀梦】《晋书·王濬传》:“(王)濬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濬惊觉,意甚恶之。
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古州字写作“刕”),又益一刀,明府其临益州乎!'……果迁濬为益州刺史。
”O指升官。
唐李德裕《题剑门》:“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眼然。
”另参见武备部·兵器“三刀”、人物部·官吏“梦刀”。
【三宿梦】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宿恋”。
清查慎行《初秋与恒斋住舟……》:烟波三宿梦,犹自恋江舟。
梦的典故集锦
阅读天地
0520 0720
梦的典故集锦
梦华:传说黄帝白天睡觉时,梦游华胥氏之国,其乐无穷,而回首追念又怅然不已。
故“梦华”比喻追怀往事犹如梦境一般。
梦卜:传说殷商王高宗武丁梦见傅说,周文王占卜得吕尚,故“梦卜”比喻帝王求得贤相。
梦周:孔子对周公敬慕不已,晚年哀叹自己没再梦见周公,故“梦周”比喻缅怀先贤。
今也用“梦见周公”代指瞌睡。
梦熊:《诗经·斯干》中写妇人梦见熊罴而生子,故“梦熊”为贺人生子之语。
梦兰:相传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姑梦见天神赐兰而怀穆公,故“梦兰”称妇女怀孕。
梦笔:《南史·纪少瑜传》载,纪少瑜梦人以一束青镂笔授之;《南史·江淹传》亦载,江淹梦人授五色笔,其后两人文思大进,故“梦笔”指文思日进。
梦笔生花:唐人冯贽《云仙杂记》载,李白年轻时梦见笔头生花。
故“梦笔生花”形容才思因受到某种启示而文章写得绚丽多彩。
也作“梦笔花生”、“笔底生花”、“笔头生花”、“生花之笔”。
南柯一梦:唐人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倚着槐树醉卧,梦里做了大槐安国南柯郡的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发现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大蚁穴。
南柯是槐树南枝下的另一蚁穴,故“南柯一梦”比喻一场空欢喜,后泛指美梦一场。
也作“梦里南柯”、“一枕南柯”、“一枕槐安”。
黄粱一梦:唐人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枕着道士吕翁的枕头睡着了,梦里尽享荣华富贵,醒来,旅店的小米饭还没有熟。
故“黄粱一梦”比喻人作美梦,落得一场空欢喜。
也作“黄粱美梦”、“梦觉黄粱”或“黄粱梦”。
罗浮梦:唐人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人赵师雄游广东罗浮山,傍晚在林中小酒店旁见到一美人,遂到店中交谈。
赵师雄喝醉睡着了,在东方发白时醒来,发现睡在一梅花树下。
“罗浮梦”比喻好景不长,人生如梦,后也用“罗浮”、“罗浮美人”、“罗浮梦”代指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