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南大学801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31 KB
- 文档页数:5
生化-2003年江南大学硕士生招生生物化学命题A考试科目:生物化学请将题号和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4分)1.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2.稀有碱基、碱基堆积力;3.转氨作用;4.电子传递链;5.丙酮酸羧化支路;6.葡萄糖效应;7.流体镶嵌模型8.沉降系数S9.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10.同工酶、变构酶二、判断并改错或简单说明理由(30分,每题2分)1、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数。
2、有1克粗酶制剂经纯化后得到10mg电泳纯的酶,那么它的比活较原来提高了100倍。
3、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因而高浓度ATP可以加快磷酸果糖激酶催化F-6-P生成F-1,6-2P的速度。
4、磷酸戊糖途径能产生ATP,可以代替TCA循环,作为生物供能的主要途径。
5、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6、所有的抑制剂都是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7、生物膜像分子筛一样对大分子不能通过,对小分子能以很高的速度通过。
8、所有生物催化剂都是蛋白质。
9、糖代谢途径中,所有与该途径有关的酶都存在于细胞浆中。
10、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的分子数与mRNA的一样多。
11、双缩脲反应是肽和蛋白质特有的反应,所以二肽也有双缩脲反应。
12、DNA连接酶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
13、如果加入足够的底物,即使存在非竞争性抑制剂,酶催化反应也能达到正常的V max。
14、一个化合物如果能将印三酮反应生成紫色,说明这个化合物是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15、核酸溶液的pH值与核酸的紫外吸收无关。
三、选择题(下列有任选编码项目,请将正确项目的编号写出来,共15分)1、蛋白质典型的α-螺旋是什么?()A. 2.68B. 313C. 3.613D. 4.4102、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的结构是什么?()A. α-螺旋B. β-螺旋C. 三级结构D. 四级结构3、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什么有关?()A. 与酶浓度成正比B. 与底物浓度无关C. 与Km成正比D. 与温度成正比4、TCA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什么?()A. 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 α-酮戊二酸-琥珀酸D. 琥珀酸→苹果酸5、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B. 氨基酸的羧基端被活化C. 体内所有的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D. 活化的氨基酸被运送到核糖体上、软脂酰CoA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分子数是多少?()A. 5B. 2C. 9D. 147、阻遏蛋白能识别操纵子中的()A.启动基因B. 结构基因C. 调节基因D. 操纵基因8、谷氨酸氧化成CO2和H2O时可生成的ATP数是多少?()A. 12B. 18C. 24D. 21.59、下列关于双链DNA碱基含量关系,哪个是错误的?()A. A=T G=CB. A+T=G+CC. A+G=C+TD. A+C=G+T10、应用下列哪些方法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A. 密度梯度离心B.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 凝胶排阻层析D. 亲和层析11、一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将有下列哪一种动力学效应?()A. 增加K m,V m不变B. K m减小,V m不变C. K m不变,增加V mD. K m不变,减少V m12、下列哪一个辅酶不是来自于维生素?()A. CoA-SHB. FADC. NADD. 磷酸吡哆醛E. CoQF. TPP13、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含有糖基?()A. ATPB. NADC. RNAD. 乙酰CoA14、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A. 麦芽糖B. 蔗糖C. 阿拉伯糖D. 木糖E.果糖15、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 氢键破坏B. 肽键断裂C. 亚基解聚D. 水化层和中和电荷四、问答题(65分)1、试叙述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酶、模板及产物的性质与特点。
2013-2014年XXX考研初试真题801-生物化学题XXX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1科目名称:生物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纸填写考生姓名、报考专业和考生编号。
2.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其它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30分)1.冈崎片段:DNA复制中的短片段,由DNA聚合酶在反向链上合成。
2.糖酵解:生物将糖分子分解为能量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3.凝胶过滤层析:一种蛋白质分离技术,利用分子大小差异在凝胶中的渗透性差异分离蛋白质。
4.不对称转录:RNA合成过程中只有一个DNA链作为模板。
5.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分解的过程,将脂肪酸分解为能量和代谢产物。
6.减色效应:一种光学现象,当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增加时,溶液颜色变浅。
7.酶的比活力:单位时间内单位酶的活性。
8.酶的阻遏:酶的活性被抑制或减弱。
9.结构域:蛋白质的一部分,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10.沉降系数:一种蛋白质分离技术,利用蛋白质在离心力下的沉降速度分离蛋白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多肽顺序自动分析仪”是根据氨基酸反应原理设计的。
2.每克大米含17毫克氮,每公斤大米中含有70克蛋白质。
3.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的5′端的富含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 rRNA的3′端的碱基的序列互补配对,来帮助识别起始密码子。
4.细胞中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N端到C端,阅读mRNA的方向是5'到3',通常以AUG作为起始密码子,有时也以GUG、UUG作为起始密码子,以UAA、UAG、UGA作为终止密码子。
5.环状RNA不能有效地作为真核生物翻译系统的模板是因为其缺少5'端帽子和3'端尾巴。
6.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在胞浆中与肉毒杆菌毒素结合蛋白转运,才能由线粒体内氧化,氧化产物乙酰CoA需经过转运蛋白CPT将其带出线粒体参与脂肪酸合成。
201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五、单项选择题:22~3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1961 年,F.Jacob 呾 J.Monod 提出了()。
A.中心法则B.中间产物学说C.操纵子学说D.诱导契合学说【答案】C【解析】A 项,中心法则学说由 Francis.Crick 于 1958 年提出。
B 项,中间产物学说由 Brown 呾 Henri 提出。
C 项,操纵子学说是 F.Jacob 呾 J.Monod 在 1961 年提出。
D 项,诱导契合学说是 1958 年由D.E.Koshland 提出的。
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有D-型呾 L-型两种,其中D-型氨基酸通常存在于()。
A.胰岛素中B.抗菌肽中 C.细胞色素 c 中D.血红蛋白中【答案】B【解析】氨基酸中不羧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个氨基,这个碳原子上连的集团或原子都丌一样,称手性碳原子,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们时,光的偏振方向将被旋转,根据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呾右旋即D-型呾L-型。
而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
ABCD 四项中,只有 B 项丌属于天然蛋白质。
谷氨酸有 3 个可解离基团,其 pK1=2.19,pK2=9.67,pKR=4.25,它的等电点是()。
A.3.22B.5.93 C.6.43 D.6.96【答案】A【解析】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
分子内含两个羧基,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
因此,等电点的计算公式为 pI=(pK1+pKR)/2=(2.19+4.25)/2=3.22。
一殌双链 DNA 包含 1000 个碱基对,其组成中 G+C=58%,那么该双链 DNA 中 T 的含量是()。
8% B.42% C.29% D.21%【答案】D【解析】DNA 双链中碱基配对遵循互补原则,A 不 T 配对,C 不 G 配对,所以 A=T, C=G;又 A+T+G+C=100%,计算得出 T 的含量是 21%。
名词解释97年1原生质体原生质体 2芽孢芽孢 3菌落菌落 4诱导酶诱导酶 5生长因素生长因素 6回复突变回复突变 7诱导诱导 8拮抗拮抗 9血清学反应血清学反应 10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98年1芽孢芽孢 2菌落菌落 3质粒质粒 4回复突变回复突变 5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6诱导酶诱导酶 7拮抗拮抗 8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 9光复活作用光复活作用 10活性污泥活性污泥99年1原生质体原生质体 2菌落菌落 3质粒质粒 4芽孢芽孢 5诱导酶诱导酶 6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7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 8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 9 BOD 10血清学反应血清学反应 00年1温和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 2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 3 艾姆斯试验(Ames test) 4 ELISA 5 PCR 01年1类毒素类毒素 2暗修复作用暗修复作用 3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 4 诱导酶诱导酶02年1转化转化 2 半抗原半抗原 3活性污泥活性污泥 4回复突变回复突变 5 PCR 填空 97年1微生物生长的特点是:―――――微生物生长的特点是:――――― 生长旺、繁殖快。
生长旺、繁殖快。
2微生物的学名是由-和-所组成微生物的学名是由-和-所组成 属名属名 种名加词种名加词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
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和-,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是-4酵母菌是-,其无性繁殖方式是-和-芽殖、裂殖,有性繁殖是-酵母菌是-,其无性繁殖方式是-和-芽殖、裂殖,有性繁殖是- 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5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6噬菌体的特点是---,其生长繁殖过程包括-----五个步骤。
噬菌体的特点是---,其生长繁殖过程包括-----五个步骤。
7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 基础、加富、选择、鉴别~ 8根据生长和O 2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大多数霉菌属于-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大多数霉菌属于-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等10光复活作用是指----四种情况光复活作用是指----四种情况11染色体畸变是指----四种情况染色体畸变是指----四种情况12大肠杆菌是指-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食品卫生含义是-大肠杆菌是指-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食品卫生含义是-13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14 BOD 是指-是指-15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特点是-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特点是-16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和-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和-17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 ”的意思是-”的意思是-98年1微生物的特点是-----微生物的特点是-----2微生物的学名有-和-所组成微生物的学名有-和-所组成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和-,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和-,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菌-菌4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是---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是---5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6根据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大多数霉菌属于-根据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大多数霉菌属于-7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等8染色体畸变有----四种情况染色体畸变有----四种情况9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10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特点是-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特点是-11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和-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和-12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的意思是-”的意思是-13 BOD是指-是指-2000年1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是---,E.coli属于-性菌,染色结果为-色属于-性菌,染色结果为-色2生长因子是-,主要包括---生长因子是-,主要包括---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的主要因素是---4根据微生物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型。
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
为大家整理了2010年江南大学803微生物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江南大学,更多真题敬请关注!江南大学803微生物学综合科目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2010年江南大学微生物(发酵)805一、判断(30分)1、芽孢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萌发成为营养细胞,但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T2、啤酒酵母双倍体细胞即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繁殖,又可以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T3、好氧处理能更快的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越高,越适于采用好氧方式处理F4、磺胺类药物可以阻止细胞内叶酸的合成,人体能从食物中获得叶酸,所以这类药物只杀菌而对人体无害F5、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有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
F6、芽孢萌发后可形成菌体,所以芽孢的生成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F7 已经发现的嗜高温微生物都是古生菌,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要高于80℃.T8、微生物六大营养要素对配制任何微生物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F9、Am青霉素只对生长的细菌起作用,对静息细菌无效es试验是利用细菌突变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质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
可以通过某待测物质对微生物的诱变能力间接判断其致癌能力T10、SOS修复系统是诱导产生的一种修复体系,它属于一种倾向差错的修复。
T二、名词解释(30分)1、 Plasmid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
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是经过改造或人工构建的,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
2、 Batch culture分批发酵又称为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的条件下只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3、巴斯德效应巴斯德发现的有氧氧化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作用。
江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试题生化试题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1、稳定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①氢键②离子键③二硫键④疏水键2、下面关于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①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②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③酶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④酶不一定都是结合蛋白质3、关于三羧酸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①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②是体内连接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③提供ATP最多,一次循环,消耗1分子乙酰基,生成36分子ATP④一次循环有四次脱氢,二次脱羧4、下面哪一个不是糖酵解的限速酶()①已糖激酶②磷酸果糖激酶③丙酮酸激酶④果糖二磷酸酶5、糖原合成是指()①由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的过程②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③由甘油合成糖原的过程④由乳酸合成糖原的过程6、乳酸在心肌细胞内氧化,其中脱液脱下的2H生成NADH+H+后经哪种机制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最后生成水()①三羧酸循环②α-磷酸甘油穿梭③乳酸循环④苹果酸穿梭7、脂肪酸合成过程的供氢体是()①NADH+H+②FADH2③NADPH+H+④FMNH28、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依次为()①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②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③脱水、加氢、硫解、再加氢④加氢、缩合、再加氢、脱水9、体内活性甲基的供体是()①蛋氨酸②S-腺苷蛋氨酸③胆碱④N5-CH3FH410、关于DNA复制的描述那一项是正确的()①亲代DNA的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称为有意义链②需要RNA指导的DNA聚合酶③需要4种dNTP作原料④需要RNA引物提供5′-OH末端1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密码是()①GAU②AUG③UAG④UGA12、双链DNA中硷基的含量关系哪项错误()①A=T②G=C③A+T=G+C④A+G=C+T13、乳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①维生素B1②维生素B2③维生素PP④泛酸14、下列哪组氨基酸都不能在体内合成()①谷、赖、精②色、天、甘③丝、丙、亮④苏、缬、异亮15、大肠杆菌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α2ββ′σ五个亚基组成,能识别转录起动子的是()①α亚基②β亚基③β′亚基④σ亚基16、DNA片段5′-ACTAGC-3′的转录产物是()①5′-UGAUCG-3′②5′-GCUAGU-3′③5′-TGATCG-3′④5′-GCTAGT-3′17、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①丙氨酸②精氨酸③鸟氨酸④缬氨酸18、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形式是()①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②游离胆红素③葡萄糖醛酸胆红素④胆红素-Y蛋白复合物19、含甘油三酯最多的脂蛋白是()①CM②VLDL③LDL④HDL20、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取决于食物蛋白质中()①蛋白质的含量②氨基酸的含量③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与人体需要的接近程度④含氮量21、多晒太阳可预防下列哪种维生素缺乏()①维生素A②维生素D③维生素E④维生素K22、血浆中的蛋白质闹质强固濉ā。
801生物化学(含实验)密押三套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Allosteric enzymeStarch gelatinizationHyperchromic effectEnergy rich phosphate compounds GluconeogenesisTricarboxylic acid cycleEssential fatty acids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参考答案答:别构酶:又称为变构酶,这类酶是寡聚蛋白,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亚基。
别构酶含有活性部位和调节部位,活性部位负责对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调节部位负责控制别构酶的催化反应的速度。
当代谢物分子可逆地结合到酶的调节部位时,可改变酶的构象,进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别构调节,受别构调节的酶称别构酶。
答:淀粉糊化:淀粉在植物细胞内以颗粒形式存在,在冷水中不溶解,但在加热的情况下淀粉颗粒吸水膨胀,分散于水中,形成半透明的胶悬液,此过程称为糊化。
答:增色效应:天然状态的DNA在变性解链过程中,由于碱基外露,导致的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而使摩尔磷吸光系数增加的现象。
答: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体内的一类磷酸化合物,当它的磷酰基水解时,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
答: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如丙酮酸等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主要沿着糖酵解途径逆行,仅有三步不可逆反应需要经过其他的代谢反应绕行。
答: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经历一系列酶促反应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而将乙酰COA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循环反应体系。
答:必需脂肪酸:指亚油酸和亚麻酸这类人体生长所必需的且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
答:半保留复制:是DNA的一种复制方式。
每条链都可以作为合成反应的模板链,合成出两条新的子代DNA链,每个DNA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子代链组成的。
1、五只试剂瓶中分别装的是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溶液,试用最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
答:依次使用下列化学试剂进行鉴定2、某一已纯化的蛋白无SDS的凝胶电泳图如下所示,两种情况下的电极槽缓冲液都为8.2 从下面两副图给出的信息,有关纯化蛋白的结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该蛋白的PI是大于还是小于?答: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主要是根据各组分的pI的差别。
图(a)的结果只呈现单一的带,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表明该蛋白质是纯净的。
由于SDS是一种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去垢剂,并且具有长长的疏水性碳氢链。
它的这种性质不仅使寡聚蛋白质的亚基拆离,而且还能拆开肽链的折叠结构,并且沿伸展的肽链吸附在上面。
这样,吸附在肽链上的带负电荷的SDS分子使肽链带净负电荷,并且吸附的SDS量与肽链的大小成正比。
结果是,不同大小的肽链将含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q/r值。
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具有筛分效应,所以,分子较小的肽链将比较大的、但具有相同的q/r值的肽链迁移得更快。
若蛋白质是由单一肽链或共价交联的几条肽链构成(在不含β-巯基乙醇的情况下),那么在用SDS处理后进行SDS-PAGE,其结果仍是单一的一条带。
若蛋白质是由几条肽链非共价结合在一起,在用SDS处理后进行SDS-PAGE,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仍是一条带,但其位置发生了变化(迁移得更快),表明此蛋白质是由几条相同的肽链构成,另一种可能出现几条带,则可以认为该蛋白质是由大小不同的几条肽链构成。
图(b)的结果表明该蛋白质是由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借非共健结合在一起的寡聚体蛋白质。
从图(b)的电泳结果我们可以断定该蛋白质的等电点低于。
3、含有以下四种蛋白质混合物:A,分子量12000,pI=10;B,分子量62000 ,pI=3;C,分子量28000,pI=7;D,分子量9000,pI=5。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它们(1)流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时,用线性盐洗脱时。
2012年江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江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40分1.DNA melting temperature2.subunit3.promoter4.leading chain5 oligoenzyme activation6.urea cycle二、判断正误并改正(20分)1.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能作为辅基参与生物反应2.肉毒碱能抑制脂肪的氧化3.1g蛋白经电泳得10mg纯蛋白,则比活力提高100倍4.单纯逆反应三、简答题(40分)1.写出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组成结构以及主要反映,并写出鉴别上述糖的方法。
2.写出别构效应的原理。
3.写出吡哆醇和泛酸的活性形式以及其生物反应中的作用。
4.为什么凯氏定氮法只能粗略检测蛋白质含量?请写出一种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就能排除杂氮的影响的方法?四、简答题(50分)1.请设计反映鉴别抑制剂是可逆抑制剂还是不可逆抑制剂,并写出可逆抑制剂三种情况的动力学特点。
(12)2.有一个脂肪由两个软脂酸和一个硬脂酸以及一个甘油组成,写出它在体内完全降解的反应过程(可用流程图表示)以及生成的ATP数。
(13)3.写出DNA以及三种RNA的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12)4.写出酶的调控方式过程,并说明它的生物学意义。
(13)2010年江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Ultrafiltration2.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3.Chargaff principal4.Domain5.Reverse transcription6.Hyper chromic effect二、判断题1.别构酶总是寡聚酶。
2.肽链就是亚基。
3.单糖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4.某一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则必然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7 Q(5.糖酵解是不依赖氧气的代谢,因此有无氧气都不会影响糖酵解途径。
2010年江南大学803微生物学(食品)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10个)
菌落、温和性噬菌体、益生菌、生长因子
其余题目略。
二、图解
酿酒酵母的生活史、Ames test、D值和Z值
三、填空
说明:部分题目仅提供考点。
1.一般消毒的条件______摄氏度______分钟;干热灭菌的条件______摄氏度,______分钟。
2.米粉变质的主要微生物及原因。
3.新鲜蔬菜变质的主要微生物及原因。
四、简答题
1.比较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异同。
2.简述PCR技术原理及步骤。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五、论述题
1.影响延滞期的因素,并利用此原理说明制备酸奶是应注意什么。
2.如何制备甲型H1N1疫苗?
3.如何鉴定大肠菌群,所用培养基属于什么类型?。
江南大学801生物化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江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
1.Ultrafiltration
2.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3.Chargaff principal
4.Domain
5.Reverse transcription
6.Hyper chromic effect
二、判断题
1.别构酶总是寡聚酶。
2.肽链就是亚基。
3.单糖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4.某一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则必然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5.糖酵解是不依赖氧气的代谢,因此有无氧气都不会影响糖酵解途径。
6.与蛋白质一样,DNA的生物功能也是由其高级机构决定。
7.抗体酶是水解抗体的酶的总称。
8.在蛋白质合成中氨酰-t RNA总是进A位。
9.糖酵解是糖异生途径的简单逆行。
10.DNA复制的忠实性由DNA聚合酶3,---5,外切酶的校对来维持。
三简答
1.简述t RNA二级结构的特点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2.简述导致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减少其变性的机会。
3.柠檬酸循环中并无氧气参加,为什么说它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4.简述乙酰CoA羧化酶在脂肪酸合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问答
1.核酸,蛋白质,脂肪酸,糖原生物合成中延伸机制有何异同?
2.确定下列反应的辅酶及由那种维生素衍生出来的。
醇转变为醛的反应
依赖ATP的羧化反应
脱羧,转醛基的反应
转甲酰基,甲叉基的反应
转乙酰基或更长的脂酰基的反应
3.抑制剂(判断类型)酶加倍抑制剂加倍抑制剂对Km的影响
4.乳糖操纵子产生酶相关的4个基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利用乳糖?
江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
1.Ultrafiltration:超滤: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分离技术,过滤精度可以达到0.01微米,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2.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磷酸戊糖途径,又称己糖支路。
葡萄糖在动物组织中降解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循环过程中,磷酸己糖先氧化脱羧形成磷酸戊糖及NADPH,磷酸戊糖又可重排转变为多种磷酸糖酯;NADPH则参与脂质等的合成,磷酸戊糖是核糖来源,参与核苷酸等合成。
3.Chargaff principal: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反之亦然。
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omain:略
5.Reverse transcription: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催化下转录为双链DNA的过程6.Hyper chromic effect:增色效应,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称增色效应,也就是变性后DNA 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二、判断题
1.别构酶总是寡聚酶。
╳
2.肽链就是亚基。
╳
3.单糖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
4.某一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则必然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5.糖酵解是不依赖氧气的代谢,因此有无氧气都不会影响糖酵解途径。
╳6.与蛋白质一样,DNA的生物功能也是由其高级机构决定。
√
7.抗体酶是水解抗体的酶的总称。
╳
8.在蛋白质合成中氨酰-t RNA总是进A位。
√
9.糖酵解是糖异生途径的简单逆行。
╳
10.DNA复制的忠实性由DNA聚合酶3,---5,外切酶的校对来维持。
√
三简答
1.简述t RNA二级结构的特点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答: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
其结构特征为:(1)tRNA的二级结构由四臂、四环组成。
已配对的片断称为臂,未配对的片断称为环。
(2)叶柄是氨基酸臂。
其上含有CCA-OH3’,此结构是接受氨基酸的位置。
(3)氨基酸臂对面是反密码子环。
在它的中部含有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
(4)左环是二氢尿嘧啶环(D 环),它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
(5)右环是假尿嘧啶环(TψC环),它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
(6)在反密码子与假尿嘧啶环之间的是可变环,它的大小决定着tRNA分子大小。
2.简述导致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减少其变性的机会。
答: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辐射、高能粒子辐射;化学因素有机溶剂处理如:脲、胍、酸、碱等。
还有一些重金属元素也能导致蛋白质变性。
减少其变性机会的方法(1),控制温度,pH值。
避开强酸强碱和等电点。
(2),尽量减少和有机溶剂和变性剂的接触。
(3),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蛋白分解。
(4),盐浓度适宜,不能太高。
(5),增加NMSF,N-马来酰亚胺,去氧胆酸钠等抗氧化物质,可以防止蛋白被氧化变性
3.柠檬酸循环中并无氧气参加,为什么说它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答:柠檬酸循环是葡萄糖的分解产物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分解的过程,该过程中丙酮酸进过氧
化脱氢生成乙酰辅酶A,后者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在分解生成草酰乙酸,成为一个循环,并释放出大量的氢和少量的ATP,该循环虽没有氧气参加,但生成的氢需经过氧气的氧化生成水才能被彻底氧化释放出大量能量。
4.简述乙酰CoA羧化酶在脂肪酸合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乙酰辅酶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将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同时乙酰辅酶A也对脂肪酸合成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四问答
1.核酸,蛋白质,脂肪酸,糖原生物合成中延伸机制有何异同?
答:核酸,5‘--->3'方向合成,需要模板互补配对,一个一个碱基添加上去,通过OH与磷酸基团形成磷脂键。
发生于细胞核。
底物就是ATP,TTP(DNA)/UTP(RNA),GTP,CTP 。
酶就是DNA/RNA合成酶。
DNA polymerase , RNA polymerase。
蛋白质:则以mRNA为模板,从mRNA的5’------>3‘滑动,蛋白则从N端向C端延伸。
同时,mRNA的一个密码子(从ATG开始的每3个连续的核苷酸)对应于一个氨基酸。
这个氨基酸由相应的转运RNA携带,合成发生于核糖体。
氨基酸之间由肽键连接。
脂肪酸和糖原不需要什么模板。
脂肪酸首先要形成丙二酸单酰CoA.然后以乙酰辅酶A为单位延伸。
长度有一定限制,一般16--18个C。
再长一点的就算超长链了。
合成过程中需要很多酶。
主要是脂肪酸合酶(多功能多肽链上7个酶活性和一个ACP)。
合成丙二酸单酰CoA需要生物素羧化酶和转羧酶等。
发生于细胞质。
糖原合成由3个酶主导催化,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糖原合酶,糖原分支酶。
底物是UDP 葡萄糖。
但是需要一种生糖原蛋白形成多个4-8个葡聚糖链作为核心,才能被糖原合酶利用延伸糖链(直链,由1--->4糖苷键连接)。
由糖原分支酶形成支链(4--->6糖苷键)。
主要以肝糖原和肌糖原存在。
即肝脏和肌肉组织。
2.确定下列反应的辅酶及由那种维生素衍生出来的。
醇转变为醛的反应:NADP+或者NADPH+,烟酸
依赖ATP的羧化反应:生物素,生物素
脱羧,转醛基的反应:TPP,维生素B1
转甲酰基,甲叉基的反应:硫辛酸
转乙酰基或更长的脂酰基的反应:辅酶A ,泛酸
3.抑制剂(判断类型)酶加倍抑制剂加倍抑制剂对Km的影响
答:略
4.乳糖操纵子产生酶相关的4个基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利用乳糖?
答:分别是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启动子以及结构基因。
其中结构基因有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是一个单独的基因,编码一种不同的酶。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是一种诱导型正调节操纵子模型,当有乳糖存在的条件下,细胞会优先利用乳糖,这是因为乳糖作为一种诱导物能够诱导细胞操纵子的结构基因转录激活,合成利用乳糖所需的各种酶,从而顺利的利用乳糖氧化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