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茶园管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50.33 KB
- 文档页数:2
无公害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作者:程啟霞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1期摘要从秋挖培土,清兜亮脚;注重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结构;做好病虫防控,降低病虫基数;做好冬季防冻工作等方面总结了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园;秋冬季;管理;肥水管理;病虫防控;冬季防冻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115-01秋冬季,是茶树修生养息的关键时期,茶树根系的生长、树体养分的积累、茶树耐寒性的提高,翌年春茶的早发等,都和秋冬季的栽培管理密切相关[1-2]。
茶园的秋冬季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秋挖培土,清蔸亮脚秋挖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其通透性和土壤肥力;秋挖可以清除茶园杂草,更新部分老根,提高茶树生长能力;同时能恶化病虫害滋生环境,减轻病虫的发生[3]。
秋挖深度为20~30 cm,行间可略深,树冠下略浅,一般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秋挖时一定要挖到边。
对于坡度较大的茶园,为了保持水土流失,应避免深耕。
秋挖后进行根际培土,既可提高土壤温度,增加抗寒性,又可抑制越冬的蛹羽化,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
培土应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进行,厚度为10 cm左右。
清蔸亮脚就是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剪除病虫枝、徒长枝、细弱枝及清除枯枝落叶等,保持行间20 cm左右,利于行间通风透光,恶化病虫越冬环境。
注意病虫枝和枯枝落叶上易存病菌、虫卵等,应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2 注重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结构茶树秋挖损伤根系,不同程度地影响茶树的生长,必须配合施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秋季干旱天气较多,土壤墒情较差,要及时浇灌,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施基肥一般在10月上中旬完成,要求做到基肥沟施,深度超过25 cm,施后覆土。
基肥数量一般为施无害化处理的土杂肥15.0~22.5 t/hm2或饼肥1.5~3.0 t/hm2,同时配施磷钾肥225~300 kg/hm2;或直接施入茶树专用肥。
浅谈茶园冬季田间管理技术作者:尹西鹏陈世品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06期安徽省霍山县落儿岭镇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霍山县的西南边,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辖区面积61.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份道路和庄园”,约1万人口,2800多户,辖5个行政村。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美,适于茶树生长,拥有可采茶园0.7万余亩,户均2亩多。
茶产业是当地农民家庭收入、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为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茶园管理特别是冬季茶园管理尤为重要。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喜温暖湿润,适应性强,小叶种较大叶种耐寒和抗旱。
在冬季抓好茶园管理非常重要,它决定着来年茶叶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为更好地保障茶树正常生长越冬休眠,恢复茶园地力和协调树体水肥营养,延长茶树经济寿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冬季茶园田间管理,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对茶树安全越冬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冬修剪茶树修剪是茶园科学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建立完整的修剪制度,正確地使用这一技术,来调整树形、调控营养,是茶树持续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
为此,采取正确的方法方式进行茶树冬修剪,既能促进次年新芽萌发早、出芽整齐,恢复树势,又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1.1修剪时间应选择茶树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养料贮藏最丰富时进行。
在晴好天气环境下进行修剪,使剪口较快愈合;避免在有雨水状态下修剪,保障茶树剪口不被雨水侵蚀而感染。
在当地一般是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修剪为宜。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也可在次年叶芽萌发前进行。
1.2幼龄茶园定型修剪茶树被人类利用的部分是叶子,是采叶子作物,所以要求茶树分枝多,茶蓬大,这样长叶子就多,采摘面就大,采叶量就大,产量就高。
为促进幼龄茶树分枝,控制生长高度,培养茶蓬骨架,扩大树冠,塑造优质丰产树型。
因此幼龄茶园要经过定型修剪。
幼龄茶树的修剪叫定型修剪,打破顶端优势,刺激侧芽腋芽发育生长。
定型修剪要经过3~4年连续修剪来完成的。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
(1)深翻除草,深施有机肥.10~11月份是茶树根系生长发育高峰期,因此施基肥的时间多发生在10月~11月,最迟不超过11月底.基肥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如猪牛粪、堆肥、饼肥等,配合施用少量磷肥.一般施用饼肥100公斤,配施磷肥20公斤深耕时深度20厘米左右,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深耕时结合铲除杂草,埋入土中.基肥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施肥量的30%.
(2)使用石硫合剂封园. 1、封园(防治)时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中旬.
2、稀释浓度和用量:采用45%结晶石硫合剂(一般0.8市斤/包),稀释150倍喷施.一般每亩用本石硫合剂一包.防止浓度偏高造成茶树落叶.
3、防治方法:用喷雾器将茶树上下内外喷匀喷透.
4、防止腐蚀:本石硫合剂属碱性农药,有较强的腐蚀性,希广大茶农在用药时要注意防止皮肤腐蚀,用完药后要注意清洗喷雾器具.
宣州区农委蒋正中提醒您注意近期茶园管理1深翻除草,施有机肥.10-11月份是茶树根系生长发育
高峰,因此施基肥的时间多发生在10月-11月,不超过11月底.基肥一般每亩施用饼肥100公斤,配施磷肥15公斤.使用鸡粪等基肥要发酵后使用.深耕时深度20厘米左右,过深伤根系,影响茶树生长2使用石硫合剂封园.时间10月底至11月中旬.采用45%结晶石硫合剂(一般0.8斤/包),稀释150倍喷施.每亩用本石硫合剂一包.防止浓度偏高造成茶树落叶.防治方法:用喷雾器将茶树上下内外喷匀喷透.防止腐蚀,石硫合剂属碱性农药,有较强的腐蚀性,您在用药时要注意防止皮肤腐蚀。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园管理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冬季是茶叶生长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合理的管理措施对来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茶园冬季管理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XX茶叶合作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茶园冬季管理实习。
二、实习内容1. 茶园基本情况调查在实习初期,我对合作社的茶园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茶园面积、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茶树品种等。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该茶园位于山区,土壤为酸性黄壤,植被覆盖率高,主要种植的是绿茶品种。
2. 茶园冬季管理技术学习在合作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茶园冬季管理的主要技术,包括:(1)茶园清园:清除茶园内的杂草、枯枝落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土壤管理:深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施肥:根据茶树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4)修剪:合理修剪茶树,保持树形美观,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5)病虫害防治:了解茶园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实践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茶园冬季管理实践,具体操作如下:(1)参与茶园清园,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
(2)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土壤深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
(3)根据茶树生长需求,参与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
(4)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茶树的修剪。
(5)学习病虫害防治技术,参与茶园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茶园冬季管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掌握了茶园冬季管理技术实习期间,我掌握了茶园冬季管理的主要技术,为今后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奠定了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四、总结本次茶园冬季管理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掌握了茶园冬季管理技术。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秋冬季,是茶树修生养息的关键时期,茶树根系的生长、树体养分的积累、茶树耐寒性的提高,翌年春茶的早发等,都和秋冬季的栽培管理密切相关[1-2]。
茶园的秋冬季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秋挖培土,清蔸亮脚秋挖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其通透性和土壤肥力;秋挖可以清除茶园杂草,更新部分老根,提高茶树生长能力;同时能恶化病虫害滋生环境,减轻病虫的发生[3]。
秋挖深度为20~30cm ,行间可略深,树冠下略浅,一般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秋挖时一定要挖到边。
对于坡度较大的茶园,为了保持水土流失,应避免深耕。
秋挖后进行根际培土,既可提高土壤温度,增加抗寒性,又可抑制越冬的蛹羽化,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
培土应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进行,厚度为10cm 左右。
清蔸亮脚就是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剪除病虫枝、徒长枝、细弱枝及清除枯枝落叶等,保持行间20cm 左右,利于行间通风透光,恶化病虫越冬环境。
注意病虫枝和枯枝落叶上易存病菌、虫卵等,应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2注重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结构茶树秋挖损伤根系,不同程度地影响茶树的生长,必须配合施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秋季干旱天气较多,土壤墒情较差,要及时浇灌,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施基肥一般在10月上中旬完成,要求做到基肥沟施,深度超过25cm ,施后覆土。
基肥数量一般为施无害化处理的土杂肥15.0~22.5t/hm 2或饼肥1.5~3.0t/hm 2,同时配施磷钾肥225~300kg/hm 2;或直接施入茶树专用肥。
基肥的质量要达标,农家肥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施肥方法要得当,施基肥时应根据茶树生长情况每年或隔年施1次,也可隔行施。
8—9月气温较高,土壤较干旱,必须保证茶园水分供给,及时浇灌。
或采取浅耕后土壤覆盖措施,即在行间覆盖5~8cm 厚杂草或稻草,或将浅耕清除的草覆盖于行间,以抑制蒸腾、保墒。
3做好病虫防控,降低病虫基数秋季高温高湿极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较常见发生的病虫害有茶毛虫、茶尺蠖、绿叶蝉、螨类等,要及时做好防控工作。
山区茶园冬季封园及冻害防护补救技术1. 引言1.1 介绍山区茶园冬季封园及冻害防护补救技术山区茶园冬季封园是茶园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冬季,温度骤降,茶树容易受到冻害影响,甚至导致严重损失。
及时封园并采取有效的冻害防护措施对于茶园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冬季封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茶树,防止茶树在严寒天气中受到冻害的伤害。
冻害防护补救技术也是茶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农作物的冻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山区茶园管理中,冻害防护补救技术更是至关重要,只有做好冻害的防范工作,才能确保茶园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具体介绍山区茶园冬季封园及冻害防护补救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茶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山区茶园冬季封园的重要性山区茶园冬季封园是茶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区茶园冬季封园可以有效保护茶树免受严寒冻害的侵害。
冬季寒冷的气候容易对茶树造成伤害,甚至导致茶树的死亡。
通过封园保护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茶树受到的冻害,确保茶园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冬季封园还可以帮助茶树积累足够的养分和水分。
在封园状态下,茶树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受冷空气的侵袭,有利于根系吸收和积累养分,为茶树的春季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条件。
冬季封园还可以减少茶园中的杂草生长和病虫害的滋生。
封园状态可以有效地阻止杂草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有利于茶园环境的整洁和茶叶的生产质量。
山区茶园冬季封园对保护茶树、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茶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措施。
只有做好冬季封园工作,才能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冬季冻害对茶树的影响1. 茶树叶片受冻:冬季气温骤降,茶树叶片易受冻,长时间低温会导致叶片脱水、变色、枯萎甚至死亡。
这会直接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指导茶农做好茶园冬季防寒防冻措施
随着冬季的来临,茶农们需要做好茶园的防寒防冻措施,保护茶树的生长和发育,以确保明年的茶叶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将针对茶园冬季防寒防冻措施进行详细的指导。
一、加强施肥
在冬季,为了提高茶树的抗寒性,茶农可以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
同时,还可以尝试利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保温性能,有利于茶树的越冬。
二、修剪枝条
茶农们在冬季也需要对茶树进行适当的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均匀分布,促进树体的生长。
另外,还可以适当修剪病虫害的茶树部分,减少病虫害对茶树的危害。
三、喷洒保护剂
茶农在冬季还可以喷洒一些保护剂,如菌肥、叶面肥等,提高茶树的免疫力,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的病害和虫害,可以及时喷洒相应的农药,加强防治工作。
四、覆盖保暖
茶农们可以在冬季利用稻草或塑料薄膜等物品,对茶园进行覆盖保温。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温度波动,提高土壤的保暖性能,有利于茶树的越冬。
五、灌溉保持
在冬季茶园的灌溉要进行适当的控制,避免过量灌溉导致树根部位积水,增加茶树的受冻风险。
但是也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总之,茶农们在冬季要做好茶园的防寒防冻工作,促进茶树的生长和增加茶叶的产量。
希望茶农们可以按照以上指导进行操作,为明年的茶叶产量和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北方地区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总结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北方地区的茶园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与南方地区相比具有更加寒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地条件。
这就要求北方地区的茶村人必须掌握特定的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将对北方地区茶园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
一、土壤改良与施肥北方地区的土地大都呈偏酸性,土壤中铁、锰、铜等矿物质的含量比较高,但是缺乏有机质及壤土。
因此在栽培茶树时,需进行土壤改良。
北方地区的茶园要选择平坦、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
其次,在种植茶树前,需要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当然,施肥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在春季开始萌芽之前和秋季收获后适时施入基肥。
二、适宜的茶树品种选择目前在北方地区适宜种植的茶树品种主要包括玉簪、白毫银针、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玉簪是北方地区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品种之一,它是适应北方地区寒冷环境的典型茶树品种。
白毫银针是一种名贵的白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
碧螺春是一种绿茶, 茶叶香气鲜郁,汤色清澈明亮,是广受水平茶客喜欢的茶叶品种。
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是茶园栽培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三、适宜的栽培技术在北方地区,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冻害、雾凇等自然影响,如何科学地进行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具体方法包括:1、修剪:在茶树生长期间及冬季间,需要采取修剪处理。
茶树的修剪主要使茶树分枝,则激发分枝的生长,以避免多次修剪。
2、保墒:常常受天气的影响,如阳光充足,土壤因乾燥而产生脆裂,松散不密,难以保持水分。
使用草草覆盖或增加有机肥料也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
3、病虫害的防御:毫无疑问,在北方地区茶园管理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病虫害。
面对不同的害虫,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如针对裂盘吃嫩芽,可采取人工捡拾灭虫或喷洒40%敌敌畏,以消灭害虫。
四、适宜的收获时间和处理收获的时间和温度与雨量相关。
在北方地区喝茶的季节为四五月份,支持室内栽种形式的茶园模式。
冬季茶园管理技术冬季是茶树的休眠期,也是茶园管理的重要阶段之一。
正确的冬季茶园管理技术可以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茶叶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季茶园管理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管理茶园。
冬季茶园管理的重点是保护茶树免受寒冷天气的伤害。
在严寒的冬季,茶树容易受到冻害和风害的影响,导致茶树叶片枯黄、凋落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覆盖保温: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覆盖物(如秸秆、稻草等)覆盖在茶树周围的土壤上,以保持土壤温暖。
这样可以防止土壤的冻结,并减少茶树根部受冻的风险。
2. 水分管理:冬季虽然降水较少,但仍需注意茶树的水分供应。
过干或过湿的土壤都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要合理控制灌溉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3. 防风固沙:冬季风力较大,容易造成茶树叶片脱水和风害。
可以在茶园边缘或易受风力侵袭的地方种植防风林,起到减弱风力、固定沙土的作用。
冬季也是茶树的休眠期,适当的修剪和整形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叶片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冬季茶树修剪和整形的技巧:1. 去除枯枝:冬季茶树的枝条容易枯死,应及时将枯死的枝条修剪掉,保持树冠的整洁。
2. 疏枝整形:茶树的枝条密度过大会影响光照和通风,容易导致茶树病虫害的滋生。
冬季是疏枝整形的好时机,可以适当修剪茶树的枝条,使树冠通风良好,光照均匀。
3. 弯曲枝条修剪:茶树的弯曲枝条对茶叶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
冬季修剪时可以将弯曲的枝条修剪成直立状态,有利于茶树的正常生长。
冬季也是茶树管理的黄金时期,农民可以进行一些茶园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改善工作,以提高茶园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1. 土壤改良:冬季可以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改善土壤质量和养分含量。
也可以进行土壤疏松和翻耕等操作,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病虫害防治:冬季是一些茶树病虫害的高发期,农民可以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茶叶冬季种植要点(1)时间的明确与注意事项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
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常常采用茶籽直播,综合各地的资料,在播种时要掌握如下环节:①适宜的播种期茶籽在霜降前后采收后,要进行选优去劣的拣剔工作。
茶籽的播种期是较长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严寒冰冻期外,均可进行播种。
生产上常采用冬播,这样可省去茶籽贮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
有的单位由于播种面积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时赶不上,也可采用春播时期要掌握在二、三月。
实践证明,我国大部分茶区,春播不要超过三月底,否则会大在影响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
同时,四月以后播种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较难安全越夏。
原因是茶籽出苗迟,夏季高温容易产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
春播的茶籽,最好经过浸种催芽处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强茶苗生长势。
我国北部茶,由于冬季气温低,冰冻期长,过去均采用春播,近年来有的采用冬播也获得成功,如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茶场,在茶籽冬播盖土后,再在播种行上离地表堆土5-10厘米,做成土垄形式,翌年春季解冻后除去土垄,茶苗出土早而整齐,这是很好的经验,适宜北方茶区应用。
②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是检查播种质量的主要项目,过深过浅均不合质量要求。
茶籽播种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湖南的试验资料指出,不同播种深充对茶籽出苗、苗高及成苗率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如播深4.5厘米处,始苗期在五月二十二日,盛苗期在六月二十四日,当年苗高30.1厘米,成苗率达75.3%;而播深9厘米处的始苗期为六月十二日,盛苗期八月二十日,当年苗高22.2厘米,成苗率则为63.4%。
可见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
在一些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的地区,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当年达到苗全苗壮,相应地采用了一些适应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如山东省在茶籽播种期(四月上旬)正值春旱,除采用浸种催芽外,在播种时先在播种行上浇足水分,然后播种茶籽,立即盖土,并在覆土后的播种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厘米左右的馒头形土堆,当地称谓"堆土保墒",目的是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蒸发,这对战胜春季干旱,提高茶籽出苗率,达到功全苗壮的目的,是一项很好的农业技术措施,这一经验适宜于播种期有旱情的地区采用。
茶园冬季管理技术要点茶叶1、客土培园。
对于土层浅、肥力低下的茶园,施基肥后应及时进行培土。
在茶树基部培8-10厘米厚的新土,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
水土流失严重的梯级茶园,更要做好培土工作。
可选择一些外来的洁净土,如茶园四周或其他坡地上的红壤土、黄壤土、泥土等,培到茶树基部。
一般要求粘性土茶园培入砂质的红壤土,砂质土茶园培入粘性土;低产茶园和衰老茶园则应培入红、黄壤心土。
培土可加厚耕作层,提高土壤活力,防止土壤“老化”,对促进春茶提前萌发,提高鲜叶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
2、病虫害防治。
茶季结束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病虫害开始进入越冬阶段,为了防止第二年春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应做好清园喷药工作。
①全面清园。
茶树行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均是害虫、病菌隐藏的地方,及时进行清园有利于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
一是修剪和深耕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病枝病叶以及虫蛹,二是扫除行间和四周的枯枝落叶,然后集中烧毁,消除越冬病菌和虫源。
②喷药封园。
茶树越冬病虫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及蚧类、螨类等。
秋茶采完后,如果病虫害仍很严重,可以在10月上旬喷洒一次农药进行防治。
然后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时候,要对整个茶园用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喷药时要将茶从上下、内外,叶片正面背面都喷到,地面的杂草及蓬内的枝条也要喷及,以提高防治效果。
3、茶树防冻。
在寒潮来临之前,要及时做好翻耕培土、施基肥和行间铺草,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焦泥灰、磷钾肥等暖性肥料提高土温,可就地取材利用柴草、稻草、厩肥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寒潮来临前,还可用稻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以防止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发壮芽,实现春茶优质高产。
第1页共1页。
[11]黄艳. 茶树新梢嫩度的仪器测定方法和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12]杨建坤. 木质素与茶树新梢嫩度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13]周勇,易延逵,杨晓敏,李亚平.香菇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3):124-128.[14]刘永刚,冉宜骏,高铭泽,李吉.桑叶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J].饲料研究,2019,42(07):58-60.[15]熊素敏,左秀凤,朱永义.稻壳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08):40-41.[16]袁勇,尹钟,谭月萍,周重旺.茶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18,45(03):8-12.[17]游沛清,冯小萍,李滔滔,文瑞明,肖谷清.茶多糖的提取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18(17):174-176.[18]宋林珍,朱丽云,高永生,李素芳,张拥军.茶多糖的结构特征与降血糖活性[J].食品科学,2018,39(19):162-168.[19]杨军国,王丽丽,宋振硕,陈键,陈林.2种提取工艺粗茶叶多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7,32(08):891-896.[20]郑清梅,陈昆平,钟艳梅,韩春艳,张子容,郑佳玲.4类茶叶及其茶渣主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06):14-20.[21]濮荷娟,骆少君.茶叶中纤维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中国茶叶加工,1995(01):39-42.[23]徐雪萍. 茶叶膳食纤维的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24]包先进,唐晓峰,陈宗道,蔡小玲.纤维素酶提高砖茶品质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06):541-544.[25]路瑶,魏贤勇,宗志敏,陆永超,赵炜,曹景沛.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05):838-858.[26]刘曌. 纤维素的改性及其电流变性能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8.[27]吴坤,张世敏,朱显峰.木质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4):349-354.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曹藩荣1,廖侦成2(1华南农业大学 2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园在冬季结束采摘后,管理工作仍然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茶树经过长年生长季节的生长和采摘,消耗了体内贮存的物质和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此时对养分的需求很高,秋冬季“进补”正是时。
冬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茶树,栽培技术冬季茶园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它直接关系到翌年茶叶的品质、产量及效益。
为了提高茶园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茶园生产效益,促进明年春茶的增收,做好茶园冬季茶园培管极为重要。
1、深翻:茶树经过春、夏、署、秋四个季节的生长和采摘,树体已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行间土壤也变得很板结。
冬季深翻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通透性,对恢复茶树生长十分重要。
深翻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至12上旬进行,结合填土,深度15-20厘米为宜,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2、施肥:茶园冬季施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2000-3000公斤或1000-1500公斤。
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施后应覆土,以防肥料流失。
对梯级茶园,肥料应施在梯级内侧。
冬季施肥一般在12月底前,过迟施肥由于气温低,根系吸收能力弱,影响肥效。
但也不能施得过早,否则会使迟发秋梢受冻,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3、修剪:在全年生产中,有平整采摘面的茶园,可采用冬季轻修剪3-5cm,控制树高和培养树冠采摘面。
生长旺盛的茶树一般剪去蓬面突出部分,使树冠面平整;对于有较多细弱枝、鸡爪枝,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进行深修剪,剪去绿叶层厚度的10—12cm,剪掉全部鸡爪枝,以利来年发芽粗、壮、齐;对于已经衰老,生产水平下降的老茶园,应重修剪,剪去树冠高度的二分之一,促使茶树树冠的全面更新,尽快恢复生产能力。
4、封园:茶树行间的杂草和枯枝落叶均是病原菌和害虫越冬的场所,及时进行清园处理有利于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
可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喷药时气温不超过15℃,要求对茶丛上下,叶片内外,地面的杂草都要喷湿喷透,提高防治效果,封园工作要在12月底以前完成,封园时应严格控制药液使用浓度,以免产生药害。
5、防冻:冬季高海拔茶园要注意防冻,及时进行深耕培土,施肥和行间铺草,有利于提高土温,行间用稻草、杂草等覆盖,防止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发壮芽,实现春茶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