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_1
- 格式:docx
- 大小:23.13 KB
- 文档页数:4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结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准备:教师: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资料。
学生: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新课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
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
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对照前面的板书,在相关内容前打对勾,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师: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相机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2、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
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过渡、拓展: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如:行车“平安”、商店“生意兴隆”)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板书:同心结齐读第五自然段四、拓展延伸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国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国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认识并了解中国结。
理解“结绳记事”,“增添”等词语。
2. 学会在生活中认识中国结,感受中国结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喜爱中国传统工艺。
热爱中华文明。
3.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结中蕴含的中华文明。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谜语,导入新课
“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大家猜猜是什么?
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展示中国结),大家看这是什么?
2、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谈)
3、教师展示中国结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结》,齐读课题。
活动2【活动】预设自探
1、读课文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屏幕出示金钥匙)
(1)看课题,猜猜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法、教学⽬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西师⼤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36课《中国结》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活的需要,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法。
他们运⽤⼤⼩不同、形状各异的结,记录⽣活中发⽣的事情。
到了现在,⼈们进⼀步将绳结精致化,把中华⽂化的含备特性,表现得更加贴切。
你看:打⼀个“寿桃结”送给爷爷、奶奶作为⽣⽇礼物,他们⼀定会很⾼兴,因为它代表着长寿;在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送上“同⼼结”的贺礼,他们也会满怀喜悦,⼼中充满甜蜜。
⼼灵⼿巧的中国⼈,运⽤丝绳不同的颜⾊、粗细与柔软度,来往穿梭,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绳结。
这些绳结有鱼、兔等各种可爱的动物,有琵琶、古筝等乐器的造型,还有糖果盒、纸⼱盒等⽇常⽤品。
外国⼈看了惊叹不已,称这些美丽的绳结为“中国结”。
中国结为⼈们的⽣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光彩耀眼的中国结,经历了⼏千年的演变,由实⽤性的绳结发展为装饰性的⼿⼯艺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让我们的中国结⾛出国门,让世界各地的⼈了解我们的创意,喜爱我们中国风味的传统⼯艺吧!【教案】 教学⽬标 1、会正确认读本课⽣字词。
2、理解课⽂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准备 中国结的饰物或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的⼀位外国朋友要我给他寄去⼀件最能代表中国特⾊的礼物,你们猜我寄去了什么呢?(可能:京剧脸谱、唐装、中国结……)让⽣说说为什么。
“⼀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似双丝,中有千千结。
”⼤家猜猜是什么? 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有关中国结的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国结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颂扬之情。
4、激发学生关注中国民间文化的爱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颂扬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前预备:中国结图案,图片。
学习时刻: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述上节课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中国结是一种专门受宠的饰物,我们明白:在商店的(),在百姓的(),在机关单位的();在欢庆申奥成功的(),在归国旅行的(),甚至在小孩们的(),都……装饰着中华大地。
2、质疑:师:中国结是一种如何样的饰物?人们什么缘故如此喜爱它呢?二、精读品悟1、默读课文(3-5)自然段。
摸索:①中国结是一种如何样的饰物?它什么缘故如此受宠呢?②文中有哪些句子兴奋着你的心灵?(边读边勾画出有关词句)2、交流学习体会板块一: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结外形特点及其丰富的寓意。
①中国结是一种如何样的饰物(指名说)出示句子:国中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
一根根红色……令人叹为观止。
(课件展现图片,让学生体会“巧妙、巧夺天工、变化无穷”的外形特点。
)师:一根红色的丝绳,通过如此一缠一绕成了什么?生: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相机明白得“巧夺天工”。
(板书:巧夺天工)师:再看这些精美的作品,每一样都不相同,真应了文中哪句话?生:假如再配以各种饰品……那更是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师:能说说“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②指导感情朗读师:谁能把中国结这种极致的美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指名读,齐读)导:中国结不仅外形美得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寓意丰富,兴奋着人们的心灵,那是什么呢?(指名说)③出示句子:“它们或象征着幸福……代表中国人对以后的向往。
教育学习+K12教育学习+K12 《中国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句学习、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中国结的饰物或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的一位外国朋友要我给他寄去一件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礼物,你们猜我寄去了什么呢?(可能:京剧脸谱、唐装、中国结……)让生说说为什么。
“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大家猜猜是什么?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还想对它了解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真不少,现在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读完课文后,你对中国结有什么新的了解?(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读课文,随文认读生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认读课文情况。
3.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对“中国结”又了解到了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随学生的回答,学习各段。
1.中国结的由来。
什么叫“结绳记事”。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练习朗读。
2.中国结的种类。
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中国结,结合学习第3段。
3.中国结的寓意。
了解“寿桃结”、“同心结”蕴含的寓意。
随机理解:“含蓄”、“贴切”。
4.看着这些做工精巧、寓意贴切的各式绳结,你想说点什么?为什么说“中国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合第3段理解。
练读第4段,读出敬佩、骄傲、自豪的语气。
5.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学习第5段。
(四)朗读练习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五)作业1.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国结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结的来源和传统文化内涵。
2.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并体验中国结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结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
2.教学难点:–学生对画线、穿线和结实际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中国结的话题,讲述中国结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结的不同种类、形式和应用场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制作简单的中国结(30分钟)–简要介绍中国结的基础知识和制作方法,并展示如何完成一个基本的六边形中国结。
–分为三个步骤,具体如下:1.画线和穿线,讲解在纸板上用线条描绘中国结的图案,然后让学生自己画一个简单的花纹。
2.绗线和串珠,介绍如何用绳子或毛线贯穿纸板上的穿线处,并让学生实践串珠的过程。
3.结线,将绗好的绳子依照图案要求结成中国结,要求学生在结线的时候需要耐心和细心,尽量让中国结美观。
3.拓展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作自己喜欢的中国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选择不同颜色的线和珠子,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个性。
4.总结回顾(10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问学生对中国结的了解和理解,以及他们制作中国结的经历,让学生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中国结,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心得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简单的拆分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浅入深地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通过学习简单模板到自由创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从而更好的感受到中国结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还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支持,让学生能够更加有信心地制作出符合自己预期的中国结。
在教学结束后,我为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也是本次教学收获的重要部分。
最新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36中国结公开课教学设计
36*中国结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含义。
3.带着情感阅读课文。
教学重
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教法学法指导教具准备
中国结饰品多媒体课件,关于中国结的信息。
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过程:首先,引入
新课程。
1.同学们,今年春天张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每个女生都收到了张老师送的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一条红色的丝线,交织着龙凤结。
心就像一个有几千个结的双层丝网。
表演:中国结,然后黑板:中国结你对中国结了解多少?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品。
以它为标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仁,你可以写什么内容?学生
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可能是:你为什么喜欢中国结?外观?功能?历史?特点?类型?…)
同学们想到的内容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
样吗?
二、第一次阅读课文,从学生那里学习单词和短语。
1.检查你是否理解课文中的一
些单词。
1。
《中国结》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指引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中国结的寓意,体会其中饱含的中国情、中国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讲述、练习、讨论。
课前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资源,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导入揭题。
1.你喜欢的中国结,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2.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新课学习重新认识全文。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3.小组研究: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
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中国结代表了什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1.学习生词。
A.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叹为观止,憧憬。
2.学习写本课生字。
A.出示生字“宠饰颈侨憧憬乞”。
B.读字组词。
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相机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2.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习题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习题《中国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句学习、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中国结的饰物或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的一位外国朋友要我给他寄去一件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礼物,你们猜我寄去了什么呢?(可能:京剧脸谱、唐装、中国结……)让生说说为什么。
“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大家猜猜是什么?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还想对它了解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真不少,现在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读完课文后,你对中国结有什么新的了解?(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读课文,随文认读生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认读课文情况。
3.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对“中国结”又了解到了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随学生的回答,学习各段。
1.中国结的由来。
什么叫“结绳记事”。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练习朗读。
2.中国结的种类。
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中国结,结合学习第3段。
3.中国结的寓意。
了解“寿桃结”、“同心结”蕴含的寓意。
随机理解:“含蓄”、“贴切”。
4.看着这些做工精巧、寓意贴切的各式绳结,你想说点什么?为什么说“中国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合第3段理解。
练读第4段,读出敬佩、骄傲、自豪的语气。
5.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学习第5段。
(四)朗读练习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五)作业1.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西师大《中国结》教学设计西师大《中国结》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中国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师大《中国结》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
尤其是第二、三、四自然段有些句子对仗工整。
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适合朗读。
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要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同根生、心连心的象征。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对于中国结这种饰物很喜欢,但对于它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并不了解,学习时他们很可能忽略对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2.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具备的学习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有独立学习的习惯如:能划下读懂的词句和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并且能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
有的学生还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根据本课特点,找出每段的中心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研读第五自然段,理解中国结丰富的寓意,了解实物说明与象征意义结合的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5.通过学习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6.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中国结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准备中国结的实物和图片;课文文字制成的课件及相关图片;中国结的有关资料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1.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中国结师:谈谈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生1:我知道中国结是一种装饰品,在我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中国结,这个小一点的是爸爸汽车里的,上面还写着“平安”两个字。
《中国结》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具准备
中国结的饰物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春天张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每个女生都收到了张老师送的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一屡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
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可能是:为什么喜欢中国结?样子?作用?历史?特点?种类?……)
同学们想到的内容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3、说一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寻找答案。
让学生作好批注。
2、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第六自然段的前几句,就放在后面讲解,如: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
3、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是民间艺术的杰作?
(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有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
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过渡、拓展:
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里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4、第四、五段: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1)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2)指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书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中国结。
五、作业。
1、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