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困扰家禽营养的永恒话题
- 格式:pdf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3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危害及控制方案目前 , 在家禽饲料中 , 黄曲霉毒素是普遍存在、对家禽生产危害程度最高的毒素。
除此之外 , 还有其他毒素 , 其中特别是赫曲霉毒素 , 其毒性是黄曲霉毒素的 3 倍 , 如果黄曲霉毒素与赫曲霉毒素同时存在 , 二者毒性具有累加效应。
1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影晌霉菌毒素会影响肝脏 ( 肝毒性 ) 或肾脏 ( 肾毒性 ), 通常的结果是由多种毒素并存所导致。
特征性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是毒素对动物关键性代谢过程作用的显示 , 主要包括 :1) 肝苍白、肿大 ;2) 肾脏肿大 ;3) 口腔溃殇 ;4) 免疫功能受损 , 免疫应答受到抑制 ;5) 疫苗失去效能 ;6) 增加皮肤损伤可能 ;7) 降低蛋重 , 蛋产量 , 增加软壳蛋比例 ;8) 骨儒强度降低 ;9) 肠道易损性增加 ;10)色素沉积减少 , 皮肤着色不匀 ;11) 球虫病药物低效或无效 , 球虫病易发 ;12) 饲料报酬大幅度降低。
家禽对霉菌毒素耐受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素种类及水平 , 高浓度的毒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导致家禽死亡。
但在家禽生产中 , 低浓度的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 可以造成鸡群的亚临床症状。
美国农业部工作人员对肉鸡舍细菌菌落数与肉鸡生长性能进行研究 , 通过对问题肉鸡舍与对照组霉茵茵落分析比较后发现 , 霉菌类型及产毒霉菌的生长均不同 , 同时问题肉鸡舍中的肉鸡生产性能表现不理想。
Jones 等 (1982) 对不同肉鸡公司的肉鸡进行了分类 , 根据鸡群生长情况分为好、中、差 3 个等级。
通过对禽舍中的饲料霉菌毒素浓度进行分析 , 发现 : 尽管 3 个等级的肉鸡其饲料来源相同 , 但 " 好 " 的肉鸡组其饲料中霉菌毒素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等级。
2 控制霉菌毒素的方案建立 " 安全 " 水平的霉菌毒素浓度控制标准在理论上很难做到。
霉菌毒素的毒性表达受许多因素影响 , 比如毒素的类型、营养是否充足。
霉菌毒素---你养的小鸡吃了吗?霉菌毒素(Mycotoxins)问题一直是困扰畜禽养殖业的一个隐忧、顽疾,但对于无论养殖企业还是饲料企业来说,霉菌毒素问题又像是“痔疮”一样难以启齿,谈及自家问题大都讳莫如深。
只有少数重点关注者敢于挑开天窗,直面问题。
霉菌毒素(Mycotoxins)对动物的危害,专家、教授、各类培训讲座,相信从事家禽、家畜养殖的同行朋友并不陌生,实在还搞不清楚,还可以问问“度娘”。
以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为例,简单科普一下:霉菌毒素对畜禽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免疫及生殖毒性。
高浓度的霉菌毒素污染特别是黄曲霉毒素污染会造成动物的死亡,但危害更大的是低浓度污染,这类污染对动物生产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慢性、隐性但却极具破坏性的。
所有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毒(Aflatoxin)性最强,广泛存在于饲料、粮食及土壤中,其毒性是砒霜的68 倍,氰化钾的10 倍。
这些在饲料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霉菌毒素,到底污染了多少饲料?你养的小鸡吃到了吗?大多数畜禽养殖厂心理画个“?”,然后嘴上坚定地说我们的厂没问题!让我们看看真实数据是什么样的!以2017年收获的玉米为例进行分析。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分析本次收获季我们一共分析了玉米样品105份,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比较严重,平均每份样品含有8种霉菌毒素。
污染最少的样品也含有6-7种霉菌毒素,占总样品数的12.38%;大部分饲料样品污染了8-9种霉菌毒素,占总样品数的86.67%;而有0.95%的样品含有10-11种以上霉菌毒素污染。
从霉菌毒素检出率,我们可以看出,单端孢霉烯族B类、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萎蔫酸都是100%检出,青曲霉毒素和麦角碱类毒素检出率也比较高。
图1. 2017年收获季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分析全国各省份污染情况具体见下表。
表1. 2017年全国主要省份收获季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水平分析备注:ND表示未检出。
原来是它“偷走”养鸡场的钱——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在过去常被称为“隐形杀手”,给家禽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
且在生活生产中是无处不在的,每年夏秋潮湿季节,垫料中会滋生大量霉菌,蛋鸡在这些发霉的垫料上生活极易发生曲霉菌病。
同时潮湿的环境也促使成品饲料和玉米、豆粕、棉籽粕和麦子等饲料原料中霉菌的滋生,导致这些饲料和原料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蛋鸡采食这些霉变的饲料极易发生霉菌毒素中毒。
那么霉菌及毒素对鸡群都有哪些危害?1、曲霉菌主要侵害家禽呼吸器官。
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成年禽多为散发。
病变特征为肺及气囊炎症和小结节为主,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
主要传播媒介是被污染的垫料和饲料。
因此,饲养管理不善是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
2、对畜禽消化道黏膜的强腐蚀性,会导致肠粘膜脱落、坏死,从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肠道除了是消化器官外又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肠道同时也吸收霉菌毒素,当霉菌毒素严重破坏了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肠道免疫系统的被破坏会导致家禽对传染病的易感性更高了。
3、对肾脏的损伤,肾小管发生变性而阻塞,产生尿酸盐沉积,可致肾肿、痛风、软骨组织发育不良,畜禽不明病因腿病发病高。
4、对血管壁的损伤,使畜禽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脏器组织渗透压升高,诱发腹水症。
5、对免疫器官的损伤。
尤其会造成鸡胸腺、法氏囊的萎缩,引起免疫抑制而使各种病毒病多发。
免疫失败常被认为是疫苗质量,接种过程失误,强毒攻击或其他复杂因素影响,而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失败,却常被忽视。
6、对肝脏的破坏,霉菌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为橡皮肝的感觉。
胆囊黏膜由于胆小管的增生和坏死而发炎,出现胆囊脆性增大的现象。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解毒器官、代谢器官和消化器官,一旦遭到损害,随之引发一系列的病变,禽上表现为脂肪肝,也会引发畜禽的营养性腹泻和过料等。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的毒性作用。
霉菌毒素主要存在于霉菌感染的作物、饲料、食品和环境中,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畜体内,引起中毒。
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霉菌毒素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霉菌毒素会破坏动物体内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降低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导致动物易发生疾病,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霉菌毒素会引起动物的食欲减退和进食量下降。
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对动物的味觉和嗅觉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动物对饲料的兴趣降低,食欲减退,进食量下降。
这不仅会导致动物的营养摄入不足,还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还会对动物的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霉菌毒素能够扰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影响性腺的功能和发育,导致动物的生殖能力下降,影响养殖业的繁殖效益。
霉菌毒素还会对动物的肝脏和肾脏产生损害。
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和肾毒性,会引起肝脏和肾脏的损伤,导致动物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加重动物的代谢负担,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霉菌毒素还会对畜禽养殖业的安全和质量造成较大的危害。
霉菌毒素不仅对动物本身造成危害,而且还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会通过动物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乳汁等排泄物体外,传播到环境中,并通过饲料、水源等再次进入动物体内,形成循环污染。
霉菌毒素还会通过动物产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食欲和生殖功能,损害动物的肝脏和肾脏健康,以及对养殖业的安全和质量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需要加强饲料和环境的卫生管理,加强对霉菌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动物饲料的安全,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的良好。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影响。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它在畜禽养殖业中可能会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饮用水和环境中,畜禽摄入过量的霉菌毒素会引起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利润。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霉菌毒素会抑制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动物摄食减少,生长缓慢,肌肉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畜禽的经济效益。
2. 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
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的免疫系统受损,使得动物易受到疾病侵袭,增加了畜禽养殖业的疾病防控难度和成本。
3. 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
一些霉菌毒素具有致畸和致畸性效应,会对动物的生殖系统产生损害,造成繁殖能力下降,影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1. 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养殖业需要增加对饲料的检测和筛检,购买高品质的饲料和饮水设备,加强卫生管理等,这些都会增加养殖成本。
2. 产出质量下降。
受到霉菌毒素影响的畜禽会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受损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出的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影响市场信誉。
因为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和对养殖业的危害,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可能会受损,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形象。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饲料和饮用水的检测和筛检。
养殖企业应加强对饲料和饮用水中霉菌毒素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和饮用水,减少对畜禽的影响。
2. 优化饲料配方。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控制饲料中的湿度和pH值,减少霉菌的生长条件,避免霉菌毒素的产生。
3. 强化饲料和饮用水的贮存与管理。
严格控制饲料和饮用水的贮存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定期对贮存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饮用水的污染。
4. 加强卫生管理。
定期对畜禽舍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治,减少霉菌的滋生和扩散,降低畜禽受到霉菌毒素侵害的风险。
霉菌毒素如何威胁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作者:蔡霞/译范美红/校李红/审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4年第01期摘要: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受到应激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代谢物。
霉菌毒素一旦产生,就会非常稳定,在作物的整个收获、储存、加工和饲喂过程中都会残留在饲料中,对蛋鸡、种鸡和肉鸡都会造成危害。
不同的霉菌会产生不同的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会影响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污染是可控的,但必须采取从田间到农场的综合方法。
关键词:霉菌;霉菌毒素;家禽;生产性能;控制中图分类号:S859.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1-0041-03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受到应激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代谢物。
这些霉菌可以生长在田间作物上,甚至可以生长在收获后储存的饲料和饲料原料上。
家禽和家禽饲料通常会被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因为许多霉菌在相似的条件下同时生长,并产生不同的霉菌毒素。
在田间,霉菌毒素会因各种因素而产生,其中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大。
霉菌会在各种温度和湿度下产生霉菌毒素,这取决于霉菌的种类。
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如反复冻融)也会刺激霉菌产生霉菌毒素。
作物在储存过程中,霉菌通常会在水分过多或氧气渗透率高的地方产生霉菌毒素。
霉菌可产生数百种霉菌毒素,比较常见的霉菌毒素是由镰刀菌属、曲霉属和青霉属的霉菌产生的。
多数植物性饲料原料都可能会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玉米和玉米产品经常被污染。
小麦、大麦和燕麦也可能含有大量霉菌毒素。
豆粕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质甚至也会受到污染。
干酒糟、玉米或麦麸等替代饲料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不过,这些产品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也较高。
例如,干酒糟的霉菌毒素含量平均是生玉米的3倍。
成品饲料可能含有多种霉菌毒素,因为它是由多种来源的各种谷物混合而成的。
无论是储存在料塔还是在料仓中,如果条件有利于霉菌的生长或使霉菌受到应激,都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霉菌毒素污染。
在料仓内,可能会出现霉菌生长或霉菌受到应激增加的“热点”或区域。
投稿信箱y@63年第期P IG S TO DAY▲!近些年,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的加重,使粮食或饲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程度及范围日趋明显。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被霉菌毒素所污染。
霉菌毒素除直接使畜禽中毒致死外,更为严重的是使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了许多的免疫失败和频频严重发生且难以防治的疾病,同时通过肉、蛋、奶等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现今这一严重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某些误识,对这种现状应给予高度关注。
一、霉菌毒素和霉菌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产毒霉菌(M oulds)在粮食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至今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其中有几十种已被公认可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同一种菌株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毒素;不同的菌株也可产生同一种毒素。
目前在我国饲料中霉菌的感染率几近100%,带菌量超过国家标准的约为50%,它主要存在有6种毒素,即黄曲霉毒素(AF)、呕吐霉素(DON)、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烟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OT),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
据对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调查报告显示,全价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在90%以上,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而又以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
二、霉菌毒素的危害1.引发疾病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主要造成肝脏、肾脏的损害以及肠道出血、腹水、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症状和皮肤病变,但在临床上除非大量毒素的急性中毒引起死亡外,以及表现繁殖障碍、流产等,因许多症状一般不具有指征性和特异性,很难确认是由于霉菌毒素中毒而致,同时轻微或少量的临床表现,在霉菌毒素中毒后很容易被忽略。
2.破坏免疫系统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所造成的免疫抑制是它最为严重、最为重要和最为本质的危害,许多霉菌毒素可直接破坏或降低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在动物试验和生产中已得到充分证实。
霉菌毒素调查:共存依旧是一个问题作者:潘余乐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8年第03期霉菌毒素仍然是畜牧生产中的一个问题。
特别是在亚洲,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地区的风险水平从未这样高过,这一结论是从百奥明公司最新的霉菌毒素调查数据中推断而出的。
《家禽世界》(Poultry World)的姐妹期刊《饲料世界》(All About Feed)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解。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3-0055-04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低下、健康和生殖问题以及较高的医疗成本。
尽管事实上有可以防止霉菌毒素形成或消除动物摄入霉菌毒素后所产生不良影响的解决方法,但霉菌毒素在世界各个地区的流行仍然是一个问题。
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是其中之一。
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Felicia Wu表示,未来十年内气候的变化模式(例如降水增多)将会影响谷物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水平,最终会导致谷物种植者和饲料加工厂的损失。
例如,额外的支出包括与在谷仓、操作员和加工水平上的检测有关的费用;同时,还包括在某些国家对超高霉菌毒素污染水平的谷物保险成本的增加。
损失将会上升,因为很大一部分食物和饲料因为霉菌毒素污染水平过高而被丢弃。
对于养殖场主来说,损失的增加在于因动物生产水平下降和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例如,肉鸡摄入受到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OTA)污染的饲料而使其生产力受到消极影响,如增重减慢和肾脏发生问题。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伏马菌素(Fumonisins,FUM)对肉鸡的肠道完整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它们会降低疫苗的功效,使动物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1 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动物营养公司百奥明因其每年对霉菌毒素进行的综合调查研究而闻名于世,该项研究也是针对霉菌毒素流行情况进行的规模最大和时间最长的研究计划。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摘要】霉菌毒素是一种常见的毒素,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首先介绍了霉菌毒素的定义、分类以及在畜禽养殖业中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探讨了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引起疾病暴发,以及影响产品质量。
在强调了加强霉菌毒素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性,规范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以及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引起人们对霉菌毒素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的重视,促进畜禽饲养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霉菌毒素, 毒性作用, 畜禽养殖业, 危害, 饲料生产, 饲养管理, 监测控制1. 引言1.1 霉菌毒素的定义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有毒物质,可以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危害。
霉菌毒素通常是在饲料、食品或环境中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迅速繁殖并释放出毒素。
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以对人畜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中毒事件。
霉菌毒素的产生主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
一旦受到适宜的条件刺激,霉菌就会开始释放毒素,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畜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监测和控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显得至关重要。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霉菌毒素可能会通过受污染的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对其健康造成威胁。
加强霉菌毒素监测和控制工作对于保障畜禽健康,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霉菌毒素的分类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类有毒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饲料、饮水、环境等。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毒性特点的不同,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醇类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在这些毒素中,黄曲霉毒素是最常见的一种,其毒性极强,对畜禽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黄曲霉毒素属于毒性较强的真菌毒素,能够引起多种动物的不同程度中毒,包括畜禽。
其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开始发挥其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