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复杂且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矿产资源管理系统。
该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全面监控、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访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层则提供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
这种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 功能模块设计(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个矿山、矿区等采集矿产资源数据,包括地质信息、储量信息、开采信息等。
(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以便后续的利用和管理。
(3)资源管理模块: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存储、查询和管理,提供丰富的查询和统计功能。
(4)决策支持模块: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5)用户管理模块: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权限设置、用户信息维护等。
3. 数据库设计本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数据表、矿山矿区数据表、用户数据表等。
数据库设计要满足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要求。
三、系统实现1. 开发环境与工具本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使用Spring框架进行业务逻辑处理,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开发环境为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为Eclipse或IntelliJ IDEA 等。
2. 技术实现(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矿产资源数据。
(2)数据处理:采用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资源管理:通过Web页面或APP等方式,提供丰富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方便用户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
(4)决策支持: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采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矿产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传统的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开发一套高效、智能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背景与目标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背景是针对当前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其设计目标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矿产资源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系统设计原则1. 科学性原则:系统设计应遵循科学的管理理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用性原则:系统应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安全性原则: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 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变化。
四、系统架构设计矿产资源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
五、系统功能设计1. 数据采集与整理:采集矿产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形成数据库。
2. 资源查询与统计:用户可通过系统查询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品质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资源调度与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对矿产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4. 报表生成与输出: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种报表,如资源分布图、储量变化图等。
5.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日志等功能。
六、系统实现技术1. 开发语言: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具有跨平台、高效率等优点。
2. 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如MySQL或Oracle等。
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矿产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工作报告将就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以期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
一、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1. 矿产资源储量及品种分布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种类繁多。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矿产资源的储量大幅度增长,同时,稀有金属、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局限性虽然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地域之间差距较大,导致资源优势的地区仍存在开发利用的障碍。
其次,矿产资源的开发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难以实现高效、低耗的开采方式,影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土地的破坏、水资源的消耗等。
二、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解决方案1.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资源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
加强矿产资源监管,推动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合规化。
建设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矿产资源的全过程监控和数据共享。
2. 提升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开展创新性开采技术研发,推动矿产资源的高效、低耗开发。
发展智能化矿山,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减少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强矿山复垦,恢复生态环境。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实施措施1. 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和时间节点,进行分解任务,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执行。
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设计摘要:矿产资源经济在如今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比重。
如何有效的存储矿产资源经济数据,如何对经济数据有效分析利用成为一项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最新成果,以普洱市为例叙述了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系统设计的软件和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
abstract: mineral resources economy in today’s gdp occupies a great propor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had became a significant research content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store the mineral resources economic data and how to analyze economic data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or example puer city, it describe the mineral resources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background, design thinking and technical route, system design of software an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odule.关键词:矿产资源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key words: mineral resources economic;gis;spatial database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188-020 引言矿产资源是国家建设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对矿产资源的调查、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矿产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矿产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以地理特征为核心,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对于矿产资源而言,GIS将其地理位置、类型、储量等关键信息进行空间化呈现,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分析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在矿产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要素:1. 矿产资源数据:包括矿产储量、产矿率、矿种分布等数据。
2. 地理位置数据: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获取矿产资源的准确位置坐标。
3. 地形地貌数据:包括地形高程、地貌类型等信息,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成因有重要影响。
4. 环境数据:包括气候、水文、生态等数据,对矿产资源的影响及其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矿产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1. 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矿产资源的数据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实现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储量计算等工作。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将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属性信息进行叠加分析,找出矿产资源的潜在富集区域,为资源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2. 矿产资源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矿产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GIS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矿区的生产状况,包括采矿工程、环境监测、安全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矿产资源灾害预测与防控: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模拟,提供针对性的灾害预测和防控措施。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也变得愈发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其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部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背景和现状。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其地理位置信息的分析、整合和处理能力,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部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地质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快速准确地确定矿产资源的产状和储量,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多维度的管理和监控,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第四部分,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的管理是保障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关键环节。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区环境、资源储量、生产情况等方面的全面监控和管控,为矿产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为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Technology StudyI G I T C W 技术24DIGITCW2021.050 引言目前,厅内矿政管理常用系统主要有部下发的矿业权管理系统、储量管理系统、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以及厅自建的业务审批系统。
这几个系统之间功能薄弱单一,数据管理分散,矿权数据无法实时更新,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下级主管部门的审批过程和结果,省市县三级的矿业权审批工作的管理关联性很小,且现有系统的辅助审查能力不足,经常在辅助审查工作中花费大量时间,延长审批的流程时间,不能满足矿产资源统一规范管理需求。
为了落实自然资源厅的工作部署,搭建省市县三级矿政业务审批流程,实现对全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的可视化监测和高效管理。
1 系统的总体设计1.1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由下到上共包含了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管理服务平台层、业务层以及用户5个部分。
如图1所示。
(1)基础设施层。
在政务外网的网络环境下,以广东省国土资源基础设施云为基础,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计算框架,按照虚拟化管理、动态分配资源的方式对计算、存储、网络等设备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图1 系统架构设计图(2)数据资源层。
由数据仓库和主题数据库两部分组成,数据仓库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前提下,实现矿政 数据的集中管理,完成数据的更 新、维护、管理等一系列基础的数据治理工作,保障数据质量。
为避免频繁的访问数据仓库,保障系统应用与服务能力,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经过数据融合与挖掘,形成各类矿政主题数据,根据具体业务场景或者实际应用需求扩展数据的应用与广度。
围绕数据仓库和主题仓库,分别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和矿政数据模型,依托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矿政管理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3)管理服务平台层。
主要由工作流平台、服务管理平台以及各种定制工具构成,实现低耦合、高扩展、高灵活的系统架构,提高系统应用与适应能力。
工作流矿业权省市县三级并联审批系统设计与开发林 菁,黄睦谨,江齐英,乐 辉(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075)摘要: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广东省矿产资源管理决策系统。
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工作总结近年来,矿产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技术一直是矿业行业发展的重要话题。
为了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在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广泛的技术研究工作。
本文旨在总结我们在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讨论其对矿业行业的应用和发展的意义。
一、矿产资源管理技术研究1. 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基础。
我们开展了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和地质勘探等技术手段获取大量高质量的地质信息。
同时,我们开发了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挖掘,提高了资源勘探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2. 资源评估与储量估计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准确评估储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研究了一系列资源评估和储量估计技术,包括统计学方法、地质模型构建和数值模拟等。
通过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矿产资源的储量,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致力于研究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们开发了一套综合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指标,并对环境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理。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1. 开采技术研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们进行了多项开采技术研究,包括爆破、矿石破碎、采空区治理等。
我们优化了传统开采方法,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探索了新型的矿产开采技术,如矿山智能化、无人化开采等,以推动矿业行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绿色矿山技术研究为了实现可持续矿业的目标,我们进行了绿色矿山技术研究。
我们研发了矿山环境管理和修复技术,采用植被恢复、土壤保护等措施来改善矿山区域的生态环境。
我们还开展了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通过合适的处理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矿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资源信息的管理内容,这些资源信息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其加大了开采力度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的介入,目前,矿产企业主要采取GIS技术,数据库系统以及相应的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的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资源系统已经可以对信息图形进行统一的管理,技术应用的开发过程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模块化的功能。
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和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
标签: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0前言
随着矿产企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大了开采的力度,同时矿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其开采的过程中就更应该注重经济收益与安全施工的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有利于规范矿产企业的管理秩序,也会提高开采的安全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也有利于领导人更好的开展信息管理的工作,GIS技术就可以将数据信息进行高度的整合,进而对资源开采的信息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1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与系统的结构
1.1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随着矿产企业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开采数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就对企业的开采行为进行了严密的管理和监督,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通过资源开采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使矿产开采的情况可以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而实现更大的开采目标。
主要采用GIS技术对信息进行图件编制,对信息的种类进行区分,实现属性数据管理功能,这样在后期的矿产开发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整合的信息,快速的判断出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利用的程度。
所以建设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的开发对经济方面加以控制,有效的保障矿产企业的经济收益,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使矿产企业更好的配合政府工作,为政府的宏观政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进而提高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的水平,实现更高科技的技术应用目标。
1.2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系统结构
在建设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要设计出建设的方案,并通过技术的应用达到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方案设计一定要符合操作简便的要求,可以使技术人员快速的完成信息整合的过程,并对信息进行统一的分析。
基于这种要求,
就可以采用成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使其可以任意进行互联网的扩充,保障事务处理功能可以实现,技术人员在整合信息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相关的报表,及时的了解到矿区的资源信息。
同时信息管理系统还要实现数据库管理的功能,并可以综合的分析整合信息的内容,享受资源信息的共享。
系统结构的设计主要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多源信息处理的功能,经过空间数据库的分析和分类,可以对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应用在实际的信息服务系统中。
2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2.1图形数据库的设计
图形数据库的设计必须满足地物分类的需要,根据实际的矿产结构和信息设计出相对应的图层结构,并将图形输入到计算机中,系统会自动根据图层的类别,对其进行放置。
图形数据库的设计过程要结合实际的矿产开采位置,合理的分析地面建筑物的形态和塌陷地的状况,进而可以很好的掌握资源信息的真实性,保障设计的数据库可以有效的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水平,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源利用。
2.2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属性数据库会根据图形数据库建立的内容,去分配给每一个地物具体的属性,按照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的要求,设计出各种属性统一的图表,并规定出每一个图表的的长度和类型,进而方便技术人员的后期分析和利用。
属性数据库建立的图表格式要与目前矿产资源的开采情况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结合信息管理的实际水平,实现高效的管理水平,在制定属性数据库信息图表时,要保证各个数据之间建立起D号查询关系。
3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模块设计
3.1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信息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文件的保存和关闭,经过数据信息的处理之后,要满足图形文件的浏览功能,可以使技术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数据信息处理的结论,进而开展实际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
数据信息处理时,可以在数据显示的窗口中完成,技术人员根据图形和属性的特点,利用图形编辑功能对图形进行剪辑处理和标记,属性编辑是通过系统固定的图形模式来进行,可以满足图形添加和删除的功能。
数据分析包括:空间数据的分析、属性数据的分析,对图形进行更新和移动处理,系统的功能会自动根据数据信息的变化情况,对数据的属性进行更新,最终得到数据统计的结果。
3.2数据的查询和功能实现
数据的查询主要包括:空间查询、属性查询,两种查询方式针对的查询对象不同,功能实现利用的是GIS技术,通过工具软件的不断更新,逐渐实现了大
量数据的统一更新,同时功能还应该具备更高的开发水平,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矿产环境的变化。
4结语
矿产开发的水平可以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同时矿产资源信息管理过程的技术应用,也可以体现出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矿产企业发展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注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其可以更好的定位矿产开采的方向。
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结合高科技的技术,利用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功能,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元隆.应用GIS技术开发煤炭资源管理系统的探讨[J].地矿测绘,2010,20(3):35-36.
[2]邬伦,刘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宋关福.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12,98(14):313-317.
[4]朱大明,秦德先,方源敏,等.基于GIS的数字矿区与矿产资源预测方法研究[J].地矿测绘,2013,19(4):115-117.
[5]唐碧雅.建立基于GIS的浙江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J].浙江地质,2012,18(10):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