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梧桐沟组吉7井区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0.61 KB
- 文档页数:4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划分及测井识别吉木萨尔凹陷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石油天然气生产区和勘探区,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在该凹陷区域,出现了许多石油储层,其中以致密油储层为主要产出目标之一,其岩石类型多样,测井识别成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对吉木萨尔凹陷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划分及测井识别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概述吉木萨尔凹陷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该区域沉积层系发育,受构造和沉积作用影响,致密油储层多发育于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中。
致密油层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使得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类型和测井识别成为该区域油气勘探生产的技术难点之一。
二、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划分1.碎屑岩在吉木萨尔凹陷地区的致密油储层中,碎屑岩占据主导地位。
碎屑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组成,其中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居多。
这些碎屑岩在沉积时期受到了岩石圈运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使得岩石致密度增加,孔隙度减小,形成了致密油储层。
三、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测井识别1.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是识别致密油储层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小、渗透率低,使得岩石的电阻率相对较高。
在电阻率测井中,致密油储层往往表现为高电阻率特征。
根据不同岩石类型的电阻率特征,可以对致密油储层进行初步识别。
3.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新兴的致密油储层测井识别技术,通过对油气分子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获取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关键参数信息。
在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的测井识别中,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结语在吉木萨尔凹陷地区,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的划分及测井识别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的认识和测井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7井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粘土矿物研究梧桐沟组是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完整的沉积岩层,厚度约为3000米。
根据地层分析,梧桐沟组包括了下部的树脂山组和上部的喀尔乃克组。
本研究主要关注于喀尔乃克组,该组主要由砂岩、泥岩和页岩组成。
为了进行粘土矿物的研究,我们选择了吉7井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岩心分析。
通过实验室测试,我们获得了吉7井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的粘土矿物组合,并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描述和鉴定。
根据X射线衍射(XRD)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在吉7井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中存在着多种粘土矿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伊利石、高岭石和蒙脱石。
伊利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高度膨胀性。
高岭石则是一种富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常见于火山岩和玄武岩中。
蒙脱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少量的白云石和方解石。
白云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常见于洞穴和沉积物中。
方解石则是一种富含钙的碳酸盐矿物,常见于石灰岩和鹰嘴豆中。
通过矿物鉴定和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梧桐沟组形成时的沉积环境。
伊利石的存在表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湖泊或浅水环境,蒙脱石和高岭石的存在则暗示着存在火山活动。
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存在则说明在沉积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学变化。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7井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的粘土矿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地质调查,我们获得了吉7井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的粘土矿物组合,并推断出了沉积环境。
这对于研究准噶尔盆地的沉积演化和地质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14卷第2期新疆石油天然气Vol.14No.22018年6月Xinjiang Oil &GasJun.2018文章编号:1673—2677(2018)02—017-06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演化规律但顺华,陈春勇,向辉,谭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准东采油厂,新疆阜康831511)摘要:二叠系梧桐沟组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具良好的勘探前景。
前人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研究,在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地区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对于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一直存在争议。
为满足梧桐沟组深化勘探的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此次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岩心观察描述、录井资料分析、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相、地震属性研究等综合应用,系统地开展了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沉积相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东斜坡地区及北部地区发育多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呈退积式叠置,而砂体间的泥岩夹层及梧二段广泛发育的泥岩则作为局部及区域性盖层,这种高效的砂-泥储盖组合是岩性圈闭形成的良好基础。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演化中图分类号:TE121.3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9修改日期:2018-05-03作者简介:但顺华(1991-),男,助理工程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吉木萨尔凹陷是准噶尔盆地东部的一个有利含油区带,具良好的勘探前景。
前人对该区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地质研究成果。
但对于梧桐沟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凹陷东斜坡地区,而且其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沉积相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相[1~5]。
前人对吉木萨尔凹陷部分地区已完成了梧桐沟组一、二段的划分,但是如此大尺度的划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油气勘探的需求。
测井技术在评价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烃源岩中的应用陈小蓉;孙宝生;姜涛;于浩业;赵卫军【摘要】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主要生油层系二叠系测井研究发现,平地泉组烃源岩泥页岩具有荧光显示,而正常泥岩却没有;烃源岩泥页岩的自然伽玛、自然电位和电阻率都有增大的现象,特别是地层真电阻率增大明显.△logR法表明正常砂泥岩的电阻与声波时差曲线基本重合,而烃源岩层砂泥岩的电阻率曲线与声波时差曲线则明显不重合.平地泉组是主力生油层,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具有一致性,也与有机碳热解的化验结果一致.同时发现烃源岩电阻越大,烃源岩产生的原油成熟度越高.【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1(031)001【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烃源岩泥页岩;电阻率;平地泉组;准噶尔盆地【作者】陈小蓉;孙宝生;姜涛;于浩业;赵卫军【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46;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3;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3;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用有机地球化学法判别烃源岩己经达到了定量的水平,精度较高,成为油气勘探常用的有效手段;但其取样时间长、费用高,且只能从“点”上判断烃源岩[1],对烃源岩的整体研究欠佳。
相比而言,测井曲线就显得简洁明了。
前人用测井曲线研究烃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8],且方法多样。
测井曲线可以连续的,即时的、经济的、随意的对所选层位进行评价,这正好弥补了实验室的不足。
且研究区也只有地化分析样品,因而对该层研究具有一定意思。
吉木萨尔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部,被吉木萨尔断裂、老庄弯断裂、西地断裂、三台断裂、后堡子断裂及一些中小型断裂所夹持,东面受地层控制,由西部深洼陷区和东部斜坡带构成的西深东浅的箕状凹陷(图1)。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高阳;王英伟;王玉多;谢天寿;刘刚;王黎【摘要】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藏储量巨大,但储集层孔渗性差,其单井产量低、生产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系统地研究储集层岩石物理力学和地应力特征,对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认识致密油藏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建立储集层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评价模型,优化工程技术措施,选取吉A井和吉B井全直径岩心,在围压分别为0.689 5 MPa,11.032 0 MPa,22.064 0 MPa下进行声波测试和三轴抗压测试.结果表明,纵波和横波速度、动静态杨氏模量相互关系显著,三轴抗压强度随围压增大近似线性增大,围压对样品的破坏形态具有显著影响.【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5页(P158-162)【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藏;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各向异性【作者】高阳;王英伟;王玉多;谢天寿;刘刚;王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克拉玛依市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北京阳光杰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9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1吉木萨尔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的西南部,北部与沙奇凸起,南抵阜康断裂带,西接北三台凸起,向东逐渐过渡为古西凸起,面积1 278 km2(图1)。
致密油藏储集层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在凹陷内均有分布。
芦草沟组发育上、下2个甜点体,上甜点体平均厚度24.8 m,下甜点体平均厚度34.8 m,井控资源量10.18×108t,勘探开发潜力巨大[1-2]。
芦草沟组上、下甜点体物性差,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01 mD[3],属于低孔、特低渗致密储集层,单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方法薛桂玉;菅红军;赵永忠;杨叶;王利国【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21(45)6【摘要】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潜力巨大,是今后的油气资源接替领域之一。
新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复杂,多为过渡性岩类,纵向变化快呈薄互层状,岩性的准确识别成为储层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含量和碎屑颗粒粒级对岩性的影响,利用岩心标定测井,总结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构造岩性敏感参数。
在建立各类岩性交会图的基础上,利用曲线重构技术和逐步剥离方法进行岩性识别,采用自主研制的解释软件实现了岩性剖面连续识别。
利用该方法对新井进行岩性识别,明确了有效储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和各砂组岩性的纵横向展布规律,通过与岩心薄片化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岩性识别符合率达81.4%。
该方法为研究区页岩油储层测井综合评价奠定了技术基础。
【总页数】6页(P636-641)【关键词】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曲线重构技术;逐步剥离方法;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作者】薛桂玉;菅红军;赵永忠;杨叶;王利国【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相关文献】1.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复杂岩性致密油储层测井岩性识别2.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初步研究:岩性与孔隙特征分析3.页岩油储层核磁有效孔隙度起算时间的确定——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4.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特征5.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酸碱交替成岩作用特征及对页岩储集层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木萨尔凹陷西梧桐沟组断层东斜坡的地质认识摘要:准东油田2008-2009年在吉木萨尔试油两口井,吉001井、吉19井,两井目的试油层都是位于西梧桐沟组断层东斜坡,两井的试油目的都是落实吉7井西梧桐沟组断层—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情况,扩大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二叠系梧桐沟组含油范围。
两口井通过试油,都获得了理想的油气产量,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取全取准了地层资料。
关键词: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工业油流Abstract: ZhunDong oilfield in 2008-2009 years JiMuSaEr try oil Wells, Jim, Jim in 001 well 19 well, and two well try are in reservoir purpose of fault east west wutong ditch slope, two well try oil purpose is the implement auspicious 7 well west wutong ditch lithologic trap of fault-oil and gas expanding JiMuSaEr east slope in the Permian wutong ditch group oil range. Through the test oil Wells, all won the ideal oil and gas production, achieve industrial commercial standard, take all must take the strata material.Key words: JiMuSaEr sag east slope; Industrial commercial1 吉木萨尔凹陷区块试油概况1.1 地质概况:准东油田吉木萨尔区块2008-2009年试油了吉001井,吉19井,两井在吉7井西梧桐沟组断层-岩性圈闭,东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