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总线与接口标准-计算机系统原理-刘均-清华大学出版社
- 格式:ppt
- 大小:537.50 KB
- 文档页数:22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冯博琴吴宁主编课后答案第1章基础知识1.1计算机中常用的计数制有哪些?解: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BCD)、十六进制。
1.2什么是机器码?什么是真值?解:把符号数值化的数码称为机器数或机器码,原来的数值叫做机器数的真值。
1.3完成下列数制的转换。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形成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解:(1)166,A6H(2)0.75(3)11111101.01B,FD.4H(4)5B.AH,(10010001.011000100101)BCD1.48位和16位二进制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分别是多少?解:原码(-127~+127)、(-32767~+32767)补码(-128~+127)、(-32768~+32767)反码(-127~+127)、(-32767~+32767)1.5写出下列真值对应的原码和补码的形式。
(1)G=-1110011B(2)G=-71D(3)G=+1001001B解:(1)原码:11110011补码:10001101(2)原码:11000111补码:10111001(3)原码:01001001补码:010010011.6写出符号数10110101B的反码和补码。
解:11001010,110010111.7已知G和Y的真值,求[G+Y]的补码。
(1)G=-1110111BY=+1011010B (2)G=56DY=-21D解:(1)11100011(2)001000111.8已知G=-1101001B,Y=-1010110B,用补码求G-Y的值。
解:111011011.9请写出下列字符的ASCII码。
4A3-!解:34H,41H,33H,3DH,21H1.10若给字符4和9的ASCII码加奇校验,应是多少?解:34H,B9H1.11上题中若加偶校验,结果如何?解:B4H,39H1.12计算下列表达式。
2.1微处理器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解: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2.4 总线周期中,何时需要插入Tw等待周期?插入Tw周期的个数取决于什么因素?解: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的开始处若READY为低电平,则CPU在T3后插入一个等待周期Tw。
在Tw的开始时刻,CPU还要检查READY状态,若仍为低电平,则再插入一个Tw。
此过程一直进行到某个Tw开始时,READY已经变为高电平,这时下一个时钟周期才转入T4.插入Tw周期的个数取决于READY电平维持的时间2.6 在8086/8088CPU,标志寄存器包含哪些标志位?各位为0(为1)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解:CF进位标志位。
若算术运算时最高位有进位则CF=1,否则CF=0PFo奇偶标志位。
当运算结果低8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PF=1,为奇数时PF=0AF辅助进位位。
再加(减)法操作中,b3向b4有进位(借位)时,AF=1,否则AF=0ZF零标志位。
当运算结果为零时ZF=1,否则ZF=0 SF符号标志位。
当运算结果的最高位为1时SF=1,否则SF=0OF溢出标志位。
当算术运算的结果溢出时,OF=1,否则OF=0 TF跟踪标志位。
TF=1时使CPU处于单步执行指令的工作方式IF中断允许标志位。
IF=1时使CPU可以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IF=0时则禁止响应中断DF方向标志位。
DF=1使串操作按减地址方式进行。
DF=0使串操作按增地址方式进行2.7 8086/8088CPU中,有哪些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说明它们的作用。
解:AX,BX,CX和DX寄存器一般用于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或运算的结果。
除此之外:AX:主要存放算术逻辑运算中的操作数,以及存放I/0操作的数据BX:存放访问内存时的基地址CX:在循环和串操作指令中用计数器DX: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I/O指令中存放I/O地址。
在做双字长乘除法运算时,DX与AX合起来存放一个双字长数SP:存放栈顶偏移地址BF:存放访问内存时的基地址SP和BP也可以存放数据,但他们的默认段寄存器都是SSSI:常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作为源地址指针DI:常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作为目标地址指针专用寄存器包括4个段寄存器和2个控制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用于存放代码段的段基地址DS:数据段寄存器,用于存放数据段的段基地址SS:堆栈段寄存器,用于存放堆栈段的段基地址ES:附加数据段寄存器,用于存放附加段的段基地址IP:指令指针寄存器,用于存放吓一跳要执行指令的偏移地址FLAGS:标志寄存器,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的特征2.9 在8088CPU中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是什么?一直逻辑地址为1F00:38A0H,如何计算出其对应的物理地址?若已知物理地址,其逻辑地址唯一吗?解:物理地址是CPU存取存储器所用的地址。
总线技术知识大盘点:总线的原理、分类及技术指标你知道多少呢?-基础电子1. 总线基础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
2. 总线的工作原理当总线空闲(其他器件都以高阻态形式连接在总线上)且一个器件要与目的器件通信时,发起通信的器件驱动总线,发出地址和数据。
其他以高阻态形式连接在总线上的器件如果收到(或能够收到)与自己相符的地址信息后,即接收总线上的数据。
发送器件完成通信,将总线让出(输出变为高阻态)。
3. 总线的分类A. 按功能和规范分。
图1三类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1)片总线(Chip Bus,C-Bus)又称元件级总线,是把各种不同的芯片连接在一起构成特定功能模块(如CPU模块)的信息传输通路,它的宽度可以是8、16、32或64位。
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内部总线技术:I2C总线、SCI总线等。
(2)内总线(Internal Bus,I-Bus)又称系统总线或板级总线,是微机系统中各插件(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通路。
例如CPU模块和存储器模块或I/O接口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
常用的有PC总线、AT总线(ISA总线)、PCI总线等。
(3)外总线(External Bus,E-Bus)又称通信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仪器、仪表、控制装置等)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如EIA RS-232C、IEEE-488等。
其中的系统总线,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总线,一般又含有三种不同功能的总线,即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