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59.85 KB
- 文档页数: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材料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1.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通过清洁村庄、提供安全饮水、改善卫生设施等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其享受城市居民同样的居住条件。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善农村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推动农村的发展。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废水等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防止因环境恶化而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科学布局村庄的建筑、设施等,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民主参与:广泛听取农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农民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表意见,提高其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公平公正:确保整治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公平公正,避免资源流失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保障农民的利益受到充分保护。
4.可持续发展:整治工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的发展能够持续。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1.清洁村庄:加强对农村杂物的清理,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提高村庄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2.安全饮水:改善农村饮水问题,加大对饮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3.改善卫生设施:加大对农村卫生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厕所和沼气池等卫生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卫生环境。
4.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通过改善村庄环境、保护农村生态,吸引游客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5.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与监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保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和对策:1.资金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资金相对较少。
可以通过政府拨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关于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根据省市县有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文件与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立足实际,循序渐进,通过不懈努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针对各村实际,从便民利民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整治成效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以村为主、社会参与。
村委会就是整治工作的主体,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
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依靠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三、总体目标计划用四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农村三大革命。
(一)启动实施、抓点带面、初见成效阶段(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
本阶段主要就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实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努力实现制定方案切实可行、推动推动措施强而有力、群众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陈量垃圾全部清除、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立、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整体推进、全面覆盖、成效显著阶段(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本阶段集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实行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完成任务。
努力实现农村垃圾治理、改厕与污水处理三大革命顺利完成、长效治理与管理体系完全建立、群众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群众安居乐业、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
(三)找差补缺、建章立制、迎查验收阶段(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本阶段主要就是组织人员自查自纠,实行补差补缺、完善资料、迎接检查。
全力保证实现群众满意、领导满意、检查组满意。
四、保障措施(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XX成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XX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余党政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相关单位与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项目组、督查考核组、维稳组,以此来保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正常、有序、稳步推进。
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农村人居环境,是指农村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活动的空间环境,包括村庄规划、住房建设、环境卫生、生态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
第三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四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应当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二、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第五条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条各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调度会议、办公室例会、信息沟通等制度,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工作内容和标准第七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村庄规划。
合理布局村庄,明确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确保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规划相协调。
(二)住房建设。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村居民建设安全、节能、实用的住房,提高农村住房质量。
(三)环境卫生。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四)生态保护。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维护好农村生态平衡。
(五)公共设施。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一、总体目标“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通过三年的集中攻坚,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洁、美丽、宜居。
二、基本原则1.以人民为中心。
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需求,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
2.分类指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措施,确保行动计划有序推进。
3.因地制宜。
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4.社会参与。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任务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4.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5.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具体措施1.制定实施方案。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2.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3.落实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充足。
5.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6.强化考核问责。
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五、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2023年):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调查评估,制定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2024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重点工程项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023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方案(5篇)2023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四清、三基、二统、一化”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改善我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1.村委领导,全民参与。
村、组两级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领导,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2.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实行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整治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3.先清运后清扫,先治脏后治乱。
先清运历史遗留垃圾,再进行大清扫,消除卫生死角。
三、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村环境状况达到“四清、三基、二统、一化”目标,并通过市县乡验收。
1.“四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
2.“三基”即农村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农户基本完成。
3.“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集镇污水统一集中处理。
4.“一化”即路边、屋边、水边绿化,在房前屋后,村道边植树造林,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达到美化村庄,净化空气的目的。
四、工作方法1.大宣传:村召开全村党员组长动员大会,各组召开村民大会,县、乡办点干部、支、村两委干部、党员组长深入各组、户做好动员、劝导工作。
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和致农户的一封信,发动全体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2.大清运:村里组织人员将历史遗留的垃圾全部清运处理。
3.大清扫:发动全村党员、组长、保洁员开展卫生大清扫。
首先带头清洁好自家房前屋后,整理好庭院杂屋。
4.大检查:由卫生检查评比小组对全村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死角或清扫不到位的,及时督促清除。
5.大评比:把检查结果在评比栏公布并进行奖罚,充分调动组长、农户的积极性。
五、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左垅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由张春香任组长,韩云兵任副组长,韩茂云、谭六生、赵春云和各组组长为成员。
2.成立卫生检查评比小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根据省市县有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___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立足实际,循序渐进,通过不懈努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针对各村实际,从便民利民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整治成效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以村为主、社会参与。
村委会是整治工作的主体,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
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三、总体目标计划用四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农村三大革___。
启动实施、抓点带面、初见成效阶段(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
本阶段主要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实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努力实现制定方案切实可行、推动推动措施强而有力、群众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陈量垃圾全部清除、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立、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整体推进、全面覆盖、成效显著阶段(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
本阶段集中开展农村三大革___,实行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完成任务。
努力实现农村垃圾治理、改厕和污水处理三大革___顺利完成、长效治理和管理体系完全建立、群众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群众___、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
找差补缺、建章立制、迎查验收阶段(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
本阶段主要是___人员自查自纠,实行补差补缺、完善资料、迎接检查。
全力保证实现群众满意、领导满意、检查组满意。
四、保障措施(一)成立___、加强领导。
___成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___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余党政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项目组、督查考核组、维稳组,以此来保证农村环境三大革___工作正常、有序、稳步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一根据省市县有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立足实际,循序渐进,通过不懈努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针对各村实际,从便民利民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整治成效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以村为主、社会参与。
村委会是整治工作的主体,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
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三、总体目标计划用四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农村三大革命。
(一) 启动实施、抓点带面、初见成效阶段(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
本阶段主要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实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努力实现制定方案切实可行、推动推动措施强而有力、群众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陈量垃圾全部清除、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立、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 整体推进、全面覆盖、成效显著阶段(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本阶段集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实行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完成任务。
努力实现农村垃圾治理、改厕和污水处理三大革命顺利完成、长效治理和管理体系完全建立、群众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群众安居乐业、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
(三) 找差补缺、建章立制、迎查验收阶段(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本阶段主要是组织人员自查自纠,实行补差补缺、完善资料、迎接检查。
全力保证实现群众满意、领导满意、检查组满意。
四、保障措施(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2023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5篇)2023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5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宜居环境,使村民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3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爱!2023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精选篇1)为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易反弹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培育农夫群众清洁卫生习惯,进一步增加环境爱护、卫生健康意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干净、整齐、有序、美观。
(二)基本原则条块结合、协调联动;政府引导,群众主角;统筹谋划,分档整治;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二、主要内容(一)常态化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以村为单位,持续开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变更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的“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各村每月开展1次以上的集中整治活动。
(牵头部门:农业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村)(二)深化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
1、清理“蓝棚顶”。
对于农夫群众搭建的功能设施性质的“蓝棚顶”,可实行改建坡屋顶等方式进行风貌塑造。
对于私搭乱建的“蓝棚顶”,逐步依法依规进行整治。
(牵头部门:镇规建办,责任单位:各村)2、清理无人居住废旧房。
对长期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开展摸排,引导房主进行归整。
在充分敬重房办法愿的前提下,激励农户对破旧房屋通过流转、退出宅基地进行复垦等多种形式加以盘活利用。
(牵头部门:镇规建办,责任单位:各村)3、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堆。
动员农夫群众自行清理房前屋后、室内外的各种杂物,在确保消防平安前提下将柴草码放整齐,杂物摆放规范整齐,实现庭院内外物品堆放整齐、整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