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01期)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2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548.70 KB
- 文档页数:6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及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现有金属单质A、 B、 C 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 E、F、G、 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 __________ 。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 +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解析】【分析】金属 A 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 A为金属 Na, Na 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 D 为 NaOH;金属 B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 B 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22Cl ,气体甲是H ,H2和 Cl2反应生成丙为 HCl, HCl 溶于水得到的物质 E 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 C 反应产生F 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 G,G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H 为 Fe(OH)3,则 G 为 FeCl3,推断物质 F 为 FeCl2;判断 C 为 Fe,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是 Na, B 是 Al, C 为 Fe,气体甲是 H2,气体乙是 Cl2,气体丙是 HCl; D 是 NaOH, E 是盐酸, F 是 FeCl2, G 是 FeCl3, H 是 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 B 是Al,丙是HCl;(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 和 HClO,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3)FeCl2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 +2NaCl, 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 +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反应③是 Al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2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NaAlO和 H22-2+2H O=2AlO +3H ↑。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一、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100mL3.00mol 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
(1)所得混合物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2n Cl :n H =________。
【答案】2H OH H O -++=、22Cl 2OH Cl ClO H O ---+=++ 0.250 3:2【解析】【分析】由溶液中含有0.0500 mol 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1)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 +=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OH —+H += H 2O ,Cl 2+2OH —=Cl—+ClO —+H 2O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n (Na +)=n (Cl -)+n (ClO -),n (Cl -)=n (Na +)-n (ClO -)=0.1L ×3.00mol/L-0.0500mol=0.250mol ,则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 ,故答案为:0.250;(3)根据Cl 原子守恒可知,n (Cl 2)=12×n (NaOH )=0.15mol ,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 mol 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 mol ,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 (Cl 2):n (H 2)=0.15mol :0.1mol=3:2,故答案为:3:2。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Cl2通人70℃的NaOH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1)配平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l2+______NaOH=____NaCl+____NaClO3+_____NaClO+____ ____(2)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生成0.1mol NaCl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 mol,若溶液的体积正好为100mL,则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答案】7149147 NaClO 3 NaClO 0.225 2.25【解析】【分析】【详解】(1)据题设条件,先定NaClO、NaClO3的化学计量数为4、1,再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升高总数为4×1+1×5=9,降低总数为1,配平得7Cl2+14NaOH=9NaCl+NaClO3+4NaClO+7H2O;(2)分析反应得氧化剂、还原剂均为Cl2,Cl元素被氧化生成NaClO3与NaClO,氧化产物为NaClO3与NaClO;(3)由反应知每转移9mol电子,生成4molNaClO,则生成0.1molNaCl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0.225mol,同时生成NaCl为0.225mol,若溶液的体积正好为0.1L,则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5mol·L-1。
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及其化合物在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有较强的___(填氧化、还原)性。
(2)黄色气体ClO2可用于污水杀菌和饮用水净化。
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SO2被氧化为SO4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已知Cl2+2I=2C1-+I2为验证Fe3+、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
(3)B中通入氯气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C中的溶液滴入D中,振荡、静置,若产生现象,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其理由是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
【答案】2H++Cl-+ClO-=Cl2↑+H2O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l2+2Fe2+=2Fe3++2Cl- Fe3++3SCN-Fe(SCN)3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2I-+2Fe3+=2Fe2++I2。
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分析】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生成的氯气与碘单质发生反应,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而后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最后Fe3+与I-反应:2Fe3++2I-=I2+2Fe2+。
【详解】(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所以A中离子方程式为:2H++Cl-+ClO-=Cl2↑+H2O;(2)根据装置图中的试剂,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3)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B中反应为Cl2将Fe2+氧化成Fe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Fe³⁺ + 3SCN⁻ =Fe(SCN)₃ (血红色);(4)将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若产生现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I2+2Fe2+;但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要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I2必须排除Cl2的干扰;(5)由于Cl2有毒会污染大气,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作用是: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氯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1)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 -氯水”体系,该体系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其中之一为: Cl2(溶液 )+ H2O+HClO+ H + Cl-,体系中 Cl2 (溶液 )、 HClO 和 ClO-三者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 pH(酸碱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HClO 的杀菌能力比ClO-强,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杀菌效果最强的pH 范围为 __(填字母)。
A.0~2 B. 2~4.7 C. 4.7~7.5D. 7.5~10(2)写出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如果在家中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金鱼,除去其中残留的次氯酸可采取的简易措施为 __。
(3)NaClO、 NaClO2、ClO2等含氯化合物都是常见的消毒剂,这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强氧化性。
①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 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 的化学方程式 ___;②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在一起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 Cl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③N aClO2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 __;④ClO2的杀菌效果比222Cl 好,等物质的量的ClO 杀菌效果是Cl 的 __倍(杀菌效果与单位物质的量的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有关,ClO2与 Cl2消毒杀菌后均被还原为Cl-)。
【答案】 B 2HClO2HCl+O2↑用容器盛放,在太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2+--222.5Cl +2NaOH=NaCl+NaClO+HO 2H +Cl +ClO=Cl ↑ +H O +3【解析】【分析】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在氯水中,具有杀菌能力的微粒主要是Cl 2和 HClO ,随着溶液 pH 的不断增大,α(Cl 2)不断减小,当 pH=2 时,α(Cl 2)接近于 0;随着溶液 pH 的不断增大,α(HClO) 不断增大,当pH=2 时,α(HClO) 达到最大值;当pH 升高到 4.7 时,α(HClO) 开始减小,当 pH 接近 10时,α(HClO)=0 ;从 pH=4.7 开始,α(ClO -) 开始增大, pH=10 时,α(ClO - )达最大值。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氯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已知Cl2+2I=2C1-+I2为验证Fe3+、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
(3)B中通入氯气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C中的溶液滴入D中,振荡、静置,若产生现象,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其理由是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
【答案】2H++Cl-+ClO-=Cl2↑+H2O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l2+2Fe2+=2Fe3++2Cl- Fe3++3SCN-Fe(SCN)3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2I-+2Fe3+=2Fe2++I2。
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分析】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生成的氯气与碘单质发生反应,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而后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最后Fe3+与I-反应:2Fe3++2I-=I2+2Fe2+。
【详解】(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所以A中离子方程式为:2H ++Cl -+ClO -=Cl 2↑+H 2O ;(2)根据装置图中的试剂,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I 2+2KI=2KCl+I 2↓;(3)B 中的溶液变为黄色,B 中反应为Cl 2将Fe 2+氧化成Fe 3+,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Fe 2+=2Cl -+2Fe 3+;再向B 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 Fe³⁺ + 3SCN⁻ =Fe(SCN)₃ (血红色);(4)将C 中溶液滴入D 中,关闭活塞b ,取下D 振荡,若产生现象:静置后CCl 4层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Fe 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2I -=I 2+2Fe 2+;但C 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 2或产生的ClO -,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要验证Fe 3+的氧化性强于I 2必须排除Cl 2的干扰;(5)由于Cl 2有毒会污染大气,浸有NaOH 溶液的棉花作用是: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NaOH=NaCl+NaClO+H 2O 。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
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
请回答:(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请填写化学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Cl2 H2 2Fe+3Cl22FeCl3 Fe+2H+=Fe2++H2↑ 2Fe2++Cl2=2Fe3++2Cl-【解析】【分析】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分别是Fe、Cl2、H2;(2)反应①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3)反应③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4)反应④为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又知D溶液为黄色,E溶液为无色,请回答:(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及其化合物在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有较强的___(填氧化、还原)性。
(2)黄色气体ClO2可用于污水杀菌和饮用水净化。
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SO2被氧化为SO4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该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答案】+1 氧化 2ClO3-+SO2=2ClO2+SO42- 2:5【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根据次氯酸盐中Cl的化合价分析判断;(2)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ClO2、硫酸根离子;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详解】(1)NaClO中Na为+1价,O为-2价,化合物中总化合价为0,则Cl为+1价;次氯酸盐中+1价的氯元素易得到电子,具有较强氧化性,故答案为:+1;氧化;(2)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同时应生成硫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故答案为:2ClO3-+SO2=2ClO2+SO42-;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Cl 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1价,Mn2+为还原剂,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故答案为:2∶5。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②,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的一般方法的应用,解答本小题,也可以书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再分析计算。
2.(1)单质钠是一种______色的金属,密度比水______(大/小),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化合/游离)态存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色的______(化学式),其生成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氯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如下五种物质:CaCO3、K2CO3、Na2SO4、NaCl、CuSO4。
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溶液中无沉淀出现;②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2)写出加入盐酸时沉淀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4)用化学反应的现象来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若不使用化学试剂还可用_________来检验该物质的存在。
【答案】CaCO3、Na2SO4、CuSO4 BaCO3+2H+=Ba2++CO2↑+H2O NaCl 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焰色反应【解析】【分析】①原固体中CaCO3不溶于水,CuSO4溶于水后为蓝色溶液,固体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溶液中无沉淀出现说明一定不含这两种物质;②碳酸钡沉淀溶于盐酸,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说明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根离子,则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aCO3、Na2SO4、CuSO4,一定有K2CO3,由于没有涉及与NaCl有关的实验,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NaCl。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CaCO3、Na2SO4、CuSO4,故答案为:CaCO3、Na2SO4、CuSO4;(2)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再加盐酸,BaCO3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BaCO3+2H+=Ba2++CO2↑+H2O;(3)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NaCl,故答案为:NaCl;(4)氯化钠的存在与否,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或钠离子来确定,氯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钠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故答案为: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焰色反应。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1)在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2S 时,发生的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①还原产物为_____。
②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③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④每生成 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2)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
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
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 A,产物中锰元素以 Mn2+存在,则气体 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答案】Mn2+ Cu、S 8:5 0.8N A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0.2【解析】【分析】(1)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即可;(2)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同时得到还原产物Mn2+,结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继续加热,收集到气体为氯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整个过程中,Mn元素获得电子等于O元素、Cl元素失去的电子,据此分析。
【详解】(1)在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中Mn元素从+7价降为+2价,发生还原反应,而Cu2S中Cu元素从+1价升高为+2价,S元素从-2价升高为+4价,发生氧化反应;①由分析知,还原产物为Mn2+;②被氧化的元素是Cu2S中Cu、S两元素;③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Cu2S,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④Cu2S中Cu元素从+1价升高为+2价,S元素从-2价升高为+4价,则1molCu2S完全被氧化,转移8mol电子;2.24 L(标况下)SO2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0.1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电子数目是0.8N A;(2)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同时得到还原产物Mn2+,结合守恒法得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m(O2)=15.8g-15.0g=0.8g ,n(O 2)=0.8g 32g /mol=0.025mol ; 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继续加热,收集到气体为氯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整个过程中,Mn 元素获得电子等于O 元素、Cl 元素获得的电子,则设氯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 ,n(KMnO 4)=15.8g 158g /mol=0.1mol ,电子转移守恒可得:0.1mol(7-2)=4n(O 2)+2(Cl 2),即0.1×(7-2)=4×0.025+2x ,解得:x=0.2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