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赖氨酸产品分子式如下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l-赖氨酸的分解温度-回复赖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常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医药领域。
了解赖氨酸的分解温度有助于理解它的稳定性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赖氨酸的分解温度以及导致其分解的因素,并探讨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解温度的定义和意义。
分解温度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开始发生化学变化并分解为其他物质的温度。
分解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性指标,对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保存期限非常重要。
赖氨酸的分解温度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稳定性密切相关。
赖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6H14N2O2,其中包含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氨基(NH2)。
赖氨酸的分解主要涉及对其α-碳上氨基和羧基的反应。
赖氨酸的分解温度一般在200C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分解温度并非唯一的数值,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pH值、溶液浓度、氧气浓度、光照等。
首先,pH值对赖氨酸的分解温度有重要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赖氨酸更容易分解,因为氨基和羧基处于游离状态,易于反应。
而在碱性条件下,赖氨酸的分解温度较高,因为氨基和羧基被负离子吸引,减少了其反应性。
其次,溶液浓度也会影响赖氨酸的分解温度。
高浓度赖氨酸溶液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分解反应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分解温度升高。
氧气浓度也是赖氨酸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氧气是一种极具活性的氧化剂,可促使赖氨酸的氧化分解反应。
在空气中,赖氨酸会与氧气接触,从而引发分解反应。
因此,在贮存和加工赖氨酸时需要注意避免氧气的过量存在。
光照也是赖氨酸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赖氨酸分解反应易受光照促进,特别是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能激发赖氨酸分子中的高能态电子,从而加速其分解反应。
因此,在产品的贮存和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光照,或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来阻挡光线。
除上述因素外,温度和时间也会对赖氨酸的分解产生影响。
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使赖氨酸分子更容易发生分解反应。
因此,在加工和贮存赖氨酸产品时,应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的热处理或过长的贮存时间。
醋酸赖氨酸求助编辑醋酸赖氨酸,分子式为C6H14N2O2,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在水中易溶。
醋酸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补充蛋白质的营养效果,在医药上可用于配制氨基酸注射液和口服制剂。
用于配制氨基酸注射液和口服制剂;利尿剂的辅助药物,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而引起的铅中毒现象;可与酸性药物生成盐来减轻不良反应。
目录其他氨基酸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水稀释成每1ml中含4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丙醇-浓氨溶液(67:33)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在80℃加热至显色,立即检视。
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的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2%)。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80℃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5%(附录Ⅷ L)。
炽灼残渣不得过0.1%(附录Ⅷ N)。
铁盐取本品2.0g,依法检查(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重金属取本品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碑盐取本品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1%)。
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Ⅺ E),每1mg醋酸赖氨酸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1EU(供注射用)。
编辑本段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3ml溶解后,加冰醋酸30ml,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Ⅷ A),用高氨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高氨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0.31mg的C6H14N2O2·C2H4O2。
编辑本段测定方法方法名称:醋酸赖氨酸—醋酸赖氨酸的测定—电位滴定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醋酸赖氨酸的含量。
【药品名称】注射用赖氨匹林【英文名】Aspirin-DL-Lysin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ai'anpilin【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主要成分为赖氨匹林,其化学名为DL-赖氨酸单[2-(乙酰氧基)苯甲酸]盐。
【分子式】C15H22N2O6【分子量】326.35【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本品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复盐,能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赖氨匹林后,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约为口服的1.8倍,并立即代谢为水杨酸,其浓度迅速上升。
肌内注射本品后,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36~120分钟。
【适应症】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4ml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注射。
(1)成人:一次0.9~1.8g,一日2次。
(2)儿童:一日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偶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用量较大时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长期应用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本品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延长出血时间,可予维生素K防治。
长期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发生出血倾向。
(3)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长期应用本品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及肾脏损害,及时停药可恢复。
(4)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有精神紊乱、呼吸加快、酸碱平衡失调和出血等,甚至可出现休克。
(4)过敏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后出现皮疹、荨麻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
其中哮喘较多见,而且多发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于服药数分钟后产生呼吸困难、喘息,特称“阿司匹林哮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品可发生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开始有短期发热等类似急性感染症状,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与昏迷等。
猪饲料赖氨酸的使用量参考【赖氨酸的使用量参考】猪只体重10kg以下,玉米65%,大豆粕30%,赖氨酸添加量0.50%;猪只体重10-20kg,玉米65%,大豆粕30%,赖氨酸添加量0.40%;猪只体重25-50kg,玉米75%,大豆粕20%。
赖氨酸添加量0.35%;猪只体重50-100kg,玉米80%,大豆粕15%,赖氨酸添加量0.20%;妊娠母猪,玉米85%,大豆粕10%,赖氨酸添加量0.05%;泌乳母猪,玉米85%,大豆粕10%,赖氨酸添加量0.20%。
肉鸡添加0.1-2.5%,蛋鸡0.1-猪油、豆油等脂肪。
在猪中,蛋氨酸的使用量一般为赖氨酸的50%,而在肉鸡产蛋鸡饲料中必需添加充分的蛋氨酸0.2%,产蛋前期0.1%,产蛋后期0.05%,肉鸡饲料中最好添加3-5%牛油、。
若用菜籽饼、棉子饼替代大豆粕时,赖氨酸的添加量必需增加20%,若用鱼粉替代大豆粕时,赖氨酸的添加量可减少20%,各养猪场在实际设计配方时,要根据猪的不同品种,不同阶段与不同饲料原料品种等情况灵活掌握,以利获得更好的饲喂效益。
赖氨酸英文名称:lysine;Lys定义:学名:2,6-二氨基己酸。
蛋白质中唯一带有侧链伯氨基的氨基酸。
L-赖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常见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碱性氨基酸,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在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可以被修饰为多种形式的衍生物。
符号:K。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赖氨酸是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
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
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L-赖氨酸盐酸盐中文名:L-赖氨酸盐酸盐,L-盐酸赖氨酸,L-松氨酸盐酸盐英文名:L-LysineMonohydrochloride,L-Lysinehydrochloride;L-Lys.HCL 分子式:C6H14N2O2.HCL 结构式:[H2NCH2CH2CH2CH2CH2(NH2)COOH].HCL分子量:182.65特性与用途:白色或近白色自由流动性的结晶性粉末。
目录1 赖氨酸(L YSINE)产品介绍 ··················································-2 - 1.1赖氨酸的特点·········································································································· - 2 -1.2性能与用途·············································································································· - 3 -①用于饲料业················································································································ - 3 -②用于食品工业············································································································ - 3 -③用于医药工业············································································································ - 3 -1.3赖氨酸的生产·········································································································· - 3 -2 我国赖氨酸生产历史···························································- 5 -3 目前市场形势··································································- 6 - 3.1转向东南亚进口······································································································ - 6 -3.2酝酿中的新形势······································································································ - 6 -3.3赖氨酸的市场价格·································································································· - 7 -3.4赖氨酸生产厂家······································································································ - 7 -附件一2008年上半年赖氨酸市场整体状况 ···································- 9 -1 国内赖氨酸市场情况································································································ - 9 -2 国内赖氨酸市场价格变化整体状况······································································ - 10 -3 国内赖氨酸生产的发展趋势·················································································· - 10 -4 后市展望···················································································································- 11 -赖氨酸行业研究报告1 赖氨酸(Lysine)产品介绍赖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
八大必需氨基酸的化学式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二十种,其中八种是人体无法自主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氨基酸。
以下是这八大必需氨基酸的化学式:
1. 赖氨酸(Lysine)
化学式:H2NCH2CH2CH2CH2CH(NH2)COOH
2. 蛋氨酸(Methionine)
化学式:HSCH2CH2CH(NH2)COOH
3. 缬氨酸(Valine)
化学式:H2NCH(CH3)CH2CH(NH2)COOH
4. 异亮氨酸(Isoleucine)
化学式:H2NCH(CH3)CH(CH3)CH(NH2)COOH
5. 亮氨酸(Leucine)
化学式:H2NCH(CH3)CH2CH(NH2)COOH
6. 色氨酸(Tryptophan)
化学式:C11H12N2O2
7.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化学式:C9H11NO2
8. 苏氨酸(Threonine)
化学式:H2NCH(CH3)CH(OH)CH(NH2)COOH
这些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多种生理和生
化过程。
缺乏这些必需氨基酸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因此确保膳食中摄入足够的必需氨基酸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赖氨酸的介绍1. 引言赖氨酸(Lysine),也称为2,6-二氨基己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
它在蛋白质合成、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全面介绍赖氨酸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食物来源以及补充赖氨酸的方法等相关内容。
2. 化学性质赖氨酸是一种光学异构体,常见的形式为L-赖氨酸。
它是一种碱性氨基酸,具有两个胺基和一个羧基。
其分子式为C6H14N2O2,相对分子质量为146.19 g/mol。
赖氨酸具有两个亲电性侧链原子,可与其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3. 生理功能3.1 蛋白质合成赖氨酸是蛋白质合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
它参与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中,特别是对于胶原蛋白和肌肉蛋白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赖氨酸的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限,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
3.2 生长发育赖氨酸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参与到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赖氨酸还参与到DNA、RNA和磷脂等核酸及脂类物质的合成,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关键作用。
3.3 免疫功能赖氨酸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它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抗体生成和淋巴细胞活性,提高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
此外,赖氨酸还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对于预防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 食物来源赖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入。
以下是一些富含赖氨酸的食物:•动物性食物:肉类、鱼类、家禽、蛋类和奶制品等。
•植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坚果、蘑菇、藻类和谷物等。
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各种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赖氨酸供应。
5. 补充赖氨酸的方法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素食者或存在特殊状况(如生长发育期、恢复期)的个体,可能需要考虑补充赖氨酸。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补充赖氨酸的方法:•膳食补充:选择富含赖氨酸的食物,增加其摄入量。
•赖氨酸补充剂:可选择合适剂型的赖氨酸补充剂进行补充。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并注意剂量控制。
赖氨酸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赖氨酸英文名称:lysine;Lys定义:学名:2,6-二氨基己酸。
蛋白质中唯一带有侧链伯氨基的氨基酸。
L-赖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常见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碱性氨基酸,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在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可以被修饰为多种形式的衍生物。
符号:K。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
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
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目录基本信息缺乏赖氨酸的症制备与生产赖氨酸发酵法添加注意事项基本信息缺乏赖氨酸的症制备与生产赖氨酸发酵法添加注意事项展开基本信息化学结构式lysine1名称:lysine2缩写:Lys3化学结构简式为H2NCH2CH2CH2CH2CH(NH2)COOH 赖氨酸,也称为L -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必需氨基酸。
它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身体不能自己产生它。
它必须通过日常饮食和营养补品获得。
作为一种氨基酸,它是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种营养对于身体适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是肉碱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肉碱负责将一些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能量,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在身体中赖氨酸还有其他功效。
它和其他营养一起形成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在结缔组织,骨骼,肌肉,肌腱和关节软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赖氨酸也有助于身体吸收钙。
饮食中缺乏赖氨酸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通常情况下吃素的人发生率较高,一些运动员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饮食也会出现赖氨酸缺乏的问题。
蛋白质摄入量低(如豆类植物,豌豆,小扁豆等)也可能导致赖氨酸摄入量低。
4分子式:C6H14NO2缺乏赖氨酸的症缺乏赖氨酸的症状包括疲劳,虚弱,恶心,呕吐,头晕,没有食欲,发育迟缓,贫血等。
ε-聚赖氨酸分子式ε-聚赖氨酸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人工合成聚合物,它以ε-氨基酸为单体组成,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ε-聚赖氨酸的分子式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ε-聚赖氨酸的分子式。
ε-聚赖氨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其分子式为(n-CH3(CH2)4 OCH2 CO-L-Lysine)。
其中,n表示聚合度,也就是ε-聚赖氨酸的重复单元数;CH3(CH2)4 OCH2 CO-是ε-氨基酸的酯基;L-Lysine表示赖氨酸的左旋异构体。
该分子式描述了ε-聚赖氨酸分子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排列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特点。
参考文献中对于ε-聚赖氨酸的研究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首先,分子结构方面的参考内容。
通过相关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者们可以确定ε-聚赖氨酸的精确分子结构,如分子量、密度和空间构型等。
这些参考内容可以从分析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的研究论文中得到,如“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Grafted Poly(acrylic acid-co-acrylamide) Superabsorbent Hydrogel”和“ε-Poly(L-lysine) Based, pH-Responsive, Polymeric Micelles for Drug Delivery”。
这些文献中会详细描述分子结构和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ε-聚赖氨酸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其次,合成方法方面的参考内容。
ε-聚赖氨酸的合成方法对于其性能和应用非常重要。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高效、简单且可控的合成方法。
例如,“Fully Degradable Polyethylenimine Derivatives with Ester Linkages Obtained by Thiol-Ene Click Chemistry for Efficient Gene Delivery”,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反应,以ε-聚赖氨酸为结构单元,成功合成了可降解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并应用于基因递送领域。
一.ε-聚赖氨酸简介1.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简称ε-PL)是一种多聚氨基酸,由一个赖氨酸分子的a-羧基和另一个赖氨酸分子的ε-氨基形成酰胺键连接成的多聚体,有20~30个赖氨酸单体组成。
是由链霉菌属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产生的代谢产物,经分离提取精制而获得的发酵产品。
2.ε-聚赖氨酸分子式:[C6H12N2O]n٠H2O n=25~35相对分子质量:ε—聚赖氨酸的分子量在3218-4498之间具有高抑菌活性的ε-聚赖氨酸的分子量在3600-4300之间,当分子量低于1300时,ε-聚赖氨酸失去抑菌活性。
3.ε-聚赖氨酸的化学结构式4.ε-聚赖氨酸为淡黄色至白色粉末、吸湿性强,略有苦味。
二.ε-聚赖氨酸特点及优势1.广谱抗菌: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ε-聚赖氨酸具有广谱抑菌性,对于霉菌中的发癣菌、黑曲霉、产黄青霉等;酵母属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尖锐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法夫酵母、解脂复膜孢酵母、啤酒酵母等;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耐热脂肪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结核杆菌、棒杆菌、微球菌、丙酮丁醇梭状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产气杆菌、恶臭假单孢菌、铜绿假单孢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食物中毒与腐败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对于大部分细菌来说,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8μg·mL-1;而对于酵母和真菌来说,其最小抑菌浓度稍微偏高。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μg·mL-1和128μg·mL-1[4]。
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不但具有较广的抑菌谱,而且可使尾长、非收缩性形态学的噬菌体失活,其存活率只有0-27%,并且发现当Fe2+存在时,可以显著提高抗噬菌体活性。
2.热稳定性:高温环境下(120℃维持60min)不分解,能抑制耐热菌,故加入后可热处理,与原料一起加工生产。
各种氨基酸酸结构简式(篇)1. 甘氨酸(Glycine)结构简式:NH2CH2COOH2. 丙氨酸(Alanine)结构简式:NH2CH(CH3)COOH特性:非极性氨基酸,侧链是一个甲基,常见于蛋白质内部。
3. 谷氨酸(Glutamic Acid)结构简式:NH2CH2CH2COOH特性:极性、带负电的氨基酸,侧链含有一个额外的羧基,常作为蛋白质的酸碱调节剂。
4. 赖氨酸(Lysine)结构简式:NH2(CH2)4NH2COOH特性:极性、带正电的氨基酸,侧链含有两个氨基,常参与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蛋氨酸(Methionine)结构简式:NH2CH2CH2SCH3COOH特性:含硫氨基酸,侧链含有一个硫原子,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信号。
6. 精氨酸(Arginine)结构简式:NH2(CH2)3NHC(NH2)(NH2)COOH特性:极性、带正电的氨基酸,侧链含有三个氮原子,常参与蛋白质的稳定和活性调节。
7. 色氨酸(Tryptophan)结构简式:NH2CH2CH2CH2NHC6H4CH=CH2COOH特性:芳香族氨基酸,侧链含有一个苯环,常作为蛋白质的荧光标记。
8. 脯氨酸(Proline)结构简式:NH2CH2C(OH)CH2COOH特性:环状氨基酸,侧链与中心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常用于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
9.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结构简式:NH2CH2CH2COOH特性:极性、带负电的氨基酸,侧链含有一个额外的羧基,常作为蛋白质的酸碱调节剂。
10. 苏氨酸(Threonine)结构简式:NH2CH2CH(OH)COOH特性:极性、不带电的氨基酸,侧链含有一个羟基,常作为蛋白质的羟基化修饰位点。
各种氨基酸酸结构简式(篇)1. 甘氨酸(Glycine)结构简式:NH2CH2COOH2. 丙氨酸(Alanine)结构简式:NH2CH(CH3)COOH特性:非极性氨基酸,侧链是一个甲基,常见于蛋白质内部。
各类赖氨酸产品分子式如下:
赖氨酸分子式:C6H14N2O2
赖氨酸硫酸盐分子式:[C6H14N2O2]2·H2SO4
赖氨酸盐酸盐分子式:C6H14N2O2·HCL
既然有了分子式,那么很容易算出,赖氨酸分子量是146.1886,赖氨酸硫酸盐分子量是390.4490,赖氨酸盐酸盐分子量是182.6495。
分子量算出来了,那么很明显,针对赖氨酸硫酸盐([C6H14N2O2]2·H2SO4),其赖氨酸百分含量就是Lys%=(146.1886*2)/390.4490*100%=74.88%;针对赖氨酸盐酸盐(C6H14N2O2·HCL),其赖氨酸百分含量就是Lys%=146.1886/182.6495*100%=80.38%。
接下来再举发帖的楼主这个例子,拿70%的赖氨酸盐酸盐产品说事吧,------70%赖氨酸盐酸盐,就是指你所买的赖氨酸产品,是赖氨酸盐酸盐形式的,其中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是70%(其余30%基本上是载体),那么折合下来其赖氨酸的实际含量就是
Lys%=1*70%*80.38%=56.03%。
其它的算法都类似,不管它纯度是65%、70%、98.5%,也不管它是赖氨酸盐酸盐还是赖氨酸硫酸盐,折合出的赖氨酸实际当量,归根结底最后都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换算,就不用一一列举了吧?。
各类赖氨酸产品分子式如下:
赖氨酸分子式:C6H14N2O2
赖氨酸硫酸盐分子式:[C6H14N2O2]2·H2SO4
赖氨酸盐酸盐分子式:C6H14N2O2·HCL
既然有了分子式,那么很容易算出,赖氨酸分子量是146.1886,赖氨酸硫酸盐分子量是390.4490,赖氨酸盐酸盐分子量是182.6495。
分子量算出来了,那么很明显,针对赖氨酸硫酸盐([C6H14N2O2]2·H2SO4),其赖氨酸百分含量就是Lys%=(146.1886*2)/390.4490*100%=74.88%;针对赖氨酸盐酸盐(C6H14N2O2·HCL),其赖氨酸百分含量就是Lys%=146.1886/182.6495*100%=80.38%。
接下来再举发帖的楼主这个例子,拿70%的赖氨酸盐酸盐产品说事吧,------70%赖氨酸盐酸盐,就是指你所买的赖氨酸产品,是赖氨酸盐酸盐形式的,其中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是70%(其余30%基本上是载体),那么折合下来其赖氨酸的实际含量就是
Lys%=1*70%*80.38%=56.03%。
其它的算法都类似,不管它纯度是65%、70%、98.5%,也不管它是赖氨酸盐酸盐还是赖氨酸硫酸盐,折合出的赖氨酸实际当量,归根结底最后都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换算,就不用一一列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