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诊断检测仪器原理与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22.50 MB
- 文档页数:68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资料: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情况。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实验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掌握常见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操作步骤。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汽车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汽车诊断仪器是现代汽车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技师们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诊断汽车故障。
然而,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诊断结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汽车诊断仪器之前,必须完成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汽车电源充足,以免在诊断过程中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
其次,检查诊断仪器的连接线缆是否完好,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最后,熟悉诊断仪器的操作手册,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流程。
二、连接诊断仪器将诊断仪器与汽车连接是进行诊断的第一步。
根据诊断仪器的类型和车辆接口的不同,连接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通常,诊断仪器会附带一根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诊断)接口线,用于与车辆的OBD接口连接。
有些高级诊断仪器还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与车辆进行无线连接。
三、选择诊断功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诊断功能。
汽车诊断仪器通常提供了多种功能,包括故障码读取、实时数据流监测、维修报告生成等。
根据具体的故障情况,选择相应的功能以进行诊断。
四、进行诊断操作根据诊断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相应的诊断操作。
例如,在进行故障码读取时,需要选择相应的车辆品牌和型号,并进行系统扫描。
在实时数据流监测时,需要选择监测的参数,并在行驶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据。
五、注意事项使用汽车诊断仪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保诊断仪器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稳定,以免影响诊断结果。
其次,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更改设置或操作。
此外,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诊断操作,以免分散驾驶注意力。
六、诊断结果的解读在完成诊断操作后,诊断仪器会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
然而,正确的结果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故障码,可以通过查阅相应的故障码库进行解读。
对于数据流监测结果,应与汽车技术规范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总结:正确使用汽车诊断仪器,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诊断汽车故障。
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原理hnwtqx 湖南万通汽修学校1 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原理1.1 汽车操纵系统专门情形汽车操纵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电控单元ECU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差不多上在一个规定的范畴内运行,当操纵电路的信号显现专门时,ECU中的诊断系统就判定该电路信号显现故障。
电路的专门情形分为3种:第一种是电路的信号超出规定范畴。
例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在正常工作时,其输出电压在0.1V~4.8V内,如超出这一范畴,诊断系统则判定为故障信号;第二种是电控单元ECU在一段时刻内接收不到传感器的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在一段时刻内不变,诊断系统也会判定为故障信号。
例如:氧传感器在正常工作时,其输入电压应在0.1V~0.9V内,波动许多于8次/10秒;第三种是电控单元ECU中的诊断系统偶然发觉一次不正常的输入信号时,可不能诊断为故障信号,只有不正常的输入信号多次显现或连续一定时刻,才会判定为故障信号。
例如:转速信号(Ne)是一个脉冲信号,发动机转速在100r/min以上时,丢失几个信号,ECU可不能判定为故障。
1.2 汽车自诊断系统对故障的确认方法1.2.1 值域判定法当电控单元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超出规定的数值范畴时,自诊断系统就确认该输入信号显现故障。
例如:某车水温传感器设计在正常使用温度范畴-30—120℃(或范畴更大些)内,输出电压为0.30—4.70V,因此当电控单元检测出信号电压小于0.15V或大于4.85v 时就判定水温传感器信号系统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
1.2.2 时域判定法当电控单元检测时发觉某一输入信号在一定的时刻内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没有达到预先规定的次数时,自诊断系统就确定该信号显现故障。
例如:氧传感器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操纵系统进入闭环后,电控单元检测不到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超过一定时刻或者氧传感器信号在0.45V上下的情形已超过一定时刻,自诊断系统就判定氧传感器信号系统显现故障。
1.2.3 功能判定法当电控单元给执行器发出动作指令后,检测相应传感器的输出参数发生变化,若传感器输出信号没有按照程序规定的参数变化,就确认执行器或电路显现故障。
第1篇一、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故障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手段。
汽车故障检测仪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检测工具,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故障检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实践教学以汽车故障检测仪为核心,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汽车故障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汽车故障检测仪进行实际故障诊断。
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内容1. 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基本原理首先,向学生介绍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汽车故障检测仪主要通过读取汽车电控单元(ECU)中的故障码,分析故障码的含义,从而判断汽车是否存在故障。
故障检测仪通常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和通信接口等部分。
2. 汽车故障检测仪的结构详细介绍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各种物理参数,如发动机转速、车速、氧传感器等。
- 处理器:负责处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分析故障码,生成诊断结果。
- 存储器:用于存储故障码、诊断数据等信息。
- 显示器:用于显示故障码、诊断结果等信息。
- 通信接口:用于与汽车ECU进行通信,读取故障码。
3. 汽车故障检测仪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汽车故障检测仪,包括:- 连接汽车故障检测仪与汽车ECU。
- 开启汽车故障检测仪,进入诊断模式。
- 读取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 清除故障码,验证故障是否已排除。
4. 实际故障诊断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障诊断。
案例可以是发动机故障、制动系统故障、车身电气故障等。
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收集故障信息:询问车主故障现象,观察汽车运行状态。
- 使用故障检测仪读取故障码。
- 分析故障码,确定故障原因。
- 进行故障排除,验证故障是否已解决。
四、实践过程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台汽车故障检测仪。
一、实训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技术日益重要。
汽车检测仪器是汽车检测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汽车故障,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训课程以汽车检测仪器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检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
3. 学会运用汽车检测仪器进行汽车故障诊断。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汽车检测仪器概述汽车检测仪器是用于检测汽车性能、故障和参数的设备,主要包括发动机检测仪、底盘检测仪、车身检测仪、电器检测仪等。
本次实训课程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检测仪器:(1)发动机检测仪: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系统等。
(2)底盘检测仪:用于检测底盘的各个部件,如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
(3)车身检测仪:用于检测车身结构、外观、防腐等方面。
(4)电器检测仪:用于检测汽车电气系统,如电池、发电机、启动机、点火系统等。
2. 发动机检测仪实训(1)实训目的:掌握发动机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学会诊断发动机故障。
(2)实训内容:① 熟悉发动机检测仪的结构和功能。
② 学习发动机检测仪的操作方法。
③ 实际操作发动机检测仪,对发动机进行检测。
④ 分析检测结果,找出故障原因。
3. 底盘检测仪实训(1)实训目的:掌握底盘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学会诊断底盘故障。
(2)实训内容:① 熟悉底盘检测仪的结构和功能。
② 学习底盘检测仪的操作方法。
③ 实际操作底盘检测仪,对底盘进行检测。
④ 分析检测结果,找出故障原因。
4. 车身检测仪实训(1)实训目的:掌握车身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学会诊断车身故障。
(2)实训内容:① 熟悉车身检测仪的结构和功能。
② 学习车身检测仪的操作方法。
③ 实际操作车身检测仪,对车身进行检测。
汽车电子诊断仪使用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我们的汽车电子诊断仪。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和了解我们的产品,特提供本使用说明书。
在使用之前,请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操作。
一、产品概述汽车电子诊断仪是一款针对汽车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的高效工具。
通过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通信,该诊断仪可以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提供实时数据流、执行特殊功能等功能,帮助您准确快速地定位和解决汽车故障。
二、使用步骤1. 连接汽车电子诊断仪将汽车电子诊断仪的OBD II接口连接至车辆的OBD II诊断接口。
确保连接稳固,无松动。
2. 打开电源按下汽车电子诊断仪的电源开关,开启仪器。
3. 选择车辆信息在仪器显示屏上,按照提示选择或输入相应的车辆品牌和型号等车辆信息。
4. 执行诊断功能根据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如故障码读取、实时数据流、特殊功能等。
根据仪器屏幕上的指引操作,等待仪器自动诊断并显示结果。
5. 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仪器显示的结果,进行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根据实际情况,您可以参考相关的汽车技术手册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来寻找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6. 断开连接在完成诊断和维修后,将汽车电子诊断仪与车辆的连接断开。
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
三、常见问题1. 为什么没有检测到车辆?请确保汽车电子诊断仪与车辆的连接正常,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接口是否干净无异物。
还可以尝试重新启动仪器。
2. 仪器显示错误码怎么办?根据仪器显示的错误码,您可以查询相关的错误代码表,了解故障的具体含义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3. 诊断仪无法执行某些功能怎么办?请确保您已正确选择了车辆信息,部分功能可能受限于不同车辆的系统和型号。
四、注意事项1. 请遵循仪器的使用说明操作,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操作或误操作,以免对车辆造成损坏。
2. 使用汽车电子诊断仪时,请确保车辆处于安全停放状态,并关闭引擎。
3. 在进行诊断和维修时,请务必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电击、烧伤等意外伤害。
利用故障诊断仪诊断新能源汽车故障
1.汽车故障诊断仪(解码器)的功用
汽车故障诊断仪俗称解码器,它的功能包括基本检测功能和特殊测试功能两部分。
基本检测功能包括读取故障码和清除故障码。
特殊测试功能包括动态数据流测试、执行器测试、功能设置、快速学习(自适应)数据记录和动态波形显示等。
(1)读取故障码。
可将存储在车用电脑中的故障码和含义显示在屏幕上,以便阅读。
(2)清除故障码。
利用解码器,通过简单操作即可清除存储在车用电脑上的故障码。
(3)数据流测试。
利用解码器可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动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4)动作元件测试。
利用解码器可通过车用电脑向执行元件发出指令,并执行相应动作。
(5)系统匹配。
利用解码器可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进行基本调整和设置。
(6)电脑编码。
解码器具有万用表、示波器、汽车维修资料库、打印输出和网络升级等功能。
解码器的功能随测试软件的版本而异,也随被测车系和年款不同而不同。
有的能检测几个系统,有的能检测一个系统。
2.连接故障诊断仪
注意:只能使用选定的车辆故障诊断仪相匹配的诊断线。
汽车行驶过程中仅允许由乘员来操作这些设备。
操作步骤说明:
(1)将诊断线插到诊断接口上;
(2)将车钥匙置于ON挡;
(3)开启车辆诊断测试仪;
(4)按照屏幕上的显示进行操作,以启动所需功能。
注意:进行试车时,必须把检查和测量装置安放在后排座椅上。
试车期间,只允许一个乘员操作仪器。
车载通用诊断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车载通用诊断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故障的仪器设备,它可以通过读取车辆故障码、检查传感器数据和执行特定测试等功能来迅速诊断汽车问题。
为了确保诊断仪的安全操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需要遵守一些操作规程和保养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1. 阅读说明书在使用诊断仪之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需要了解的特别是有关安全操作的信息,如使用时的电源要求、正确连接OBD插头的方法、每个按键和屏幕显示的含义等。
2. 关闭发动机在将诊断仪连接到汽车的OBD接口之前,请确保关闭汽车的发动机。
如果诊断仪在汽车工作状态下连接,可能会破坏设备或汽车。
3. 正确安装OBD插头将诊断仪插入车辆的OBDII接口时必须小心,不要使用过量的力。
如果您不确定哪个插槽适合您的车型,请查阅车辆说明书。
4. 安全价格诊断仪在使用诊断仪时,不要强拉、推压、拽扯或用力捏它,防止设备失去连接或电路接触不良。
5. 合理操作诊断仪不要在扫描过程中拔掉诊断仪,不要在屏幕上敲打或按压。
要避免在水或粘稠物质的环境中使用诊断仪,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 维护清洁诊断仪定期清洁诊断仪壳体以避免进水或其他环境杂质损坏外壳。
避免使用有害的溶剂或气体来清洁设备。
使用橡胶涂料或纯水进行清洁是最好的。
7. 停止使用有故障的设备如果发现诊断仪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的仪器维修工程师进行修理或更换工作。
保养规程1. 每日清洗诊断仪在使用后应该保持清洁,以防灰尘和污垢附着在设备表面或连接器上。
可以使用专用的橡胶涂料或纯水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洁。
2. 定期检查电缆经常检查设备电缆是否有损伤或捆绑,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电缆有损伤或捆绑,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
3. 定期更换电池设备内置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耗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建议定期更换诊断仪的电池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避免过度曝晒设备应防止曝晒在阳光下或其他强光下,并应在低温环境中储存设备以确保其寿命和使用效果。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 (3)1.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历程 (3)1.2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重要性 (4)第2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 (4)2.1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 (4)2.1.1 发动机检测设备 (4)2.1.2 变速器检测设备 (5)2.1.3 制动系统检测设备 (5)2.1.4 悬挂系统检测设备 (5)2.1.5 轮胎气压检测设备 (5)2.2 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5)2.2.1 发动机综合功能测试仪 (5)2.2.2 尾气分析仪 (5)2.2.3 制动试验台 (5)2.3 设备与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5)2.3.1 日常维护 (6)2.3.2 定期保养 (6)2.3.3 故障处理 (6)第3章汽车检测标准与规范 (6)3.1 我国汽车检测标准体系 (6)3.1.1 标准体系构成 (6)3.1.2 标准体系分类 (6)3.1.3 发展现状 (7)3.2 检测项目及其标准 (7)3.2.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7)3.2.2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 (7)3.2.3 机动车综合功能检测 (8)3.3 检测流程与操作规范 (8)3.3.1 检测流程 (8)3.3.2 操作规范 (8)第4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 (8)4.1 发动机功能检测 (8)4.1.1 概述 (9)4.1.2 检测项目 (9)4.1.3 检测方法 (9)4.2 发动机排放检测 (9)4.2.1 概述 (9)4.2.2 检测项目 (9)4.2.3 检测方法 (9)4.3 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9)4.3.1 人工诊断法 (9)4.3.2 故障码诊断法 (10)4.3.3 数据流分析诊断法 (10)4.3.4 原因排除诊断法 (10)4.3.5 检测仪器诊断法 (10)第5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 (10)5.1 手动变速器检测与诊断 (10)5.1.1 检测步骤 (10)5.1.2 诊断方法 (10)5.2 自动变速器检测与诊断 (10)5.2.1 检测步骤 (10)5.2.2 诊断方法 (11)5.3 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 (11)第6章底盘检测与诊断 (11)6.1 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 (11)6.1.1 制动系统概述 (11)6.1.2 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方法 (11)6.1.3 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 (12)6.2 悬挂系统检测与诊断 (12)6.2.1 悬挂系统概述 (12)6.2.2 悬挂系统检测与诊断方法 (12)6.2.3 悬挂系统常见故障诊断 (12)6.3 轮胎与轮辋检测 (12)6.3.1 轮胎与轮辋概述 (12)6.3.2 轮胎与轮辋检测方法 (12)6.3.3 轮胎与轮辋常见故障诊断 (13)第7章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 (13)7.1 电源系统检测与诊断 (13)7.1.1 电池电压检测 (13)7.1.2 交流发电机检测 (13)7.1.3 电压调节器检测 (13)7.2 启动系统检测与诊断 (13)7.2.1 起动机检测 (13)7.2.2 启动电路检测 (13)7.2.3 蓄电池检测 (13)7.3 灯光与信号系统检测 (13)7.3.1 灯光系统检测 (13)7.3.2 信号系统检测 (14)7.3.3 控制模块检测 (14)第8章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 (14)8.1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14)8.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 (14)8.2.1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14)8.2.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方法 (14)8.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 (14)8.3.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14)8.3.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方法 (15)第9章汽车综合功能检测 (15)9.1 汽车综合功能检测项目 (15)9.1.1 发动机功能检测 (15)9.1.2 底盘功能检测 (15)9.1.3 车身及附件功能检测 (15)9.1.4 安全功能检测 (15)9.1.5 环保功能检测 (15)9.2 检测方法与操作技巧 (15)9.2.1 发动机功能检测方法与操作技巧 (15)9.2.2 底盘功能检测方法与操作技巧 (15)9.2.3 车身及附件功能检测方法与操作技巧 (16)9.2.4 安全功能检测方法与操作技巧 (16)9.2.5 环保功能检测方法与操作技巧 (16)9.3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6)9.3.1 数据采集与整理 (16)9.3.2 数据分析 (16)9.3.3 数据处理 (16)9.3.4 检测报告编写 (16)第10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16)10.1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6)10.1.1 电池管理系统检测技术 (16)10.1.2 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检测技术 (16)10.1.3 整车控制系统检测技术 (17)10.2 智能化与网络化检测技术 (17)10.2.1 智能检测技术 (17)10.2.2 网络化检测技术 (17)10.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展望 (17)10.3.1 高度集成化检测技术 (17)10.3.2 自适应检测技术 (17)10.3.3 预测性维护技术 (17)10.3.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17)10.3.5 跨界融合技术 (18)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历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该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机械检测到现代智能诊断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