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连通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9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连通器》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连通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连通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液体的压强与连通器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连通器中液面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通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能正确区分连通器。
2. 使学生掌握液体的压强与连通器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连通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液体的压强与连通器的关系。
难点:连通器中液面变化的实验观察与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连通器模型、实验器材(液体、容器、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液体、容器、压力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连通器实例,如水壶、洗手盆的排水管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1)介绍连通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2)讲解液体的压强与连通器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分析连通器中液体压强的计算。
(2)解答生活中的连通器相关问题。
4. 实验演示与观察(1)进行连通器实验,观察液面的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连通器中液面变化的原因。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连通器中液体压强。
(2)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连通器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连通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2. 液体的压强与连通器的关系。
3. 实验现象与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连通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2)计算连通器中液体压强。
(3)解释生活中的连通器现象。
2. 答案:(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液体在连通器中自由流动,使各部分液面保持相平。
应用:水壶、洗手盆排水管等。
(2)液体压强计算:P = ρgh,其中P为液体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高度。
(3)生活现象解释:如水壶倒水时,液体从壶嘴流出,壶身液面下降,但壶嘴液面保持不变。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9.3 连通器课件(共21张PPT)(共21张PPT)第九章· 压强第3节连通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想想议议:如图,观察图甲所示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壶盖上为什么要留有一个小孔?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的高度有什么关系?图乙所示的茶壶在设计上有什么问题?像茶壶这样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液体压强和连通器。
学习目标1.知道连通器的定义。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知道连通器中水面相平的原因,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
观察与思考右图容器中红色液体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是,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呢?连通器一、1。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里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的液体总保持相平。
连通器内液面相平的条件:同种液体,液体静止,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
证明:液体静止,设想U形管下部正中有一小液片AB,且F左=F右,又因为S左=S右,由P=F/S可知p左=p右,即ρgh左=ρgh右,所以h左=h右,左右两管中的液面相平。
p左p右AB复习: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连通器的应用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p2p1h2h1假设容器底部有一竖直膜片,分析图中p1与p2的大小。
如果p1、p2大小不相等,会发生什么现象?右侧液面下降,最后当液体静止时,两侧液面相平。
3.连通器的应用水位计自来水供水系统连通器的应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船闸三1.打开上游阀门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