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获14号线30年运营权
- 格式:docx
- 大小:11.83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北京地铁建设市场规模分析一、市场概述随着北京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地铁建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地铁作为北京市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对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北京地铁建设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二、市场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北京地铁建设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首先,政府以“公交优先、地铁为主”的交通规划政策为导向,加大了对地铁建设与扩展的投入。
其次,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地铁建设成为改善交通状况的重要手段,因此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
再者,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增多,对便捷的交通方式有着迫切需求,从而加速了地铁建设市场的发展。
三、市场规模分析截至目前,北京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地铁线路的建设和扩展。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地铁运营里程已超过600公里,站点总数超过300个。
其中,轨道交通十三号线、十五号线等新线路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北京地铁的覆盖范围。
预计未来几年北京地铁建设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市场规模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建设投入的增加,同时也体现在供应链的扩展以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地铁建设涉及地铁车辆、信号设备、施工材料等多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地铁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规模扩张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商机。
四、市场竞争情况北京地铁建设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
目前,国内外多家知名的企业参与北京地铁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格局。
由于市场规模庞大且前景广阔,各大企业积极争夺市场份额,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力度。
同时,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更容易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除了企业间的竞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也对市场竞争产生着重要影响。
政府鼓励地铁建设,提供支持和资金保障,为市场激烈竞争创造了良好环境。
五、市场前景展望展望未来,北京地铁建设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首先,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地铁交通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北京地铁的建设历程北京地铁的建设历程自1971年北京地铁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以来,北京地铁的建设历程可谓是一部壮丽的发展史。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北京地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不断为北京市民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出行方式。
在建设初期,北京地铁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70年代末,决策者们提出了建设北京地铁的构想,但由于技术条件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人口集聚度较低等原因,这一计划并未立即实施。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地铁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于是,1981年,北京地铁一号线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北京地铁建设的起步。
一号线的建设经历了五年时间,耗资近一亿元人民币。
1987年,北京地铁一号线全线贯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条地铁线路,并于1981年9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一号线的开通对于当时的北京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北京地铁系统的初步形成,也为后续地铁线路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地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全市人民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198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重提“地铁建设大纲”,并成立了北京地铁公司,负责统筹和推进地铁建设。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北京市政府相继制定了五个地铁规划,不断扩大地铁网络的覆盖范围。
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了地铁建设的迅速推进。
1992年,北京地铁二号线全线开工,标志着北京地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号线的全长23.1公里,由西二环的复兴门站到东四环的东直门站,是当时我国建设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地铁线路。
1998年底,二号线正式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市民的出行需求,同时也是北京地铁实施“北南快线、东西慢线”的运营模式的重要一环。
此后的几十年里,北京地铁系统迅速发展,陆续开通了三号线、四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成为地铁建设的重要契机,乘务员和车站工作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确保地铁运输安全、畅通。
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地铁更是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众多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北京市政府开始考虑建设地铁系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重新开始考虑地铁建设的问题,并于1984年成立了北京市地铁建设指挥部。
1987年,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这条地铁线全长23.1公里,共设16个车站,连接了北京市中心的西单和北京火车站。
1992年,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条地铁线路。
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北京市政府开始考虑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
1995年,北京地铁2号线开始建设,这条地铁线全长23.1公里,共设18个车站,连接了北京市中心的西直门和北京南站。
1999年,北京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2002年,北京地铁13号线开始建设,这条地铁线全长40.8公里,共设16个车站,连接了北京市中心的西直门和北京南站。
2003年,北京地铁1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北京市政府开始考虑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
2007年,北京地铁4号线开始建设,这条地铁线全长28.2公里,共设24个车站,连接了北京市中心的西直门和北京南站。
2009年,北京地铁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2010年,北京地铁10号线开始建设,这条地铁线全长57.1公里,共设45个车站,连接了北京市中心的西直门和北京南站。
2012年,北京地铁10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目前,北京地铁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共有22条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700公里,共设有405个车站。
北京地铁每天的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总结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北京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从最初的一条地铁线路到现在的22条地铁线路,北京地铁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相信北京地铁的发展还将继续。
北京: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系统| ΤΗΕΜΕ 话题北京轨道交通发展总体情况自世界第一条地铁线于1863年在英国伦敦诞生后,现已有51个国家建成运营地铁及轻轨线,总里程已超过9000公里,平均每年建成63.3公里。
从1863年至今的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来看,上个世纪是世界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期,而我国从本世纪开始城市轨道交通才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我国第一条地铁线于1969年10月在北京建成通车,相比伦敦滞后106年。
从各国首条建成的地铁或轻轨的年代排序来看,我国位列第24名,起步不算最晚,但在20世纪中发展甚慢,正式高速发展是从21世纪开始(见附表)。
北京轨道交通发展历程1965~1981年:早期地铁系统(一期工程)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在1969年10月1日完工。
这条线路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地铁线路,而且也早于香港、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
1981年9月15日,在试运营10年之后,北京地铁终于对外开放,包括19座车站,从西山的福寿岭到北京站的27.6公里线路。
1982年,北京地铁年客运量达到了7250万人次。
1984~2000年:二期工程1984年9月20日,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开通运营。
这条马蹄形的线路自复兴门至建国门,长16.1公里,有12座车站。
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可以组合成一个环,但直到1987年12月28日,两条已有线路才被重新组合成两条新线,即自苹果园至复兴门的1号线和沿北京内城城墙行驶的环线——2号线。
北京地铁在1988年年输送旅客量达到了3.07亿人次。
1990年,地铁日客流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全年总客流量达到了3.81亿人次。
1991年1月26日,1号线沿长安街东延的规划获得批准,总投资20亿元。
西单站在1992年12月12日开始运营,其余线路则在1999年9月28日通车。
2000年1月26日,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贯通运营。
2001~2007年:飞速发展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地铁事业的发展。
北京地铁各线简介(1)北京地铁已开通线1.北京地铁 1 号线原称一线,全长 30.44 千米,是中国第一条地铁,设 53#高井站, 52#福寿岭站,苹果园站、古城站(原古城路站)、八角游乐园站、八宝山站、玉泉路站、五棵松站、万寿路站、公主坟站、军事博物馆站、木樨地站、南礼士路站、复兴门站、西单站、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王府井站、东单站、建国门站、永安里站、国贸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东站共 25 座车站,(四惠站,四惠东站为地上站,52、53 站不运营)。
2.北京地铁 2 号线: 2 号线的线路图呈较规则的圆角矩形。
线路东段、北段、西段的走向与北京二环路重叠,线路南段沿长椿街-前门-建国门行驶。
2 号线设西直门站、车公庄站、阜成门站、复兴门站、长椿街站、宣武门站、和平门站、前门站、崇文门站、北京站、建国门、朝阳门站、东四十条站、东直门站、雍和宫站、安定门站、鼓楼大街站、积水潭站共 18 座车站。
3.北京地铁四号线: 4 号线是北京市道路交通网络中一条贯穿市区南北的轨道交通主干线,于 2009 年 9 月 28 日开通。
线路起自南四环路北侧,沿马家堡西路、菜市口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西直门内外大街、中关村大街、清华西路、颐和园路,终至安河桥北。
跨越丰台、西城、海淀三个行政区。
沿途经过密集的居民生活区(马家楼-宣武门一带)、繁华的商业区(西单-新街口一带)、有“中国硅谷”之称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一带)以及秀丽的风景名胜区(圆明园-北宫门一带)。
北京地铁 4 号线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总投资 46 亿元,注册资金 13.8 亿元,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地铁公司各占49‰,北京市基础投资有限公司占2‰,工商注册名称为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香港地铁取得 30 年特许经营权。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是 4 号线的运营公司,(运营其它线路的是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北京14号线运营时间北京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地铁网络中的一条线路,全长48.6公里,设有31个车站,连接着城市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它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14号线的运营时间从早上5点30分开始,到晚上11点30分结束。
这个时间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乘客的需求,既能够适应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又能够满足夜间活动的需要。
相较于其他地铁线路,14号线的运营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是它的设立是为了满足该区域居民的出行需求。
早上的5点30分,正是许多市民起床准备上班、上学的时间。
14号线的提前开通,为大家提供了早高峰期间的交通选择。
对于那些需要早起的人来说,可以提前在早晨乘坐地铁,省去了排队等待公交车的时间,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晚上的11点30分,离晚高峰期还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点之前的运营时间可以满足大多数乘客的需求。
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晚归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略微不便。
因此,一些地铁线路为了服务这部分市民,会延长运营时间,比如特定的节日或者活动期间。
当然,延长运营时间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成本效益进行考量。
然而,在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地铁是最受欢迎的交通方式之一。
每天都有大量的乘客依靠地铁出行。
考虑到14号线的长途运营距离和车站数量,运营时间的安排可能需要更多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也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例如车辆维修和设备保养,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顺畅的出行。
尽管14号线的运营时间可能不如其他地铁线路那样长,但是它依然为市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
在日常的高峰和平峰期间,乘客可以准时到达目的地。
对于那些需要晚间出行的人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的交通方式,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不断改进运营时间应该是地铁网络发展的方向之一。
这需要政府、交通部门和相关利益方的合作与努力。
通过调整时间表、增加车次和晚间运营,可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需求。
总的来说,14号线的运营时间只是一个方面,同样也要考虑到其他的交通网络和出行需求,以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北京地铁发展史北京地铁发展史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
1959年2月27日,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同时还开通了2号线、4号线、八通线、昌平线,这标志着北京地铁正式进入了发展的历史。
1960年,北京地铁添加了10号线和13号线,使得北京地铁网络辐射范围得到了扩大。
此外,为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地铁系统也加强了安全措施,增加了售票厅、修车厂、报站服务等措施,以确保乘客安全、便捷出行。
1970年,北京地铁网络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增加了5号线和6号线,使得北京地铁网络更加完善。
此外,北京地铁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车站,大大提升了乘客的出行舒适度,也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系数。
1980年代,北京地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开通了8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14号线等多个新线路,使得北京地铁网络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此外,北京地铁还对其车辆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更多的安全装置,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1990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京地铁又增加了15号线、16号线、17号线、18号线等多条新线路,使得北京地铁网络成为一个大型的网络,有助于市民出行,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方式和便利。
此外,为了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地铁系统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增加了车厢内的空调、电视机等设施,让乘客能够享受更舒适的出行环境。
21世纪以来,北京地铁网络也在不断增加新的线路,如19号线、20号线、21号线等,使得北京地铁的辐射范围更为广泛,更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为了使乘客更加安全出行,北京地铁也在不断改进其设施,增加了更多的摄像头、门禁、安全报警按钮等,确保乘客的安全。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北京地铁已经形成了一个辐射范围广阔、安全可靠、出行便捷的完整体系,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北京地铁14号线线路图北京地铁14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重要线路,是东西向的地铁线路。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条线路的详细情况。
北京地铁14号线起于张郭庄站,始发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张家湾镇东侧,与14号线西段车辆段相连。
该线向东北方向穿越大兴区,然后经过丰台区和东城区,最后在善感寺站与13号线相接。
线路全长约48.7千米,共设车站32座。
14号线是一条始发终到线路,换乘站较多,方便市民通勤出行。
14号线的首末班车时间是6:00至22:30,全程运营时间约为16.5个小时。
14号线的列车运行速度约为每小时80千米,车站停留时间一般为30秒至2分钟,具体根据车站客流情况而定。
以下是14号线的详细车站列表:1. 张郭庄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张家湾镇,是14号线的起点站。
2. 园博园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北京植物园周围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
3. 大瓦窑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周边有多个社区和大型商场。
4. 郭庄子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附近有多个居民区和学校。
5. 大井站:位于丰台区,是14号线进入丰台区的第一个车站。
6. 七里庄站:位于丰台区,是14号线与9号线的换乘站。
7. 西局站:位于丰台区,附近有多个写字楼和商务中心。
8. 花乡站:位于丰台区,是14号线进入城区的第一个车站。
9. 治外法学院站:位于丰台区,周边有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
10. 马家堡站:位于丰台区,是14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
11. 北京南站:位于丰台区,是北京市的重要火车站之一。
12. 陶然亭站:位于西城区,车站附近有多个著名景点。
13. 北京南站:位于丰台区,是北京市的重要火车站之一。
14. 永定门外站:位于东城区,车站附近有多个商业区和居民区。
15. 朝阳门站:位于东城区,是14号线与2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站。
16. 建国门站:位于东城区,车站附近有多个购物中心和办公楼。
17. 北京站:位于东城区,是北京市的交通枢纽之一。
18. 前门站:位于东城区,车站附近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
地铁14号线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地铁网络中的一条重要线路,它的建设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线路规划于2002年11月,并于2013年12月开通试运营,全长38.2公里,设有34个车站。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铁14号线的线路走向、沿线站点以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首先,地铁14号线的起点站是张郭庄站,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之后经过6个车站,途经了郭庄子、大石河东、马各庄、南法信、后厂村和龙泽站。
之后,地铁14号线进入昌平区,途经了7个车站,包括回龙观东大街、平庄、回龙观、霍营、立水桥、北苑和望京西站。
最后,该线路进入朝阳区,经过7个车站,分别是望京、望京东、崔各庄、马泉营、孙河、国展和花梨坎。
终点站为北京南站,与地铁4号线相连。
地铁14号线的开通对沿线区域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该线路的开通使得房山区与市区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缩短了居民的通勤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其次,14号线沿线的朝阳区和昌平区是北京市的繁华商业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该线路的建设也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此外,地铁14号线还连接了北京南站,这是北京市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与京广、京九和京沪铁路相连,使乘客可以方便地进行铁路换乘。
这为长途旅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提高了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
除了为乘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外,地铁14号线还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该线路采用了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能源利用率。
线路沿途的车站也配备了现代化的清洁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洁净的出行环境。
总而言之,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地铁网络中的一条重要线路,它的开通为沿线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期待着地铁14号线能够继续完善和扩展,为更多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北京地铁14号线年底开通甩4站分东西两段运营
佚名
【期刊名称】《市政技术》
【年(卷),期】2015(33)3
【摘要】计划于2015年年底开通的地铁14号线中段将有4站暂不开通,14号线开通时将分为东、西两段运营。
2015年年底本市将开通14号线中段和昌平线二期两条线路。
根据线路方案,14号线中段将在金台路继续向南到工业大学,再向西经过北京南站,终点为右安门外站。
其开通将改善本市东南部的交通。
【总页数】1页(P76-76)
【关键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方案;工业大学;中段;东南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3
【相关文献】
1.北京地铁14号线2015年底开通甩4站分东西两段运营 [J],
2.地铁14号线中段年底开通试运营5分钟发车间隔5站可换乘 [J], ;
3.北京地铁新线体现六大人性化设计——5号线年底开始设备安装 2007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 [J],
4.北京地铁16号线2016年年底开通10站搭上4号线 [J],
5.北京地铁17号线贯穿京城南北近50 km南段今年底开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作为城市快速、便捷、经济、大运量轨道交通体系,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在引领和支撑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北京地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充分展示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非凡成就,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北京地面交通的压力,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当我们乘坐地铁7号线和14号线时,深刻地感受到“人性化”的设计,给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士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在建所有轨道交通线除设置直升电梯、残疾人轮椅升降台外,在地上封闭路段均以对角线形式设置2部电梯,为特殊人群提供方便的同时,更使我们耳目一新,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也正是地铁轨道交通便捷、快速、准时、运营能力大、节能环保,在安全上有保证的特点,使人们的出行选择轨道交通方式的人越来越多了让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成为了我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我们在享受这十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的时候,使我们不由自主地翻开北京地铁的发展历史。
据资料显示: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历经千难终于正式通车,这条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至北京站大约23公里,设有17个站点,直到1981年才正式对外开放,次年,地铁年客运量达到了7250万人次;1984年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开通运营;1995年北京地铁客流量达到5.58亿人次的历史新高。
我们都知道,从2001年到2008年,北京地铁开启了全面加速阶段,8年的时间修建了“八通线、5号线、4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线、亦庄线及9号线中段”8条轨道交通线路;到2019年北京地铁线路已经增至22条,日均客流800余万人次,年乘坐量超过30亿人次,出行高峰最小发车间隔缩短至20秒,还全面实施了手机二维码进站方式,大大便捷了出行的人们;2020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网已经达到了30条,而去年北京一口气开通了11号线西段、17号线南段、19号线一期、首都机场线西延、8号线三期剩余段、14号线剩余段、S1线剩余段、昌平线清河站、16号线玉渊潭东门站9条地铁线(段),使2021年成为了北京轨道交通建设通车线路最多的一年。
中国地铁30年发展历程(附详细城市地铁建设情况)1990年中国城市地铁图,90年代之前,中国只有北京、香港和天津拥有地铁,69年10月: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建成通车(中国第1个拥有地铁的城市),79年10月:香港石峡尾—观塘线正式通车(中国第2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981年09月:北京地铁2号线正式对外营运,84年12月:天津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中国第3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1991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0年01月:上海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中国第4个建造地铁的城市)1992年中国城市地铁图。
1993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3年12月:广州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中国第5个建造地铁的城市)1994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4年12月: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建成通车(中国第4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995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5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试运营,7月正式投入运营。
1996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6年中国台北建成了台北第一条城轨交通线路。
1997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8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8年12月:广州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中国第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999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999年04月:南京地铁1号线获批,1999年10月:武汉轻轨1号线获批,1999年12月:深圳地铁一号线一期开工建设(中国第6个建造地铁的城市)2000年中国城市地铁图,2000年06月: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贯成通车,上海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2000年12月: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开工建设(中国第7个建造地铁的城市),武汉轻轨1号线一期开工建设(中国第8个建造轨道交通的城市)。
2001年中国城市地铁图,2001年01月:天津地铁9号线(津滨轻轨)开工建设,2002年中国城市地铁图,10月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轻轨一期工程):长春站-卫光街试运营。
11月:天津地铁1号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12月:北京地铁5号线开工建设,上海地铁3号线一期建成通车,广州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
北京地铁获14 号线30 年运营权
昨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与京港地铁有关负责人签署北京地铁14 号线相关协议。
为期两天的第16 届京港洽谈会昨日落下帷幕,在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35 个项目现场签约,总额为101 亿美元,折合636.3 亿元人民币,数量和规模均达到历届京港洽谈会之最。
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等北京市领导及港方相关人士参加了签约仪式。
六个月内资本金到位
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巡视员苏宏介绍说,所有在京投资项目单体签约金额均超过亿元人民币。
既有北京地铁14 号线这样的京港两地合作项目,又有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这样的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项目,同时,还有北京的老字号吴裕泰利用香港的产业资源优势走出去的项目。
苏宏说,签约项目均属于实际签约,随着未来相关投资、立项手续的快速办理,绝大部分项目将在三到六个月内实现资本金到位,正式启动投资。
获14 号线30 年运营权
市交通委代表市政府与京港地铁草签《北京地铁14 号线项目特许协议》。
京港地铁将采用PPP(公私合营)模式参与14 号线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并将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得14 号线30 年运营权。
这是京港地铁继4 号线、大兴线后,参与经营的又一条北京地铁线。
14 号线初始投资约500 亿元人民币,是北京市在建地铁中投资最大的。
建设内容划分为A、B 两部分。
A 部分主要包括洞体和车站结构等土建工程,约350 亿元,占初始总投资70%,由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公司负责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