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初步设计深度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75.50 KB
- 文档页数:71
目录1 总论 (1)2 技术经济 (4)3 总图运输 (5)4 化工工艺及系统 (11)5 布置与配管 (17)6 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 (20)7 厂区外管 (23)8 分析化验 (25)9 设备(含机泵、工业炉) (26)10 自动控制及仪表 (28)11 供配电 (30)12 电信 (36)13 土建 (39)14 给水排水 (42)15 供热系统 (46)16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49)17 维修 (51)18 液体原料、产品储运 (54)19 固体原料、产品储运 (58)20 全厂设备、材料仓库 (61)21 消防专篇 (62)22 环境保护专篇 (65)23 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69)24 节能 (71)25 行政管理设施及居住区 (72)26 概算 (74)编制说明 (77)1 总论1. 1 说明书1. 1. 1 工厂筹建概况简述说明企业性质,简述建设背景、投资限额、进度要求及发展远景等。
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盟股份”),是一个以生产合成氨、尿素和甲醇为主的化工企业,隶属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联盟化工集团的骨干企业。
注册地址寿光市建新街199号,其前身是原寿光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
2002年完成“国有转民营”改制,改制之后成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2005年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合资合作成功,其中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有限公司占38%、“联盟股份”占37%、寿光市联盟磷复肥有限公司占5%、山东联盟投资有限公司占20%。
“联盟股份”先后荣获“全国化工六好企业”、“国家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全国化肥生产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四项专利技术,被同行业誉为“小氮之光”。
联盟股份已通过 ISO9001、ISO14001和 OHS1800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联盟”牌尿素连续 6年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4年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联盟”商标于 2005年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化工工厂的初步设计是指在建立工厂前期,进行设计的过程。
因为建设化工工厂,需要考虑到设计内容的深度,这样才能确保工厂在后期的建设和生产中获得良好的运营和增长。
这篇文档将讨论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以确保工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设施和设备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必须明确每个设施和设备所需的详细信息。
这包括对设备的类型、尺寸、容量和功能等的详细描述,设施的放置和大小以及设备和设施之间的连接。
还应该考虑到设备和设施的供应商以及维修和保养的方法等。
环境因素化工工厂建设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工厂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在初步设计阶段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条件和风险评估等。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必须详细描述有害物质的存储方式和处理方法,以及工艺流程和废物处理方法。
生产流程生产流程的详细描述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流程、生产周期、质量控制过程和生产量等。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最终产品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审批流程,以确保工厂可以顺利生产并符合安全标准。
人员和安全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确定工厂所需的人员数、每个职位的职责和资质、培训和安全培训等。
还需要考虑从安全的角度来设计工艺流程和设备。
需要遏制化学品的泄漏和事故,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计划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厂区和建筑建设化工工厂前,一定要仔细考虑厂区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等。
初步设计必须明确每个建筑物和设施的建设要求。
还应该考虑到厂区内道路、停车场和其他设施的设计,以确保厂区的安全和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建筑物必须符合基本的安全和消防标准,以确保厂区的安全和健康地环境。
总结化工工厂初步设计的内容深度,直接关系到工厂在后期的建设和运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设施和设备、环境因素、生产流程、人员和安全、厂区和建筑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透彻地考虑每一方面的规定和需求,才能确保工厂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化工部关于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
一、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
1.厂区定位,选择合适的地点,确定厂区的大小,考虑地上、地下的空间布局,确定施工范围,以及临近设施和环境的影响。
2.厂房设计,依据企业生产需要,拟订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建筑空间,合理安排生产工序、生产线、生产网络,确定建筑尺寸,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工艺流程,室内装饰、布置、空调通风、施工技术等。
3.机械工程结构设计,依据企业生产需要,确定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参数,安装位置,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4.电气工程设计,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确定电力系统的容量,电气设备的型号,参数,安装位置,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5.内外装修,绘制建筑结构,墙、屋面及地面材料的组合,室内外装修材料布置,确定装修样式,给出装修的颜色设计,保持内外统一性。
6.电气改造,确定电气改造的内容,给出改造设计图,确定电气设备的种类,型号,参数,安装位置,电气改造的内容,设计安全措施,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实施相应的高压,中压,低压工程。
7.给排水设计,根据厂房的功能。
化工部关于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资[1984]1648号《关于简化基本建设审批手续的通知》要求,由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对原燃料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炼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进行修订而成,自1988年7月1日起在化工系统中施行。
原燃料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炼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同时停止使用。
一、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3]1477号《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建设项目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的原则进行编制的。
二、本规定适用于一般大、中型化工工厂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小型项目或车间的初步设计可根据具本情况参照本规定适当简化,无关的章节可以不写,部分章节可以合并等。
援外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设计另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三、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全厂性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如总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工厂组成、总图布置、水电汽的供应方式和用量、关键设备及仪表选型、全厂贮运方案、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以及车间或单项工程工艺流程和各专业设计方案等,编制出初步设计文件与概算。
四、编制初步设计的目的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3]1477号《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初步设计和总概算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是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额,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组织主要设备订货,进行施工准备以及编制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五、初步设计的深度根据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410号《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2.主要设备材料订货;3.土地征用;4.基建投资的控制;5.施工图设计的编制;6.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7.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
六、开展初步设计的必要条件1.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必须有建设单位提供的正式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区域位置图、厂区地形图、有关的自然条件等基础资料。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005)一、总则1.根据国家关于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要要求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规定,结合化工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搞好建设前期工作,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特将(1992)化计发第995号文发布的《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补充为本规定。
2.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立项后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单位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国家或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进行编制。
应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行业、地区发展规划及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要求,对化工建设项目的技术、工程、环保和经济,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
4.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对项目的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做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具体论述项目设立在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上的可行性;建设上的可行性。
为项目法人和领导机关决策、审批,提供可靠的依据。
5.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要完整,文字要简练,文件要齐全。
应有编制单位的行政、技术、经济负责人签字。
负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应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计算应该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要进行风险分析,留有余地;对于不落实的问题要如实反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6.项目主办单位要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科学地、客观地、公正地进行工作创造条件;应向编制单位提供必要的、准确的有关基础资料;与有关单位研究落实建设条件,并签订意向性协议或取得有关单位对拟建项目的意见书。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近年来,随着化工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行业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工工厂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工业品质、改善环境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因此,在化工工厂设计中,如何确定初步设计深度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主要讨论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的相关问题。
化工工厂的初步设计深度初步设计深度是指在建设化工工厂之前,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计算、评估的深度。
初步设计深度一般包括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电气设计、土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初步设计深度的高低会对整个化工工厂的建设成本和效率产生深刻影响。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的重要性工程建设是一项精密的工作,需要从各个细节把控,确保安全和可靠,如果在初期设计阶段被懈怠,那么整个工程将可能会产生成本增加、风险加大等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
因此,对于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的制订,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规定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的原则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其中包括:确定设计边界,明确设计要求,确定设计目标,制订设计方案,评估设计方案等。
只有在遵循正确的原则下,采取合理措施,才能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要求,确保化工工厂的建设质量和效益。
制订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的途径对于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可以采用以下的途径:利用专家论坛或会议,根据工艺模拟或样机实验结果,制定初步设计深度规定方案;利用远程合作或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增加复杂工程设计深度,以减少设计工作的风险,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结论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深度规定是化工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从细节入手,严格执行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其建设质量和效益。
同时,在规定过程中,也要注意制定正确的原则和途径,遵循科学的方法,确保规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采用合理的规制方法,我们可以减少化工工厂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为化工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工项目初步设计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xxxx-200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化工项目初步设计内容规定(讨论稿)Stipulations OnPreparing Preliminary Design DocumentationFor chemical Project Of CNPC2005-XX-XX发布 2005-XX-XX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01 总则 12 设计总说明 23 工艺 54 装置布置与配管105 总图运输146 设备177 仪表178 电气279 电信3410 建筑结构3611 暖通空调3812 分析化验4113 给排水及消防4214 供热、化学水、工艺及供热外管4715 概算5216 项目设计实施周期53附录A 消防设计专篇54附录B 环境保护专篇57附录C 劳动安全卫生专篇59前言本规定是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的委托,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PE)编制完成。
其中,在“化工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大纲”阶段,由兰化公司设计院、辽化公司设计院、CPE东北分公司和大庆石化院参与,兰化公司设计院负责完成了大纲的编制工作。
本规定共分16章和3个附录。
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消防设计专篇”、“环境保护专篇”和“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本规定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批准后执行。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的石油化工和化纤项目的初步设计。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主编单位。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参加编制单位:兰化公司设计院辽化公司设计院院大庆石化设计院编制委员会:闫伦江彭静波编制组:审定:彭静波张锐锋田创举沈定耀白元峰魏立林巩传志李志远编制:白元峰巩传志孙伟王作成王家宝肖淑范苑野劳子洪董勤文陈敬群王吉钰王为香张维秀林国胜王淑萍朴日善刘方王丽张宇胡良熊文刚王德胜韩晔张淑桃李艳英崔东星1 总则1.1 为了提高石油化工项目设计质量,统一石油化工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特制订《石油化工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容深度的规定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容深度的规定1988年3月24日,化工部前言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资[1984]1648号《关于简化基本建设审批手续的通知》要求,由化学工业部第一对原燃料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炼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容规定》进行修订而成,自1988年7月1日起在化工系统中施行。
原燃料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炼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容规定》同时停止使用。
一、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3]1477号《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建设项目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的原则进行编制的。
二、本规定适用于一般大、中型化工工厂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小型项目或车间的初步设计可根据具本情况参照本规定适当简化,无关的章节可以不写,部分章节可以合并等。
援外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设计另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三、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全厂性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如总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工厂组成、总图布置、水电汽的供应方式和用量、关键设备及仪表选型、全厂贮运方案、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以及车间或单项工程工艺流程和各专业设计方案等,编制出初步设计文件与概算。
四、编制初步设计的目的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3]1477号《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初步设计和总概算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是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额,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组织主要设备订货,进行施工准备以及编制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五、初步设计的深度根据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410号《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2.主要设备材料订货;3.土地征用;4.基建投资的控制;5.施工图设计的编制;6.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7.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
六、开展初步设计的必要条件1.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2.必须有建设单位提供的正式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区域位置图、厂区地形图、有关的自然条件等基础资料。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1988年3月24日以(88)化基字第251号文发布)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资[1984]1648号《关于简化基本建设审批手续的通知》要求,由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对原燃料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炼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进行修订而成,自1988年7月1日起在化工系统中施行。
原燃料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炼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同时停止使用。
一、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3]1477号《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建设项目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的原则进行编制的。
二、本规定适用于一般大、中型化工工厂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小型项目或车间的初步设计可根据具本情况参照本规定适当简化,无关的章节可以不写,部分章节可以合并等。
援外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设计另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三、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全厂性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如总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工厂组成、总图布置、水电汽的供应方式和用量、关键设备及仪表选型、全厂贮运方案、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以及车间或单项工程工艺流程和各专业设计方案等,编制出初步设计文件与概算。
四、编制初步设计的目的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3]1477号《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初步设计和总概算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是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额,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组织主要设备订货,进行施工准备以及编制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五、初步设计的深度根据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410号《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2.主要设备材料订货;3.土地征用;4.基建投资的控制;5.施工图设计的编制;6.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7.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
六、开展初步设计的必要条件1.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必须有建设单位提供的正式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区域位置图、厂区地形图、有关的自然条件等基础资料。
3.必须有建设单位提供的与工程有关的协作协议。
七、编制初步设计的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党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
向设计要资金、要效益,主要是通过精心设计,优化设地方案,精打细算,通过改革和科学管理,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浪费的部分砍下来,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在生活设施上,注意结合国情,按标准规定办事。
在老厂的改、扩建中,必须处理好挖潜、改造和扩建的关系。
2.站在国家立场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在国家法令、政策、标准、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认真考虑所建企业的经济效益,精心设计,确保质量,使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先进水平。
3.坚持求实和革新精神,维护设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设计人员要破除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树立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进取观念,充分吸取国内外科技成果,做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设计。
4.注意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适度的技术。
除了在个别项目与关键部分采用最先进技术,使我们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外,一般地讲,应该更多地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适度的技术,做到投资省、效益高。
5.进一步贯彻“工厂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构)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五化的设计原则。
6.积极采用国内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努力搞好技术开发。
7.适应化工生产特点,搞好配套专业设计。
特别是要加强节能、环保、安全、消防、抗震、防噪音、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配套设计。
配套设计的标准要适当,既要讲求实效,有利生产,又要防止要求过高,超越国情。
8.认真贯彻工艺与装备并举的方针,大力加强工艺流程与装备的配套开发、设计。
9.加强经济观点,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做设计必须以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中心。
设计工作必须加强经济论证,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需一次建设的项目,应“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做到分期建设,分期投资,分期受益。
生产上必要的备用设备,要合理的备用,提高投资效果。
八、设计单位的责任设计单位是设计的主办单位,对设计(设计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和概算准确度)要全面负责。
设计单位的院长(经理)对设计单位全面负责,统一领导全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
对重大设计方案,要认真组织研究讨论。
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对设计文、图纸必须逐级审核,分别签字或盖章。
初步设计文件,院长(经理)、总工程师要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一个建设项目由几个单位共同设计时,主管部门要指定一个设计单位为主体设计单位。
主本设计单位是建设项目的设计总负责单位,对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整体性负责。
主体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是:1.完成本身承担的设计任务;2.组织全厂性总体方案的讨论;3.协助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全厂性的工艺、公用设施和设计进度;4.负责组织各设计单位提供设计资料;5.统一设计标准、规范、深度与要求;6.组织编制和汇总项目的总说明、总图、总定员和总概算等。
其他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是:1.按统一要求完成分担的设计任务,并对设计质量负责;2.向主体设计单位及时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3.主动与主体设计单位搞好协作配合工作。
九、设计中采用的基础资料要准确、可靠,各种数据和技术条件要正确、切合实际。
设计应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文字说明要清楚、确切,图纸要清晰、正确,避免“错、漏、碰、缺”。
十、本规定目录所列项目,系按化学工业企业一般工厂组成,并结合专业划分拟定。
目录的顺序不作为工程设计文件篇章编排的依据,同时可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加、减少或合并。
十一、为逐步统一设计深度,本规定中提供的样图和表格,各设计单位应参照执行。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简述工厂筹建概况、生产特点、兴建目的、意义、投资限额、进度要求及发展远景等。
一、设计依据1.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批复文件;2.批准的厂址选择报告;3.下达设计任务的文件及设计合同;4.建设单位提供的主要原材料及公用工程供应条件的供应报告,主要原材料、燃料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有关文件;5.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铁路、航运、通讯等协议文件以及与其他企业生产协作等协议文件;6.有关部门对防地震、人防、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等方面要求的批复文件;7.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厂区地形测量图以及有关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资料;8.确定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所需的科学试验报告及技术鉴定证书。
二、设计指导思想根据上述设计依据,结合建厂条件,说明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符合多、快、好、省要求的内容和措施,提出指导各专业设计的总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措施。
若工厂部分设备需进口,还应阐明进口的理由和原则。
若工厂依托老厂,还应阐明依托老厂后对节约建设资金、缩短建设周期的意义。
贯彻“五化”(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社会化、国产化)的措施和效果。
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包括的项目,按生产装置、辅助装置、公用工程、通讯及交通运输,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的顺序简述;2.当两个或多个设计单位承担设计时,应明确各设计单位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和明确相互的衔接关系。
四、工厂组成说明全厂车间、工段、项目的组成及其确定依据。
列写车间、工段和项目顺序与工艺流程顺序一致,并先列生产装置,最后为生活福利设施。
五、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工厂(或装置)设计生产能力,生产潜力,发展余地。
产品方案包括产品品种、规格、数量及销售地区。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的规格、消耗量及来源以及供应的可靠性,按主项(装置)列表说明七、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概述生产方法及全厂总流程,论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并着重说明节约能源的措施。
八、厂址概况1.厂区状况,概述厂区的地理位置,全厂占地面积,占用可耕地面积,需要拆迁的建、构筑物情况及其他特殊问题;2.全厂分区布置原则;3.工厂水、电、汽等动力来源;4.工厂的运输量及运输方法,现有交通运输状况及需要建设的主要设施。
九、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1.公用系统方案论述,水、电、汽、气参数及消耗定额;2.厂内原材料及产品贮存装卸方式、贮存期、仓库或贮存场地的确定;3.工厂维修量,全厂性修理车间组成和设置规模,修理能力以及外部协作条件利用程度。
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1.厂区环境状况,建厂后环境质量的预评价;2.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文件规定,标准的内容和措施,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实施效益。
十一、工厂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1.全厂集中控制程度、自控技术和仪表的先进、可靠性,最佳化操作水平;2.原料、产品装卸、运输及包装的机械化程度、可靠性、节省劳动力程度。
十二、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就工厂的特点逐项提出安全、卫生的设施;2.用国家有关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文件和标准衡量安全、卫生设施的可靠性、合理性。
十三、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合理性十四、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的工作制度;2.全厂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系统确定的依据;3.出勤率确定的依据,预备工确定的原则及人数;4.福利设施及服务人员确定的依据;5.全厂定员逐项逐类列表说明(表1-1)。
十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设计中悬而未决或难于定论的问题,须向有关单位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等。
第二节图纸一、全厂工艺总流程图(样图略)二、全厂物料平衡图(样图略)三、工厂鸟瞰图(样图略)━━┳━━━━┳━━━┳━━━━━━━━━┳━━━━━━━━━┳━━━━序┃┃总定员┃生产人员,人┃非生产人员,人┃┃ 部门┃┣━━━━┳━━━━╋━━━━┳━━━━┫ 备注号┃┃人┃生产工人┃技术工人┃行政┃技管人员┃━━╋━━━━╋━━━╋━━━━╋━━━━╋━━━━╋━━━━╋━━━━一┃厂部┃┃┃┃┃┃… ┃┃┃┃┃┃┃二┃生产车间┃┃┃┃┃┃… ┃┃┃┃┃┃┃三┃辅助车间┃┃┃┃┃┃… ┃┃┃┃┃┃┃┃┃┃┃┃┃┃四┃其他┃┃┃┃┃┃┃┃┃┃┃┃┃1. ┃警卫人员┃┃┃┃┃┃2. ┃消防人员┃┃┃┃┃┃┃┃┃┃┃┃┃… ┃总计┃┃┃┃┃┃━━┻━━━━┻━━━┻━━━━┻━━━━┻━━━━┻━━━━┻━━━━第三节附件上述第一节二设计依据中所列的各类文件。
第二章技术经济第一节基本经济数据一、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二、建设投资三、产品成本估算四、销售收入及税金五、利润上述基本经济数据在初步设计与可行性研究发生变化时要对照列出。
第二节经济分析一、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表2-1)二、经济分析意见第三节表格表2-2销售收入及税金表表2-3单位产品成本表表2-4工厂总成本表表2-5利润与收益表表2-6偿还能力估算表表2-7基建贷款的偿还平衡表上述表格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