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行线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6.70 KB
- 文档页数:3
平行线与角度关系测试题题一:选择题1. 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中的是:A. 不相交B. 相交于一点C. 上下错位成锯齿形D. 交叉形成网状结构2. 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切割,形成的两组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关系是:A. 两组锐角B. 一组锐角,一组钝角C. 一组锐角,一组直角D. 一组钝角,一组直角3. 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切割,形成的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两组相等的角D. 不满足任何关系题二:填空题1.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互补。
2.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相等。
3.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对应。
4. 若两直线平行,则________角的和等于180度。
题三:判断题(√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 两条平行线被同一条横线切割,同位角相等。
2. 平行线不存在内错角。
3. 平行线不存在对应角。
4. 平行线的同位角是相互补角。
题四:解答题1. 若两条直线各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形成一对同位角相等和一对内错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2. 若两条直线各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同位角和内错角之和为180度,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解答步骤:1. 分析已知条件;2. 利用已知条件和角度关系进行推理;3. 得出结论,并解释原因。
题五:应用题某道路上有一直行的汽车和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米。
从上方道路呈45度俯视该场景,已知上方道路与直行汽车的距离为10米。
现求两辆汽车间的夹角。
解答步骤:1. 绘制示意图,并标出已知和待求的角度和距离;2. 利用角度关系和三角函数求解。
总结:平行线与角度关系测试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和与角度的关系。
除了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外,解答题和应用题更能考察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平行线的角度关系对于解题和几何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面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2.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30°,则∠2等于()A.60°B.30°C.140°D.150°3.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40°,则∠2=()A.40°B.50°C.60°D.140°4.如图,点P在直线l外,点A,B在直线l上,PA=3,PB=7,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可能是()A.2 B.4 C.7 D.85.如图,直线a∥b,∠1=50°,则∠2的度数为()A.40°B.50°C.55°D.60°6.如图,工人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AB的垂线a和b,得到a∥b.理由是()A.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7.如图,已知ON丄a,OM丄a,所以OM与ON重合的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垂直于己知直线C.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8.如图,直线AB∥CD,∠A=70°,∠E=30°,则∠C等于()A.30°B.40°C.60°D.7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如图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30°,OD平分∠BOC,则∠2=.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AOC=25°。
4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AB =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5) 射线比直线短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现在的时间是9点20分,此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 .0150B .0160C .0162D .01653.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 )。
A .互相重合B .互相平行C .互相垂直D .相交4.如果∠1与∠2互补,∠1与∠3互余,那么( )。
A .∠2>∠3B .∠2=∠3C .∠2<∠3D .∠2≥∠35.如图1,已知∠1=∠B ,∠2=∠C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AD ∥BCB .∠B=∠C C .∠2+∠B=180°D .AB ∥CD6.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F ⊥AB 于O ,且∠COE=50°,则∠BOD 等于( )。
A .40°B .45°C .55°D .65°7.如图3,若AB ∥CD ,则∠A 、∠E 、∠D 之间的关系是( )。
图1 图2 图3A .∠A+∠E+∠D=180°B .∠A -∠E+∠D=180°C .∠A+∠E -∠D=180°D .∠A+∠E+∠D=270°8.如图4所示,1l ∥2l ,∠1=120°,∠2=100°,则∠3=( )。
A .20°B .40°C .50°D .60°9.如图5,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BEF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G ,若∠EFG =72°,则∠EGF 等于( )。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40 分 )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 分。
1.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2.已知∠ AOB=30°,自∠ AOB 的顶点 O 引射线 OC,若∠ AOC : ∠ AOB=4 : 3,则∠ BOC 等于()。
A. 10°B.40°C.70°D.10°或 70°3.一个角等于它的补角的 5 倍,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余角是()。
A. 30°B.60°C.45°D.以上答案都不对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作出大于0°而小于 180 °的角的个数()。
A . 5个B. 10个C. 11个D.以上都不对5.已知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a∥ b,b∥c,那么 a∥ cB .如果C.如果D .如果a⊥ b,b⊥ c,那么a⊥ b,b⊥ c,那么a⊥ b,a∥ c,那么a⊥ ca∥ cb⊥ c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则()。
8 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A.只能求出其余 3 个角的度数 B .能求出其余C.只能求出其余 6 个角的度数 D .能求出其余7.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5 个角的度数7 个角的度数)。
B.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D.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8.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C.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线与角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图形中的两条线是平行线?A. 图形①B. 图形②C. 图形③D. 图形④2. 下列哪个角是锐角?A. 角①B. 角②C. 角③D. 角④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30°,那么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90°4. 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线所截,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互补二、填空题1. 一个角的度数是______,它是直角。
2.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3. 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直线是______。
4. 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角的度数是______。
三、判断题1. 两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两个角都相等。
()2. 互补角的和为180°。
()3. 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对顶角相等。
()4. 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四、解答题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 = 60°,∠B = 70°,求∠C的度数。
2. 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两个点,使这两个点与直线上的另一个点构成一个直角。
3. 证明: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之间的任意一对同位角相等。
4. 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BAD = 120°,求∠BCD的度数。
5. 画出两个相交的角,并标出它们的度数。
然后找出这两个角的补角。
6.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7.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 = 110°,求∠B、∠C和∠D 的度数。
五、作图题1. 请画出两个相交的直线,并标出所有的对顶角。
2. 请画出一条直线和一条与之平行的直线,并在平行线上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的线段。
3. 请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底角和顶角的度数。
4. 请画出一个直角梯形,并标出直角的位置。
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19.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过关1.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上一点和它____的部分叫做射线;直线上两点和它们____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_______.(2)两点_____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_____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3)线段的中点把线段_______等分.2.角(1)角:有_____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_____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_____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_____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______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3.相交线(1)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_____延长线,则称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对顶角______.(2)垂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90,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3)垂直的性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所有点的连接中,_______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平行线(1)平行线:平面内,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________和_________.(3)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______.(4)平行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_____相等,同旁内角_______.(5)平行线的判定:如果同位角相等,或______或______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5.命题的概念(1)命题:______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的组成:命题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3)命题的形成: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以如果开头的部分是_____,以那么开头的部分是________.(4)命题的真假:_______的命题叫做真命题,______的命题叫做假命题.6.尺规作图(1)在几何里,把用没有刻度的____和____这两种工具作几何图形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2)常见的五种基本作图: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①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①过一个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①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考点过关考点1 线段长度的有关计算例1已知线段AB=10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直线AB上有一点C,并且BC=2cm,则线段DC=.考点2对顶角、邻补角的相关计算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AOD,∠BOD=3∠BOE,若∠AOC=α,则∠COE 的度数为()A.3αB.120°−43αC.90°D.120°−13α考点3平行线的性质例3如图,AC∥BD,AE平分∠BAC交BD于点E,若∠1=54°,则∠2等于()A.108°B.117°C.126°D.54°考点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例4如图1,直线HD∥GE,点A是直线HD上一点,点C是直线GE上一点,点B是直线HD、GE之间的一点.(1)过点B作BF∥GE,试说明:∠ABC=∠HAB+∠BCG;(2)如图2,RC平分∠BCG,BM∥CR,BN平分∠ABC,当∠HAB=40°时,点C在直线AB右侧运动的过程中,∠NBM的度数是否不变,若是,求出该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考点5命题的真假例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钝角三角形外部.()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6尺规作图例6如图,在Rt△ABC中,∠C=90°,∠B=30°,AC=4,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AD的长是.➢真题演练1.如图,OC在∠AOB外部,OM,ON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AOB=110°,∠BOC=60°,则∠MON的度数为()A.50°B.75°C.60°D.55°2.如图,OC、OD为∠AOB内的两条射线,OC平分∠AOB,∠BOD=3∠COD,若∠COD =10°,则∠AOB的度数是()A.30°B.40°C.60°D.80°3.如图,已知ON,OM分别平分∠AOC和∠BON.若∠MON=20°,∠AOM=35°,则∠AOB的度数为()A.15°B.35°C.40°D.55°4.如图,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的两边于C,D两点,连接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E,连接CE,DE.③连接OE交CD于点M.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CEO=∠DEO B.CM=MDC.∠OCD=∠ECD D.S四边形OCED=12CD•OE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内错角相等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C.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7.如图所示,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DA=6cm,DB=4cm,则CD的长度为______cm.8.如图,在Rt△ABC中,∠C=90°,∠B=30°,AC=4,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AD的长是.9.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D,E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若AB=10,则DE=.10.如图,C,D为线段AB上两点,AB=7cm,AD=1.5cm,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CB=cm.11.(1)已知:如图1,AB∥CD,求证:∠B+∠D=∠BED;(2)已知:如图2,AB∥CD,试探求∠B、∠D与∠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提升:如图3,已知AB∥DE,BF,EF分别平分∠ABC与∠CED,若∠BCE=140°,求∠BFE的度数.12.如图,AB∥CD,点P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若∠A=20°,∠C=45°,则∠P=°;(2)如图②,当点P在点B右上方时,∠ABP、∠CDP、∠BP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给出证明;(不需要写出推理依据)(3)如图③,EB平分∠PEG,FP平分∠GFD,若∠PFD=40°,则∠G+∠P=°.➢课后练习1.如图,已知AB∥DF,DE和AC分别平分∠CDF和∠BAE,若∠DEA=46°,∠ACD=56°,则∠CDF的度数为()A.22°B.33°C.44°D.55°2.如图,直线CE∥DF,∠CAB=135°,∠ABD=85°,则∠1+∠2=()A.30°B.35°C.36°D.40°3.如图,已知a∥b,则∠ACD的度数是()A.45°B.60°C.73°D.90°4.如图所示,直线a∥b,∠2=31°,∠A=28°,则∠1=()A.61°B.60°C.59°D.5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射线AB到CB.若AM=BM,则M是线段AB的中点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垂直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D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D .若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C .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若△CDB 的面积为12,△ADE 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EDBC 的面积为( )A .15B .16C .18D .2010.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则说明∠CAD =∠DAB 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11.如图,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D 为BC 的中点,点P 为AC 延长线上一动点(AD ≠DP ),点E 为AP 的中点,则AC−BP DE 的值是 .12.如图,点D是线段AB上一点,点C是线段BD的中点,AB=8,CD=3,则线段AD长为.13.如图1,已知∠BOC=40°,OE平分∠AOC,OF平分∠BOC.(1)若AO⊥BO,则∠EOF是多少度?(2)如图2,若角平分线OE的位置在射线OB和射线OF之间(包括重合),请说明∠AOC的度数应控制在什么范围.14.如图,已知∠1=∠2,∠C=∠D.(1)求证:AC∥DF;(2)如果∠DEC=105°,求∠C的度数.15.如图,已知BC⊥AE,DE⊥AE,∠2+∠3=180°.(1)请你判断CF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1=70°,BC平分∠ABD,试求∠ACF的度数.➢冲击A+在半径为5的⊙O中,AB是直径,点C是直径AB上方半圆上一动点,连接AC、BC.(1)如图1,则△ABC面积的最大值是;(2)如图2,如果AC=8,①则BC=;②作∠ACB的平分线CP交⊙O于点P,求长CP的长.(3)如图3,连接AP并保持CP平分∠ACB,D为线段BC的中点,过点D作DH⊥AP,在C点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DH长的最大值.。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2.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A.明年是2020年B.延长线段EFC.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D.对顶角相等3.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点P在直线l上,过点P画直线l的垂线,可以画出多少条()A.1条B.2条C.3条D.4条4.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3与∠6是同旁内角B.∠2与∠4是同位角C.∠1与∠6是对顶角D.∠5与∠3是内错角5.如图,点P是直线l外一点,从点P向直线l引P A,PB,PC,PD四条线段,其中只有PC与l垂直,这四条线段中长度最短的是()A.P A B.PB C.PC D.PD6.下面推理正确的是()A.∵a∥b,b∥c,∴c∥d B.∵a∥c,b∥d,∴c∥dC.∵a∥b,a∥c,∴b∥c D.∵a∥b,c∥d,∴a∥c7.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BAD+∠ADC=180°B.∠ABD=∠BDCC.∠ADB=∠DBC D.∠ABE=∠DCE8.如图,△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到△DEF(点E在线段BC上),如果BC=7cm,EC =4cm,那么平移距离为()A.3cm B.5cm C.8cm D.13cm9.如图,AC∥BD,AE∥BF,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 B.∠A+∠B=180°C.∠B=∠DPE D.∠A=∠APB 10.某同学的作业如下框,其中横线处应填的依据是()如图所示,当∠1=∠2时,∠3=∠4吗?为什么?请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解,∵∠1=∠2(已知).∴直线a∥b(______________).∴∠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所示,△EFG是由△ABC沿水平方向平移得到的,如果∠ABC=90°,AB=3cm,BC=2cm,则EF=,FG=,EG=.12.将命题“互为补角的两个角都是锐角”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1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90°,AC=3,BC=4,AB=5,则点A到BC的距离等于.14.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AB平行的棱有条.15.如图,一个弯形管道ABCD,若它的两个拐角∠ABC=120°,∠BCD=60°,则管道AB∥CD.这里用到的推理依据是.16.如图,已知∠1=∠2=32°,∠D=78°,则∠BCD=.三.解答题(共8小题)1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若∠EOD=88°,求∠BOD的度数.18.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其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1)邻补角互补;(2)同旁内角互补.19.如图,△ABC,△A1B1C1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线交点上.(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2)试描述△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2B2C2.20.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DE⊥AC交AC于点E,交AB于点D.(1)请分别写出当BC,DE被AB所截时,∠B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2)试说明∠1=∠2=∠B的理由.21.如图,已知AB∥CD,射线AH交BC于点F,交CD于点D,从D点引一条射线DE,若∠B+∠CDE=180°,求证:∠AFC=∠EDH.证明:∵AB∥CD(已知)∴∠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DE=180°(已知)∴∠BCD+∠CDE=180°(等量代换)∴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EDH()∵=∠BFD(对顶角相等)∴∠AFC=∠EDH(等量代换)22.如图是两个重叠的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着BC方向平移BE的长度就得到该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3.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D与∠1互余,F是DE上一点,连结OF.(1)ED是否平行于AB,请说明理由;(2)若OD平分∠BOF,∠OFD=80°,求∠1的度数.24.如图,图①是一种网红弹弓的实物图,在两头上系上皮筋,拉动皮筋可形成平面示意图如图②和图③,弹弓的两边可看成是平行的,即AB∥CD,各活动小组探索∠APD与∠A,∠C之间数量关系时,有如下发现:(1)在图②所示的图形中,若∠A=30°,∠D=35°,则∠APD=;(2)在图③中,若∠A=150°,∠APD=60°,则∠D=;(3)有同学在图②和图③的基础上,画出了图④所示的图形,其中AB∥CD,请判断∠α,∠β,∠γ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它们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CO AB,则∠=()BODA.30︒B.45︒C.60︒D.90︒2.∠1与∠2是一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旁内角,若∠1=50°,则()A.∠2=50°B.∠2=130°C.∠2=50°或∠2=130°D.∠2的大小不一定3.如图,AB//CD,如果∠B=30°,那么∠C为()A.40°B.30°C.50°D.60°4.如图,已知∠1=50°,要使a∠b,那么∠2等于()A.40°B.130°C.50°D.120°5.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A.可能是0个,1个,2个B.可能是0个,1个,3个C.可能是0个,1个,2个,3个D.可能是0个,2个,3个6.在下图中,1∠是同位角的是()∠和2A .(1)、(2)B .(1)、(3)C .(2)、(3)D .(2)、(4)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2),B (3,5),C (x ,y ),若AC ∥x 轴,则线段BC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C 的坐标分别为( )A .6,(﹣3,5)B .6,(3,2)C .3,(3,0)D .3,(3,2) 8.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9.如图,直线l ∠m ,将Rt △ABC (∠ABC =45°)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m 上,若∠2=24°,则∠1 的度数为( )A .23︒B .22︒C .21︒D .24︒ 10.如图,已知1130∠=︒,250∠=︒,3115∠=︒,则4∠的度数为( )A .65︒B .60︒C .55︒D .50︒11.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AGE 的同位角是( )A .∠BGEB .∠BGFC .∠CHED .∠CHF 12.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C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 .如果a b a c ==,,那么b c =13.如图,直线AB 、直线CD 交于点E ,EF AB ⊥,则CEF ∠与BED ∠的关系是( )A .互余B .相等C .对顶角D .互补 1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同位角相等15.如图,已知AB =DC ,AD =BC ,E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120°,∠ADB =30°,则∠BCF = ( )A .150°B .40°C .80°D .90° 16.如图,直线a //b ,∠1=85°,∠2=35°,则∠3的度数为( )A .40°B .45°C .50°D .55° 17.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将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若80EMB ∠=︒,则PNM ∠等于( )A .15°B .25°C .35°D .45° 18.如图,∠1=∠2=22°,∠C=130°,则∠DAC = ( )A .28°B .25°C .23°D .22° 19.如图,∠ADB =∠ACB =90°,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OA =OB ,下列结论:∠AD =BC ;∠AC =BD ;∠∠CDA =∠DCB ;∠CD ∠AB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在与原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平行行驶,则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应为( )A .第一次向右拐38°,第二次向左拐142°B .第一次向左拐38°,第二次向右拐38°C .第一次向左拐38°,第二次向左拐142°D.第一次向右拐38°,第二次向右拐40°二、填空题a b∠=︒,则∠2=_________.21.如图,已知直线//,17022.如图,AB∠CD,CE∠GF,若∠1=60°,则∠2=_____°.23.如图,直线AC和FD相交于点B,下列判断:∠∠GBD和∠HCE是同位角;∠∠ABD和∠ACH是同位角;∠∠FBC和∠ACE是内错角;∠∠FBC和∠HCE是内错角;∠∠GBC和∠BCE是同旁内角.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24.如图,直线a,b交于点O,若138∠=︒,则2∠=__°.25.如图,四边形ABCD,点E是AB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这个条件是______.AD BC26.如图,AB 、BC 是∠O 的弦,OM ∥BC 交AB 于点M ,若∠AOC =100°,则∠AMO =___.27.检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______________只能检验直线与水平面是否平行;(2)______________可以检验一般的直线与平面是否垂直;28.如图,AB//CD ,点E 在线段BC 上,若140∠=,230∠=,则3∠的度数是______.29.命题:“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是_____命题(填“真”或“假”)30.如图,AB∠CD .EF∠AB 于E ,EF 交CD 于F ,已知∠1=58°12',则∠2=______.3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AOC=80°,∠1=30°,求∠2的度数解:因为∠DOB=∠______ ( )_________=80° (已知)所以,∠DOB=____°(等量代换)又因为∠1=30°( )所以∠2=∠____- ∠_____ = _____ - _____=_____ °32.把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图中∠1=100°,则∠2=____°.33.已知,如图,在△ABC 中,BO 和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 作DE△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5,则线段DE 的长为________.3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连接AC ,BD .若∠ACB =90°,AC =BC ,AB =BD ,AD =AE 则∠ADC =_____°.35.如图,BE 平分ABC ∠,DE BC ∥,若1=25∠.,则2∠的度数为______.36.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90A ∠=︒,4AB =,3BC =,点E 为BCD ∠的平分线上一点,连接BE ,且3BE =,连接DE ,则CDE 的面积为________.37.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C 、D 分别落在点C ′、D ′处,若∠AFE=65°,则∠C ′EB =________度.38.已知 ∠1 的两边分别平行于 ∠2 的两边,若 ∠1 = 40°,则 ∠2 的度数为__. 39.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过点D 作EF∠BC 交AB 于E ,交AC 于F.若BE=2,CF=3,则线段EF 的长为________.40.如图,在t R ABC ∆中,90︒∠=C ,6AC =,8BC =,点F 在边AC 上,并且2CF =,点E 为边BC 上的动点,将CEF ∆沿直线EF 翻折,点C 落在点P 处,则点P 到边AB 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41.如图,∠A=∠1,∠1=∠2,CD 平分∠ADE ,试说明∠C=∠ADC .42.如图.BA DE ∥,30B ∠=︒,40D ∠=︒,求∠C 的度数.43.如图所示,已知12180,3,B DE ∠+∠=︒∠=∠和BC 平行吗?如果平行,请说明理由.44.如图,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AF ∠CE 于点O ,∠1=∠B ,∠A +∠2=90°,求证∠AB ∥CD .请填空.证明∠∠AF ∠CE (已知),∠∠AOE =90°(___)又∠∠1=∠B (已知)∠CE ∥BF (_____),∠∠AFB =∠AOE (___)∠∠AFB =90°(_)又∠∠AFC +∠AFB +∠2=180°(平角的定义)∠∠AFC +∠2=(________)又∠∠A +∠2=90°(已知)∠∠A =∠AFC (_____)∠AB ∥CD (_____)45.如图,在∠ABC 中,AB =BC ,点D 、E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DE ∠AC ,AD =DE ,点F 在边AC 上,且CE =CF ,连接FD .(1)求证:四边形DECF是菱形;(2)如果∠A=30°,CE=4,求四边形DECF的面积.46.已知:如图,B、D分别在AC、CE上,AD是∠CAE的平分线,BD∠AE,AB=BC.求证:AC=AE.47.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F,锐角∠CDE=α,∠AFC+α=180°.(1)求证:AB∠DE;(2)若G为直线AB(不与点F重合)上一点,∠FDG与∠DGB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如图2,α=50°,G为FB上一点,请补齐图形并求∠DPG的度数;∠直接写出∠DPG的度数为(结果用含α的式子表示).48.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BC∠DE,BE、DF分别是∠ABC、∠ADE的平分线.求证:∠1=∠2.证明:∠BC∠DE,∠∠ABC=∠ADE().∠BE、DF分别是∠ABC、∠ADE的平分线.∠∠3=12∠ABC,∠4=12∠ADE.∠∠3=∠4.∠∠().∠∠1=∠2().49.如图所示,∠ABC∠∠DEF,试说明AB∠DE,BC∠EF.50.(1)填空:如图∠,AB∠CD,猜想∠BPD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解:过点P作EF∠AB,如图所示∠∠B+∠BPE=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AB∠EF∠EF∠C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EPD+∠D=180°∠∠B+∠BPE+∠EPD+∠D=________,即∠BPD+∠B+∠D=360°(2)仿照上面的解题方法,观查图∠,已知AB∠CD,猜想图中∠BPD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观查图∠和∠,已知AB∠CD,猜想图中∠BPD与∠B,∠D的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分析】由AB //CO 得出∠BAO =∠AOC ,即可得出∠BOD .【详解】解://AB CO ,60OAB AOC ∴∠=∠=︒6090150BOC ∴∠=︒+︒=︒90AOC DOA DOA BOD ∠+∠=∠+∠=︒60AOC BO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知识点,掌握这一点才能正确解题. 2.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详解】根据题意有:∠1+∠2=180°,∠∠1=50°,∠∠2=130°,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知识,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决.【详解】解://30AB CD B ∠=︒,,30C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题目较简单,能正确识别角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先假设a ∠b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的值.【详解】解:假设a ∠b ,∠∠1=∠2,∠∠1=50°,∠∠2=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C【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无交点,两条直线平行,第三条直线与它相交,有2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最少有1个交点.【详解】解:由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交点个数问题,此类题没有明确平面上三条不重合直线的相交情况,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时要分各种情况解答,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不要遗漏,否则讨论的结果就不全面.6.B【分析】根据同位角的特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由此判断即可.【详解】解:∠∠1和∠2是同位角;∠∠1的两边所在的直线没有任何一条和∠2的两边所在的直线公共,∠1和∠2不是同位角;∠∠1和∠2是同位角;∠∠1的两边所在的直线没有任何一条和∠2的两边所在的直线公共,∠1和∠2不是同位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同位角完全由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同位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同位角的边构成“F “形.7.D【分析】由AC x ∥轴,A (-3,2),根据坐标的定义可求得y 值,根据线段BC 最小,确定BC ∠AC ,垂足为点C ,进一步求得BC 的最小值和点C 的坐标.【详解】解:∠AC x ∥轴,A (-3,2),(),C x y ,()3,5B ,∠y =2,当BC ∠AC 于点C 时, 点B 到AC 的距离最短,即:BC 的最小值为:5−2=3, ∠此时点C 的坐标为(3,2),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掌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个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和图形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 、不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B 、不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C 、不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D 、是同位角,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应用,注意: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两个角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并且在两条直线的同侧,那么这两个角叫同位角.9.C【分析】过点B 作直线b∠l ,再由直线m∠l 可知m∠l∠b ,得出∠3=∠1,∠2=∠4,由此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过点B 作直线b∠l ,如图所示:∠直线m∠l ,∠m∠l∠b ,∠∠3=∠1,∠2=∠4.∠∠2=24°,∠∠4=24°,∠∠3=45°-24°=21°,∠∠1=∠3=21°;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与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A【分析】如图,由题意易得a ∠b ,则有∠3+∠5=180°,∠4=∠5,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如图,∠1130∠=︒,250∠=︒,∠12180∠+∠=︒,∠a ∠b ,∠∠3+∠5=180°,∠3115∠=︒,∠4565∠=∠=︒;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1.C【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详解】解:∠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只有∠CHE 与∠AGE 在截线EF 的同侧,且在AB 和CD 的同旁,即∠AGE 的同位角是∠CH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概念,解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同位角的定义正确地进行分析. 12.B【分析】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根据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 、对顶角相等,故选项是命题;B 、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是一个动作,故选项不是命题;C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选项是命题;D 、如果a b a c ==,,那么b c =,故选项是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注意:疑问句与作图语句都不是命题.13.A【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由90BEF ∠=︒得到90FEA ∠=︒,即90CEA AEF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CEA BED ∠=∠,所以90CEF BED ∠+∠=︒.【详解】解:90BEF ∠=︒,90FEA ∴∠=︒,即90CEA CEF ∠+∠=︒,CEA BED ∠=∠,90CEF BED ∴∠+∠=︒,即CEF ∠与BED ∠互余.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14.C【分析】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分别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错误;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C:平行线的判定: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D: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15.D【详解】解:∠AB=DC,AD=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E=∠CBF,∠BF=DE,∠∠ADE∠∠CBF,∠∠BCF=∠DAE,∠∠DAE+∠ADB=∠AEB∠∠BCF=∠DAE=∠AEB-∠ADB=90°故选D.16.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同位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出∠3,即可求出结果.a b【详解】解://∴∠=∠︒14=85∠=∠∠,由三角形外角性质知,42+3∠=︒又235∴∠=∠-∠=︒-︒=︒,3428535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7.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NM=∠BME=80°,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ND=45°,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CD,∠∠DNM=∠BME=80°,∠∠PND=45°,∠∠PNM=∠DNM-∠DNP=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A【详解】因为∠1=∠2=22°,所以AB//CD,所以∠DAC+∠CAB=180°.由于∠C=130°,则︒-︒-︒=︒.故选A.∠DAC=180130222819.D【分析】由△ABC∠∠BAD(AAS),推出AD=BC,AC=BD,故∠∠正确,再证明CO=OD,可得∠CDA=∠DCB,故∠正确,由∠CDO=∠OAB,可得CD∠AB,故∠正确;【详解】解:∠OA=OB,∠∠DAB=∠CBA,∠∠ACB=∠BDA=90°,AB=BA,∠∠ABC∠△BAD(AAS),∠AD=BC,AC=BD,故∠∠正确,∠BC=AD,BO=AO,∠CO=OD,∠∠CDA=∠DCB,故∠正确,∠∠COD=∠AOB,∠∠CDO=∠OAB,∠CD∠AB,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的选择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20.B【详解】A. 如图:∠∠1=38°,∠2=142°,∠∠3=180°−∠2=38°,∠∠4=∠1+∠3=76°≠∠1,∠AB与CD不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 如图:∠∠1=∠2=38°,∠AB∠CD,且方向相同;故本选项正确;C. 如图:∠∠2=142°,∠∠3=180°−∠2=38°,∠∠1=38°,∠∠1=∠2,∠AB∠CD,但方向相反;故本选项错误;D. 如图:∠∠2=40°,∠∠3=180°−∠2=140°≠∠1,∠AB与CD不平行,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1.110°【详解】解:根据a∠b得∠1=∠3=70°,∠∠2+∠3=180°,∠∠2=180°-70°=110°.故答案为110°.22.60【分析】根据AB∠CD得出:∠1=∠CEF,又CE∠GF得出:∠2=∠CEF,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出:1260【详解】解:∠AB∠CD,∠∠1=∠CEF,∠CE∠GF,∠∠2=∠CEF,∠∠2=∠1,∠∠1=60°,∠∠2=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23.∠∠∠【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中∠GBD 和∠HCE 没有任何关系,故∠错;∠中∠ABD 和∠ACH 是直线FD 与直线CH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同位角,故∠对; ∠中∠FBC 和∠ACE 是直线FD 与直线CE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故∠对; ∠中∠FBC 和∠HCE 没有任何关系,故∠错;∠中∠GBC 和∠BCE 是直线BG 与直线CE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故∠对; 综上正确的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地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即可.24.38【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图中1∠和2∠是对顶角,138∠=︒,∠2138∠=∠=︒.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5.A CBE ∠=∠(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结合图形进行补充条件即可.【详解】解:补充:,A CBE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 BC ∥补充:180,A AB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D BC ∥故答案为:A CBE ∠=∠或180A ABC ∠+∠=︒(任写一个即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本题的关键.26.50°##50度【分析】先由圆周角定理求出∠B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AMO 的度数【详解】∠∠AOC =2∠B ,∠AOC =100°,∠∠B =50°,∠OM ∥BC ,∠∠AMO =∠B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并找到∠AMO 与∠B 的关系,已知角与∠B 的关系,从而求出角的度数.27. 铅垂线 合页型折纸【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以及“铅垂线”、“合页型折纸法”、“长方形纸片法”的方法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1)根据重力学原理,铅垂线垂直于水平面,与铅垂线垂直的直线则与平面平行,故填:铅垂线;(2)合页型折纸其折痕与纸被折断的一边垂直,即折痕与被折断的两线段垂直,把折断的两边放到水平面上,可判断折痕与水平面垂直,故填:合页型折纸.【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垂线,利用物理力学原理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28.7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D ,140∠=,230∠=,C 40∠∴=,3∠是CDE 的外角,3C 24030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9.假.【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来分析:既要其和是个平角(或180°),也要满足位置关系.【详解】解: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知,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且有一条公共边称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时,那么这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故答案为: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的概念,比较简单.30.31°48′【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由∠AEF=90°,即可求出∠2.【详解】∠AB ∠ CD,∠1=58°12',∠∠3=∠1=58°12',∠EF∠AB,∠∠AEF=90°,∠∠2=90°-∠3=90°-58°12'=31°48′,故答案为31°4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31.∠AOC,对顶角相等,∠AOC, 80°,已知BOD,1,80°,30°,50【详解】解:因为∠DOB=∠AOC (对顶角相等),∠AOC=80° (已知),所以,∠DOB=80°(等量代换),又因为∠1=30°(已知),所以∠2=∠BOD- ∠1 = 80°-50°=30°,故答案为:∠AOC,对顶角相等,∠AOC,80°,已知,BOD,1,80°,30°,50. 32.50.【详解】试题解析:如图:∠FED,根据折叠得出∠2=∠DEM=12∠是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AE∠BM,∠1=100°,∠∠FED=∠1=100°,∠∠2=50°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33.5【详解】∠在△ABC 中,BO 和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DBO=∠OBC ,∠ECO=∠OCB ,∠DE∠BC ,∠∠DOB=∠OBC=∠DBO ,∠EOC=∠OCB=∠ECO ,∠DB=DO ,OE=EC ,∠DE=DO+OE ,∠DE=BD+CE=5.故答案为5.34.105【分析】先根据90,ACB AC BC ∠=︒=判断出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AB BD =,AD DE =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求算.【详解】∠90,ACB AC BC ∠=︒=∠45CAB ∠=︒又∠,AB BD AD AE ==∠,ADE AED BAD BDA ∠=∠∠=∠设=ADE AED x ∠=∠︒∠1802DAE x DAB ADB x ∠=︒-︒∠=∠=︒,∠180245x x ︒-︒+︒=︒∠75x =︒∠75DAB x ∠=︒=︒又∠//AB CD∠18075105ADC ∠=︒-︒=︒故答案为:10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转化相关的角度是解题关键.35.50.【分析】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ABC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的度数.【详解】∠BE 平分∠ABC ,∠∠ABC=2∠1=50°.∠DE∠BC,∠∠ABC=∠2=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6.6【分析】过点D作DF∠BC,连接B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DF=AB=4,再由等边对等角确定∠BEC=∠BCE,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及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得出BE∠DC,∆CED与∆CDB的边CD上的高相等,结合图形求解即可.【详解】解:过点D作DF∠BC,连接BD,如图所示,∠AD∠BC,∠A=90,∠∠ABC=90,∠DF∠BC,∠∠DFB=90,∠DF∠AB,∠四边形ABFD为平行四边形,∠DF=AB=4,∠BE=BC=3,∠∠BEC=∠BCE,∠CE平分∠BCD,∠∠DCE=∠BEC,∠BE∠DC,∠∆CED与∆CDB的边CD上的高相等,∠1·62CDE BCDS S BC DF===,故答案为:6.【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计算,等边对等角等,理解题意,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37.50【详解】试题解析:∠AD∠BC∠∠FEC=∠AFE=65°又∠沿EF折叠∠∠C′EF=∠FEC=65°,∠∠C'EB=180°-65°-65°=50°.【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另外要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一般.38.40°或140°【分析】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根据题意, ∠1=∠2或∠1和∠2互补.【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2=40°或∠2=180°-∠1=180°-40°=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39.5【分析】利用角平分线和平行可证得∠EBD=∠EDB,∠FDC=∠FCD,可得到DE=BE,DF=FC,可得到EF=BE+FC.【详解】∠BD平分∠ABC,∠∠EBD=∠DBC,∠EF∠BC,∠∠EDB=∠DBC,∠∠EBD=∠EDB,∠DE=BE=2,同理DF=3,∠EF=DE+DF=2+3=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角相等或两边相等.40.1.2【分析】过点F 作FG ∠AB ,垂足为G ,过点P 作PD ∠AB ,垂足为D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当PD 与FG 重合时PD 最小,利用相似求解即可.【详解】∠90︒∠=C ,6AC =,8BC =,∠AB =10,∠2CF =,将CEF ∆沿直线EF 翻折,点C 落在点P 处,∠CF =PF =2,AF =AC -CF =6-2=4,过点F 作FG ∠AB ,垂足为G ,过点P 作PD ∠AB ,垂足为D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当PD 与FG 重合时PD 最小,∠∠A =∠A ,∠AGF =∠ACB ,∠△AGF ∠△ACB , ∠AF GF AB CB =, ∠4108GF =, ∠FG =3.2,∠PD =FG -PF =3.2-2=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相似,垂线段最短,准确找到最短位置,并利用相似求解是解题的关键.41.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D∠BE ,然后求出∠2=∠E ,结合已知条件可证明AC∠DE ,进而得到∠C=∠CDE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DC=∠CDE ,等量代换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证明:∠∠A=∠1,∠AD∠BE ,∠∠2=∠E ,∠∠1=∠2,∠∠1=∠E ,∠AC∠DE ,∠∠C=∠CDE ,∠CD 平分∠ADE ,∠∠ADC=∠CDE ,∠∠C=∠AD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2.70°【分析】过点C 作//CF BA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可求解;【详解】解:过点C 作//CF BA ,∠30BCF B ∠=∠=︒,∠//BA DE ,∠//CF DE ,∠40FCD D ∠=∠=︒,∠70BCD BCF F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3.DE ∠BC ,理由见解析【分析】由条件可得到∠2+∠DFH =180°,可证得AB//EH ,可得到∠3+∠BDE=180°,结合条件可证明DE//BC【详解】DE ∠BC ,理由如下:∠∠1+∠2=180°,∠1=∠DFH ,∠∠2+∠DFH =180°,∠AB ∠EH ,∠∠3+∠BDE =180°,∠∠B =∠3,∠∠B +∠BDE =180°,∠DE ∠B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4.垂直的定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90°;同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详解】证明∠∠AF ∠CE (已知),∠∠AOE =90°(垂直的定义),又∠∠1=∠B (已知),∠CE BF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B =∠AO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FB =90°(等量代换),又∠∠AFC +∠AFB +∠2=180°(平角的定义),∠∠AFC +∠2=(90°),又∠∠A +∠2=90°(已知),∠∠A =∠AFC (同角的余角相等),∠AB CD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90°;同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 45.(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DECF 的面积=8【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E BED ∠=∠,求得BD BE =,推出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得到结论;(2)过点F 作FG BC ⊥交BC 于G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4C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C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22FG FC ==,于是得到结论.【详解】(1)解:AB BC =,A C ∴∠=∠,//DE AC ,BDE A ∴∠=∠,BED C ∠=∠,BDE BED ∴∠=∠,BD BE ∴=,BA BD BC BE ∴-=-,AD CE ∴=,AD DE =,DE EC ∴=,CE CF =,DE CF ∴=,//DE FC ,∴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CE CF =,∴四边形DECF 是菱形;(2)解:过点F 作FG BC ⊥交BC 于G ,四边形DECF 是菱形,4CE =,4CF ∴=,AB BC =,A C ∴∠=∠,30A ∠=︒,30C ∴∠=︒,90FGC ∠=︒,30C ∠=︒,122FG FC ∴==, ∴四边形DECF 的面积428EC FG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别图形.46.见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证明:∠AD 是∠CAE 的平分线,∠∠BAD =∠DAE ,∠BD ∠AE ,∠∠BDA =∠DAE ,∠∠BAD =∠BDA ,∠AB =BD ,∠AB =BC ,∠BC =BD ,∠∠C =∠CDB ,∠BD ∠AE ,∠∠E =∠CDB ,∠∠C =∠E ,∠AC =AE .【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BD .47.(1)见解析;(2)∠见解析,∠DPG =65°;∠(90°﹣12a )或(90°+12a ) 【分析】(1)利用邻补角的意义,得出∠D =∠AFD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结论;(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1)即可求出∠DPG 的度数;∠结合∠即可写出∠DPG 的度数.【详解】(1)证明:∠∠AFC +∠AFD =180°,∠AFC +α=180°,∠∠AFD =α=∠CDE ,∠AB∠DE;(2)解:∠如图即为补齐的图形,∠∠FDG与∠DGB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FDG=2∠FDP=2∠GDP,∠DGB=2∠DGQ=2∠BGQ,由(1)知AB∠DE,∠∠DFB=180°﹣α=180°﹣50°=130°,∠∠DGB=∠FDG+∠DFG,∠2∠DGQ=2∠GDP+130°,∠∠DGQ=∠GDP+65°,∠∠DGQ=∠GDP+∠DPG,∠∠DPG=65°;∠由∠知∠DPG=12∠DFB=12(180°﹣α)=90°﹣12a.当点G在AF上时,∠DPG=180°﹣(∠GDP+∠DGP)=180°﹣12(∠GDC+∠DGB)=180°﹣12∠DFB=180°﹣12(180°﹣α)=90°+12 a.故答案为:(90°﹣12a)或(90°+12a).【点晴】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其性质.4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B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ADE,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3=12∠ABC,∠4=12∠ADE,求出∠3=∠4,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F∠B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证明:∠BC∠DE,∠∠ABC=∠AD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E、DF分别是∠ABC、∠ADE的平分线.∠∠3=12∠ABC,∠4=12∠ADE.∠∠3=∠4,∠DF∠B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B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能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49.见解析.【分析】根据∠ABC∠∠DEF,得到∠A=∠D,∠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详解】解:证明:∠∠ABC∠∠DEF∠∠A=∠D,∠AB//DE;∠∠ABC∠∠DEF,∠∠1=∠2,∠BC//EF.【点睛】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0.(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60°(2)∠BPD=∠B+∠D;理由见解析(3)图∠:∠D=∠B+∠BPD;图∠:∠B=∠BPD+∠D【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作平行线,根据内错角相等可证∠BPD=∠B+∠D;(3)同样作平行线,根据内错角相等可证∠B=∠BPD+∠D.【详解】(1)过点P作EF∥AB,如图所示:∠∠B+∠BP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CD,EF∥AB,∠CD∥EF(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EPD+∠D=180°,∠∠B+∠BPE+∠EPD+∠D=360°,∠∠B+∠BPD+∠D=360°.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60°.(2)猜想∠BPD=∠B+∠D;理由:过点P作EP∥AB,如图所示:∠EP∥AB,∠∠B=∠B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EP∥AB,∠CD∥EP(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EPD=∠D,∠∠BPD=∠B+∠D.(3)图∠结论:∠D=∠BPD+∠B,。
平行线和角的计算题
1. 水平线和平行线
- 平行线是指永远保持相同距离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 水平线是指与地球表面垂直的线,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斜率的
直线。
2. 角的计算
- 角是由两条相交线段所围成的空间部分。
- 角可以用度(°)来表示,360°表示一个完整的圆。
- 角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或使用几何定理来进行。
3. 平行线和角的关系
- 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横穿的时候,形成了多个角。
- 如果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这些角的对应角度是相等的。
4. 平行线和角的计算题例子
a) 已知AB || CD,∠ABE = 70°,求∠___的度数。
- 解题思路: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BE = ∠CDE,所以
∠CDE = 70°。
b) 已知EF || GH,∠HGF = 110°,求∠EFG的度数。
- 解题思路: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HGF = ∠EFG,所以
∠EFG = 110°。
c) 已知JK || LM,∠JKA = 50°,求∠LME的度数。
- 解题思路: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JKA = ∠LME,所以
∠LME = 50°。
以上是关于平行线和角的计算题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角与平行线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20°角和60°角是补角 B. 180°角是补角C. 135°角和45°角互为补角D. 以上都不对2. 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 ∥CE 的是( )2题图A. ∠B =∠ACEB. ∠A =∠ECDC. ∠B =∠ACBD. ∠A =∠ACE3. 下图中共有对顶角( )3题图A. 5对B. 6对C. 7对D. 8对4.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应是( )A. 第一次向右拐60°,第二次向左拐140°B. 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C. 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D. 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5. 如图所示,AB ∥CD ,∠A =88°,∠C =28°,则∠E 为( )5题图A. 64°B. 60°C. 59°D. 56°6. 如图所示,AD ⊥BC ,DE ∥AB ,则∠ADE 与∠B 的关系是( )6题图A. 相等B. 互补C. 互余D. 不能确定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同旁内角互补④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8、已知OC OA ⊥,且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是( ).A.30 °B.150°C.30°或150°D.不能确定9.下列四个图中,能用∠1、AOB ∠、O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的是( )10.已知OC 平分AOB ∠,则下列各式:(1)AOBAOC ∠=∠21;(2)COB AOC ∠=∠;(3)AOC AOB ∠=∠2.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1)B .只有(1)(2)C .只有(2)(3)D .(1)(2)(3)二、请准确填空1. 已知∠α是它的余角的2倍,则∠α=____________。
初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
1、 如图,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⑵⑶
B 、⑵⑶⑷
C 、⑴⑵⑷
D 、⑶⑷ 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C .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D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如图,已知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如果∠1=31°,则∠2等于( )
4.如图,DH ∥EG ∥BC ,DC ∥EF ,那么
与∠DCB 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题图) A .30° B .45° C
.
69°
D .59° (4题图)
5.现在的时间是9时20分,此时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 .150°
B .160°
C .162°
D .165°
6.如图,直线m ∥n ,若∠1=25°,∠
2=47°,则∠BAC 的度数为( ) A .22° B .25°
C
.
27°
D .30°
(6题图) (8题图)
7.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 ,b ,c ,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a ∥b ,b ∥c ,则a ∥c B .若a ⊥b ,a ⊥c ,则b ⊥c
C .若a ∥b ,a ⊥c ,则b ⊥c
D .若a ⊥b ,a ⊥c ,则b ∥c
8.如图,AB ∥EF ,∠C=90°,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 .∠β=∠α+∠γ
B .∠α+∠β+∠γ=180°
C .∠α+∠β﹣∠γ=90°
D .∠β+∠γ﹣∠α=90°
9.已知直线m ∥n ,点A 在m
1
2
1 2
2 1
1 2
上,点B、C、D在n上,且AB=4cm,AC=5cm,AD=6cm,则m与n之间的距离()A.等于5cm B.等于6cm
C.等于4cm D.小于或等于4cm 10.若AD∥BE,且∠ACB=90°,∠CBE=30°,则∠CAD的度数为()A.30°B.40°C.50°D.60°
(10题图)
H
G
F E
D
C B
A
图2
(12题图)1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A.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B.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C.一对对顶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D.
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12、如图2,AB∥CD,FE平分∠GFD,
GF与AB交于H,∠GHA=40°,那么∠BEF的度数是()A.110° B.120° C.100°D.130°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3分)13.48°39′+67°41′=,105.48°=°′〞.14.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则∠BOE= 度,∠AOG= 度.1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4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16.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若第一次拐角∠A=130°,第二次拐角∠B=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 为_______度.
(14题图)(16题图)(17题图)
1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DAC=∠ACB;
②∠BAC=∠ACD;③∠BAD+∠ADC=180°;
④∠BAD+∠ABC=180°.其中能使直线AB ∥CD成立的是.(填序号)
18.如图,已知AE∥BD,∠1=130°,∠2=30°,则∠ABD= ,∠C= .19.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AE ∥BC,则∠AFD=__________。
?
20.如图,把长方形沿对折
后使两部分重合,若,
则
=__________。
(18题图) (19题图) (20题图) 三、 解答题
21(7分).如图,已知,∠BAP 与∠APD 互补,∠1=∠2,在括号内填上理由,说明∠E=∠F .
(21题图)
解:∵∠BAP+∠APD=180°
∴AB ∥CD
∴∠BAP=∠APC
又∠1=∠2
∴∠BAP ﹣∠1=∠APC ﹣∠2 即∠3=∠4
∴AE ∥PF ∴∠E=∠F 22.(10分)如图,AB 和CD 交于O 点,OD 平分∠BOF ,OE ⊥CD 于点O ,∠AOC=40°,求∠EOF 的度数.
23、(9分)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EF ,GH 所截,且∠1=∠2,∠3=105°,∠4等于多少度?请说明理由. 24.(10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OF 平分∠BOD . (1)填空:∠AOC=50°,∠FOD= 度;
(2)∠AOC=α°.则∠EOD=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探究∠EOD 与∠FO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5.(1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二人在△ABC 中的行进路线,甲:B→D→F→E;乙:B→C→E→D.已知∠1+∠2=180°,∠3=∠B .
(1)试判断∠AED 与∠AC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有哪些路线是平行的?
26.(12分).已知,AB ∥CD ,点P 为AB 、
CD 之间一点,连接AC .
(1)如图1,若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求证:AP ⊥CP ; (2)如图2,若∠PCD=2∠BAP ,∠APC=90°,∠ACP=5∠PAC ,延长AP 交CD 于点E ,试探究∠PAC 与∠AE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