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的空间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地理:六大板块构造图详解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
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介绍几种方法: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
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
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编制人:xxxx 审核人:xxxx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班级:高二文科组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学习目标】1.记住世界海、陆所占百分比及海陆分布大势。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概念;记住世界主要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名称、轮廓特征和地理位置。
3.记住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4.能够在一般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五种基本地形,能概括其特点并记住其典型代表。
5.能够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对世界主要的大陆、半岛、岛屿、河湖、洋、海、海峡进行空间定位。
课前预习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请在下面三图中分别填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图1二、世界陆地1。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
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练一练图2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欧、非—— 海峡、 海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请在下面各图中分别填出大洲或大陆的名称和重要经纬线的度数:图3练一练分布界线 大洲地形类型特点备注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山地海拔较高( m以上)很大峰峦,坡度山脉:呈条带状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的山地。
一、海洋与陆地的总体分布1. 海洋的总体分布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水域,由五大洋和一些辅助性的海域组成。
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这些大洋围绕着陆地分布,它们之间的水域像大环绕般连接在一起。
在这些大洋中,太平洋是最大的,其面积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
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位于太平洋的两侧,南极洋和北冰洋则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
此外,在这些大洋之间还有许多辅助性的海域,如地中海、加勒比海、南中国海等。
这些海域虽然规模较小,但也对地球上的气候、生态环境和生产活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2. 陆地的总体分布陆地是地球上的干燥地区,它们主要分布在大洲上。
目前地球上共有六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这些大洲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陆地区域,它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
此外,还有一些岛屿和沙漠等陆地特殊区域,它们的分布也对地球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体来说,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而陆地则主要分布在大陆上和岛屿等特殊地区。
海洋与陆地的总体分布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这种分布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分布的形成原因1. 海洋的形成原因海洋的形成与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大气环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在大气的作用下逐渐冷却并降落到地表,形成了大量的水域。
随着地壳的运动和板块的相互碰撞,地球表面的水域逐渐扩大并形成了现今的海洋。
此外,大气环流和水文地理等自然现象也对海洋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气环流可影响海洋的温度和盐度等物理特性,而水文地理则可以影响海洋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特征。
2. 陆地的形成原因陆地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成作用有关。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表面的固体地壳逐渐形成并陆续演化,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大陆和岛屿。
大陆的形成受到地壳的运动、地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陆地的扩展与演变。
空间定位方法一、【考点突破】1 •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线(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 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o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0: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 oE东侧)、莫斯科(30 o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通过这些重要的经纬线建立基本经纬网,通过各大洲及重要国家的大致经纬度范围以及这些国家的位置关系来进行空间定位东经60o:穿过亚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0:穿过亚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拉萨(东经900东侧)、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0: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0 :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悉尼(东侧)、堪培拉(西侧)等。
1800:穿过太平洋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300: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600: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高二地理大陆和海洋知识点地球是一个宝贵的蓝色星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了解关于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地理和环境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你介绍高二地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大陆和海洋的定义地球上的陆地指的是较大的陆地质量,通常由硬质岩石和土壤构成。
大陆面积较大,垂直高度变化较大,同时还包括山脉、高原和平原等地貌特征。
相反,海洋则是指地球表面上水域的一部分,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0%。
海洋主要由咸水组成,其中包括了世界上的各大洋和海。
二、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
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而西半球主要由海洋构成。
具体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和北美洲。
而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
三、大陆演化地球上的大陆在数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地质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被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可以相互移动。
大陆漂移是指大陆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和变化。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大陆形状是在数百万年中形成的。
四、海洋的特征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海洋深度较大,世界上最深的海洋是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大约11,034米。
其次,海洋的盐度较高,通常约为每升35克。
海洋还具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海洋生物和各种海洋植被。
五、地理影响大陆和海洋的存在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陆的存在导致了陆地气候和季节变化,而海洋起到了调节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
海洋中的暖流和寒流在全球范围内输送热能,从而影响了地球气候。
此外,大陆和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六、资源和利用大陆和海洋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陆地上的资源包括矿物、木材和水源等,而海洋中的资源包括鱼类、海洋石油和海洋能源等。
同时,大陆和海洋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吸引着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些地方探索和享受。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1.海陆面积比例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海陆分布(1)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2)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3)无论怎样划分,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陆的分类:陆地可分为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可分为洋、海和海峡等。
4.七大洲四大洋(1)名称及面积大小(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简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3)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4)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5)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6)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洋有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南美洲。
5.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捕捞、石油开采、远洋航运、海滨浴场等二、海陆的变迁1、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
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基本吻合推测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后来又再古生物化石等方面找到了非洲与南美洲同是一块大陆的证据。
3. 板块构造学说(1)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不是完整的一个圈层,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各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使海洋缩小、甚至消失,隆起形成高大的山脉。
以社会热点问题或地理现象为出发点,以地理位置轮廓图、气候资料等自然特征,人口、经济的人文特征等呈现方式考查提取信息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以现象解读、问题解释、对策探究等形式考查运用规律阐述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决定了一般的答题步骤:空间定位一联系地理规律一书面阐述。
所以,空间定位是地理解题的“敲门砖”和“方向标”。
一、宏观把握七大洲、四大洋,初步搭建定位平台
在快速掌握“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等概念之后,应将重心放在确定各大洲位置和范围之上。
1、读图熟悉各大洲轮廓,并记忆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确认大洲分界线,同时突破“世界上主要跨大洲的国家”这一考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界线及国家务必落实在地图和位置上,单纯的文字记忆对考试的帮助很小。
2、动手勾画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及轮廓简图,初步构建“脑中世界”。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画图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勾画该图时,应同时划出主要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纬线、南北纬60°纬线、20°W、本初子午线、180°等),特别注意这些经纬线是否穿过所画的大洲,反复检验、修改并记忆,照图巩固大洲分界线知识。
这样,在我们的大脑中世界地图就进行了“网格化”“数字化”,搭建起了精确定位的平台。
二、精确锁定各大洲,进入位置轮廓细节
在将各大洲位置大致摆正的基础上,应掌握各大洲精准的经纬度位置和局部较细小轮廓(如岛、半岛、海峡、运河等),才能达到考试要求。
1、读图确认并识记各大洲主体部分的经纬度范围。
因包括海域及岛屿面积,各大洲的真实范围并无太大意义,可采用记主体部分位置,重要岛屿(如夏威夷)单独记忆的方法,将各大洲的经纬度圈定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提高定位的准确度。
系板块构造对海陆轮廓形成产生的影响,由粗到细,轮廓逐步清晰明确。
如针对亚洲,画出30°E、180°、10°S、80°N经纬线定方框,勾画亚洲轮廓图,就掌握了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等半岛的鲜明轮廓。
然后在内部添入经纬网细化,可以用“三、六、九、十二”口诀(即阿拉伯半岛位于30°E到60°E范围之内、印度半岛位于60°E到90°E之间、中南半岛位于90°E到120°E之间)快捷方便记忆目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的位置。
当然,提高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既要靠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位置、地理特征及特殊地理事物等方法和技巧,也需要多读图、多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