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培智绘画与手工《身体外形》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能够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混合原理的掌握,线条的运用。
教学重点: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手工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剪刀、胶水、彩泥等。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画纸、布偶等教具,创设一个充满色彩的童话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所看到的颜色。
2. 色彩教学(10分钟)(1)介绍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
(2)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色彩混合原理。
3. 线条教学(10分钟)(1)展示不同种类的线条,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
(2)学生练习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4. 手工制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剪纸、贴画等手工制作技巧。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用所学的色彩和线条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六、板书设计1. 色彩部分: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
2. 线条部分:展示不同种类的线条。
3. 手工制作部分:展示剪纸、贴画等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其他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培智绘画与手工教案幼儿园手工绘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手工绘画教材》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手工制作与绘画相结合的创意实践。
重点在于引导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不同的素材,结合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工制作与绘画的结合,以及创意的发挥。
教学重点: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以及绘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等)。
学具:手工制作素材、绘画纸张、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 手工制作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粘贴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3. 绘画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绘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进行示范。
4. 创作实践(15分钟)幼儿根据所学手工制作与绘画技巧,开始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5. 随堂练习(10分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和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手工制作技巧:剪纸、折纸、粘贴等。
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结合手工制作与绘画,创作一幅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与绘画创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书籍和视频,供幼儿和家长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工作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技巧讲解与示范、创作实践、随堂练习和作品展示与评价6.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开放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应选取简单、有趣、易于操作的手工制作与绘画项目。
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绘画与手工艺术是培智学前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孩子们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课程和引导孩子们的学习。
第一部分:绘画在绘画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1. 基础技法训练首先,可以从基础的线条和形状开始,教导孩子们如何使用画笔或彩笔做出不同的线条和简单形状。
例如,水平线、竖直线、曲线、圆形和矩形等。
通过练习这些基本技法,孩子们可以掌握画笔的运用和控制能力。
2. 创意表达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创意的绘画表达。
可以给孩子们一些主题,例如家庭、自然、动物等,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在纸上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颜色、线条和形状,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画面构图的讲解和指导。
3. 合作绘画在培智学前班,教师也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合作绘画活动。
可以用一大块画布或纸板,让孩子们一起画出一个大画面。
每个孩子可以负责一部分,然后再将这些部分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作。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第二部分: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培智学前班中另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
通过手工制作,孩子们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培养耐心和观察力。
1. 折纸艺术折纸艺术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可以教孩子们如何折纸飞机、动物、花朵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基本的折叠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2. 粘贴拼贴粘贴拼贴是培智学前班手工制作中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杂志、彩纸、色纸等材料,让孩子们进行自由拼贴。
可以提供一些主题,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或者是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3. 手指画手指画是一种有趣而创造性的手工制作活动。
培智绘画与手工的教案教案标题:培智绘画与手工的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技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技巧的介绍与讲解;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3. 艺术品欣赏和分析;4. 团队合作项目。
教学步骤:第一课:绘画技巧的介绍与讲解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2. 讲解绘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光影等。
3. 示范绘画技巧:例如如何画出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效果。
4. 练习:让学生跟着示范进行练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第二课:手工制作技巧的介绍与讲解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手工制作作品,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讲解手工制作基本技巧:剪纸、折纸、粘贴等。
3. 示范手工制作技巧:例如如何剪出不同的形状和折纸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跟着示范进行练习,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第三课: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2. 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
3. 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课:艺术品欣赏和分析1. 展示一些艺术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观察艺术品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要素。
3. 学生讨论艺术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第五课:团队合作项目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团队合作项目,如制作大型拼贴画或手工装饰品。
2.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3. 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的团队合作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技巧运用;2. 分析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3.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的参与度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图片;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示范材料;3. 艺术品图片;4. 团队合作项目所需的材料。
2024年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全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学大纲》的第二章节《色彩的认识与应用》和第三章节《手工制作基础》。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象征意义;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粘贴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和手工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调配和象征意义的理解;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
重点: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表达情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示范作品等。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富有情感色彩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引入色彩的学习。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调配、象征意义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画作为例,演示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行创作一幅表达情感的画作。
5. 手工制作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剪纸、粘贴等手工制作技巧。
6. 手工制作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手工制作练习。
7.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知识:色彩调配、色彩象征意义。
2. 手工制作技巧:剪纸、粘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并运用所学的手工制作技巧进行装饰。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色彩和手工制作的应用,如制作手工作品送给家人、朋友,培养感恩情怀。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美术身体造型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身体造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身体造型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和比例的认识。
4.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身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人体结构和比例的认识。
难点,如何通过造型表达情感和意境,如何将身体造型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三、教学内容。
1. 介绍身体造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分析人体结构和比例,讲解人体各部位的基本形态和比例关系。
3. 教授身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光影的处理、比例的把握等。
4. 展示一些经典的身体造型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思考其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5. 练习身体造型的基本技能,包括速写、素描、造型练习等。
6.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原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身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和创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身体造型作品,让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身体造型作品,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介绍身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讲解人体结构和比例的认识。
3.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身体造型的示范,并讲解技巧和注意事项。
4. 练习与实践,让学生进行速写、素描、造型练习等,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专注度、表现力等方面的评价。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技巧、表现力等方面的评价。
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全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材第四章,内容包括绘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的运用,以及手工制作——简单的折纸和拼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教学重点:绘画基本技巧的掌握,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彩纸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情感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画作中线条和色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快乐的童年”为例,讲解线条、色彩的运用,示范绘画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尝试绘制自己的“快乐的童年”,教师巡回指导。
4. 手工制作(15分钟)分组进行简单的折纸和拼贴,教师演示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绘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2. 手工制作:折纸、拼贴3.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方法,创作一幅画作。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特点,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并运用折纸、拼贴等手工方法制作。
2. 作业要求:作品内容丰富,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手工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尝试用绘画和手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艺术素养。
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教案(精品多篇教案:《绘画与手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手工制作”。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以及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项目,如纸飞机、纸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3. 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简单的手工制作项目;难点:手工制作过程中的精细动作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工制作的教材、示范作品、剪刀、胶水、彩纸等;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手工制作材料包,包括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制作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手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并进行示范;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手工制作基本技巧:1. 剪2. 折3. 粘手工制作项目:1. 纸飞机2. 纸盒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飞机。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制作纸飞机,要求纸飞机可以顺利飞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否高涨;2. 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是否掌握;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何。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2. 组织手工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3. 利用手工制作作品进行装饰和展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手工制作”。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以及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项目,如纸飞机、纸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