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诱发因素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近 30 年的研究发现,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病理生理特征主要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其临床症状和气流受限具有可变性的特征。
新近提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而过敏性哮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型,占成人哮喘50%以上,在儿童哮喘中更高达80%以上。
一、过敏性哮喘的定义和流行病学过敏性哮喘又称变应性哮喘(allergic asthma)或特应性哮喘(atopic asthma),是指由过敏原(allergen,也称为变应原,本指南除免疫治疗部分与国内外惯例保持一致外,均统一称为过敏原)引起和/或触发的一类哮喘,既往也称为外源性(extrinsic)哮喘,非过敏性哮喘既往也称为内源性(intrinsic)哮喘。
过敏性哮喘主要受辅助T淋巴细胞2(Th2)免疫反应驱动,发病机制涉及特应质(atopy)、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allergy)。
世界各地大多数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高于非过敏性哮喘。
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别。
2012年欧洲对9091例健康成年人群随访了8~10年,结果显示,女性在20~30岁年龄段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相当,30 岁以后女性非过敏性哮喘更多见;男性在20~40岁年龄段过敏性哮喘明显多于非过敏性哮喘,而40岁以后非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则超过过敏性哮喘。
二、过敏性哮喘常见过敏原引起哮喘发病和触发哮喘症状的过敏原多达数百种,新的过敏原也陆续被发现。
根据进入人体的方式,过敏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以下简要介绍与哮喘相关的主要过敏原。
(一)常见吸入性(气传)过敏原1.尘螨(dust mite)及其分布特点:尘螨在我国是过敏性哮喘最主要的过敏原,对尘螨的过敏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多数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和症状的持续与尘螨过敏密切相关。
尘螨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22 ℃左右,湿度60%~80%),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花粉过敏性哮喘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花粉过敏性哮喘的病理病因,花粉过敏性哮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花粉过敏性哮喘病因*一、发病原因大气中致敏花粉的种类繁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和不同季节可有不同的致敏花粉,由于我国南北跨越温带和亚热带,气温变化很大,加之东西跨度大、地理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致敏花粉种类有较大的地区差别。
广东、广西和海南一带以亚热带植物为主,长江流域一带以温带植物为主,东北、西北、和华北以耐寒植物为主。
80年代末期由北京地区专家学者组织了对我国的全国性大范围的气传致敏花粉种类的调查。
80年代末期我国各省市春季和夏秋季大气中最常见的各4种主要气传致敏花粉。
其排列顺序以空气中飘散的花粉数目为依据。
这项历时3年的调查不仅为我国对花粉过敏性哮喘的基础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防治花粉过敏性哮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发病机制1.与致敏花粉相关的基础研究致敏花粉以及致敏花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世界各国变态反应工作者关注较多的研究课题,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科研工作就是从花粉过敏开始的。
致敏花粉作为一种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主要变应原之一,在花粉变应性哮喘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详细的了解致敏花粉的形态特点、理化性质、抗原性以及免疫学特点,对预防和治疗花粉过敏性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花粉过敏的研究,在空气中致敏花粉的曝片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免疫学研究和临床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但与西方先进国家比较仍然落后多年。
(1)致敏花粉的基本特征:①致敏花粉的形态:花粉的识别需要借助普通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研究花粉形态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和确定本地空气中飘散的致敏花粉的种类和数目,以便根据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和飘散季节在临床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此外在制备变应原浸液的过程中,识别致敏花粉的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A.花粉的大小:花粉颗粒的大小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最小的花粉的直径可10μm,最大的花粉则可达200μm 以上,引起致敏的花粉通常体积较小。
什么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属于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病发后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伴随终生,虽然无法治愈,若控制良好也不会复发。
大部分哮喘患者其实都存在发生过过敏情况或者发生过敏性鼻炎,发生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哮喘病发时的症状和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例如打喷嚏、流鼻涕等,人们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早期的治疗被忽视,同时存在误诊的可能。
过敏性哮喘的病理病因过敏性哮喘属于异质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原反应,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某种变应原被患者初次吸入体内,随后激活了其体内的免疫系统,导致B淋巴细胞中血清免疫球蛋白(lgE)发生了特异性,而这种特异性lgE会与肥大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lgE受体相结合,一旦患者再次接触或者暴露在这种变应原中,变应原就会与发生特异性的lgE进行结合,导致上述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气道平滑肌受到影响发生收缩,分泌更多的黏液,出现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引发哮喘症状。
诱发过敏性哮喘发生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种:(1)吸入物: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特异性吸入物(花粉、真菌、尘螨、动物毛发等)和非特异性吸入物(二氧化硫、硫酸等)。
职业性哮喘的特异性变应原主要有青霉素、淀粉酶、乙二胺等,非特异性变应原有甲酸和甲醛等。
(2)感染:哮喘反复性的发作和呼吸道反复感染密切相关,部分哮喘患者存在细菌、支原体以及病毒等的特异性lgE,患者一旦吸入对应的抗原将会引发哮喘的发生。
病毒感染会对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造成损害,增加气道反应。
相关研究发现人体因为病毒感染而产生的干扰素会使得嗜碱性粒细胞释放更多的组胺。
临床数据显示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婴幼儿较多出现哮喘症状,而且因为寄生虫引发的哮喘在偏远地区仍然存在。
(3)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部分食物是比较常见的过敏性哮喘变应原,首先是奶及奶制品,甲种乳白蛋白是牛奶中最强的变应原成分,虽然加热会减弱它的变应原性,但是对于牛奶高敏患者而言,仍然会诱发严重的哮喘症状;鸡蛋也会诱发患者发生过敏,特别是婴幼儿,其主要变应原为蛋清中的卵白蛋白,蛋黄一般诱发过敏的案例较少;海产品和水产品,例如虾类、鱼类,都可能诱发患者发生过敏症状,即使加热后的熟食仍然容易诱发哮喘患者发生过敏;油料作物,例如花生、芝麻等,虽然制成优质品其中的变应原明显减弱,可能跟其富含丰富的蛋白有关,临床上依旧存在因为食用了花生米而发生哮喘的情况。
怎么检查小孩是不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反复发作性支气管炎,并伴随有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过敏性哮喘虽然容易发生,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对小孩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如何检查小孩是否患有过敏性哮喘,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小孩是否患有过敏性哮喘下面是检查小孩是否患有过敏性哮喘的方法:1. 注意症状过敏性哮喘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小孩的喉咙和肺部,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数周。
如果孩子出现如下任意症状,应当提高警惕:(1)突然出现呼吸急促, 伴有哮鸣音。
(2)呼吸时感到异常的紧迫感。
(3)反复发作的咳嗽。
(4)夜间咳嗽或呼吸困难。
(5)哮喘发作前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如流涕、呼吸急促、眼结膜或鼻炎。
2. 定期做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呼吸系统的问题,特别是肺部疾病,如哮喘。
肺功能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小孩是否患有哮喘,并帮助确定治疗计划。
3. 进行皮肤过敏测试皮肤过敏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小孩是否对某些特定过敏原过敏,从而引起呼吸道症状。
通过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可以对可能引发哮喘的过敏原进行鉴定,比如宠物毛发、花粉、尘螨和家居清洁剂等过敏原。
4. 进行X线和CT扫描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接受X线和CT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肺部和哮喘的严重程度。
因为哮喘病发作时,肺部的气道会收缩和阻塞,影响了呼吸。
二、治疗方法如何治疗小孩的过敏性哮喘?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控制过敏原的接触尽可能避免小孩接触到可能引起过敏的致敏物质,例如家里的宠物、花粉、粉尘等。
2. 气道扩张剂气道扩张剂是一种快速舒缓气喘和呼吸困难的药物,可以通过口腔或吸入剂型(雾化吸入)快速释放药物分子,舒张气道,缓解哮喘症状。
3. 维持治疗使用维持治疗来控制儿童的哮喘症状,通常包括吸入类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eukotriene拮抗剂等,每天应按时按量使用。
4. 免疫疗法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其它常规治疗控制哮喘症状的小孩,可以接受免疫疗法。
导致过敏性哮喘的过敏源有哪些呢?
1、特异性变应原常见有季节性的过敏原,如花粉(草、树);常年性变应原如屋尘、尘螨、动物毛屑、霉菌及职业性抗原等,侵入途径大多为吸入。
食物、化学制品、*等,也可以经胃肠道、皮肤接触或注射引发哮喘。
过敏原引起哮喘的机制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2、呼吸道感染儿童期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生有密切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的感染,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也能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此外,病毒感染引起的气道上皮损伤和神经末梢暴露,也与气道反应性增高有关。
3、触发因素大气污染、烟尘、运动、冷空气刺激、精神刺激以及社会、家庭、心理等因素均可诱发哮喘,但这些因素可能仅是促使气道狭窄诱发哮喘的动因,并非真正病因。
4、致哮喘主要有阿司匹林类(包括阿司匹林、安乃近、布洛芬等),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代谢途径,使舒张支气管的PGE2降低,白细胞三烯(LT)增加。
其中LTC4、D4、E4等具有强烈的支气管收缩作用。
β2受体阻滞,如心得安,局部如布比卡因等,可能因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哮喘;血管转化酶抑制,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能降解缓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既然我们了解到导致过敏性哮喘的过敏源有哪些,所以平时就一定要避免与这些过敏源接触,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过敏性哮喘的几率。
壹药网温馨提示:过敏性哮喘也是一种顽固性哮喘,所以必须要坚持长久的治疗,曲卫模专家。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一、病因概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过度敏感引起的反复发作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在临床中,支气管哮喘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
二、病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倾向是支气管哮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家系调查可发现,在某些家族中,有多个成员受支气管哮喘困扰。
2.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毛发或皮屑等过敏原都可能引起支气管黏膜过度敏感。
同时,空调房间内的低温、干燥环境也易诱发哮喘发作。
3. 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孢子等常见过敏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4. 过度使用消毒剂:长期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漂白剂等消毒产品会损害支气管上皮细胞,加重哮喘症状。
5. 气候因素:寒冷的天气容易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收缩,增加支气管阻力,使哮喘发作。
三、治疗方法1. 基于药物治疗:(1)舒张支气管药物:β2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类经典的舒张支气管药物被广泛使用。
常见的雾化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这些药物能迅速扩张肺部小气道,并有效改善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2)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孟鲁司特等可以减轻过敏反应,降低过敏原对支气管的刺激和损伤。
(3)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哮喘发作,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迅速控制病情。
而长期使用激素存在副作用,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非药物治疗:(1)避免过敏原接触:尽量避免与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接触,如鸡毛、宠物毛发等。
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可以减少尘螨孳生。
(2)环境调控: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暴露在干冷空气中。
注意避免空气污染,定期清扫室内灰尘或者佩戴防护口罩。
(3)积极锻炼: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并能改善支气管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预防与康复1.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过度疲劳对哮喘的影响。
过敏性哮喘的健康教育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过敏性哮喘,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过敏性哮喘的健康教育,希望能提供帮助。
一、了解过敏性哮喘1. 定义: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的慢性疾病。
2. 症状:咳嗽、气短、胸闷、喘息等。
3. 常见的过敏原:花粉、尘螨、宠物皮毛、霉菌等。
二、过敏性哮喘的预防和管理1. 定期就诊:定期看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和控制病情。
2.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定期清洁房间、注意宠物的卫生等。
3. 疫苗接种:接种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可以增强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力,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三、药物治疗1. 长期控制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用于减轻炎症和控制症状。
2. 快速缓解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等,用于急性发作时的紧急缓解。
3. 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四、生活调整和自我管理1. 饮食调整: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Ω-3脂肪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
2. 适当锻炼:规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3. 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尘埃和霉菌滋生。
五、过敏性哮喘的应急处理1. 紧急用药:根据医生的建议,备好急性发作时所需的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等。
2.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六、预防复发和复发后的处理1.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加强自我监测:定期测量肺功能,观察症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积极应对过敏原:尽量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等。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掌握过敏性哮喘的相关知识,学会预防和管理疾病。
但需要强调的是,健康教育只能提供参考和指导,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哮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
这些症状通常由气道炎症和气道过敏引起,但哮喘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没有完全明确。
本文将讨论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对目前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史中患有哮喘的人患病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群。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哮喘相关的遗传变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丙氨酸脱羧酶基因(ADCI)和白介素-4基因(IL-4)。
这些遗传变异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和气道炎症的发生。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悬浮颗粒物,都可能对气道产生刺激和炎症反应。
除此之外,吸烟、二手烟暴露、室内空气污染、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过敏原等也与哮喘的发生和加重有关。
三、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是哮喘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特定刺激产生过度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痉挛。
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异常,以及白介素的异常分泌,都可能导致气道过敏和炎症反应的增加。
四、气道炎症哮喘的典型特征是气道炎症的存在。
气道炎症是由免疫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炎症介质(如白介素和组织胺)以及重要的炎症信号通路(如NF-κB)共同参与引起的。
这些炎症因子导致气道黏膜水肿、黏液过多分泌和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哮喘的症状。
五、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患者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刺激物质过度敏感并发生收缩。
这种收缩导致气道痉挛,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
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维持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气道平滑肌的亚基表达等。
六、治疗方法目前,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控制症状和预防发作。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快速缓解药物来缓解急性症状,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长效药物来预防症状的发作,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皮质类固醇。
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2023第1版)介绍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对过敏原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根据近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经过专家多次讨论与修改后,于2023年发布了第1版。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患者及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指导,以帮助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过敏性哮喘。
诊断临床表现过敏性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容易发作,且常伴有明显的季节性或特异性。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过敏原接触史、肺功能检测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过敏性哮喘的诊断。
同时需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一般治疗避免过敏原接触过敏性哮喘患者首要的治疗目标是避免过敏原接触,减少过敏原刺激对呼吸道的影响。
患者需尽量远离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呼吸系统功能,减少过敏原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控制炎症糖皮质激素是过敏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症状。
吸入式糖皮质激素剂量依据疾病的轻重程度而定,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
扩张支气管支气管舒张剂是常用的快速缓解药物,能迅速扩张气道,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
不过,长期频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会增加耐药性,需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管理除了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外,过敏性哮喘患者还需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控制。
定期复诊、规律药物使用、注意呼吸道保养等都是保持疾病稳定的关键。
预防个人防护过敏性哮喘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外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和有害气体刺激。
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免疫治疗对于难治性或重症过敏性哮喘患者,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慢性过敏原暴露,逐渐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哮喘过敏性哮喘能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食物:1. a.奶及奶制品;奶以及蛋牛奶及奶制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也是诱发婴幼儿哮喘的最常见食物变应原,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白蛋白和酪蛋白等成份,其中甲种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份中变应原性最强的变应原成份。
虽然这种蛋白经热处理后,其变应原性可明显减弱,但对于高度牛奶过敏的患者仍然可以诱发较为严重的症状。
2.b.鸡蛋;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患者的过敏,以婴幼儿的过敏率最高,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变应原成份,蛋黄则很少诱发过敏。
3.c.海产品及水产品;虾蟹蚌类海产品已发现渔业发达地区的哮喘发病率增高,这是否与鱼类过敏有关尚不清楚。
但许多哪些食物容易引起哮喘过敏性哮喘能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食物:1.a•奶及奶制品;奶以及蛋牛奶及奶制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也是诱发婴幼儿哮喘的最常见食物变应原,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白蛋白和酪蛋白等成份,其中甲种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份中变应原性最强的变应原成份。
虽然这种蛋白经热处理后,其变应原性可明显减弱,但对于高度牛奶过敏的患者仍然可以诱发较为严重的症状。
2. b.鸡蛋;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患者的过敏,以婴幼儿的过敏率最高,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变应原成份,蛋黄则很少诱发过敏。
3. c.海产品及水产品;虾蟹蚌类海产品已发现渔业发达地区哪些食物容易引起哮喘过敏性哮喘能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食物:1.a•奶及奶制品;奶以及蛋牛奶及奶制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也是诱发婴幼儿哮喘的最常见食物变应原,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白蛋白和酪蛋白等成份,其中甲种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份中变应原性最强的变应原成份。
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了解哮喘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就为您详细介绍哮喘的危险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患者,那么个体患哮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这可能与遗传基因对免疫系统、气道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有关。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气道对刺激更加敏感,容易引发炎症和痉挛。
其次,环境因素在哮喘的发生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过敏原是常见的环境诱因之一,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
在春季,花粉大量飘散在空气中,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吸入花粉就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而尘螨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床垫、枕头、地毯等处,它们的分泌物和尸体可能成为过敏原,刺激气道引发哮喘。
空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会刺激呼吸道,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加重,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
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发达地区或交通拥堵的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哮喘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呼吸道感染也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呼吸道后,会引起炎症反应,破坏气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使气道更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从而诱发哮喘。
儿童时期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可能会增加日后患哮喘的可能性。
职业因素也可能导致哮喘。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粉尘、烟雾等,如油漆工接触的油漆、化工工人接触的化学试剂、面包师接触的面粉等,都可能刺激气道,引起职业性哮喘。
运动也是一个诱发因素,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加深,冷空气大量进入气道,可能导致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哮喘。
不过,对于大多数哮喘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是有益的,只要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运动,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一般可以减少运动诱发哮喘的风险。
精神心理因素同样对哮喘有影响。
造成哮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可以经常的看到这种疾病,在现实的生活中也会常常的遇到。
当哮喘发作的时候,患者常常会有呼吸困难,甚至缺氧窒息的感觉,看上去是非常的危险的。
而且一些哮喘病人还常常的会发病,这样危险性就会更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哮喘疾病的出现呢?
哮喘的发病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两种。
患者自身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免疫免疫状态等,与遗传也有关系。
哮喘病是遗传病,与遗传了过敏体质有关,与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细胞遗传因素也有关系。
哮喘引起的原因中,环境因素是重要的诱发原因。
过敏体质的人,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病情发作。
像灰尘,灰尘中含有细菌微生物容易感染呼吸道从而诱发哮喘的发作。
一些化学物质如硫酸、氨气等刺激性物质会引起一些职业工作人员发病,另外,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反复发作,也会导致病情的发作。
哮喘引起的外界因素中,常见的有人体精神紧张,会导致神经内系统紊乱,从而诱发哮喘的发作,某些食物也会引起病情的发作,像鱼虾等容易引起人体过敏的食物。
长期吸烟会导致支气管痉挛,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
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诱发哮喘病的原因很多,而且患有这种疾病后,常常会让人非常的痛苦,严重的可能会危及到生命。
在患有哮喘后,除了要积极的治疗以外,在平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太过劳累,而且要注意保暖,要远离过敏源,这样可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哮喘的名词解释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的狭窄和阻塞。
哮喘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哮喘主要分为过敏性哮喘和非过敏性哮喘两种类型。
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的一种哮喘类型,也被称为变应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源于对特定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如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
当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痉挛,使气道变窄,呼吸困难。
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是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单位时间内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炎性介质释放,导致呼吸道肌肉收缩,分泌物增多,发炎反应和肿胀。
非过敏性哮喘是指不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哮喘。
非过敏性哮喘可能是因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气体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感染、药物过敏、运动、气候变化等。
非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气道壁肌肉的收缩、分泌物的增加等。
哮喘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喘息等。
呼吸困难是哮喘最典型和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到气息紧迫,气短无力,甚至出现窒息感。
胸闷是由于气道狭窄和炎症引起的,患者会感到胸部沉重、气压感增加。
咳嗽是哮喘的另一主要症状,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咳嗽的痰多为黏稠的白色或透明痰,也可为黄痰或痰中带血。
喘息是指气道痉挛引起的呼吸音,患者的呼吸声会呈现高音响亮的鸟鸣声。
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和特殊试验。
肺功能测试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通过呼吸流量-容积曲线来评估患者的气道狭窄情况,评估气流受限程度。
特殊试验包括过敏原皮肤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这些试验可以帮助确定过敏原和气道反应性。
治疗哮喘主要包括预防治疗和急性发作治疗。
预防治疗的目标是减少炎症、控制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白细胞介素等。
急性发作治疗的目标是快速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口服糖皮质激素等。
总之,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气道狭窄和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过敏性哮喘,居家首要防尘螨绵竹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618200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过敏性哮喘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儿童中过敏性哮喘疾病比较突出。
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室内存在的尘螨造成的过敏源刺激是诱发哮喘疾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造成儿童过敏的最重要核心因素在于室内存在尘螨。
例如,我们人体皮屑非常容易滋生大量的尘螨,室内温度达到23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达到73%左右将为尘螨的生存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所以家中的地毯和地垫等相对比较潮湿的区域也是尘螨最喜欢生存的地方。
有研究中发现,儿童居家环境中床单和被套当中超过80%可以检测到以尘螨为代表的过敏源物质。
由于尘螨带来的过敏源刺激会对我们人体肺部功能产生损伤,非常容易造成炎症情况并持续存在,所以预防过敏性哮喘或者防止该疾病的发作最为重要的是预防尘螨并清除尘螨。
1、认识尘螨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其体型非常微小,可以寄居于我们人体或动物的身上,螨可以吸食血液并造成疾病的传染。
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以及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发生都与尘螨密切相关[1]。
螨这种生物在疾病致敏中十分常见,然而却并未引起人们充分的关注。
尘螨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它的体积非常小,一般一个成年的尘螨其体长仅有180到500微米左右,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充斥着尘螨,然而若不使用专业的显微镜,是无法发现尘螨存在的。
我们居家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恰恰为尘螨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尘螨的发育时间非常短,他们的食物主要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上脱落的皮屑纤维、花粉、真菌菌丝以及细菌等。
例如在头皮屑、面粉制品、乳酪以及谷物等当中螨的含量较为丰富,尤其是在温度与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螨能够大量的滋生。
2、尘螨的习性每克灰尘当中大概有2000只左右的螨,我们室内存留的尘螨主要依赖于吞噬我们皮屑而存活,在各种粮食当中粉尘螨广泛存在,所以主要是通过摄取粮食而存活。
尘螨则属于肉食螨,主要依赖食用真菌孢子而存活,在温度处于20到2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达到70%-75%左右,为尘螨提供了最佳的生存条件。
哮喘的病因与药物治疗原则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了解哮喘的病因对于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哮喘的病因以及药物治疗原则进行详细介绍。
一、哮喘的病因1.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哮喘。
在孪生子中,如果一个人患有哮喘,其另一半患上该疾病的几率也较高。
2. 环境因素:暴露在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中会增加罹患哮喘的风险。
例如动物皮屑、花粉、尘螨和霉菌等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气道收缩和咳嗽。
3. 免疫失调:免疫系统异常也与哮喘的发展相关。
某些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可能会引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黏液分泌。
4. 气象条件:冷空气、湿气和大气污染物等天气因素可能使哮喘症状加重。
5.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引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二、药物治疗原则1. 镇静支气管药物:哮喘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控制气道收缩,改善通气功能。
为此,选择合适的支气管扩张剂是关键。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2-ARAs)是一类常用的支气管舒张药物,可通过刺激平滑肌β2-肾上腺素受体而放松支气管平滑肌。
这些药物有短效和长效两种类型,在治疗急性发作和控制日常症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局部抗炎药物:局部抗炎药物可以减轻哮喘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咳嗽、气促和胸闷等过敏反应。
类固醇是最常用的局部抗炎药物,在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剂:对于严重哮喘或不能耐受类固醇的患者,免疫调节剂可以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择。
儿童常使用孟鲁司特(Montelukast)或扎非鲁卡斯(Zafirlukast),而高龄哮喘患者可使用干扰素γ。
4. 辅助治疗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辅助治疗措施也是缓解哮喘症状的关键。
呼吸训练、按摩和温泉疗法等可以有效缓解哮喘引起的肌肉紧张和不适感。
总结:哮喘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了解其病因对于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原则至关重要。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哮喘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受多种原因影响,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在某些人体内,多种原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哮喘,从而使他们无法控制和治愈这一疾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有些人会患上哮喘?一、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一些人体内存在某种特定的基因,个体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会比其他人体更敏感,从而使其遭受哮喘的威胁;遗传因素也有可能对个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影响,使其在感染呼吸道感染时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致使哮喘发生;据统计,研究表明:一位患有哮喘的人,其家里很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患有哮喘的亲戚。
二、环境因素高温、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加剧及其在体内的积聚,容易引发易感者体内产生变应性炎症反应,从而使哮喘症状加剧或引发;另外,居住在空气质量比较差的地方,或长期接触一定毒素的环境,对于哮喘发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所有物质、刺激物质会通过空气进入人体,如果体内出现过敏,这种物质刺激会使哮喘发作,症状开始出现。
三、心理因素由于心理阴影的存在,某些哮喘者可能在外界环境改变的时候会出现更加突出的反应,导致哮喘症状加重;一些哮喘患者有时容易受情绪激动而影响物质释放,并引发炎症,从而加重哮喘症状;如果患有哮喘的人长期处在刺激下,容易出现情绪焦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还可能引发哮喘发作。
四、其他因素体质弱的人群对病毒或敏感源有着很高的敏感度,例如:缺乏维生素,缺少营养等;某些药物也有可能造成活性氧的过剩,使哮喘患者体内产生不良反应;另外,种族、地域也有可能对患者哮喘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之,有些人患上哮喘是由于遗传、环境、心理因素或其他因素所导致,它们都会对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着个体日常生活、工作状态等。
因此,应加强生活养生,识别早期症状,及时发现进行治疗。
过敏性哮喘诱发因素是什么
一、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与过敏性哮喘关系也有重要临床意义,大多数过敏性哮喘管理指南或过敏性哮喘管理手册均对社会心理因素给予了较大关注。
研究已经证实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依从性差、医疗保健条件不足与过敏性哮喘病死率和患病率有关。
目前大多数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与过敏性哮喘发作有着密切关系,Lehrer等提出了在对过敏性哮喘研究中应把精神因素、心理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考虑进去。
某些研究已经证实在大多数过敏性哮喘患者都可因某些精神心理压力、情绪因素改变而诱导喘息发作,这在成年患者较为明显,如焦虑、生气、精神紧张、恐慌、忧郁、愤怒和烦恼等均可成为过敏性哮喘发作诱因之一。
此外患者所处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如不能承担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费用)、社会医疗保健条件不足(如缺乏相应抗炎治疗药物或雾化装置、不能掌握一定过敏性哮喘自我管理技术、缺乏过敏性哮喘或变态反应专科医生指导)均可严重影响过敏性哮喘稳定性。
目前公认在患病数年慢性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绝大多数或多或少有精神、心理和情绪等诱发因素存在,过敏性哮喘发作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可以使患者产生担心和恐惧心理,特别是有危重度过敏性哮喘发作病史患者,轻微心理波动就可以诱发过敏性哮喘,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位患者因为忘带万托林气雾剂而精神紧张诱发过敏性哮喘发作,但笔者拿出随身带气雾剂后患者过敏性哮喘发作很快自行缓解病例。
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过敏性哮喘作用机制可能是非常复杂,Lehrer•等提出用一系列生理学机制来解释精神因素诱发过敏性哮喘发病过程尚未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有关精神因素与过敏性哮喘关系和发生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其它社会和家庭因素如工作过度紧张、事业遭受挫折、经济拮据、社会医疗保健条件较差和患有其他疾病等带来精神压力,因家庭破裂、婚姻失败或失恋等原因带来烦恼和沮丧情绪均可成为过敏性哮喘诱发因素之一。
二、气候因素
冷空气、空气湿度变化、气压高低均可诱发过敏性哮喘发作。
在温差变化大、湿度大或气压低地区,过敏性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当这些地区过敏性哮喘患者去气候干燥、气压较高地区后,过敏性哮喘情往往可以得到缓解。
冷空气诱发过敏性哮喘机理是冷空气可以导致气道内热损失,致使肥大细胞释放介质,直接或间接诱发气道炎症,引起过敏性哮喘发作,温度太高或太低均是过敏性哮喘不利因素。
根据过敏性哮喘患者经常感觉自己症状在雷雨天气时加重现象,Robert等对雷雨天气发生情况和儿童因过敏性哮喘而急诊入院情况进行六年调查结果,结果证实了确实存在“雷雨过敏性哮喘”情况。
发现在雷雨天气下,儿童因过敏性
哮喘而住院治疗可能性增加了15%。
曾有研究认为空气中花粉浓度增加是导致“雷雨过敏性哮喘”原因,但Robert研究证实“雷雨过敏性哮喘”发生与雷雨天气空气中真菌孢子浓度增加有关,而与空气中花粉浓度变化无关。
在雷雨天气下,空气中真菌孢子浓度增加接近一倍
三、运动过度和换气过度
运动诱发过敏性哮喘例子在临床上很常见,对于大多数过敏性哮喘患者来讲,运动只是诱发因素,而对于运动性过敏性哮喘患者,运动则可能是致病因素。
实际上所有过敏性哮喘患者和部分变应性鼻炎病人,在经过一定量运动后均可出现喘息症状。
其机制与运动过度所导致过度换气,使气道热损失过多,气道内环境变冷从而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并导致气道炎症有关。
过敏性哮喘患儿大笑、大哭大闹导致换气过度也经常诱发喘息症状。
四、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有着其不同诱发过敏性哮喘因素,除气候因素外,过敏原种类差异是很大,如沿海地区以霉菌、室尘螨等过敏原较为常见,内陆地区以花粉、室尘较为常见。
当沿海地区对霉菌或室尘螨过敏引起过敏性哮喘患者移居内陆地区后,许多病人可不治自愈或有较长时间缓解,这些病人去内陆地区出差时也可使病情得到暂时缓解。
研究还发现海拔较高地区过敏性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此外如工业区空气污染也可增加过敏性哮喘发病机率。
五、其它疾病影响
胃食道反流与过敏性哮喘关系较为密切。
在国际过敏性哮喘会议和教科书中已公认胃食道反流是过敏性哮喘病因之一,已经证实在过敏性哮喘患者胃食道反流患病率较正常人群为高,还证实在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胃酸反流可以诱发支气管痉挛,其机制可能与食道受到胃酸刺激后神经反射诱发支气管痉挛有关,也不能排除微量胃内容物吸入支气管所致。
慢性鼻窦炎与过敏性哮喘关系也非常密切,目前说明鼻窦炎与过敏性哮喘关系最有力证据是治疗鼻窦炎可以有效地帮助控制和预防过敏性哮喘。
鼻窦炎可以由过敏性鼻炎引起,也可以单独发生,由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同一种疾病,已单独列章介绍。
鼻窦炎影响支气管和肺机制主要有①鼻-鼻窦-支气管反射;
②鼻窦炎可以增强气道炎症反应;③上呼吸道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窦-肺”沉积。
七、内分泌因素
临床上经常发现许多女性病人过敏性哮喘发作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系,在月经前期、月经期过敏性哮喘症状发作或病情加重,因此临床上提出了“月经性过敏性哮喘”诊断名称。
过敏性哮喘发作与妊娠密切关系也证实过敏性哮喘发作与内分泌功能有关,研究表明2.3%妊娠妇女可以发生过敏性哮喘。
原文链接:/xc/2012/1115/1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