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第一课时有效起来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第一课时有效起来

——浅谈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

张丽芬

在素质教育积极倡导的今天,教育者们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众多语文研究者的智慧推动下,紧跟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不断涌现出许多值得称道的新做法,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第一课时不外乎以下几个步骤:提题、审题——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划分段落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导入,如简介人物、介绍背景、讲述故事或是引导质疑,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是当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以上程序,学生的积极性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就很少再涉及课文的内容,老师们太过留恋传统教学的结果往往就是抹煞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就算老师不厌倦,学生也早就对这样枯燥、乏味的方式了如指掌都,毫无新鲜感。对于老师本人而言,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任全部压制在第二、第三课时实在有点困难,尤其到了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长且深奥难懂更是无法承受,不但增加了老师教学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如果能够节约第一课时的时间,合理支配课堂的时间,让第一课时不再空洞,同时也让第二、第三课时不再过于繁忙急促,笔者认为,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乃是当务之急。

一、注重预习,加强指导。

1.利用早读课,加强课前初读指导。

“书不读熟不开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读书的重要性。的确,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中,读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为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能多多利用早读课,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词句的解释,难句的朗读,都能使老师在第一课时中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提高度读书的有效性。

2.注重预习作业,提供具体预习要求。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但是对于缺乏自学能力的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可以提高预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或是指定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或是请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进行了有目的的思考,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紧扣课题,激发兴趣。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因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

兴趣。再由课题质疑,“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三、抓住重点,巧理课文。

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试问,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的?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如《“番茄太阳”》一课,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文中多次描写了明明的“笑”,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重点朗读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谈谈各自的体会,这对下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灵活安排教学的任务。如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学生自然都对这种新式切苹果的方法很感兴趣,或许在学课文之前早已在家里实践过了,如果第一课时依然是按照固定程序读词语、读课文的话,学生一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他们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在大家面前一展身手。那么,老师可以就在第一课时邀请同学们上台切苹果,并向其他同学提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要求。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又能使他们在下一课时的学习中静下心来,思考这种新的切苹果的方法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四、围绕重点,留下悬念。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是《“番茄太阳”》一课,在一遍遍朗读描写明明“笑”的语句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同学们,如果你们发出咯咯地笑,一点儿也不稀奇,因为你们的生活这么幸福。但是明明跟我们一样吗?”学生纷纷用课文中的语句告诉老师,明明天生是个盲童的事实,老师就可以以此留下一个悬念:“对这个盲童来说,她无法看到这个精彩的世界……她有太多太多痛苦的理由。可是,明明却笑得那么开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一个疑问足够引起同学们对明明“笑”的关注,从而步步深入走进明明的内心世界,感悟主人公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

又例如教学《雾凇》一课,初读后学生充分感受了雾凇的美,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这么美的雾凇它是如何形成的?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是无限的艺术效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公开的教学活动中,的确也很少能听到第一课时的教学,这样会给语文老师造成第一课时并不重要,或是第一课时不精彩可言的假想。但是,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有很多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比第二课时更精彩。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看似漫无目的地闲聊,却通过几个关键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