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_分数的基本性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649.50 KB
- 文档页数:19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
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学生记忆起来并不困难,但也正因此很容易使学习流于记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掌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复习引人,然后合作探究,操作验证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折纸、涂色,知识迁移等方法,在充分经历推理学习的过程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从而达到学会、掌握、运用的目标。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填空。
120÷30=()(120×3)÷(30×3)=()(120÷10)÷(30÷10)=()2、在下面□中填上合适的数。
1÷2=(1×2) ÷(2×□)=(1×□) ÷(2×4)3、师:你是根据什么完成上面填空的?“商不变的性质”内容是什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你能把“1÷2”这个除法算式改成分数形式吗?在填空2中除法算式如果都改成分数形式就变成1/2=2/4=4/8,那它们相等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它们相等呢?二、手脑结合,殊途同归1、动手实践下面小组合作,用你们能想到的方式和材料来完成,看哪个组想到的方法最多?(师巡视,适当点拨)2、交流反馈(学生汇报的同时,师用课件展示)教师预设:学生的思路大致如下①折纸验证:生拿出三张完全一样大的白纸,小组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并将分数写在相应的纸上。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单元总复习【本章主要内容】一、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五、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六、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七、综合运用【知识归纳及题型练习】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54 的分数单位是51。
4、分数与除法 A÷B=B A (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 例如: 4÷5= 54【练习1】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解析过程】【练习2】(2018--2019禅城区期末统考) 把m 9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3段占全长的)()(,每段长_______m 【解析过程】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②、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1 ③、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带分数>1.读作几又几分之几。
4、真分数<1≤假分数 真分数<1<带分数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510=10÷5=2 521=21÷5=4 51(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2=48)( 2×4=8 (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551=526)( 5×5+1=26(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1=22 = 33 = 44 = 55 =… = 100100=…【练习3】617是一个_______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它有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_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个小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
这个内容不仅在本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首先要求学生拿出3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用对折的方法分别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涂色部分的大小,观察、比较后引导学生得出:1/2 = 2 /4 = 4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接着让学生举出几个相似的例子,由个别到一般,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学生分析: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了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规律的回忆与沟通,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能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之间的联系。
体会分数、小数及除法间的联系,实现新知纳入旧知的建构过程。
2.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建模能力。
1/ 73. 发展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2/ 71.操作活动,找到相等。
师: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按照下图把它们平均分,并涂上颜色。
然后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的大小。
师:观察这些阴影表示的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师:你能试着写一个等式吗?师:有一条直线,你能把下面3个分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发现的结果自己试着写一写。
2. 观察规律,得出结论。
师:仔细观察,等式中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分数的大小相等,这里有规律吗?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生:涂色的面积都相等,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生: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生:这三个分数都在同一个点上,所以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3/ 7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还要0除外。
生:一个数除以0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