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霉菌毒素脱霉剂在肉鸡上的应用实验
- 格式:pdf
- 大小:306.26 KB
- 文档页数:3
霉变饲料中添加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人工感染发生的影响作者:朱连勤朱风华朱祖贤高晨陈甫王光黄凯宋明明来源:《家禽科学》2014年第12期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霉变饲料和/或添加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人工感染发生的影响。
选取140羽1日龄健康的AA肉鸡随机分成7个组,每组4个重复。
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饲喂霉变饲料;第3~7组以混合感染病鸡病变组织匀浆饮水制作人工感染疾病模型;第3~7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霉变饲料、霉变饲料+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霉变饲料+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抗氧化剂、霉变饲料+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抗氧化剂+中药增免剂。
试验期35d。
结果发现,肉鸡摄入霉变饲料与摄入正常饲料相比,提高肉鸡料重比和死淘率,显著降低肉鸡增重、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血清IBDV、H9N1V和NDV抗体水平(P关键词:霉菌毒素;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人工感染;氧化损伤;免疫功能;肉鸡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12-0012-06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及对免疫应答抑制是主要的毒性作用之一,导致动物抗病力下降,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强[1]。
但对于饲料霉菌毒素可能造成家禽免疫失败和混合感染多发的风险,却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家禽混合感染是因疫苗免疫失败、免疫抑制性病原、滥用药物等因素导致家禽抗病力下降所致[2]。
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3],已经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
探索霉菌毒素在肉鸡混合感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混合感染发生的影响,确定霉菌毒素在肉鸡混合感染发生上可能扮演的角色,并进一步验证由本实验室研制的复方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效果,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与处理选取140羽1日龄的肉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4个重复。
饲料防霉剂对肉鸡生产的研究作者:刘瑞艳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4期摘要肉鸡饲喂添加0.2%的饲料防霉剂的研究结果发现,饲料防霉剂对适口性、生长发育,日增重及饲料报酬均无不良影响,同时对禽体剖解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也表明,对机体内环境及多种代谢均不会出现异常,霉可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饲料防霉剂。
关键词防霉剂;肉鸡;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1.078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养殖业中越来越重视饲料发霉问题。
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主要症状为肠道病久治不愈,饲料便频繁发生,投药后几天反复发作;具体危害鸡的免疫器官,导致疫苗免疫失效、破坏消化道引发各种溃疡炎症、破坏血管壁增加心脏负担引发腹水症、引起鸡产蛋量及质量下降、痛风,以及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等[1-2]。
市场上使用的防霉剂多达几十种,主要是有机酸、有机盐类及有机酯类,其中以有机酯类,特别是以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米要成分的防霉效果最佳,霉可脱即属于此类防霉剂。
霉可脱防霉效果极强,安全低毒在生长育肥猪的应用研究表明[3],添加0.2%霉可脱的饲料对适口性、猪的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肌肉、品质均无不良影响。
本研究拟对霉可脱对肉鸡生产及代谢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鸡的选择在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都校区养殖基地选择体重相近的1月龄桃源鸡20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只,1组为试验组,2组为对照组。
1.2 饲料组成及饲养管理饲料由自己配制,主要原料为玉米、麦麸、豆粕、鱼粉等组成,营养水平根据中国肉鸡饲养标准配制。
两组基础日粮相同,在试验组日粮中加0.2%的霉可脱,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防霉剂。
试验鸡均饲养在条件相同的同一鸡舍内,采用网上平养,每天投食两次,准确称取耗料量,自由饮水,由专人饲养。
试验鸡分组后,开始设喂试难用料,预饲7 d,证明健康后,早晨空腹称重正式进入试验。
实践Practice100饲料营养文 ⊙ 王丽娜 周盛昌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生猪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引起畜禽和人类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
做好原料和饲料的防霉和脱霉工作是减少霉菌毒素危害的途径之一,而饲料中防霉剂和脱霉剂的应用可达到很好的防霉去毒效果。
1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是一类能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饲料霉变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而言,饲料水分含量超过12%时必须使用防霉剂。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复合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3类。
1.1 化学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等。
其中,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无毒性,对各类霉菌、芽胞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霉剂。
一般丙酸的添加量为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0.2%~0.5%。
因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而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因此,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的复合防霉剂是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1.2 复合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是由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既能保持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型,如复合型丙酸盐的防霉效果就优于单一型丙酸钙。
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型防霉剂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张红兵;苏子峰;程志斌;廖启顺;李晓珍【摘要】试验选取200只21日龄健康罗斯肉鸡,分为5个处理组,处理组1(正对照组)不添加霉菌毒素、处理组2(负对照组)添加黄曲霉毒素250mg·t-1、处理组3~5在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低、中、高”3个剂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组1、4、5肉鸡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处理组2和3(P<0.05);处理组2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处理组1和5(P<0.05);处理组1、4、5肉鸡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优于处理组2和3(P <0.05).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能够有效降低霉菌污染的饲料危害.【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霉菌毒素吸附剂;肉鸡;生长性能【作者】张红兵;苏子峰;程志斌;廖启顺;李晓珍【作者单位】云南西尔南饲料有限公司,昆明650224;大理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031;云南西尔南饲料有限公司,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31;S814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1]。
由于谷物是畜禽的主要饲料粮,因此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是现代饲料工业和畜牧业需要共同面对的生产问题。
霉菌毒素会严重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且多数霉菌毒素具有强烈致癌性、致突变性,容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
另外,在当前日益高涨的饲料原料价格形势下,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及饲料无法正常使用,将使饲料及养殖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2]。
因此,尽可能的消除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饲料原料及饲料中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提高饲料质量,保障畜禽生产性能及畜产品安全性,对于现代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十分必要[3-5]。
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养鸡厂出现霉菌什么原因鸡得霉菌毒素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鸡养殖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
由于霉菌毒素的多样性和协同性,造成了生产中防控比较困难,长期危害鸡群健康,控制霉菌毒素的生长与滋生、防止霉菌毒素中毒,在鸡养殖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防治霉菌方法
鸡的饲料中添加适量达龙霉立清,专治霉菌毒素,市面上普通的脱霉剂只能脱表面上的霉,里面的霉脱不掉,达龙霉立清从根本治疗霉菌,治霉菌分解霉菌,清洗水管水垢。
临床症状
患鸡精神沉郁,畏寒,呆立,采食量下降或不升,拉饲料便,吐口水,患鸡逐渐消瘦,冠小、苍白,脚苍白,软脚,鸡群均匀度差,残次鸡多。
摘 要:环境温暖湿润是霉菌孳生的有利条件,在谷物的生长、收获、储藏,饲料加工、销售运输以及鸡只采食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引起饲料霉变,代谢和产生出大量的霉菌毒素,而家禽对霉菌毒素敏感,尤其是肉雏鸡,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低,对霉菌毒素更加敏感,很容易发生霉菌中毒。
关键词:肉雏鸡;霉菌毒素中毒;防治;体会1 临床症状2017年7月,莒南县岭泉镇鲍某养鸡场引进10000只白羽肉鸡,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育雏到20d,发现有部分鸡只精神状态较差,采食少,有的停止采食,不愿走动,双翅下垂、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严重的出现腹式呼吸症状,仰头张口,伴有罗音、摇头甩鼻、有的病鸡出现共济失调,神经症状,有的病鸡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眼睑膜下形成干酪样的小球状分泌物。
2 病理变化剖检部分病死雏鸡,可见皮下出血,胸部气囊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腹部气囊出现黄斑,肝脏明显肿大,质脆,个别出现黄染现象,脾脏肿大发黑,肾脏肿大,颜色变淡,肌胃角质层很容易剥离,腺胃与肌胃交界处个别出现溃疡现象,小肠粘膜肿胀出血。
3 诊断治疗(1)取肺或气囊上的结节剪碎,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滴,在高倍镜下观察见到肺部结节中有曲霉菌的菌丝。
气囊上结节见到分隔菌丝,特征性的分生孢子柄和孢子。
根据临床观察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霉菌毒素中毒。
(2)霉菌中毒原因分析:通过观察发现,由于是机器自动送料,长时间没有清理料槽,加上饮水器漏水滴到饲料槽内,导致料槽底部饲料结块,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结块饲料很快霉变,导致部分病鸡采食后造成霉菌中毒。
(3)清除霉变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清除料槽内的结块霉变饲料,洗净料槽,调整水槽和料槽的距离,防止水槽中的水滴到料槽内,造成新的霉变。
采用勤填勤喂的方式,等料槽内的饲料吃干净后再添加。
把患病鸡只挑出隔离,加强鸡舍内的通风,降低鸡舍内的湿度。
(4)药物治疗:制霉菌素拌料,在饲料中加入制霉菌素0.4g/ kg,连用3d,0.05%硫酸铜饮水,每天一次,连用3d,同时复方多维素拌料,以提高病鸡的抗病能力。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36 ·2021.230 引言近年,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肉鸡霉菌毒素中毒时常发生,对肉鸡的脏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肉鸡健康成长,给肉鸡养殖带来很大的损失。
想要保证肉鸡的健康养殖,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饲料和垫料的霉菌污染,进而降低肉鸡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几率。
1 霉菌毒素中毒发生原因1.1 饲料生产导致含水量增高在生产颗粒料的过程中,生产者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冷却机器和配套风机,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细心的进行调整校验,将会令颗粒料中不能够充分冷却,导致这些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且温度偏高。
颗粒料在装入包装袋后不能够保持空气流通,为饲料霉变创造了条件。
1.2 饲料运输、储存不当饲料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受高温、潮湿环境的影响,导致饲料含水量增加,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使其在贮存过程中出现霉变,导致饲料霉菌毒素积攒[1]。
1.3 饲养因素肉鸡一般都是采用地面平养方式,如果使用的垫料潮湿或者鸡舍内的环境潮湿,不能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采食不完的饲料接触潮湿的地面环境导致饲料霉变,肉鸡采食霉变饲料后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现象。
2 危害2.1 引起各器官组织受损肉鸡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后,病鸡身体的不同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由于肉鸡身体各项组织和器官都受到严重的损坏,进而造成肉鸡生存能力的降低。
2.2 造成免疫抑制在感染这种病菌后肉鸡的各项组织器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肉鸡的身体各项机能都会下降,进而造成免疫能力低的现象。
在感染霉菌毒素后也会伴随着其他病症,还会降低肉鸡抗病毒能力减弱,引发其他疾病。
2.3 生产性能下降霉菌毒素除了影响免疫能力外,还会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2]。
鸡群在出现霉菌毒素中毒后,食欲下降,不能通过进食获取足够的营养,造成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
3 临床症状雏鸡感染霉菌毒素的初始阶段会出现进食减少、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观察初级的运动状态可发现患病鸡双翅下垂,不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