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03讲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知识点: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一)非折现现金流量法1.会计报酬率法【教材例4-4】A公司M项目原始投资额为50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获得经营现金净流量1606万元,则:M项目的会计报酬率=1606÷5000×100%=32.12%(1)决策原理独立项目会计报酬率≥必要报酬率,项目可行互斥项目选择会计报酬率最高的项目(2)优缺点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缺点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高估项目的真实报酬率,判断过于乐观。
作为辅助方法使用2.静态投资回收期法(1)含义收回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使“累计现金净流量=0”的时间。
(2)计算①在初始投资额一次性支出,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可按下列简便公式计算静态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总额/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例题】C方案各年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图所示:『正确答案』回收期(C)=12000/4600=2.61(年)②如果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NCF)不相等,那么投资回收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例题】B方案各年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图所示:时点0 1 2 3 现金净流量-9000 1200 6000 6000累计现金净流量-9000 -7800 -1800 4200 『正确答案』投资回收期=2+1800/6000=2.3(年)(3)决策原理独立项目回收期≤基准回收期,项目可行,通常以项目期限的一半作为基准回收期互斥项目选择回收期短于设定的年限然后选择回收期最短的投资项目(4)优缺点优点①计算简便,容易理解②可以用于衡量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缺点①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②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即没有衡量盈利性③没有考虑回收期内现金流量的时间排列。
3.折现回收期(动态回收期)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使“净现值=0”的时间。
根据前例资料:假设折现率为10%B 项目的折现回收期单位:万元时点0 1 2 3 净现金流量-9000 1200 6000 6000折现系数 1 0.9091 0.8264 0.7513 净现金流量现值-9000 1090.92 4958.4 4507.8 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9000 -7909.08 -2950.68 1557.12 折现回收期=2+2950.68/4507.8=2.65(年)(二)折现现金流量法1.净现值(NPV)法(1)含义: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总现值与投资额现值的差额。
关于长期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与难点(一)长期项目投资大多属于战略性投资1.长期项目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项目周期长、资产专用性及风险高等一系列特点;2.并不是所有长期投资都属于战略性投资,判断战略性的标准至少有两条:一是涉及金额大、二是涉及新的行业与投资领域。
在原有规模上增加生产线、更新改造等,则不属于战略投资(战术性投资或正常性投资);3.战略性投资需要决策慎重,投资失败是公司最大的失败。
4.财务上可行的方案并不等于经营上或战略上的可行。
长期投资项目的财务决策只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涉及的决策方面之一。
但是,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看,财务上不可行的项目,其项目决策肯定不可行。
(二)长期投资决策为什么要用现金流而不用利润?1.投资付出的是现金(这些现金来自于股东、也可能来自于债权人),只有当公司通过投资收回现金并用于偿还债务或回报于股东时,可谈得上价值创造与增值;企业投资购置设备,期望得到的回报不是账面利润,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只有现金流才能体现价值;2.会计的应计制与财务的现金制在观念上存在重大差异(对折旧的处理等);现金是事实,而利润则是计算(且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
(三)现金流是如何估算的?1.投资决策所用的现金流有三层内容:(1)初始现金流出量、(2)营业现金净流量(OCF)、(3)终结现金流量。
2.现金流估算的重点是营业现金净流量,它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法(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二是间接法(税后净利+折旧)。
3.上述两种方法都有一重要假设,即假定:各期营业收入都是收现收入,或者假定:各期初与期末营业收入所导致的应收账款的净增加额为零,从而保证本期营业收入数与本期收现数相等。
4.在具体估算中,需要考虑收入、付现成本、折旧、税前利润、所得税、税后净利这几个层次,然后计算出营业现金净流量。
5.总的现金流估算,则在时间序列下将初始现金流出、终结现金流入(残值回收或流动资产垫支收回)加入其中,即可确定整个受益期的现金净流量。
互斥项目和独立项目的决策方法一、互斥项目决策方法。
1.1 净现值法。
净现值啊,那可是个很实在的方法。
就是把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都折现成现在的价值,然后减去初始投资。
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呢,这项目理论上就可行。
比如说有两个互斥项目,一个是开个小饭馆,一个是开个小超市。
算下来开饭馆的净现值是10万,开超市的净现值是8万,那很显然,从净现值这个角度看,开饭馆就更有吸引力。
这就好比是在两条路上选,一条路能捡到更多的钱,那肯定优先选这条路啊。
1.2 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呢,就是让净现值等于零的那个折现率。
这个率越高啊,项目就越有魅力。
还是拿刚才的饭馆和超市举例,如果饭馆的内含报酬率是20%,超市是15%,这就说明饭馆这个项目在自身的收益回收能力上更胜一筹。
这就像两个人比赛跑步,内含报酬率高的就像是跑得更快的那个选手,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不过呢,内含报酬率法也有个小缺点,就是在比较不同规模的互斥项目时可能会出点小岔子。
比如说一个大项目投资100万,内含报酬率15%,一个小项目投资10万,内含报酬率20%,不能光看内含报酬率就选小项目,还得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二、独立项目决策方法。
2.1 盈利指数法。
盈利指数就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除以初始投资的现值。
这个指数大于1,项目就可以考虑。
比如说有个项目是投资一个创意工作室,初始投资50万,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算出来是60万,盈利指数就是1.2。
这就像一个能下金蛋的鸡,投入一点,能收获更多。
如果有好几个独立项目,就可以按照盈利指数从高到低来排个序,优先选择指数高的。
不过呢,盈利指数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得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光看这个数字就做决定。
2.2 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就是多久能把初始投资收回来。
这就像我们平常说的“回本儿”。
如果一个项目投资100万,每年能回收20万,那5年就回本了。
对于独立项目来说,如果有个项目投资回收期很短,就像很快就能把钱拿回来揣兜里,那这个项目就很有吸引力。
项目投资决策的一般评估方法为提高企业长期投资的投资效益,企业必须采用各种数量分析方法对投资方案进行分析评估。
长期投资项目分析评估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贴现法,另一类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非贴现法。
一、贴现法采用贴现法评估企业的投资方案,其主要特征是评估投资方案的经济指标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这类方法又称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一)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把投资方案中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进行比较,求出其差额,即净现值,借以比较投资方案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
(二)现值指数法现值指数法又称净现值率法,是指通过投资方案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同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之比来说明每一单位的现金流出可以获得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的一种投资方案的评估方法。
(三)内含报酬率法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项目初始现金流出的贴现率。
内含报酬率法是指对不同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入量进行贴现,使所得的总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相等,即净现值等于0,人们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大小来确定最佳方案的一种投资方案评估方法。
二、非贴现法采用非贴现法评估企业投资方案的主要特征是该方法所使用的经济指标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它把不同时间的现金流量看成是等值的,因此这类方法也称为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经常采用的主要有投资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
(一)投资报酬率法投资报酬率法是通过投资报酬与投资额的比率来分析评估投资方案的一种投资决策评估方法。
(二)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来分析评估投资决策方案的一种方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由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即收回原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一项长期投资资金的投入集中发生在建设期,且投产后每年的现金流入量都相等,则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PP=投资额/年现金流入量。
项目投资决策常用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项目投资决策常用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投资就像一场冒险,对吧?那这决策方法可就是咱手里的指南针啦!咱先来说说净现值法。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得算算划不划算呀。
把未来的现金流都折回到现在,看看是正数还是负数。
要是正数,那说明这项目有搞头,能赚钱;要是负数,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是不是哪儿不对劲呀。
还有内部收益率法呢!这就像是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它能告诉你这个项目的收益率到底是多少。
要是比你心里预期的还高,那岂不是美滋滋;要是低了,那你就得掂量掂量了,别稀里糊涂就跳进坑里啦。
再说说回收期法。
这个简单理解,就是看你多长时间能把投出去的钱收回来。
就像你借给别人钱,你总得知道啥时候能要回来吧。
要是时间太长,你心里也不踏实呀。
类比一下,投资就像选对象。
净现值法是看这人能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未来的日子会不会越过越好;内部收益率法是看这人的魅力值够不够高,能不能让你心动;回收期法就是看你要在这人身上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看到回报。
咱可不能光看表面,得深入研究。
比如说,市场情况咋样啊,竞争对手厉不厉害呀,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去搞这个项目。
这就跟打仗一样,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
而且啊,这些方法可不是孤立的,得结合起来用。
就像你做饭,不能光放一种调料吧,得各种搭配,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你想想,要是随便就决定投资一个项目,那不就跟闭着眼睛过马路一样危险吗?到时候钱打了水漂,后悔都来不及啦。
所以啊,在做项目投资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方法都用上,好好琢磨琢磨。
别嫌麻烦,这可是关乎你钱包的大事儿呢!咱得谨慎再谨慎,可不能马虎。
总之呢,项目投资决策常用方法就是咱的好帮手,能帮咱在投资的海洋里找到方向,避开那些暗礁。
咱可得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让咱的钱生钱,让咱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你说是不是?。
浅析在投资项目决策中几种方法的实际运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延伸,给国内处于发展掣肘期的企业,带来了突破制约发展瓶颈机遇。
同时还有那些寻觅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而资本充余的集团,带来可以利用资金投资,获得极大经济效益回报的机会。
但是,在实际投资决策中,选择使用的方法不当,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错失投资良机,或是投资项目失败,将会使企业或集团,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走向万劫不复之路。
以下,我对投资决策中所采用的几种方法,在实际项目投资决策时,几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以下进行详细解析。
一、投资决策中采用的几种方法(一)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法指项目带来的现金流入累计至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
回收期法按是否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分为静态回收期法(非折现回收期)和折现回收期法。
前者项目运营后,每年产生现金净流量未考虑时间价值,对投资回收期的估算上,与后者的得出的结论有偏差。
在这里不举例子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现金净流量,按时间值折现后,一定会小于未经时间价值折算的现金净流量,两种方法测算出来投资回收期法的结果,折现的收回期年限一定长于非折现的收回期。
但是,非折现的未来现金净流量,没有考虑项目投入时的资本成本。
就目前来说,非折现的回收期法因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已被大多数企业所摒弃。
从投资项目的整体性来看,折现的回收期法,仅关注投资额收回的年限测算,不再考虑回收期后的收益,那些回收期虽长,但回收期后,有较高收益的项目,可能轻易地被决策者错误的否决了。
此方法的不足之处。
(二)投资收益率法。
投资收益率法指项目运营期的预计年均收益额与原始投资的百分比。
决策依据为,数值越高越好。
此种方法在测算上,使用的数据较易获得,可以直接利用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计算得出收益率,来进行项目决策,其优势所在。
可操作性较强,曾使其应用范围较广,但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又是其不足之处。
目前来看,收益率法的使用频率,及重要性降至最低点。
5.3 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有: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风险评价法一、静态评价法(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Pi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一个项目所产生的未折现现金流量以抵消初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年限,来衡量评价投资方案。
∑==-Ptt t CO CI 10)(更为实用的表达公式:Pt=T-1+年的净现金流量第年的累积净现金流量第T T )1(-2、决策规划(1)互斥决策时,优选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
(2)选择与否决策时,需设置基准投资回收期Tc ,Pt ≤TC 即可接受,Pt >Tc 则放弃。
3、特点及评价(二)投资收益率法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报资收益率来判断项目投资优劣。
表达式:R=()投资总额正常年份净收益=K NB2、决策规则(1)互斥选择投资——孰高(2)采纳与否投资——需设基准投资收益率Rc 。
若R ≥Rc ,接受,若R<Rc ,则拒绝。
3、评价二、动态评价法——考虑时间价值及项目周期内的全部数据。
(一)净现值法(NPV )1、净现值法的基本原理:运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进行投资评估。
净现值等于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算成现值减去初始投资额现值后的余额。
表达式:NPV=∑=+nt t i NCFt 0)1( 2、决策规则:互斥时,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选择与否时,NPV ≥0的方案均可接受,若NPV<0,方案拒绝。
(二)内部收益率法(IRR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使项目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来评价投资项目。
表达式:NPV (IRR )=∑=-=+⋅n t t t IRR NCF00)1(建设期S 年 生产经营期P 年 n=s+p2、决策规则:互斥时,选内部收益率高的方案;选择与否时,应设置基准贴现率i ,当IRR ≥i 时接受,否则拒绝。
3、计算步骤:(三)动态投资回收期法(Pt ′)1、动态投资回收期法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一个项目所产生的已贴现现金流量,足以抵消初始投资现值所需年限来评价投资项目。
项目投资决策模型简介:项目投资决策模型是用于评估和决策是否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的一种量化工具。
它基于对项目的风险、收益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项目投资决策模型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一、基本原理1. 评估项目风险:项目投资涉及许多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项目投资决策模型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计算项目收益:项目收益是投资决策的核心考虑因素之一。
投资决策模型通过预测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并考虑折现率等因素,计算出预期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益。
3. 考虑项目成本:项目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等。
投资决策模型通过对项目成本的评估和估算,提供了投资决策所需的关键参考数据。
二、常用方法1. 市场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对市场情况、竞争格局和需求趋势等因素进行分析,估计项目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基于市场分析的结果,投资者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2. 财务分析法:财务分析法是项目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包括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通过与投资者设定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判断项目是否符合投资要求。
3. 场景分析法:场景分析法是一种风险分析方法,它通过考虑不同的市场情景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评估项目在不同情况下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
该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的风险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应用案例以某公司投资某新能源项目为例,该公司希望评估该项目的投资价值和经济效益,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1. 市场分析:项目团队对该新能源市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该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政府对新能源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市场分析结果显示,该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2. 财务分析:基于投资决策模型,项目团队计算了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某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在做项目的投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项目的可行性、风险收益、市场需求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首先是财务评价方法。
这是最常用的投资决策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分析和评估项目的财务指标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财务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等。
净现值法是通过计算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并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现值,然后减去投资的成本,得出一个净现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说明项目回报大于投资成本,是一个可行的投资项目。
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投资回收期是指将项目的成本金额除以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得出的时间即为回收期。
这些方法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是市场调研方法。
在投资项目之前,进行市场调研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产品创新等因素。
市场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竞品分析等方式进行,从而收集到客观的市场数据和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项目在市场上的潜在表现和市场所需。
另外,还可以采用风险评估方法。
投资项目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风险评估可以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计算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带来的损失。
通过评估风险,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的依据。
此外,还可以考虑可行性研究方法。
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可行性、资源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主要考察项目是否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条件;资源可行性主要考察项目的资源需求和资源供给是否匹配;经济可行性主要考察项目在经济方面是否能够达到投资预期目标。
通过可行性研究,可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
最后,还可以采用现金流分析方法。
现金流分析是通过分析和评估项目的现金流量,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投资评估工具来评估不同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财务指标法财务指标法是一种常见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通过评估项目的财务指标来判断其可行性。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现值(NPV)、内部回报率(IRR)和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等。
净现值是将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折现到投资开始时的价值,若净现值大于零,表明项目是可行的。
内部回报率是项目的收益率,可以与其他投资进行比较,选择收益率最高的项目。
投资回收期则是指项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收全部投资,短期内回收的项目更具吸引力。
二、风险分析法风险分析法是在项目投资决策中考虑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投资风险的大小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常用的风险分析工具包括敏感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和风险调整净现值(Risk Adjusted NPV)等。
敏感性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变量对项目结果的影响程度,蒙特卡洛模拟可以模拟不同概率分布下的项目结果,而风险调整净现值则是考虑风险因素后的净现值。
三、投资组合分析法投资组合分析法是指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的方法。
在投资组合分析中,需要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和风险分散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投资收益-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Model)和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四、实现可能性分析法实现可能性分析法可以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风险和潜在问题。
通过对关键因素和实施目标进行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可能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常用的实现可能性分析工具包括PEST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分析)、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和风险矩阵等。
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方法1.确定投资目标:投资项目决策的第一步是明确投资方的目标。
这可以是实现财务收益、推动战略发展、进入新市场等。
明确投资目标有助于确定投资项目的标准和筛选条件。
2.收集信息:在决策过程中,投资方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财务数据、供应链情况等。
通过收集信息,投资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候选项目,并做出决策。
3.评估风险和收益:在评估候选项目时,投资方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和预期收益。
这可以通过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和投资回报率模型来实现。
风险评估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市场分析和专业意见来进行,而投资回报率模型可用于计算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
4.制定决策标准:投资方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决策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投资回报率要求、市场份额目标、合规要求等。
通过制定决策标准,投资方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候选项目,并避免主观决策的风险。
5.比较和选择:在评估候选项目后,投资方需要对不同项目进行比较,并选择最适合的项目。
比较可以基于决策标准、收益风险分析等进行。
在选择项目时,投资方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资源需求、投资周期等因素。
6.实施和监测:选择项目后,投资方需要开始实施项目,并监测项目的进展和绩效。
实施阶段包括项目启动、资源配置和团队管理等,而监测阶段涉及投资方定期评估项目进展,以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并做出及时调整。
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方法。
只有通过认真的前期准备和细致的评估,投资方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利益和目标的决策。
同时,投资方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后期监测和评估,以及时调整和优化投资决策。
5.3 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有: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风险评价法
一、静态评价法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Pi )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一个项目所产生的未折现现金流量以抵消初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年限,来衡量评价投资方案。
∑==-Pt
t t CO CI 10)(
更为实用的表达公式:Pt=T-1+年的净现金流量第年的累积净现金流量第T T )1(-
2、决策规划
(1)互斥决策时,优选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
(2)选择与否决策时,需设置基准投资回收期Tc ,Pt ≤TC 即可接受,
Pt >Tc 则放弃。
3、特点及评价
(二)投资收益率法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报资收益率来判断项目投资优劣。
表达式:R=()投资总额正常年份净收益=K NB
2、决策规则
(1)互斥选择投资——孰高
(2)采纳与否投资——需设基准投资收益率Rc 。
若R ≥Rc ,接受,若R<Rc ,则拒绝。
3、评价
二、动态评价法——考虑时间价值及项目周期内的全部数据。
(一)净现值法(NPV )
1、净现值法的基本原理:运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进行投资评估。
净现值等于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算成现值减去初始投资额现值后的余额。
表达式:NPV=∑=+n
t t i NCFt 0)1( 2、决策规则:互斥时,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选择与否时,NPV ≥0的方案均可接受,若NPV<0,方案拒绝。
(二)内部收益率法(IRR )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使项目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来评价投资项目。
表达式:NPV (IRR )=∑=-=+⋅n t t t IRR NCF
00)1(
建设期S 年 生产经营期P 年 n=s+p
2、决策规则:互斥时,选内部收益率高的方案;选择与否时,应设置基准贴现率i ,当IRR ≥i 时接受,否则拒绝。
3、计算步骤:
(三)动态投资回收期法(Pt ′)
1、动态投资回收期法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一个项目所产生的已贴现现金流量,足以抵消初始投资现值所需年限来评价投资项目。
∑=-=+'00)1(pt t t t
i NCF
2、决策规则:互斥时,孰短;选择与否时,应设置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Tc',当Pt'≤Tc'时接受,否则放弃。
三、风险评价法
(一)决策树法
1、基本原理:通过分析投资项目未来各年各种可能净现金流量及其发生概率,计算项目的期望净现值来评价投资项目: 表达式:∑==n i i i
NPV P NPV 0
2、决策规则:互斥时,期望净现值大的方案较优;选择与否时,期望净现值NPV ≥0接受,否则拒绝。
(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1、基本原理:先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来调整贴现率,再根据考虑风险的贴现率来进行计算评价投资项目。
2、决策规则:与动态评价法一致
3、方法的运用
例:某企业的最低报酬率为7%,现有3个投资机会,有关资料如下表。
投资方案风险情况表
(2)确定风险报酬斜率
(3)计算风险的贴现率
(4)根据风险调整贴现率计算净现值
(5)评价选择
4、方法的评价
(三)肯定当量法
1、基本原理:首先根据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来调整现金流量,然后用无风险的投资报酬率来计算风险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最后根据净现在来进行风险项目的投资决策。
NPV=∑
=+
n
t
t
i atCFATt 0
)
1(
2、决策规则:与净现值法一致
3、方法的运用
(1)确定某方案各年现金流量的变化系数(标准离差率)(2)查表得出肯定当量系数
(3)计算净现值
4、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