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思考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15 MB
- 文档页数:91
数学思考之点连线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联系,归纳点数与所连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计算线段条数的方法,并灵活应用在其他生活实际问题中。
2.让学生经历画图、列表、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点数与所连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计算线段条数的方法,并灵活应用在其他生活实际问题中。
难点:探究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联系,归纳点数与所连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六年来学习了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些内容给学生渗透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字编码、抽屉原理等等。
学生已有利用画图、列表、观察、分析等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并体会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经历。
本节课的安排是让学生回顾自己所领会的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化难为易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儿时就知道的故事。
生:曹冲称象。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当时年代想要称大象的重量是一件难事(板书:难),是因为大象太大(板书:大),可是小曹冲将称大象改成称石头,就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了(板书:小,易)。
设计意图:运用故事引入本课,初步体会利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引入课题。
这也是我们学习数学当中很好的一种思想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思考的殿堂。
(板书:数学思考)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20个点,师:每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20个点呢?(课件继续出示点连线的过程,但是非常凌乱)师追问: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打算?生:把数量减少,并寻找规律。
(教师鼓励运用了化繁为简的思想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将问题从课本的6个点,8个点直接提升难度到20个点,让学生经历凌乱的数线段的过程,制造困难,让学生不得不想到要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并尝试有序思考,探寻规律。
数学思考教学内容:书上91页的列5,92页的列6及练习十八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究、记录、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2、渗透“化难为易以简驭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经历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能用“符号”表达并解决思考过程,探索排列、组合中隐含的规律。
4、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学习与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教具学具:答题卡直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1、游戏设疑,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师: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闯关游戏,好吗?(好)师:首先我们来进入今天的第一关《以点连线》师:请同学们拿出答题卡,看到第一题,你看到了什么?(有8个点)师:8个点可以连成线段吗?(可以)那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动手连一连,再数一数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比一比谁最先完成,时间是2分钟哦!(学生动手操作)师:同学们,连好了吗?(没有)怎么了?(太多了,很难)师:看来我们用8个点来连线,感觉好难,不过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利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在这节课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能做到吗?(能)那老师可是期盼着你们的表现哦!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经常要运用到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我们曾经也学过很多数学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世界里去好好回顾一下曾经学过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例51、从简到繁,感知规律师:再次请同学们拿出答题卡,看到第二题,你们能看懂这个表格吗?谁来说说这张表格的内容是什么?(第一行是连线,第二行是增加的线段,第三行是总条数)师:对,说的非常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反思。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2. 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3. 数学思考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数学思考的应用,如何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案例3. 教学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学习的经历,让学生谈谈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1.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学思考吗?数学思考有什么意义和方法?2. 讲解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2.1 解释数学思考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2.2 讲解数学思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
3. 讲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3.1 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2 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和难点。
3.3 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4 问题的反思: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数学思考的应用4.1 提供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4.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总结和作业5.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
5.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学思考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数学思考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了数学思考的方法。
通过数学思考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于数学思考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