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注射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44
颈椎病的穴位注射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由于颈椎间盘的慢性退行性变导致颈部关节失稳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和周围软组织,出现颈臂痛、头晕心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无论男女皆可发生,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本病属于中医的“痹证”、“颈筋急”、“肩颈痛”等范畴。
颈椎病穴位注射一取穴:大椎穴。
用药: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10ml。
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混合后摇匀。
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取大椎穴以病变侧,旁开0.5寸处进针,以45°角斜向大椎穴方向刺入,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每日1次。
颈椎病穴位注射二取穴主穴:颈部夹脊穴、膈俞、阳陵泉;配穴:百会、风池、附分、外关、手三里。
用药: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K注射液0.25g、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混合均匀。
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混合后摇匀。
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每次每穴位注射0.5ml。
然后、将骨刺治疗机及常用骨刺专用液浸泡,正极置于病变局部,负极置于循经所取穴位或疼痛部位上,通电45~60分钟,每日治疗1次。
颈椎病穴位注射三取穴:主穴为颈4~7夹脊穴;配穴为肩井(双)。
用药:丹参注射液4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0.9%氯化钠注射液4ml。
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混合后摇匀。
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一针见效的腰腿痛针法腰腿痛与足少阴、足太阳、足少阳、督脉等经脉有关,如足少阴之脉循行“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少阴经筋“其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属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抑”,足太阳膀胱之脉“挟脊仰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国医大师贺普仁临证常用的治疗腰腿痛的腧穴亦多位于太阳、少阳等经脉上。
同时,贺普仁认为“病多气滞”,认为气滞是疾病发生发展不可逾越的主要病机,临证取穴重视气血的作用,最善取用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上的伏兔。
贺普仁还强调“治腰先治肾”,在此基础上,他亦善于单用人中、养老、环跳等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引起的腰腿痛。
临证取穴异于常法,本文将从穴性原理、定位取穴及刺法、典型病例等方面介绍贺普仁治疗腰腿痛的经验用穴。
01、人中【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穴位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穴性原理人中一名,首见于《灵枢经·经脉》“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天气通于鼻”,天在上为阳;“地气通于口”,地在下为阴;“天食人以五气”,人中位于督脉上,督脉循行贯腰脊,故对急性腰扭伤有立竿见影之效。
定位取穴及刺法贺普仁认为: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处。
微通法::毫针针刺,针尖向鼻中隔方向,直刺进针0.5~0.8寸。
贺普仁亦有应用人中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用法。
取穴则从平人中穴所在,人中沟外侧处透刺对侧的刺法。
典型医案患者,男,44岁。
2016年11月19日初诊,主诉:因搬抬重物不慎挫伤腰脊1天。
刻见:患者因腰部活动受限,致前后俯仰、左右转侧均感不利,起坐时需用手臂撑支。
贺普仁遂取穴人中,从平人中穴所在,人中沟外侧处透刺对侧,持续行针1分钟后,患者当时起坐即不需用手臂支撑。
遂留针20分钟,针后患者起立、蹲坐、俯仰等动作自如,仅局部稍有酸楚;次日复诊,腰部功能活动自如。
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并小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并小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利用穴位、经络的特殊作用,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特性和小针刀松解术的共同作用,使患者腰部受力达到相对平衡,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腰部肌肉、肌腱、韧带劳损。
标签:穴位注射并小针刀术;天麻素注射液;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1]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
笔者于2010年6月~2012年9月利用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患者均在康复医学科门诊、康复医学科住院部诊断治疗,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标准。
1.2患者筛选①凡因积累伤力致腰椎间盘变性退变、突出;②遗传因素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1.3诊断1.3.1均以腰椎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3.2体征①腰椎曲度异常;②腰部活动受限、屈伸不利;③局部压痛与放射痛及骶棘肌痉挛;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阳性;⑤神经系统表现: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踝反射及肛门反射异常;⑥屈颈试验阳性;⑦运动和感觉异常。
1.4方法1.4.1术前准备工作小针刀手术包,一次性注射器20ml,一次性注射器5ml,准备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1支,天麻素注射液0.2g×3支备用。
1.4.2选择穴位华佗夹脊穴、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秩边、腰俞、命门、腰阳关、十七椎、环跳、风市、阳陵泉、殷门、委中、承山,选择压痛明显并出现放射感的穴位4~6穴,然后使用标记笔做好标记。
1.4.3首先按外科手术常规消毒操作规程嘱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根据具体疼痛选择特定穴位,用标记笔做好标记,再用强力碘0.5%~0.6%严格按照外科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消毒,然后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5ml,行局部浸润麻醉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注射器。
颈肩腰腿痛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一:了解几个名词1 椎间盘膨出:指椎间盘离开原位置,纤维环未破裂,但椎间盘大于椎体,髓核仍在原来位置称椎间盘彭出。
2椎间盘突出:如果髓核向一处或多处突出称腰间盘突出。
3腰间盘脱出:如果纤维环已破裂,髓核脱出称腰间盘脱出。
注:人体共有26个椎体,只有23个椎间盘,因骶骨、尾骨已融合,没有椎间盘。
二椎间盘的生理及功能功能:主要是维持缓冲外来的压力,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特点:1 人体椎间盘20岁成熟,以后逐渐退变(实质:脱水失去弹性)30岁后退变加重;2 后纵韧带上宽下窄;3人体的活动、腰椎受力最大,并且较集中,因此腰间盘易发生病变。
常见腰间盘突出的部位:L4-5,其次L5-S1,再次为L3-4。
三脊柱病—腰间盘病变的病因:1 急性损伤特点:发病急、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
2 慢性损伤特点:发病缓慢、症状时轻时重,部分只有腰痛,而腿不痛。
3 腰椎本身退变,20岁成熟,以后椎间盘逐渐退变。
注:急性损伤:如暴力挫伤、摔伤、扭伤;慢性损伤:如长期站立,坐卧负重引起椎间盘病变。
四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症状与体征:1腰痛2腰痛加腿痛3腿痛腰不痛4跛行5弯腰厥臀部6与鞍区麻木(手术指征)大小便功能障碍7检查共同体征:(1)直腿抬高试验(2)拾物试验如L3—4突出,压迫L4神经根,L4神经根主要参与股神经、坐骨神经的活动,因此痛、麻在大腿内上侧,但大都不超过膝关节;如L4—5关节压迫为L5神经根,L5神经根主要参与坐骨神经的活动,因此痛、麻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小腿的外侧,有时也在内侧但少见,但大都不超过踝关节;如L5—S1突出,压迫S1神经根,痛、麻直至足尖。
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多种疗法1 腰大肌肌间沟注射(腰大肌神经阻滞术)又称三拐五疗法以第三腰椎棘突的顶点为中心,顺脊柱向下3cm,呈直向病侧拐5cm,直刺5—7cm。
适应症:腰痛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梨状肌损伤,无名腰痛,单纯性根性坐骨神经损伤,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退变)。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项痹:西医称为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此外。
颈椎周围的组织如咽喉、食管等病变可诱发颈椎病的发生。
本病40岁以上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一、【诊断要点】1、诊断依据:(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娱乐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症候分类;(1) 风寒湿阻型: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 气滞血瘀型: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 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4) 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面红目赤。
舌质少津,脉弦。
(5) 气血亏虚型: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休息,局部热敷,避免颈部多活动与受凉。
加强患者自我身体功能锻炼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和预防病情进一步的发生与发展。
定期开展颈椎病宣传教育,提高患者颈椎病病科普知识,达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目的。
2、针灸:针刺风池、翳明、翳风、大柕、外关、合谷等穴。
3、牵引:颌枕带牵引,每日数次,每次半小时,本法不适宜脊髓型。
4、推拿按摩:手法宜轻、稳,忌用暴力,具体手法包括准备手法(点穴法、揉捻法、滚法)、治疗手法(旋转复位法、提端摇晃法)、善后手法(劈法、提捏法,散法)。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也称为水针疗法。
它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银针插入
疼痛部位,然后进行旋转或轻微抖动,以刺激穴位和局部组织,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
的。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由于这些部位是人体常见的疼痛部位,很多人都会出现这些问题。
浮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局部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疼痛感。
浮针疗法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传导,缓
解疼痛。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它通过刺激穴位和局部组织,调节神
经系统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浮针疗法还是有
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的疼痛症状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
合治疗。
对于浮针疗法的操作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需要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不能随意尝试。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中医疗法,但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弧刃针疗法电子版(弧刃针疗法的适应证)弧刃针是手术刀、针刀、注射针、针灸针创造性的结合,是外科学、针刀医学、注射疗法、针灸医学和微创技术的创新成果,同时拥有针灸针效应、微创手术松解、注射、抽液、皮下刺扫、皮下扫散、神经刺激等多种功能或作用。
因此,弧刃针疗法适应证较为复杂,根据作用机理分类,适应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微创手术松解的适应证各种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包括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部分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性发作。
常见疾病如下:1.颈肩腰腿疼痛①各种软组织急、慢性疼痛:落枕、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或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滑膜炎、滑囊炎、腱鞘囊肿、腱鞘炎、肩周炎、肩袖损伤、网球肘、各种软组织损伤等。
②脊柱及骨关节性疼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盘源性腰痛、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脊神经后支嵌压综合征、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关节炎、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等。
2.头面部疾病头痛、面痛、头晕、头昏、头沉、头不清醒。
3.骨纤维管嵌压综合征(肌腱、血管或神经嵌压综合征)腱鞘炎、胸小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等卡压类疾病。
(注:需要处理的不是肌腱、血管和神经,而是缩窄肥厚的腱鞘、胸小肌腱、腕横韧带、分裂韧带、腹股沟韧带等。
)4.部分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5.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腱鞘囊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6.部分内科、骨科、妇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科、美容科等疾病。
7.非疾病类瘦脸、含胸、部分关节矫形(如膝关节早期的非特异性轻度屈曲挛缩)等。
8.其他。
(二)注射疗法的适应证1.传统注射疗法或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凡适合软组织注射、腔隙注射(关节腔、腱鞘内、硬膜外腔、侧隐窝、椎间孔、骨纤维管)以及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等,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者,皆可采用弧刃针注射。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35例作者:庞众刘宁于尚伟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对慢性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慢性颈肩腰腿痛(排除椎管内及骨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治疗组根据规律压痛点,依据王福根推荐处方布针,连接银质针巡检导热仪,加热15 min。
依据留置皮外针的长度,设定温度85~105 ℃。
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
依据疼痛区域选择相应责任神经,注入止痛液。
治疗2 周、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占40.00%,有效率占97.14%;对照组治愈率占60.00%,有效率占1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降占37.14%,有效率占97.14%;对照组治愈率占11.43%,有效率占71.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银质针疗法用于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颈肩腰腿痛;银质针;银质针巡检导热仪慢性颈肩腰腿痛目前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与之相关的各学科治疗效果,近期较满意,远期较差。
采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远期效果。
笔者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3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根据参考文献[1]诊断标准,选择椎管外软组织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治疗组年龄32~70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5年。
对照组年龄30~7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
70例患者中颈肩背痛15例,腰及下肢痛55例。
以上患者均在所诉疼痛区域或可寻找到多处压痛点。
影像检查诊断:颈间盘突出13例,腰间盘突出43例,骨与关节退变61例。
其中43例患者曾接受多种非手术治疗。
用银质针刺治疗前2周均未采用其他任何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