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物的多样性之——细菌、真菌和病毒
- 格式:pptx
- 大小:610.84 KB
- 文档页数:24
初中的所有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生物课程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等。
以下是对初中生物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 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五大类。
-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进行分类。
2. 生物与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中的仙人掌。
-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
3.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 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进而组成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4. 生物的生长发育- 生物通过生长和发育来适应环境。
- 植物通过顶端优势和光合作用生长,动物通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控制生物的遗传信息。
6.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
- 进化论认为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逐渐演化而来的。
7.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形成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8. 人体生理- 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 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9. 植物的生理-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气体交换。
-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0.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 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乳酸菌,而有些则可能导致疾病。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生物分类1、生物分类:根据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
4、被子植物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根、茎、叶、种子种子生殖陆地松被子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珙桐5、根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二、从种到界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分类单位: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
4、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林奈的双名法。
5、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第一部分属名和第二部分种加词两部分组成,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
6、动植物分类等级举例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4、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我国特有珍稀生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藏羚羊。
4、中生代活化石——扬子鳄;植物活化石——银杉。
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完善法律等。
高频命题点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真菌、细菌和病毒》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真菌、细菌和病毒》是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重要章节,也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结构和功能之后,对生物多样性认识的进一步拓展。
只要旨在介绍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涉及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物探究能力的重要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并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
3.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3.增强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2.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病毒的特殊性质,包括它们既不是细胞也不是生物的特性。
2.认识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的双面性。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细胞的基本知识,但对微生物的了解可能比较有限。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可能缺乏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微生物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法】:1.讲授法:讲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法】:1.观察法: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获取有关微生物的信息。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八年级的生物知识在整个初中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下八年级生物的重要知识点。
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扁形动物多数营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绦虫;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
它们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线形动物通常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蛲虫等都属于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如蚯蚓、沙蚕、水蛭等。
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5、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等。
6、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其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运动系统的组成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关节的结构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上面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壁分泌滑液,关节腔里有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
3、骨骼肌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初中生物成绩好不好,关键在于对课本知识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有多深。
考试的范围主要来自课本,学生们要重视课本知识的记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中生物知识一、细菌、真菌和病毒1、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集中的DNA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2、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3、真菌(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4、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5、细菌、真菌的作用: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酸奶、泡酸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豆腐乳、酱等6、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7、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二、生物的分类1、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是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动物主要通过其形态特征分类2、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3、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4、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有性生殖: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马铃薯、蒜等3、无性生殖的运用:(1)扦插(2)嫁接4、昆虫、青蛙发育的类型:变态发育。
它可分为:(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如:蝇、家蚕(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
如:蝗虫、螳螂初中生物必备知识一、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知识清单考点1 细菌真菌的分布1.菌落的含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3.细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4.真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5.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些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氧气。
考点2 细菌1.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是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巴斯德。
2.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的外形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
2.细菌细胞的结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3.细胞的营养方式:由于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4.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芽孢不是生殖细胞)5.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细菌分裂的计算公式:N=m•2n(m表示原有的细菌个数,n表示分裂的次数)。
考点3 真菌1.真菌的结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细菌真菌的对比:菌落细胞核生殖细胞细菌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常呈白色无成形细胞核(原核生物)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考点4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③与动植物共生。
初中微生物知识点总结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藻类等。
在生物学中,微生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微生物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微生物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藻类等几大类。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形态多样,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它们通常是多细胞生物。
藻类是一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包括绿藻和蓝藻等。
2. 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特点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特点有一些共同之处。
细菌通常含有细胞壁、细胞膜、质粒和核糖体等结构,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外包裹蛋白和内含遗传物质的核酸组成。
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真核细胞等结构,可以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藻类的结构类似于植物,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
3. 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不同。
细菌可以以自由生活的方式存在,也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它们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通过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真菌可以以寄生和腐生的方式生活,通过孢子繁殖。
藻类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一些藻类也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4.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是有益的,但也有些是有害的。
细菌有些可以帮助人类消化食物,如乳酸菌能帮助制作酸奶和发酵食品。
某些细菌也可以合成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细菌发酵产生的抗生素。
然而,有些细菌也会引起人类疾病,如结核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感冒和流感。
真菌也可以引起人类感染,如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等。
藻类对人类来说主要是食物和能源方面的利用。
5. 微生物的应用领域微生物在科学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细菌在制药、食品加工和环境治理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