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的定义与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542.99 KB
- 文档页数:6
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的分类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那么你对语言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语言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语言学的简介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
现代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而且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
语文学是为其他学科服务的。
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客观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系统的学科理论,顾名思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实证科学。
语言学的分类广义的语言学包括语文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情况,叫做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叫做历时语言学;对多种语言作综合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叫做普通语言学;把语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叫应用语言学;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追溯某些语言的亲属关系,叫历史比较语言学;用比较方法发现人类各种语言的某些共同现象,叫类型语言学;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叫对比语言学。
语音、语法、词汇及文字这些学科都注目于语言的结构本身,是语言学的中心,有人叫微观语言学。
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的是语音学。
研究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彼此之间有何区别和关系的是音系学或音位学。
研究词的构成方式和屈折方式的是形态学,也叫词法;研究如何把词组成短语或句子的是造句学,也叫句法。
按传统语法,形态学和造句学合起来就是语法学。
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追溯词的来源和历史的是词源学;搜集许多词项,把它们分类、比较、注释的是词典学。
研究词项与概念及指称对象的关系,揣摩各种词义的异同、正反、上下、交叉等关系,剖析整个句子或其中某些成分的意义,这是语义学。
研究文字的形状、体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是文字学。
语言学的专业内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4、了解中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
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
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
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
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
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
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作业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姓名:朝鲁门学号:20104004017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2.1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
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2.2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3.1叶斯帕森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
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1、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比较两个或者多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和共性,通过
系统比较方法,揭示语言演变规律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
2、目的:对比语言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了解某一种语言的系统发展史,特别
是探索系统演变的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3、历史渊源:从古到今,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开始进行了,
当时将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进行比较研究。
到改革时期,约瑟夫·勃罗瓦(1549年~1590年)首先把语言学研究从古典研究上拓宽到比较重点,并由此发展出了语源学,成为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4、方法:对比语言学研究侧重于系统比较,主要采用“系统比较法”作为比较
语言要素的主要方法,即比较语言要素是按照系统性、鉴别性等原则来进行比较
研究,结合实证研究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词汇、形式等要素的模糊性进行深入量化的研究。
5、应用范围:对比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比较相近的语言或者不同类型
的语言,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历史演变,从而发现语言的演变规律。
6、典型案例:一个典型案例是牛津大学蒙特利尔对比语言学研究中心(CCLA)开展的《欧洲文化语源学研究》。
该研究团队致力于比较从蒙古语系充
满活力的分支,从而找到一般概念的以及推断研究的结论.
7、使用价值:对比语言学把语言系统的历史演变作为比较对象,可以更加明
确地发现并揭示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推知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对比语言学可以为语言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对比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语言学领域中,对比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
通过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揭示语言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2. 对比语言学的重要性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此外,对比语言学也有助于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的进行,提升语言学习和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3.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对比语言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语音规律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语音特点。
•语法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语序规律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语法特点。
•词汇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词汇表、构词法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词汇特点。
•语用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交际策略等,揭示不同语言的交际特点。
4. 对比语言学的应用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翻译工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在语言教学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翻译工作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准确地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5.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这就对比语言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对比语言学将更加关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致力于推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为人类的和谐共处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语言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语言。
什么是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旨在研究和解释任何两种语言的学问,如列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等。
对比语言学还被称为微分语言学,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该领域研究语言,以了解它们如何发展,以及在历史上与其他语言有什么联系。
例如,比较语言学研究匈牙利语发现它在早期与汉语和韩语存在联系,然后又在马扎尔人穿越西伯利亚最终进入欧洲时受到蒙古、土耳其和其它语言的影响。
这样的研究还表明匈牙利语是如何从最亲密的语言伙伴Finno-Estonian分离出来的。
比较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因此对比语言学也使用类似技术。
该学科习惯上被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和专门比较语言学。
一般性比较语言学还分为描述性、类型学和历史语言学几个类别,而专门比较语言学则被分为通用比较、语言接触理论和区域语言学几个分类。
语言接触理论在对比语言学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着眼于两种语言的关系。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语言并非都相关或有过接触,但它能让语言学家看到转移和干扰等影响带来的潜在语言变化。
这就是双语理论,并且包括克里奥耳语的创造和翻译。
比较和对比语言学都研究语言中的相似领域。
这包括语言使用的词汇或单词,以及这些单词在复数或词尾变化时是如何受影响的。
他们还研究语言如何用句法形成句子,用语法组织单词和句子,以及音韵学和如何创造成语。
对比语言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它建立在语言结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并且最初目的并不是语言研究,而是帮助外语教师授课。
这一目的旨在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学习第二语言,并能以最有效方式教课。
对比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学术界之前,曾在整个欧洲引导了大规模的语言项目。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遵循四个基本步骤。
首先是识别被研究的两种语言;其次是完整描述每种语言的特点。
第三,学者寻求并置,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第四,学者对比两种语言,找出相对应的地方。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分类总览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开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伦敦语言学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描绘主义学派)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演变为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跨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 1.区分语言与言语。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它本身不表现出来,而是潜伏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2.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主张系统的研究语言。
• 3.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史研究。
重视公式语言的研究。
• 4.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认为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
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
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各布逊。
•哥本哈根学派(丹麦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美国描写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主张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做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他的著作《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
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
• 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 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并揭示这些规则。
• 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
• 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浅议对比语言学作者:柏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摘要: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最常用方法,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本文仅就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则与程序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对比;对比语言学;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理与方法作者简介:柏涛,男,1982年9月5日出生,汉族,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2011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翻译。
[中图分类号]: H0-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及分类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2008)。
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分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其次,对比语言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而普通语言学则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普遍描述。
再次,对比语言学是在共时理论的框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其演变。
最后,对比语言学虽然研究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却在不同的方面。
对比语言学可划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大类。
理论对比语言学又由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构成。
一般对比语言学是一般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具体对比语言学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原理和其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
应用对比语言写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一般应用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如何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语言外语教学活动中去。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概述摘要:在语言学习中, 常见“语言对比”和“语言比较”之类的说法,那么,“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与“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这两个语言学学科之间,有何区别?结合这两个学科的定义,来说明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区别。
作者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异,现实条件的限制,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并将其用于指导外语教学。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对比;比较;外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均着重于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研究,并对其他有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弄清楚这两个语言学学科之间的区别,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并将其应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对语言学习者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
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拉多出版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引发了当时人们对比较语言学的关注。
美国学者詹姆斯(Carl James) 的《对比分析》,德籍英国学者哈特曼(Reinhard R.K.Hartmann)的《对比篇章学》和波兰学者菲齐亚克(Jacek Fisiak)主编的《对比语言学的理论问题》这3部著作从不同层面突破了原先的“对比分析” 的狭隘视野,为新生的对比语言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1]。
在国内,吕叔湘先生于1977年作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报告,让对比语言学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
国内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颇有研究。
许余龙1992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发表了《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和分类》,2010年在外语教学期刊上发表了《语言的共性、类型和对比——试论语言对比的理论源泉和目的》。
潘文国的《换一种眼光如何? 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和潘文国、谭慧敏共同出版的新著《对比语言学: 历史与哲学思考》也有效地推进了国内对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进程。
浅谈“对比”与“比较”的区别作者:李雪华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14期摘要在语言学中,常见“语言对比”和“语言比较”之类的说法,有些专家学者将其等同看待,亦有专家学者将其分开使用。
那么,“对比”和“比较”这两个词在词典上和在语言学上的定义有什么区别?以此来分别命名的“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之间,又有何异同?本文将结合这两个学科的定义,来说明语言学研究中“对比”与“比较”的区别。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对比比较0 前言在语言学中对双语或多语进行对比或比较研究,以求得异同点。
由此产生了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这两种不同的学科。
两者仅一字之差,但是研究对象、方法等相差甚远,在外语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且学术文章中“对比”和“比较”这两个术语的混用现象较为严重。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比”的定义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
”对“比较”这个词给出的主要定义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
”通过汉语词典的解释,我们对这两个词有了初步的印象,“比较”的对象相对比较多;而“对比”则是把比较锁定在两个对象之间。
而这两个词的定义的相同点是,它们动作的指向对象都有一定的共同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比较或者对比。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进而在语言学上区别它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
1 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主要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用共时的方法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相异点,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描述的结果给予解释,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比较语言学的定义:比较语言学包含着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义学的两种相互关联的内容。
历史语言学是研究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语法规则和词汇构成及应用等方面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演化的规律;研究一种语言从某一历史阶段到下一历史阶段的发展史,是属于历时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