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库抢险管理暂行办法》(浙防汛〔2002〕39号)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12.10•【字号】浙水汛〔2014〕22号•【施行日期】2015.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关于印发《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水汛〔2014〕22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财政局:为规范我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组织制定了《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财政厅2014年12月10日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我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保证建设质量,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水汛(2014)80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行相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制。
各级水利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省有关政策。
涉及国家秘密的建设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保密规定。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五条省水利厅、省财政厅根据中央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和补助资金,依据《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结合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情况,组织省级年度实施方案编制,省级年度实施方案报水利部合规性审核后,下达年度实施计划。
第六条根据水利部合规性审核意见和省下达的年度实施计划,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组织县级实施方案审查,以优化技术方案,细化各项任务,落实保障措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0〕99号)各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了确保全省各类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加强水库管理的重要性我省目前已有各类水库3700多座,为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水库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违规修建水库,工程老化失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
水库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一旦失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各级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对水库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监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二、进一步明确水库管理的责任各级政府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负总责,哪一级政府建设、管理的水库,由哪一级政府对其安全负责;各级水利、电力、建设、旅游、司法、林业等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业主,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负责。
目前仍由乡(镇)管理的中型水库,一律划转县水利部门管理。
乡(镇)、村所管辖的小(一)型水库,其安全由乡(镇)政府和县水利部门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
乡(镇)、村所管辖的小(二)型水库和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其安全由乡(镇)、村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
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2019年7月12日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洪水预警发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水灾防〔2019〕17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省水文管理中心:为规范洪水预警发布工作,防御和减轻洪水灾害,依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我们组织制定了《浙江省洪水预警发布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反馈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
浙江省水利厅2019年7月17日浙江省洪水预警发布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规范洪水预警发布工作,防御和减轻洪水灾害,依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布洪水预警,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省水利厅组织指导全省洪水预警发布工作,负责钱塘江、东苕溪、浦阳江和瓯江干流,以及杭嘉湖平原的洪水预警发布工作。
省水文管理中心具体承担省级洪—81—水预警发布。
第四条 各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指导下辖县(市、区)洪水预警发布工作。
按如下权限负责市级洪水预警发布工作。
杭州市负责分水江的洪水预警发布。
宁波市负责甬江的洪水预警发布。
温州市负责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的洪水预警发布。
湖州市负责西苕溪的洪水预警发布。
绍兴市负责曹娥江的洪水预警发布。
金华市负责辖区内钱塘江重要支流的洪水预警发布。
衢州市负责辖区内钱塘江重要支流的洪水预警发布。
台州市负责椒江的洪水预警发布。
丽水市负责辖区内瓯江重要支流的洪水预警发布。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江河(省、市负责发布的除外)实测或预报达到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预警信息发布。
第五条 洪水预警发布分为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布的专业预警信息(以下简称“专业预警”)和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以下简称“社会公众预警”)。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08.12.23•【字号】浙发改基综[2008]1065号•【施行日期】2008.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浙发改基综〔2008〕1065号)各市发改委、水利局,义乌市发改局、水务局:为了加强我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重大设计变更行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发改办农经〔2005〕806号)及相关的规定,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和水利厅联合制定了《浙江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浙江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重大设计变更行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发改办农经〔2005〕806号)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省级审批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下简称加固工程),其余的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由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发展改革部门制定,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病险水库,是指通过规定程序,经安全鉴定(或技术认定)属二、三类坝的水库。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大设计变更,是指在加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批复的初步设计内容进行重大设计修改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重大设计变更:(一)挡水、泄水、引(输)水等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位置重大调整、断面发生较大变化或加固方案改变;泄水建筑物消能型式改变。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印发《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公布日期】2006.04.14•【文号】国汛[2006]2号•【施行日期】2006.04.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印发《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汛[200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汛抗旱指挥部,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防汛总指挥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细化相关工作制度,增强各级防指对突发险情、灾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现将国家防总组织制定的《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你们,请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的报告工作。
附件: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二00六年四月十四日附件: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全面掌握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为防汛抗旱减灾决策提供依据,保障防洪安全和应急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制定。
第三条突发险情主要指水库、水电站、尾矿坝、涵闸、泵站、堤防以及其他防洪工程出现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情况。
当上述工程出现溃坝、决口或垮塌等险情的前兆时为重大突发险情。
突发灾情指由于河湖水泛滥或山洪泥石流滑坡导致人员伤亡、城镇被淹、人员被围困、基础设施被毁坏或水域污染导致城乡居民供水危机的情况。
当涉及重大人员伤亡(一次过程死亡10人以上);城市被淹(城区受淹面积达50%以上,城市交通、通讯、电力受损30%以上);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被围困群众人数超过50人且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城市供水主要干线、饮用水源遭到严重毁坏或污染,造成居民大范围用水困难或长时间停水(城市居民或城区范围半数以上、预计持续3天以上)等情况的为重大突发灾情。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水河[2007]13号)各市、县(市、区)发改委(局)、水利(水电、水务)局:为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水域,充分发挥水域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全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全面科学规划水域,注重水域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有序利用,以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规划编制原则编制水域保护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分区控制分类管理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和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各地应根据本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水域现状与发展需要,提出规划编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二、主要任务水域保护规划工作应体现主体功能导向、注重维护和发挥水域功能、水域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有序利用,突出保护工作。
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1、分析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域的需求;2、总结归纳水域调查成果,认真分析本地水域保护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进行水域现状评价,确定规划区域和不同区块的基本水面率;4、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水域总体布局,满足规划区域和不同区块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需要;5、明确水域功能,确定水域保护的范围、等级以及保护措施;6、编制水域恢复、扩大或新增的总体方案;7、制定本地水域保护、利用状况动态监测和水域日常管理制度,满足水域保护、利用、管理的要求。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6•【字号】浙政办发[2011]83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8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六日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省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农业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11〕2号)规定,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我省地方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属于政府性基金。
第三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照“分级筹集、分级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安排使用。
第四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一)从各级收取的车辆通行费(限于政府还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包括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和集镇配套设施建设费)、征地管理费等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3%。
(二)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征收部分:1.凡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按上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1‰计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2.银行(含信用社)按上年利息收入的0.6‰,保险公司按上年保费收入的0.6‰计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3.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上年业务收入的1‰计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浙水建〔2015〕13号各市水利(水务)局,厅属有关单位: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水明发〔2015〕17号)、《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浙安委办明电〔2015〕4号),结合我省水利实际,现就加强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加强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制落实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刻吸取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教训,切实强化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层层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各专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细化落实工作,在确保在建水利工程和各类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的同时,高度重视强降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水利安全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坚持早部署、早动手、早发现、早应对,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预警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水利生产安全事故。
二、切实抓好汛期水利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各地各单位要明确汛期安全生产重点防范领域和防范对象,突出在建工程和水库、水闸、农村水电、水文监测等安全管理,积极部署,狠抓落实,强化监管,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一)加强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全时段、全过程和全员安全监管。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塘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塘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水农〔2017〕16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为加强山塘安全管理,保障山塘安全正常运行及下游防汛安全,发挥山塘效能,我厅组织制定了《浙江省山塘安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问题,请及时函告我厅。
浙江省水利厅2017年5月10日浙江省山塘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山塘安全管理,保障山塘安全正常运行及下游防汛安全,发挥山塘效能,根据《农田水利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山塘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山塘是指毗邻坡地修建的、坝高5m以上且具有泄洪建筑物和输水建筑物、总容积不足10万m3的蓄水工程。
本省行政区域内山塘的注册登记、运行管理、巡查管护、安全认定与评估、报废及综合整治,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山塘安全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建立全省山塘统一工作平台,组织拟订山塘的建设、综合整治、运行管理、巡查管护的技术标准。
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山塘安全管理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所属县(市、区)对全省山塘统一工作平台进行信息数据更新。
第四条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山塘安全的监督管理,实施山塘注册登记,建立山塘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
设区市或县级水利、农业、林业、旅游、建设等有关部门和监狱(以下统称山塘主管部门)负责其直属单位所有的山塘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转发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水利厅
•【公布日期】2009.04.15
•【字号】浙水办管[2009]9号
•【施行日期】2009.04.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
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转发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浙水办管〔2009〕9号)
各有关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
现将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水明发﹝2009﹞14号)转发给你们,并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水利部要求对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建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必须保证全部检查到位,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二、各地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三、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建项目要按照《关于切实做好在建重点及骨干水利工程2009年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浙水建〔2009〕7号)要求,抓紧编报水库安全度汛方案。
未实施除险加固的各类病险水库要严格控制运行。
附件: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略)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4.06.17•【字号】浙财农[2014]73号•【施行日期】2014.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农〔2014〕73号)各市、县(市、区)财政局、水利(水电、水务)局(宁波不发):为加强和规范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将《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水利厅2014年6月17日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4〕1号)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省和市县共同承担。
省以上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依据水利部商财政部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在《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内确定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
第三条省以上补助资金使用范围包括:(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包括前期基础工作、防治区山洪灾害调查、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详查、山洪灾害分析评价、调查评价数据审核汇集及成果集成、调查评价业务培训等支出;(二)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
包括监测系统补充完善、预警系统补充完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及各级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完善以及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建设等支出;(三)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
包括洪水风险图规范制度制定、洪水风险图通用软件开发、洪水风险图编制、洪水风险图管理与应用系统建设、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等支出;(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
包括采取修建护岸、堤防等工程措施支出。
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发文字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89号]【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公布日期】1997.10.30【实施日期】1997.1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89号)《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代省长柴松岳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日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库容十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坝高十五米以上的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
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等。
国家有关部门直管的大坝,由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管理。
第三条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
各级水利、电力、建设等有关部门,是其所管辖大坝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大坝主管部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大坝主管部门对大坝的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大坝建设和管理应当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坝安全的义务。
第五条在大坝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大坝建设第六条大坝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大坝安全技术标准。
第七条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和抽水蓄能大坝的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按《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工程场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
第八条大坝工程建设,应当按国家和省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管理,并实行招投标和建设监理制度。
第九条大坝工程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水利水电设计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一)总库容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工程,由甲级设计单位承担;(二)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至一亿立方米的大坝工程,由乙级以上设计单位承担;(三)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至一千万立方米的大坝工程,由丙级以上设计单位承担;(四)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下的大坝工程,由丁级以上设计单位承担。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工程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0.05.19•【字号】浙水运管〔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工程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水运管〔2020〕7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厅属各单位:为加强水利工程数据管理,规范水利工程数据的采集、加工、归集、维护等工作,我厅制定了《浙江省水利工程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水利厅2020年5月19日浙江省水利工程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数据管理,规范水利工程数据的采集、加工、归集、维护等工作,依据《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利工程数据是指工程竣工或完工后所形成的和运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非涉密数字化数据,包括工程特性数据和工程管理数据。
水利工程包括:水库(含山塘)、堤防(含海塘)、水闸(含涵闸)、泵站、水电站、渡槽、倒虹吸、输(供)水隧洞(管道)工程,以及灌区、圩区、蓄滞洪区、农村供水、引调水等由多类工程组成的水利工程。
第三条水利工程数据的采集、加工、归集、维护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水利工程数据管理采取“统一平台,分级管理;一数一源,源头把控;业务融合,动态维护”的原则。
第五条水利工程各相关责任主体对其水利工程数据质量负责,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其管理的工程负直接责任;水利工程主管单位或产权人对其有管理单位的工程负管理责任,对其无管理单位的工程负直接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行业管理责任。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对水利工程数据质量实施监督管理:(一)大型水利工程、二级以上堤防、跨设区的市的中型水利工程,由省水利厅负责。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农村水电站防汛责任人名单公布工作的通知
正文:
----------------------------------------------------------------------------------------------------------------------------------------------------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农村水电站防汛责任人名单公布工作的通知
(浙水电〔2010〕13号)
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
2010年初,为做好水电站防汛安全管理工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水利厅联合下发了《浙江省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管理办法》(浙水电〔2010〕3号,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下发后,各地结合实际进行了贯彻落实,对全省农村水电站安全度汛和抵御部分小流域强降雨侵袭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是,防汛安全责任人的落实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截至7月中旬,除淳安、开化、遂昌、桐庐、磐安等县外,有关县(市)尚未按《办法》要求公布辖区内农村水电站的防汛安全管理责任人、直接责任人。
请你们抓紧收集辖区内各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责任人信息,按照《办法》要求由各地防指发文公布(公布格式详见附件),并于8月20日前上报省防办、省水电中心和市防办、市水电处,并请各市水利局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附件: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责任人名单
二○一○年八月三日
附件:
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责任人名单
电站名称
管理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
姓名
单位
职务
姓名
单位
职务
……——结束——。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洪涝台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7.03•【字号】浙政办发[2004]56号•【施行日期】2004.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洪涝台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04]5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重大洪涝台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七月三日浙江省重大洪涝台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为及时、妥善处置因暴雨、洪水、台风、潮汛、干旱等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方面的重大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一)工作目标。
预防和减轻洪涝台旱灾害造成损失,防止因暴雨、洪水等造成垮坝、溃堤等恶性事故发生。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
把洪涝台旱灾害的预防和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
洪涝台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省级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地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
认真分析洪涝台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
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当前水库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字号】浙水管[2012]15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当前水库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浙水管[2012]15号)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抗(防)旱指挥部、水利(水电、水务)局:今年以来,我省降雨明显偏多,截止2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31.6mm,比常年同期多54.1%。
其中,杭州、湖州、嘉兴、宁波、绍兴、台州和温州等地偏多61%~79.8%,其他地区偏多22.9%~52.8%。
全省水库蓄水量增加,水库水位上升较快,部分中小型水库水位已近正常水位。
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仍将有持续阴雨天气,为确保水库安全,特通知如下:一、各地要按照《关于开展“千库万人”大检查活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的通知》(浙水管[2012]11号)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水库安全大检查,及时处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严格执行病险水库限蓄的有关规定,对病险情加重的水库,要迅速降低水位,减少水库蓄水量,或空库度汛,并落实应急措施。
三、加强水库巡查工作,特别对于病险和高水位运行的水库,要加密巡查次数。
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要求积极组织抢险工作。
如险情危急,要果断转移下游群众,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
四、项目法人要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完善除险加固工程的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并及时将汛情信息通知到工地、班组和施工作业人员,确保工程安全和人员安全。
五、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水库日常管理,组织清除大坝、溢洪道等水工建筑物上的违章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清除杂草、杂树、杂物等,确保能及时发现水库安全隐患,保障溢洪道安全泄洪。
水库抢险管理暂行办法
(浙防汛[2002]39号)
(2002年5月22日下发)
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水库抢险工作,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库容十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坝高十五米以上的水库抢险。
其它水库、山塘抢险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第三条水库安全管理与抢险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水库管理单位及水库业主要对其所管辖的水库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水库主管部门应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按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水库抢险责任制。
第四条水库抢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组织全社会力量参加抢险,县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抢险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水库安全状况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水库抢险预案,组建水库机动抢险队伍,并配备必要的抢险物资和器械。
第六条任何部门、单位、个人都有参加水库抢险的义务。
第七条水库出现险情征兆时,水库管理单位及水库业主必须立即向水库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县(市、区)水库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检查,并将情况及时向省、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
任何部门、单位、个人发现水库出现险情征兆,有义务立即向水库管理单位、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八条水库出险时,水库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并及时向预计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
当群众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
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做好生活安排。
第九条对各类水库的抢险按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如下:
一、小(二)型水库出现险情时,由水库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组织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等有关部门实施抢险。
水库所在地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应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抢险。
若遇重大险情或抢险技术复杂,可要求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
二、小(一)型水库出现险情时,由水库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组织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等有关部门实施抢险。
水库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指挥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应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抢险。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
三、中型水库出现险情时,由水库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组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等有关部门实施抢险。
水库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指挥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应带领技术人员到场指导抢险。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
四、由县(市、区)管理的大型水库出现险情时,由水库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组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等有关部门实施抢险。
水库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指挥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应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抢险。
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领导、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
五、由市管理的大型水库出现险情时,由水库所在地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组织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实施抢险。
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领导、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
第十条在水库抢险期间,气象、水文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提供天气、水文等实时信息和预报;电信部门应当优先为水库抢险提供通信服务;公安、交通、电力、物资供应等部门应按要求做好抢险工作。
第十一条在水库抢险期间,各级人民政府及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根据水库抢险的需要有权在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内调用人力、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有
权采用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必要时,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抢险的需要,实施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第十二条水库抢险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抢险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应当给予适当补助或作其他处理。
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抢险结束后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关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应当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应当组织补种。
第十三条水库抢险及工程修复的费用,应当由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十四条在水库抢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五条对拖延水库抢险工作,贻误抢险时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