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小流域山洪灾害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98.46 KB
- 文档页数:5
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心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小流域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大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山地流域内的河道和沟渠暴涨,导致泥石流、洪水等灾害发生。
这种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小流域山洪灾害,必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灾害防御能力。
本文将从小流域山洪灾害的概述、防御要点以及一些预防措施和经验分享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应对山洪灾害的有效方法,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定义和背景,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阅读指引。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小流域山洪灾害的概述、防御要点和预防措施。
在小流域山洪灾害概述部分,将详细介绍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形成机制和危害程度。
在防御要点部分,将重点讨论防御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关键措施和方法。
最后,预防措施和经验分享部分将分享一些在实践中积累的防灾经验和有效措施。
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本文所提到的防御措施和经验分享,并展望未来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最后用简洁的结语为全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1.3 目的:本文旨在总结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的经验,并提出有效的防御措施,帮助相关地区有效应对山洪灾害。
通过对小流域山洪灾害的概述和防御要点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预防措施和经验分享,旨在提高人们对于山洪灾害的认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为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积极行动,有效防范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正文2.1 小流域山洪灾害概述小流域山洪灾害是指在山脉地区,由于强降雨、融雪等原因导致的河流水位急剧上升,形成的突发性洪水灾害。
小流域山洪灾害往往具有瞬时性、暴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项目需求说明一、项目概况根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关于印发2023年度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防御函(2023)5号要求,XX省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要在21个小流域补充夯实算据、算法、算力基础,用以支撑省市县三级平台实现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功能,实现科学识别研判风险隐患、提高预警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快速准确指导人员避险。
1.1建设范围依托现有省级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巩固省市县多级部署架构,在21个流域面积50-200平方公里的小流域开展算据、算法和算力建设。
1.2建设内容1、算据建设(1)危险区核定与房屋人口调查。
对每个小流域内3-5个重要防治村落或城集镇进行危险区复核、房屋人口调查、历史洪痕调查工作。
(2)新增防治对象调查评价。
对2013-2015年调查评价未覆盖的新增山洪灾害防治村、重要经济活动区和旅游景区开展调查评价。
(3)风险隐患调查与影响分析。
以每个小流域治理单元内的重点城(集)镇、行政村、沿河村落(自然村)、重要经济活动区、旅游景区等为对象,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基础上,考虑经济社会活动影响等因素,调查排查跨沟路基或桥涵阻水、主支流和外洪顶托、沟道内工程建设等风险隐患,并对主要风险隐患进行影响分析。
(4)构建小流域数据底板。
集成梳理已有基础数据、新增防治对象调查评价成果、风险隐患调查与影响分析成果、雨水情监测预报数据,针对龙门溪、龙溪、沙溪上游国宝溪、富泉溪、晒口溪等5个小流域内具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城集镇开展L2级地理空间数据测量与处理,支持构建三维数字化场景,对经危险区核定与房屋人口调查的重要防治村落,开展河道断面测量;针对其它16个小流域开展危险区核定与房屋人口调查的重要防治村落,开展河道断面测量,构建小流域数据底板。
2、算法建设评估现有未来24小时风险预报模型、临近预报预警模型的适用性、准确性、合理性,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提升预报预警精准度。
山洪灾害防治现状、问题与对策陈进【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6(000)014【总页数】3页(P9-11)【作者】陈进【作者单位】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入汛以来,多地发生了强降雨,一些地区发生了山洪泥石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我国的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其中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面积有46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8%。
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初步调查的成果:我国现有溪河洪水灾害沟18 916条、泥石流沟11 109条、滑坡灾害16 556处,可以说山洪发生地是“点多面广”。
原因主要是强暴雨,加上特定的地质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
过去10多年来,我国因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例一直占到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70%~80%,也是目前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自然灾害。
主要是:①发生的地点多,已经发现或者暴露出的山洪沟多达几万处,还有一些地点尚未被发现或者被激活;②山洪多发生在山丘区的村镇,这些地方溪河的防洪标准低,一般在10年一遇暴雨水平以下,实际上大多数堤防或者沟岸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水平,防洪抗洪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甚至没有,一旦出现超防御标准的山洪,就会产生灾害;③山洪来得快,及时准确预警预报难,许多死亡是因来不及撤离造成的;④农民和基层干部防灾减灾意尚不强;⑤山洪常常与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一同发生,也有山洪造成山塘及小型病险水库溃坝,这样就会加重灾害损失;⑥较大山洪灾害一次就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例如2010年发生在甘肃舟曲县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1 467人遇难,298人失踪。
山洪在英文中称为“Flash flood”,直译过来就是“一闪而过的洪水”。
大多数山洪都是由于局地强降雨引起,洪水来得快,走得也快,而我国目前降雨监测站网密度仍然不够,雷达等现代监测方法覆盖范围更小,多数降雨强度是事后才知道,及时的预报、分析和预警能力不足。
第11卷第3期中国水运V ol.11N o.32011年3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M arch 2011收稿日期:2011-02-29作者简介:章德武(1986-),男,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灾害防治和灾害风险评价、水环境。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砷污染的地质处理技术研究;湖南省水沙科学和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资助。
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分析与防治措施章德武,谌宏伟(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04)摘要:山洪灾害是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文中主要通过对降雨、地形地质和人类活动等山洪灾害致灾因子进行分析。
分析表明降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地形地质为引发山洪灾害提供下垫面条件,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及改造自然加剧了山洪灾害的暴发。
通过总结山洪灾害的特点,提出了防治山洪灾害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山洪灾害;降雨;地形地质;人类活动;防治中图分类号:X 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3-0146-02一、概述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多变,频繁发生重大山洪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近年来我国发生重大的山洪灾害有:2010年8月8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2010年9月,广东省茂名市发生山洪灾害,造成50人遇难,30人失踪,20人受伤。
研究和掌握山洪灾害发生的规律,为防治山洪灾害提供科技支撑是当前我国防治自然灾害重要任务之一。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山洪是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
山洪具有灾害性、突发性、局地性等特点,并常伴有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
根据山洪形成原因可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
我国山洪主要是由暴雨引起,故这里所讨论为暴雨山洪。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存在问题与建议摘要: 本文结合山洪地质灾害的特征, 在国内外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的基础上, 以云南省为例, 提出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存在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建议前言: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主要包括临界水位和临界雨量两种指标, 前者是以某一特征水位作为控制指标, 较易确定;后者考虑流域或区域内的降雨分布及雨强情况。
针对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下面笔者将对此命题展开分析。
1山洪地质灾害的特征一是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
山洪地质灾害是由降水引发的山洪、地面塌陷、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地质、大气降水、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等的影响。
二是地形地质影响。
云南某城地处盆地边缘, 属丘陵、U型河谷地貌。
区内广泛分布的红层中、浅丘地区的坡度在20°左右的土质斜坡, 前缘产生临空面, 在暴雨的作用下容易引发崩塌、滑坡等灾害。
三是大气降水影响。
云南某城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受南方暖湿季风活动影响常发生暴雨。
暴雨具有雨强大、历时短、降水集中的暴雨特点。
大气降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对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的影响。
大气降水引发的洪灾也是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四是人类经济活动影响。
由于当地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大面积的开矿、采石、筑路、等活动会影响山体稳定, 再加上开发建设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也是造成灾害的主要原因。
2国内外预警指标确定方法确定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警的前提条件。
美国山洪预警指标的确定是基于山洪预警指导系统(FFGS), 根据实时土壤含水量, 运用水文模型计算临界流量的时段雨量作为预警指标;欧洲的山洪预警指标为基于气象的雨量预警指标(EPIC), 即运用欧洲洪水预警系统(EFAS)统计分析近30a不同时段数值天气预报的降雨数据, 根据降雨的重现期设定预警指标, 一般设定2a一遇降雨量为中级预警指标值, 5a一遇降雨量为高级预警指标值, 20a一遇降雨量为最高级预警指标值;日本运用以降雨量为指标的地质灾害警戒系统对山洪进行预警, 把短期雨量指标(雨强)作为纵坐标, 长期雨量指标(土壤雨量指数)作为横坐标, 以历史山洪灾害为基础, 绘制地质灾害预警临界线(蛇形曲线), 并以此线作为判断地质灾害是否发生的依据。
小流域动态预警指标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7T01:13:57.954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3期作者:徐进李云龙[导读] 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徐进李云龙摘要: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研究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指标体系及动态风险评估,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小流域动态预警指标分析风险评估按照国办发【2020】12号文,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经国务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
针对山洪灾害受灾区域,重点针对200平方公里以下的山丘小流域洪水,山丘区暴雨山洪具有短历时、强降雨、大比降、小面积等特点,研究山洪灾害的动态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和风险评价。
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1现有山地灾害调查成果复核通过前期诸多项目建设,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有了提升和完善,具体成果包括:(1)优化提升现有雨水情监测站网的建设和通讯保障,补充预警设施设备;(2)建立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3)以县为单位进行山洪预警管理;(4)通过群测群防体系,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具备基本的抢险应急处置能力。
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复核中,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1)监测数据不准确一部分监测站点因建设条件所限,监测数据利用率低、故障率高;因通讯传输问题,监测数据不稳定,尤其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出现数据丢失,或数据严重失真的情况。
(2)监测数据不可靠山区大多小型水库分布零散,自动化测报落后,水情信息通常报送不及时,数据误差较大,无法获得降雨量数据、台风及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实时现场情况。
(3)风险分析精度无法保证山洪灾害分析计算方法相对单一,评价成果质量不高,预警指标未经过实践检验、率定和复核,无法为区域内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
全文共计3071字安康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康位于秦巴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属南北过度性气候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安康是个自然灾害频发区,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加强山洪灾害的防御是安康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山洪灾害的特点
(一)突发性。
山区小流域因集水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比降大、流程短、产流快,水位变幅大,洪峰流量高,灾害的形成过程往往只有几小时甚至是几十分钟,洪水陡涨陡落。
由于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局部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
山洪爆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损失特别惨重。
如2019年8月7日岚皋晓道乡2小时降雨150mm,汉滨区大河镇小河村1小时降雨110mm,死亡和失踪人员达60余人。
同年8月31日,平利老县镇风桥村、汉滨区县河乡关沟村3小时降雨量达200mm,死亡和失踪人员达10余人。
(二)毁灭性。
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前期降雨的强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突降大暴雨诱发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特别是泥石流具有很大的瞬间能量,冲刷力强、含沙量高、破坏力大,往往对房屋、农田、
1。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很多山丘的国家,全国面积的2/3都是山丘,因此中国的自然条件特别繁杂,降雨时段也特别集中,非常容易遇到极端的天气状况。
这就造成中国的山洪灾害持续的发生,山洪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始终是中国防汛工作的薄弱程序。
针对山洪灾害所使用的防治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文章对这几年来山洪灾害的产生成因和防治措施实施了讨论。
关键词:山洪灾害;成因;防治引言:山洪灾害就是因为大区域的在山丘地区降雨因此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导致的灾害。
这种灾害给人民的经济与生命、财产安全导致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想要全面的发展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的工作,那么就一定要综合认识山洪灾害的成因,从而有效的提升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1、山洪灾害形成的原因山洪灾害关键出现在地形地质构造相对繁杂的山坡或丘陵区域,其产生的因素关键有分为两个重要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从自然因素出发:①降雨原因:导致山洪灾害的一个直接原因和激发条件就是降雨,降雨量大也就说明着强度大、激发性相对强而且集中降雨的时间,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非常容易出现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第一,由于降雨的历时相对长,所形成的径流量相对大,雨水对土地、岩体的侵蚀作用相对大,造成产生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相对严重。
②地质地形原因:山洪灾害产生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不利的地形地质原因,在中国山丘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3 以上,第二,中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以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呈现出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过渡的地带和拥有大山系与边缘地带,山地的坡度从 30°~50°,而且河床相对陡,容易产生山洪灾害。
因为中国的地质结构相对复杂,断裂发育,关键以纵向的结构与歹字型的结构相对突出,对泥石流的产生与活动有着控制作用。
而软硬相间的岩石分布区域更加容易受到风化作用,遭受的侵蚀会更加强烈,这样的地质结构非常有利于产生山洪灾害。
从人类活动方面出发: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索取与日俱增,过渡的滥砍乱伐与对部分开荒、工程建等活动造成之前的地质结构出现了改变,改变了地形、地貌导致了某些区域非常容易出现山洪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