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三大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4.06 KB
- 文档页数:2
(冬季养猪)你真的能让断奶仔猪百分之百的成活吗?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是断奶仔猪最难养的季节,你养10头20头,可能没有伤亡,但你养80头、100头或再多呢?就很难做到了。
只有自繁自养,或专育肥,买刚断奶仔猪的人才有亲身体慧和发言权,30斤以后就会越来越好养。
要做到30斤以前的百分之百成活,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也是事实,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①保温的适宜是断奶仔猪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障,28度到30度。
最好有电热板和烤灯。
如没有这两样,可地上普厚草,或卧木箱,想法提高舍温。
但都不如电热板加烤灯。
②合理喂料,刚断奶,由吃奶变成吃料,仔猪的胃和肠道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釆取勤添少喂多次的方法。
第一天可给一把二把,禁止添多被拱撒浪费,前几天量釆食情况而添加,防止浪费因开口料很贵。
③防拉稀很重要,刚断奶一至二天内多数不拉。
到二至三天后会拉或猛拉,是你措手不及。
因此要在料里加点黏杆菌素、土霉素、氟派酸、痢菌净(其中一种),另可加点益生菌、葡萄糖粉,有利于健康。
不要等拉成了水泻((只见尾巴湿,肛门红,拉稀水,拧尾巴再治就难度加大,可能造成伤亡。
④防感冒,即发烧、咳嗽、肚子呼丼,再严重发生气喘、高烧((41度以上)停食。
多数原因、是由喂食量大加夜里贼风或舍温低受凉而引起,所以精心细管夜里堵好门缝、水道眼也很重要。
⑤防好常见疾病,链球菌、副猪腿部关节肿大,影响生长,或伤残。
断奶时可注射长效头孢或长效土霉素按说明预防。
料里也可加替米(20%)粉剂,按说明预防。
防重于治。
⑥刚断奶不要急于做疫苗,因仔猪正在由吃奶改吃料,由明亮健康接受外因的改变,由强变弜,由.饱餐变饥饿,由营养丰富变不足,抵抗力下降,你再给它做疫苗可畏雪上加霜,不死也会伤。
等到体质健壮再做无妨。
精心细管,是养好断奶仔猪的有力保障!加油朋友们,给你在冬季养猪再添辉煌!。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综合措施在现代生猪养殖中,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不仅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
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1. 猪舍环境的管理良好的猪舍环境对提高仔猪成活率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畅通。
其次要注意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仔猪生病。
2. 母猪的管理母猪是仔猪的第一保护者,母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科学合理的母猪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营养合理、疫病防控、定期保健等。
3. 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仔猪的饲养管理也要高度重视,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防止腹泻、做好保温工作等。
二、提高断奶窝重的综合措施1. 母猪的产前管理母猪在怀孕期间的管理对断奶窝重影响重大。
有效控制母猪的体重增长,保持适宜的体态条件,对后期的断奶窝重有很大的帮助。
2. 母猪的哺乳管理哺乳期是母猪最需要关注的时期之一,科学合理的哺乳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断奶窝重。
包括合理的饲料搭配、充足的饮水、维护好母猪的健康等。
3. 仔猪的饲养管理断奶后的仔猪饲养管理也是影响断奶窝重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比、科学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饮水条件等都对断奶窝重有着直接的影响。
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猪舍环境、母猪的管理、仔猪的饲养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同时需要加强猪场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猪肉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提高猪肉生产效益、确保良好的养猪环境和生产质量,不仅是生猪养殖企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对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一种保障。
为此,继续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生猪生产效益和生产质量。
X u m u s h o u y i仔猪生产是养猪业生产的基础,仔猪成活率低是养猪业的一大难题,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从生产上来看,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冻死、压死、仔猪腹泻病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做好仔猪护理工作、仔猪卫生防疫和免疫工作等措施。
一、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妊娠母猪应科学合理饲喂怀孕期母猪,不能使母猪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母猪过胖的话会导致胎儿过大,容易造成难产和死胎,过瘦的话产出的仔猪体重过轻过于瘦弱而容易患病死亡。
怀孕中期应保持中等偏低的营养水平,后期应及时提高营养水平及饲喂量,适当增加精料、多种维生素和脂肪,可使胎儿发育良好,提高初生重,增强体质。
2、提高母猪泌乳能力怀孕母猪分娩前几天应逐渐减料,分娩当天可只喂少量稀料,产后要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同时蛋白质含量要充足,在母猪日粮中添加5-10%的脂肪,能显著提高母猪的泌乳量。
要注重母猪乳房卫生,每天用清水清洗乳房。
另外,要注意母猪圈舍的卫生清洁,每天按时进行清扫,清理粪便,为母猪提供安静的环境,促使母猪产乳量提高,乳汁质量好。
二、做好仔猪的管理工作1、做好保温工作新出生的仔猪组织器官和机能处于未成熟状态,皮肤薄、脂肪少,保暖能力差,在低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冻僵甚至冻死的情况,所以在北方冬季产仔一定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通常是在猪舍内设置火炉、暖气进行增温,也可以安装红外线保温灯、暖床增温。
仔猪生长适宜的温度环境为:出生后6h内为35℃,3日龄内为33℃,7日龄为30℃,8-15日龄为27℃。
2、防压母猪产仔后极度虚弱,如果此时不能将仔猪与母猪进行有效隔离的话,常会出现由于母猪起卧不注意将自主压死或挤死的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在圈舍内安置产床或者设置护仔栏。
3、及时补料仔猪生长很快,从产后7d开始可以全价料进行诱食,早补料的仔猪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断奶时的应激较小,对于提高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小猪成活率技术措施小猪是指从出生至断乳时的仔猪。
这个阶段加强小猪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培育出品质优良的小猪,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
1.保暖防冻初生仔猪的组织器官和机能处于未成熟状态,仔猪毛稀皮薄,油脂少,缺乏自身调温能力,御寒能力差,对仔猪进行保暖防冻至关重要。
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3日龄35~33℃,4~7日龄为32~30℃,8~14日龄为30~28℃,15~30日龄27~22℃,最低不能低于20℃,可采用保温箱。
使用保温箱前必须提前预温,保温箱盖不可用塑料类等不透气的物品封严,防止寒冷季节发生中暑。
加热灯炮与仔猪头顶应保持距离,保温箱内要设置温度计,及时科学地调整箱内温度。
2.防压防踩在猪床的靠墙面用木棍或钢管制成距地面20~30cm的护仔栏,以防母猪躺卧压死仔猪。
3.固定乳头使仔猪有秩序地在各自的乳头上吃乳,帮助弱小仔猪尽早吃到初乳。
在固定乳头时,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强壮的固定在后面的乳头上,因为前面乳头的乳量多,弱小仔猪可得充足的奶水,生长发育快,有助于获得均匀一致的断奶仔猪个体,提高断奶仔猪体重。
4.补充铁质新生仔猪体内只有少量的铁和硒,并且母猪奶水中含铁、硒很少,母猪在哺乳期间供给仔猪的铁量不足50%。
所以,首先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多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饲料,要特别补给铁、铜、锌等微量元素。
其次要专门给仔猪补铁,要在仔猪生后3~4日,在颈侧肌肉分两点注射右旋糖酐铁或铁钴注射液2ml,7日后再注射2ml;以预防缺铁性疾病的发生。
5.“抓三食,过三关”(1)重乳食,过好初生关。
乳食就是抓好小猪的哺乳,尤其是要让小猪吃到初乳。
初生关就是做好小猪的接产工作。
一是护理新生仔猪,防止被母猪压死和在寒冷季节受冻而死,并对假死仔猪及时救护;二是护理母猪,防止难产和发生难产时进行及时的处理,保护好母猪。
饲养员要确保新生仔猪迅速从胎衣中脱出,擦干口腔和全身粘液。
在距仔猪腹部3~5cm用消毒的线绳结扎脐带并剪断,再用5%碘酒消毒脐带口,防止细菌感染。
仔猪成活率一般是多少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仔猪成活率一般是多少算及格呢?为了更好地提高仔猪成活率,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一些经验,主要是抓好两个关键点、做好六项工作,现就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介绍如下。
一、仔猪成活率一般是多少现在不同规模化猪场对饲养员的考核不太相同,以我的理解哺乳仔猪成活率需要控制在96%以上,保育仔猪需要96%以上,育肥猪需要98%以上还算是比较理想的生产成绩。
以目前的生猪价格看,三个阶段猪群达不到这个数值是很难赚到钱的。
二、饲养仔猪要抓住两个关键点(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提高猪的成活率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以生后7日龄内死亡最多,死亡原因为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冻死,应特别加强仔猪头一星期的护理。
出生后仔猪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32℃,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5℃,2~3月龄22℃,仔猪挤堆共暖时的温度可稍低些。
保温的措施包括保温灯,保温栏或保育箱,暖床,暖气,电热板。
防压的措施有保持母猪的安静,剪掉仔猪的撩牙,注意断面平整,保持环境安静,设立护仔间或护仔架。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提高断奶窝重仔猪出生后10~25天。
死亡原因为免疫抗体处于青黄不接,仔猪生长发育快与泌乳量不够之间矛盾,如不及时补料则引起仔猪病弱而死亡。
第三个关键性时期为一月龄后。
仔猪由吃乳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时期,死亡较小。
抓好补料关。
应及早补料以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与机能,促使胃肠发育,为断奶作好准备。
补料的目的在于补充母乳的不足,促进胃肠发育和减除仔猪牙床发痒,防止啃食异物引起下痢。
抓旺食,过好断奶关,防止掉标减重。
仔猪开始补料的早晚与其体质、母猪奶量、饲料的适口性以及诱导方法有关。
补料时期一般分为调教期、补料期、旺食期。
三、提高仔猪成活率要做好六项工作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在临产前1个月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母猪妊娠后期可注射大肠杆菌等疫苗,使母猪产生抗体,通过乳汁传给仔猪,从而预防仔猪腹泻。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随着秋季的到来,哺乳母猪出现拉稀、喘气慢慢消瘦而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
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及断奶重一直是困惑猪场管理员的问题。
以下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的个人浅见。
1、仔猪在吃好初乳后迅速的生长,健康的仔猪每天都在变样,这时候室内温度和补料非常重要,秋季的温度忽冷忽热,打开风机水帘,不打开空气不流通又热,这些都容易导致仔猪拉稀。
在日常工作摸索到,产房只在室内温度达到30度或者30度以上时才能打开风机水帘,室内28-30度以下关掉风机水帘打开门窗自然通风,仔猪只有通过自然通风才能有更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补料也很关键,仔猪出生在5-7日龄开始补教槽料,同时加强食槽和栏舍的卫生,及时清理杯尿湿的脏饲料,必要时可以添加适当的奶粉可以有效的辅助母乳提高断奶重。
3、其实做好更多的工作,母猪没有奶水所有的工作都会前功尽弃,所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是提高母猪奶水的最好办法。
我们要注意产房母猪最重要的一点:产房母猪哺乳的28天这段时间里,她的食量是变化的,而我们通常的饲喂还是按照普通母猪来饲喂的,这样就导致了,母猪想吃料的时候没有,母猪不想吃料的时候饲养员放了一堆,这样也导致饲料变质,饲养员要总是清理,不仅增加了饲养员的劳动力,而且浪费了饲料。
因为母猪的饲喂不及时,导致母猪的泌乳量及体质下降,进而影响了仔猪的成活率及断奶重,甚至影响到母猪的使用年限。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呢?河南南商农牧科技曹博士研发的产房母猪饲喂器(益爱堡)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国外这款设备叫“格式塔”,曹博士在该设备的基础上改进了技术,使该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使用,也解决了“格式塔”的弊端(因为“格式塔”是用一个芯片控制多台机器,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导致母猪感应过后一直下料或者不下料的问题,而“益爱堡”是一个芯片控制一台机器,进而解决了该问题)。
而且因为我们是国内产品,减少了各种税收,虽然改进了工艺及增加了零件,“益爱堡”的价格仍然比“格式塔”要低,这对对欧美产品带来的直接的冲击,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欧美的产品价格被腰斩,而且市场大大减小。
谈谈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张宝学【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96-97)【作者】张宝学【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青松岭动物卫生监督所【正文语种】中文猪从出生到断乳阶段为哺乳仔猪,这一时期是养好幼猪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个体重及最大的断乳窝重。
只有大力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才能获取最大的断乳窝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对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十分重要,而环境控制、日粮营养标准、技术管理、预防保健、人员管理等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不可缺少的重要注意事项。
1.产房内墙壁、门窗、床栏、饲槽、保温箱等设备进行严格清洗、消毒.用清水清洗舍内的所有墙壁、地面、粪沟、屋顶、门窗及产床、饲槽、保温箱等一切所需设备,保证不留下前一批猪的任何痕迹,然后再用2%~3%的火碱水溶液彻底消毒,空舍1周,进猪前一天再用0.3%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或碘制剂等对整个舍内进行喷雾消毒。
2.产房内湿度控制保持产房内温暖干燥,湿度过高可致使病原体繁殖加快,极可能诱发乳猪下痢,严禁出现舍内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的情况。
舍内可以采用暖风机控制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3.产房内温度控制尽量保持舍内恒温,需要变化时温度一定缓和变化,切忌温度骤变。
利用在保温箱中加保温灯给乳猪创造一个局部小气候环境。
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内保持恒温在26℃,母猪分娩当周即乳猪1周龄时舍内保持在28℃,保温箱内为32℃,乳猪2周龄时舍内温度为28℃,保温箱内为30℃;乳猪3周龄时舍内温度为27℃,保温箱内为30℃;乳猪4周龄时舍内温度为26℃,保温箱内为28℃。
4.产房内空气质量控制猪舍空气中主要的有害气体是CO2、NH3、H2S,如果浓度过高时,易降低猪体的免疫力,容易使猪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影响猪的正常生长。
要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利用风机正压通风将有害气体排出。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1. 饲养管理:严格按照合理的饲养管理要求进行饲养,给猪科动物提供适宜的舒适、安全、卫生环境,加强疫病防控措施,防止饲养密度过高、空气、水质污染等问题,减少猪只不适应环境的风险,提高成活率。
2. 健康管理:定期检查接种疫苗,及时发现和处理猪只的疾病,避免猪只疾病发生,针对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条件调整猪只的饮食和管理措施,确保猪只健康,提高成活率。
3. 饮水管理:保障猪只水源水质、数量、稳定性等条件,给猪只供应适宜的饮水量,在饮水设施、喝水方式和水温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节,能够有效防止猪只腹泻、脱水、中暑等疾病,提高成活率。
4.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比和搭配,确保猪只的全面和均衡的营养需求,应适时调整饲料的成分和营养水平,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的需求,避免过饱、饥饿等问题,提高成活率。
5. 喂养方法:针对不同的猪只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比如新生仔猪适合喂养母乳,保证营养充足和健康成长;断奶后的仔猪需要慢慢转化为鲜鲜美美的猪料,逐渐减少对母猪的依赖;生长期后期的猪只需要逐渐
转换成全价料的喂养方式等,以满足不同猪只生长阶段的需求,提高成活率。
引起断奶仔猪死淘率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作者:李晓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7期仔猪断奶后面临着较大的应激刺激,需要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环境,加上这个阶段的断奶仔猪生理机能并不是很完善,外界应激因素较多,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影响到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为多种疾病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从而降低了养殖场仔猪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保证养殖安全,就要求广大养殖户深入分析引起仔猪死淘率升高的具体原因,结合具体的原因,对养殖管理方案做出动态化调整,保证断奶仔猪养殖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一、引起断奶仔猪死淘率升高的原因分析1、生理性因素仔猪断奶之后,小肠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小肠绒毛严重萎缩变短甚至脱落,造成小肠的吸收能力,逐渐下下降,吸收面积大大降低,影响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从而造成肠道当中的饲料不经消化直接排出体外,引发腹泻。
近年来,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普遍实行了早期断奶技术。
早期断奶虽然能够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缩短发情周期,但是30日龄以内的仔猪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并不完善。
在断奶过程中,仔猪的胃肠道多种消化酶的含量和活性不足,特别是对某些植物性蛋白的消化利用能力不足,很容易引发生理性腹泻。
仔猪在哺乳阶段,营养物质的获取主要是乳汁,因为乳汁当中携带有乳酸,它能够更好地维持胃部的酸性环境。
断奶之后乳酸供给被切断,胃部的酸性环境逐渐变差,各种致病性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就会快速繁殖生长,有害菌群的繁殖生长,使得良好的微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造成仔猪出现严重的发病情况。
最为重要的是仔猪的免疫系统并不完善,身体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多种致病原的侵染。
新生仔猪通过吃乳能够获得免疫球蛋白,但仔猪生长到11日龄之后,机体当中的母源抗体水平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主动免疫4~5周之后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母猪断奶时间正好处于猪的免疫空白期,会造成猪群免疫能力下降,很容易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
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三大方法!
一、诱导仔猪及早吃饲料,适时断奶。
①给初生仔猪妥善教槽,以增加仔猪采食量和提高食量断奶体重。
一般于产后的第7日起开始诱食,可以选择适口性好的粒料,在此期间,注意做好仔猪的补钙;②适时断奶,一般于产后21天龄至28天
龄断奶,具体何时断奶决定于仔猪断奶时的天气情况、宿苞体重和健
康状况;③可以选择适当的断奶方法,通常选择一次断奶法,需注意
的是断奶之后一个星期的小猪所处的环境应保持与断奶前的环境相同,以防小猪恐慌情绪不安;④断奶后猪仔采食的饲料与诱食时的饲料一致。
二、选择合理合理的猎食方式与食粮,提高巴氏的整齐度。
①选择天然优秀企业的诱食剂,有助于刺激仔猪食欲,大大增加
仔猪的采食水平;②在饲料中合理添加适口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及可以
性好的蔗糖,有效地提高断奶仔猪抗提高应激的能力,以提高仔猪消
化能力,促进生长;③所有保育舍应实行全进全出;④使同一保育舍
内猪群的日龄相差必须在1周内。
三、设法仔猪改善消化系统,升降肠道菌群的平衡,防止下痢。
①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对断奶后一星期内仔猪采取少量多
餐的饲喂方式,保证猪仔吮吸到充足干净的水,一个星期后逐渐进行
自由采食;②合理的保育舍设计,要求舍内通风、宽敞明亮,配之以
宽敞的食糟、安置适当的饮水器;③理想的居住环境,要求保育舍干净、无异味;④预防下痢,提高饲料利用率,可在全价饲料中添加10%所含的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克;或用硫酸抗敌素与支原体肽锌按1:
5的比例配合使用。
四、帮助仔猪提高应激力,建立完善的淋巴细胞。
①减少应激,培训母羊养成定点拉屎尿、定时采食、不怕人的习性;②力求断奶仔猪的母亲有稳固的冀望免疫力,这样才使断奶的仔
猪状况良好;③合理安排免疫注射,减少应激,对有病的仔猪尽快捡出另置一栏加以精心治疗;④投放颜色鲜艳的“玩具”以减少猪咬尾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