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发动机优化设计复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85.92 KB
- 文档页数: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在其它参数不变时,增加吸进空气的密度可以使升功率按比例增长,这就需要( ) A.提高转矩 B.提高转速C.降低噪音D.增压技术2.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有进气状态、进气终了的气缸压力和温度、残余废气系数、进排气相位角以及( )A.转速B.转矩C.压缩比D.气门重叠3.谐振进气和可变进气歧管是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来提高( )A.压缩比B.充量系数C.进气温度D.燃烧室扫气4.柴油机采用预喷射和多段喷射可以使以下哪项喷油规律更好地实现?( )A.均匀喷射B.高压喷射C.先缓后急D.先急后缓5.增压内燃机比非增压内燃机的加速性能( )A.差B.好C.相同D.变化不大6.对合理的柴油机喷油规律要求之一是减少喷油系统中的燃油( )A.喷射压力B.喷射流量C.自行着火D.压力波动7.柴油机的燃烧后期属于( )A.扩散燃烧B.预混合燃烧C.压力着火燃烧D.同时爆炸燃烧8.对合理的柴油机喷油规律要求是先缓后急和( )A.均匀喷射B.高压喷射C.供油充分D.断油迅速9.为更好地实现柴油机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可采用预喷射和( )A.均匀喷射B.高压喷射C.多段喷射D.断油喷射10.谐振进气和可变进气歧管是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来提高( )A.压缩比B.充量系数C.进气温度D.燃烧室扫气11.发动机在起动、大负荷及暖机运转时,需较浓的混合气,此时不起作用的是( ) A.氧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C.曲轴位置传感器D.油门位置传感器12.由万有特性图可知,要显著降低油耗,汽车应尽量使用高档位并( )A.低速行驶B.中速行驶C.高速行驶D.匀速行驶13.适当改变配气相位或选择对转速不太敏感的燃料系统,可以使万有特性的最经济区域在横坐标方向( )A.左移B.右移C.变窄D.变宽14.一般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以下哪项的转矩性能很不理想?( )A.怠速段B.低速段C.中速段D.高速段15.三元催化器利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以( )A.还原NOx,氧化HC和COB.还原HC,氧化NOx和COC.还原CO,氧化HC和NOxD.氧化NOx,还原HC和CO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汽车引擎汽车引擎效率经典练习题汽车引擎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效率对于车辆的性能和燃油消耗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练题,帮助我们了解汽车引擎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1. 何为汽车引擎的效率?汽车引擎的效率是指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效率。
它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效率 = (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 100%其中,输出能量指的是发动机输出的有用能量,例如推动车辆或产生电力。
输入能量是指燃料的化学能,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来表示。
2. 如何提高汽车引擎的效率?提高汽车引擎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优化燃烧过程:通过优化燃油混合物的供给和点火时机,使燃料得到更充分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 减小摩擦损失:通过改善引擎内部零件的润滑和表面处理,减少机械摩擦,降低能量损失。
- 降低排放损失: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能量利用率。
- 提高热能利用:利用废热回收装置,将引擎排出的废热转化为有用能量,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 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采用先进的设计和轻量化材料,减少整体重量,提高动力传输效率。
3. 运用哪些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汽车引擎的效率?评估汽车引擎效率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 动力性测试:通过测量车辆在一定时间内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分析引擎输出功率和扭矩。
- 油耗测试:通过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测量燃料消耗量,计算引擎的燃油经济性。
- 排放测试:测量引擎排出的废气组成和排放浓度,评估排放控制系统的性能。
以上是关于汽车引擎效率的经典练习题。
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优化汽车性能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发动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 热力学循环B. 电磁感应C. 机械运动D. 化学反应答案:A2. 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A. 一个进气冲程、一个压缩冲程、一个做功冲程、一个排气冲程B. 两个进气冲程、两个压缩冲程、两个做功冲程、两个排气冲程C. 两个进气冲程、一个压缩冲程、一个做功冲程、两个排气冲程D. 一个进气冲程、两个压缩冲程、两个做功冲程、一个排气冲程答案:A3.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之比C. 气缸总容积与进气门面积之比D. 进气门面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答案:A4. 以下哪个部件不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A. 曲轴B. 活塞C. 变速器D. 气缸答案:C5. 现代汽车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燃料是:A. 柴油B. 汽油C. 氢气D. 电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A. 水冷B. 风冷C. 油冷D. 气冷答案:AB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发动机的燃油消耗?A. 发动机排量B. 车辆重量C. 驾驶习惯D. 轮胎气压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A. 减少摩擦B. 散热C. 清洁D. 密封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A. 催化转化器B. 燃油喷射C. 电子点火D. 废气再循环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指标?A. 功率B. 扭矩C. 压缩比D. 燃油消耗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发动机的排量越大,其动力性就越好。
()答案:×2. 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答案:√3. 发动机的压缩比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答案:×4. 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答案:√5. 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电喷技术。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发动机的四冲程工作原理。
一、填空题1.优化问题的三要素指的是:(1) ; 2);(3)。
2.采用间接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将函数进行特殊的加权处理,再结合,构成新的目标函数,即将原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问题,再进行求解。
3.优化问题的维数是的个数决定的。
4.优化设计问题的基本解法有和。
5.可行域是指满足。
6.惩罚函数法分为,和。
7.在随机方向法中,为了确定可行搜索方向,需要随机产生k个随机点,则需要个伪随机数。
8.可行搜索方向是指9.若n维空间中存在两个非零向量d0和d1,满足(d)T Gd1=0,则d、d1之间存在关系。
10.已知iq为(0,1)区间的伪随机数,则活动(a,b)区间伪随机数可通过表达式:进行计算。
11.数学规划法的迭代公式是,其核心是和。
12.设计空间是指。
13.机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建立的要素包括:(1);(2);(3);(4)。
14. 在优化设计中,优化问题的维数是由的个数决定的。
15. 最速下降法的搜索方向为。
16. 可行域是指满足所有的点的集合。
17.区分各种不同的优化方法的主要依据是的不同。
18. 等值线是针对 函数而言的。
19.牛顿法的搜索方向为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分)1.简要说明单纯形替换法的基本思路。
2. 请写出最速下降法的基本思路。
3.判断图中哪些约束函数是起作用约束?(1)图1中有无起作用约束?若有,写出是哪个约束函数?(2)图2中有无起作用约束?若有,写出是哪个约束函数?4. 请列出库恩塔克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并简述其几何意义?5.简述机械优化设计的过程分哪两部分内容。
6. 可行方向指的是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并分别写出数学表达式。
7.简述内点惩罚函数法惩罚因子的变化趋势。
8.已知 i q 为(0,1)区间的伪随机数,如何获得(0.5,3.5)区间伪随机数。
三、计算题1、某项工程需成套的横截面积相同且长度不同的钢梁,每一套由7根2m 长与2根7m 长的钢梁组成。
汽车发动机考试题库含答案1、调整配气相位时,如仅个别气门开始开启的时间偏晚且相差不多时,可将:修改删除A、该气门的间隙适当调小B、该气门的间隙适当调大C、正时齿轮向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轮齿D、正时齿轮向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轮齿答案:A2、曲轴扭曲变形将A、加剧活塞连杆磨损B、加剧气缸的磨损C、使曲轴疲劳断裂D、影响配气正时和点火正时答案:D3、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相邻作功气缸进气(或排气)气门的凸轮间夹角均为()A、30度B、60 度C、90 度D、120度答案:C4、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的送到零件摩擦面间,形成一定机械负荷的油膜,将两摩擦零件完全隔开,实现可靠润滑的润滑方式是A、压力润滑B、飞溅润滑C、定期润滑D、自润滑答案:A5、在轿车中广泛使用单级整体式机油滤清器,该滤清器旋装在机油滤清器支座上,与主油道采用的连接方式是A、串联方式B、并联方式C、旁通方式D、以上都不对答案:A6、测量汽缸的圆柱度、圆度误差时,校对量缸表之前,首先要确定汽缸的:A、磨损尺寸B、标准尺寸C、极限尺寸D、修理尺寸答案:B7、影响气缸的进气及排气性能好坏的是()。
A、配气机构B、凸轮轴C、相位角的大小D、气门答案:C8、机油的简称是A、汽车齿轮油B、汽车用润滑脂C、汽车液力传动油D、发动机润滑油答案:D9、全支承式曲轴的特点是:A、主轴颈数等于或少于连杆轴颈数B、主轴颈数大于连杆轴颈数C、主轴颈数等于气缸数D、主轴颈数小于气缸数答案:B10、汽车发动机气缸排列方式有直列式、 V 型和A、平分式B、对置式C、龙门式D、以上都不是答案:B11、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锥度,主要原因是A、节省材料B、可减少往复运动惯性力C、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D、润滑可靠答案:C12、发动机过冷可能导致的危害是A、降低充气效率B、早燃和爆燃倾向加大C、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条件变差D、以上都正确答案:C13、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相邻作功气缸进气(或排气)气门的凸轮间夹角均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上)》1—6章试库一、填空题(约25%)(一)绪论1.1886 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2.汽车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都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3.汽车按其设计和技术特征的主要用途不同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二)第一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基础知识1.汽油机主要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两大机构”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指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
2.按点火方式不同,汽车用内燃机可分为点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
3.活塞在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时,活塞顶所处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4.活塞在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时,活塞顶所处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5.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依次为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6.汽车维护通常分为例行维护和计划维护。
7.汽车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汽车大修、总成大修、汽车小修和零件修理四类。
8.常用的零件修复法有:机械加工修复法、压力加工修复法、焊接修复法和粘接修复法四种。
(三)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1.曲柄连杆机构可分为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2.机体组主要由汽缸体、气缸盖、气缸垫等组成。
3.活塞连杆组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及连杆轴承等组成。
4.根据气缸的排列形式,气缸体有直列式、卧式、V形。
5.曲轴箱有三种结构形式平分式、龙门式、隧道式。
6.发动机镶的气缸套可分为干式缸套和湿式缸套。
7.汽缸盖结构复杂,一般采用铸铁或铝合金材料铸造而成。
8.活塞主要由活塞顶部、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组成。
9.按裙部结构形式活塞可分为拖板式和筒式。
10.活塞环按其功用可分为气环和油环。
11.活塞销内孔形状有圆柱形、截锥形和组合形。
12.活塞销与活塞的连接方式有半浮式和全浮式。
13.在保证连杆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为减轻连杆的重量,其杆身通常采用工字型截面。
14.连杆大头与连杆盖按切分面方向可分为平切口和斜切口。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一、选择题:1、在机械损失中,占比例最大的的是_____D__。
A.驱动附属机构的损失B.排气损失C.进气损失D.摩擦损失2、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循环有效功称之为____A_____。
A.升功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3、当发动机油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____A______。
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减小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增加C.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减小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增加4、发动机的有效功We与所消耗的燃油发出的热量Q1的比值称之为_____B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5、关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B____。
A.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B.指示指标是考虑到机械损失的指标。
]C.有效指标它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D.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发动机性能的好坏。
6、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做的指示功称为______A____。
A.平均指示压力B.循环指示功C.有效功率D.平均有效压力7、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是_____D_____。
A.平均有效压力B.有效扭矩C.有效功率D.有效热效率8、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每小时的油耗量D.平均有效压力9、发动机负荷一定,当转速增加时,则______A____。
A.机械效率下降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下降C.指示功率增加D.平均指示压力增加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选择题:1、发动机的整个换气过程约占曲轴转角的______D______CA。
A.180~270 B.300~360 C.340~400 D.410~480(2、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A______。
A.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大于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总复习一、填空题1、汽车(de)动力源_发动机_.2、热力发动机按燃料燃烧(de)位置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3、车用内燃机根据其热能转换为机械能(de)主要构件(de)型式,可分为___活塞式往复发动机___ 和__转子发动机____两大类.4、四冲程发动机(de)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__进气_____ 、___压缩____ 、___作功___ 、和____排气__.5、汽油发动机一般由__曲柄连杆机构__、配气机构_、燃料供给系统_ 、_润滑系统_、_冷却系统_、__点火系统__和__起动系____组成.6、曲柄连杆机构由__机体组__、__活塞连杆组__和_曲轴飞轮组___等三部分构成.7、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de)装配基体是___机体组___.8、活塞连杆组由__活塞___、__活塞环__ 、__活塞销___、和___连杆___等组成.9、活塞环包括__气环__和__油环___两种.10、在安装气环时,各个气环(de)切口应该__错位___.11、油环分为_普通油环__和组合油环两种,组合油环一般由___刮片___和___衬簧__ 组成.12、在安装扭曲环时,还应注意将其内圈切槽向__上____,外圈切槽向___下__ ,不能装反.13、活塞销通常做成___空心____圆柱体.14、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及连杆小头衬套孔(de)配合,一般都采用___全浮式____.15、连杆由__小头___、__杆身____和__大头___三部分组成.连杆__小头_与活塞销相连.16、飞轮边缘一侧有指示气缸活塞位于上止点(de)标志,用以作为调整和检查___点火____正时和___配气___正时(de)依据.17、V8发动机(de)气缸数为 ___8____缸;V8发动机全支承式曲轴(de)主轴颈数为___5___.18、气门式配气机构由__气门组___ 和___气门传动组______组成.19、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__2___周,各缸(de)进、排气门各开启___1____ 次,此时凸轮轴旋转___1___周.20、气门弹簧座是通过安装在气门杆尾部(de)凹槽或圆孔中(de)___锁片____或___锁销____ 固定(de).21、由曲轴到凸轮轴(de)传动方式有下置式、上置式和中置式等三种.22、气门由__头部___和 ___杆身____两部分组成.23、根据凸轮轴___旋向_____和同名凸轮(de) ____夹角____可判定发动机(de)发火次序.2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25、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节气门处于全关位置,车速等于零.26、电控发动机(de)三大组成:传感器、ECU、执行器.27、断油控制包括:减速断油控制、超速断油控制和清除溢流控制.28、常见(de)怠速控制阀有步进电动机式、旋转滑阀式和电磁式.29、电磁式喷油器按总体结构不同可分为轴针式、球阀式和片阀式,目前常用(de)是轴针式喷油器.30、按冷却介质不同,发动机冷却方式有___风冷___和___水冷__31、强制冷却水在发动机内进行循环(de)装置是__水泵____32、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所用(de)润滑剂有___机油____和__润滑脂_____两种.33、发动机(de)曲柄连杆机构采用___压力润滑____和___飞溅润滑_____相结合(de)润滑方式.34、机油细滤器有____过滤式____和___离心式______两种类型.35、机油泵常见(de)结构形式有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二、判断题(对(de)打“√”,错(de)打“x”)1、活塞行程是指上、下两止点间(de)距离. (√)2、发动机排量是指所有气缸工作容积(de)总和. (√)3、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行程时,进排气门都是开启(de). ( X )4、二冲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共转二周( X )5、四冲程柴油机在进气行程时,进入气缸(de)是可燃混合气. ( X )6、汽油机(de)组成部分有点火系统,而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 (√)7、对多缸发动机来说,所有气缸(de)工作行程都是同时进行(de). ( X )8、汽油机(de)压缩比越大,则其动力性越好.( √ )9、当压缩比过大时,柴油机、汽油机都可能产生爆燃. ( √ )10、柴油机是靠火花塞跳火来点燃可燃混合气(de). ( X )11、当缸套装入气缸体时,一般缸套顶面应与气缸体上面平齐. ( X )12、在柴油机(de)气缸盖上,除设有进排气门座外,还设有火花塞座孔.( X )13、为了使铝合金活塞在工作状态下接近一个圆柱形,冷态下必须把它做成上大下小(de)截锥体. ( X )14、活塞环在自然状态下是一个封闭(de)圆环形. ( X )15、扭曲环是在矩形环(de)基础上,内圈上边缘切槽或外圈下边缘切槽,不能装反. ( √ )16、活塞环(de)泵油作用,可以加强对气缸上部(de)润滑,因此是有益(de). ( X )17、采用全浮式连接(de)活塞稍,无论在装配时,还是在发动机工作时,活塞梢均能在活塞销座孔中自由转动.(√)18、为了气缸(de)密封不论是干式缸套,还是湿式缸套,在压入气缸体以后,都应使气缸套顶面与气缸体上平面平齐. ( X )19、校正连杆一般是先校正弯曲后校正扭曲. ( X )20、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de). ( √ )21、曲轴正时齿轮是由凸轮轴正时齿轮驱动(de). ( X )22、凸轮轴(de)转速比曲轴(de)转速快1倍. ( X )23、气门间隙过大,发动机在热态下可能发生漏气,发动机功率下降.( √ )24、气门间隙过大时,会使得发动机进气不足,排气不彻底. ( √ )25、对于多缸发动机来说,各缸同名气门(de)结构和尺寸是完全相同(de),所以可以互换使用 ( X )26、非增压发动机在进气结束时,气缸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 (√)27、发动机在排气结束时,气缸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 ( X )28、气门重叠角越大越好. ( X )29、顶置式气门是由凸轮轴上(de)凸轮压动摇臂顶开(de),其关闭是依靠气门弹簧实现(de) (√)30、因为发动机(de)排气压力较进气压力大,所以在5气门式(de)配气机构中,往往采用两个进气门和三个排气门. ( X )31、高速发动机为了提高充气和排气性能,往往采用增加进气提前角和排气迟后角方法,以改善发动机性能. (√)32、为提高气门与气门座(de)密封性能,气门与座圈(de)密封带宽度越小越好.( X )33、为了获得较大(de)充气系数,一般发动机进气门锥角大多采用450. (√)34、由于曲轴一定是顺时针转动(de),凸轮轴则一定是逆时针转动(de).( X )35、气门间隙过大、过小会影响发动机配气相位(de)变化. (√)36、因为采用了液力挺杆,所以气门间隙就不需要调整了. (√)37、过量空气系数越大,则可燃混合气(de)浓度越浓. ( X )38、车用汽油机在正常运转时,要求供给(de)可燃混合气(de)浓度随负荷(de)增加而由浓变稀. ( √ )39、起动时(de)基本喷油量是由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决定(de).( √ )40、起动以后(de)基本喷油量是由曲轴位置传感器和空气流量传感器决定(de). ( √ )41、热线式空气流量计(de)输出特性:随着发动机进气量(de)增大,其输出(de)信号电压越低. ( X )42、D型检测方式比L型检测方式精确. ( X )43、进气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均采用负温度系数(de)热敏电阻作为传导元件. ( √ )44、转换阀控制系统(de)作用是控制发动机进气道(de)空气流通截面大小,以适应发动机不同转速和负荷时进气量(de)需求,从而改善发动机(de)动力性.( √ )45、涡轮增压控制系统是利用发动机排出(de)废气推动增压器工作(de). ( √ )46、发动机排气污染物主要是CO、HC、NOx. ( √ )47、曲轴箱窜气(de)主要成分是HC. ( √ )48、汽油蒸气(de)主要成分是HC. ( √ )49、废气在循环系统主要是降低Nox(de)排放. ( √ )50、发动机(de)风扇与水泵同轴,是由曲轴通过凸轮轴来驱动(de)( X )51、为防止发动机过热,要求其工作温度越低越好. ( X )52、防冻液可降低冷却水(de)冰点和沸点. ( X )53、为了保证风扇、水泵(de)转速,要求风扇带越紧越好. ( X )54、润滑油路中(de)机油压力不能过高,所以润滑油路中用旁通阀来限制油压.( X )55、由于机油粗滤器串联于主油道中,所以一旦粗滤器堵塞,主油道中机油压力便会大大下降,甚至降为零.( X )56、润滑系主油道中压力越高越好. ( X )57、细滤清器能过滤掉很小(de)杂质和胶质,所以经过细滤清器过滤(de)润滑油直接流向机件(de)润滑表面.(√)58、润滑系中旁通阀一般都安装在粗滤器中,其功用是限制主油道(de)最高压力. ( X )59、更换发动机机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60、曲轴主轴承与轴径(de)配合间隙过大,则机油压力下降,油膜难以形成.所以,配合间隙越小,油膜越易形成. ( X )三、选择题1、活塞每走一个行程,相应于曲轴转角( A ).°°°°2、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 D ).°°°3、6135Q柴油机(de)缸径是( D ).B.613mm 3mm D.135mm4、在将气缸盖用螺栓固定在气缸体上,拧紧螺栓时,应采取下列方法( A ).A.由中央对称地向四周分几次拧紧B.由中央对称地向四周分一次拧紧C.由四周向中央分几次拧紧D.由四周向中央分几次拧紧5、对于铝合金气缸盖,为了保证它(de)密封性能,在装配时,必须在( B )状态下拧紧.A.热状态B.冷状态 C.A,B均可 D.A,B均不可6、为了保证活塞能工常工作,冷态下常将其沿径向做成( A )(de)椭圆形.A.长轴在活塞销方向 B.长轴垂直于活塞销方向C.A、B均可D.A、B均不可.7、在负荷较高(de)柴油机上,第一环常采用( D ).A.矩形环B.扭曲环C.锥面环D.梯形环8、V形发动机曲轴(de)曲拐数等于( B ).A.气缸数 B.气缸数(de)一半C.气缸数(de)一半加l D.气缸数加19、直列式发动机(de)全支承曲轴(de)主轴颈数等于( D ).A.气缸数B.气缸数(de)一半C.气缸数(de)一半加l D.气缸数加110.按1一2一4一3顺序工作(de)发动机,当一缸压缩到上止点时,二缸活塞处于( A )行程下止点位置.A.进气B.压缩 C.作功D.排气11、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锥度,主要是由于( C ).A.材料B.可减少往复运动惯性力C.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D.润滑可靠12、发动机气缸磨损(de)检验,主要测量其( D ).A.直线度和同轴度B.平行度和平面度C.垂直度和圆跳动D.圆度和圆柱度13、为了减轻磨损,通常对( A )进行镀格.A.第一道环B.所有气环C.油环D.气环和油环14、活塞(de)最大磨损部位一般是( D ).A.头部B.裙部C.顶部D.环槽15、正扭曲环正确(de)安装方向是( C )..A.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下B.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上C.外切口向下、内切口向上D.外切口向下、内切口向下16、曲轴与凸轮轴之间(de)传动比为( A ).A、2:1B、l:2C、l:l D·4:117、设某发动机(de)进气提前角为α,进气迟关角为β,排气提前角为γ,排气迟关角为δ,则该发动机(de)进、排气门重叠角为( C ).A、βα+ B、γβ+β+ C、α+δ D、δ18、当采用双气门弹簧时,两气门(de)旋向( B ).A.相同B.相反 C.无所谓D.不一定19、四冲程四缸发动机配气机构(de)凸轮轴上同名凸轮中线间(de)夹角是( C ).A.180°B.60° C.90° D.120°20、凸轮轴上凸轮(de)轮廓(de)形状决定于( B ).A.气门(de)升程B.气门(de)运动规律C.气门(de)密封状况D.气门(de)磨损规律21、下述各零件不属于气门组(de)是( D ).A.气门弹簧 B.气门 C.气门弹簧座 D.凸轮轴22、下述各零件不属于气门传动组(de)是( A ).A.气门弹簧B.挺柱C.摇臂轴D.凸轮轴23、进、排气门在排气上止点时( D ).A.进气门开,排气门关B.排气门开,进气门关C.进、排气门全关D.进、排气门叠开24、空燃比大于(de)混合气为( B )混合气.A.浓 B.稀 C.理论混合气D.功率混合气25、氧化锆式氧传感器(de)工作状态与工作温度有关,在温度( D )开始工作.A、100°CB、200°CC、300°CD、400°C26、燃油压力调节器(de)作用是根据进气歧管压力(de)变化来调节系统油压,使两者(de)压力差保持恒定,一般为( C )Kpa.A、100~150B、150~250C、250~300D、300~4002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故障时,通常按冷却温度为( D )控制发动机工作,防止混合气过浓或过稀.A、30°CB、50°CC、70°CD、80°C28、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故障时,通常按进气温度( A )控制发动机工作,防止混合气过浓或过稀.A、20°CB、30°CC、40°CD、50°C29、发动机(de)正常工作温度应在水温表( C )A.30~40° B.60~70° C.80~90° D.低于100°31、水冷却系中,冷却水(de)大小循环路线由( C )控制.A.风扇B.百叶窗C.节温器D.分水管32、在发动机上拆除原有节温器,则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水( C ).A.只有大循环B.只有小循环C.大、小循环同时存在D.冷却水将不循环33、活塞与气缸壁之间(de)润滑方式是( B ).A.压力润滑B.飞溅润滑C.脂润滑D.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同时进行34、机油粗滤器上装有旁通阀,当滤芯堵塞时,旁通阀打开,( C ).A.使机油不经过滤芯,直接流回油底壳B.使机油直接进入细滤器C.使机油直接进入主油道D.使机油流回机油泵四、名词解释1、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2、发动机(de)工作循环:发动机(de)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完成了进气、压缩、做功和徘气4个工作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de)过程.3、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de)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4、进气提前角:在排气行程还未结束时,进气门在上止点之前就已开启,从进气门开启一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所对应(de)曲轴转角.5、进气迟关角:在做功行程还未结束时,排气门在下止点之前已经开启,从排气门开启一直到活塞到达下止点所对应(de)曲轴转角.6、气门间隙: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不装用液力挺杆(de)配气机构中,气门组与气门传动组之间必须留有一定(de)间隙,这一间隙称气门间隙7、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de)比值8、同时喷射是将各缸(de)喷油器并联,在发动机运转期间,所有喷油器由电脑(de)同一个喷油指令控制,同时喷油、同时断油.9、分组喷射是指将各缸(de)喷油器分成几组,它是同时喷射(de)变形方案,电脑向某组(de)喷油器发出喷油或断油指令时,同一组(de)喷油器同时喷油或断油.10、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它是利用绝对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管内(de)绝对压力,电脑根据进气管内(de)绝对压力和发动机转速推算出发动机(de)进气量,再根据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确定基本喷油量.11、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它是利用空气流量计直接测量发动机(de)进气量,电脑不必进行推算,即可根据空气流量计信号计算与该空气量相应(de)喷油量.12、怠速工况:指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de)稳定运转工况.此时,发动机(de)节气门开度最小,汽车处于空挡,发动机只带动附件维持最低稳定转速.13、废气再循环:它将部分废气引入气缸内与可燃混合气混合参与燃烧,从而使燃烧速度减缓,燃烧温度降低,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de)生成.14、涡轮增压:它是利用发动机排放废气(de)能量去冲击装在排气系统中(de)涡轮使之旋转,同时带动压力机一同旋转,并压缩空气强制送入气缸内.15、压力润滑:通过机油泵,使机油产生一定(de)压力来润滑零件摩擦表面(de)润滑方式.16、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de)油滴或油雾来润滑零件表面(de)润滑方法.五、简单题1、曲柄连杆机构有何功用答: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热功转换(de)主要机构.其主要功用是将气缸内气体作用在活塞上(de)力转变为曲轴(de)旋转力矩,从而输出动力.2、曲轴箱有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答:气缸体下部包围着曲轴(de)部分称上曲轴箱.曲轴箱有三种结构形式:曲轴箱底平面与曲轴中心线平齐(de)为平分式,此结构形式便于加工,多用于中小型发动机上;曲轴箱下平面位于曲轴中心线以下(de)为龙门式,此结构形式强度和刚度均比平分式大,但工艺性较差,多用于大中型发动机;隧道式(de)主轴承座孔为整体式,其强度和刚度最高,但工艺性差,只用于少数机械负荷较大、采用组合式曲轴(de)发动机.3、活塞(de)组成及各组成(de)作用(1)活塞顶部.它是燃烧室(de)组成部分,承受高温气体(de)压力(2)活塞头部.主要用来安装活塞环,以实现气缸(de)密封和传热(3)活塞裙部.它对活塞在气缸内(de)往复运动起导向作用,并承受侧压力4、如何检查气缸体裂损答:气缸体裂损一般发生在水套或其它壁厚较薄(de)部位.明显(de)裂损可用目视或五倍放大镜检查出来,细小(de)裂损可通过水压或气压试验检查.水压或气压试验压力约为~.水压试验时,密封水道,将水压入气缸体,查看漏水部位,即为气缸体裂损部位.气压试验时,将压缩空气压入气缸体后,将气缸体放入装水(de)容器或在气缸体表面涂肥皂水,查看冒气泡(de)部位,即为气缸体裂损部位.检查出裂损部位后,应作好标记,以便修理.5、配气机构有何功用答:配气机构(de)功用是按照发动机(de)工作需要,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及时进入气缸,气缸内(de)废气及时排出.6、气门拆装应注意什么答:拆装气门时,必须先使用专用气门拆装钳压缩气门弹簧,然后拆下或装上气门锁片或锁销,并慢慢放松气门弹簧即可.拆下(de)气门,必须作好标记并按顺序摆放,以免破坏气门与气门座及气门导管(de)配合.气门锁片或锁销很小,应注意不要丢失.7、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有何影响答:发动机工作时,采用理论混合气(α=1或空燃比为:1),只是在理论上可保证完全燃烧,实际上,由于时间和空间条件(de)限制,汽油不可能及时与空气绝对均匀混合,也就不可能实现完全燃烧.采用α=~(de)稀混合气时,可以保证所有(de)汽油分子获得足够(de)空气而实现完全燃烧,因而发动机经济性最好.采用α=~(de)浓混合气时,燃烧速度最快,气缸平均工作压力最高,可使发动机发出较大(de)功率,发动机(de)动力性较好,但由于燃料不能完全燃烧,发动机经济性较差.混合气过稀(α>)或混合气过浓(α<=,因混合气中燃油量过少或过多,均会使燃烧速度减慢,导致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当混合气稀到α>~或浓到α<~时,将无法点燃,发动机也无法工作.8、电控燃油喷射系统(de)功用是什么答: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是根据空气流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基本(de)喷油时间(喷油量),再根据其它传感器(如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并按最后确定(de)总喷油时间向喷油器发出指令,使喷油器喷油(通电)或断油(断电).9、怎样释放燃油系统(de)压力答:在拆卸燃油系统内任何元件时,都必须首先释放燃油系统压力,以免系统内(de)压力油喷出,造成人身伤害或火灾.燃油系统压力(de)释放方法如下:(1)起动发动机,维持怠速运转.(2)在发动机运转时,拔下油泵继电器或电动燃油泵电源接线,使发动机自行熄火.(3)再使发动机起动2~3次,即可完全释放燃油系统压力.(4)关闭点火开关,装上油泵继电器或电动燃油泵电源接线.10、怎样预置燃油系统压力答:在拆开燃油系统进行维修之后,为避免首次起动发动机时,因系统内无压力而导致起动时间过长,应预置燃油系统残余压力.燃油系统压力预置可通过反复打开和关闭点火开关数次来完成,也可按下述方法进行:(1)检查燃油系统所有元件和油管接头是否安装良好.(2)用专用导线将诊断座上(de)燃油泵测试端子跨接到12V电源上,如:日本丰田车系直接将诊断座上(de)电源端子“+B”与燃油泵测试端子“FP”跨接.(3)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使电动燃油泵工作约10s.(4)关闭点火开关,拆下诊断座上(de)专用导线.1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何功用有几种类型答: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de)开度及开度变化,此信号输入ECU,用于控制燃油喷射及其它辅助控制(如EGR、开闭环控制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由节气门轴驱动,可分为电位计式、触点式和综合式三种.12、ECU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它们起什么作用答:(1)输入回路——将各种传感器(de)回路输入ECU.(2)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3)计算机——根据工作(de)需要,利用其内存程序和数据对各种传感器输送来(de)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送往输出电路.(4)输出电路——将微机处理(de)结果放大,生成能控制执行元件(de)执行信号.13、分析冷却液温过低(de)原因及处理方法(1)百叶窗关闭不严.检修百叶窗及控制机构;(2)风扇离合器接合过早.检修或更换风扇离合器;(3)温控开关闭合太早.检修或更换此开关14、润滑系(de)基本组成有哪些各有何功用答:发动机润滑系(de)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以下基本装置组成:(1)油底壳.其主要功用是贮存润滑油.(2)机油泵.其主要功用是建立压力润滑和润滑油循环所必须(de)油压.(3)油道.其主要功用是将机油泵输出(de)压力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油道在气缸体与气缸盖上直接铸出或加工在一些零件内部,可分为主油道和分油道,主油道一般是指铸造在气缸体侧壁内、沿发动机纵向布置(de)油道,其它油道均为分油道.(4)滤清器.其主要功用是滤除润滑油中(de)杂质,根据能够滤除(de)杂质直径不同可分为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5)限压阀.主要功用是控制机油压力.(6)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油压表.主要功用是检测并通过仪表显示机油压力15、分析机油压力过高(de)原因及处理方法(1)机油粘度过大.更换机油或重新选用机油.(2)机油限压阀弹簧压力调整过大.重新调整弹簧压力.(3)机油限压阀(de)润滑油道堵塞.清洗润滑油道(4)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承间隙过小.必要时光磨曲轴、凸轮轴或更换轴承.(5)机油压力表或其他传感器工作不良.检修或更换机油压力表及其他传感器.六、论述题1、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工作原理(de)比较(1)两种发动机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7200),每完成一个行程曲轴转半周(1800),进气行程是进气门开启,排气行程是排气门开启,其余两个行程进、排气门均关闭.(2)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在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余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作准备(de)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3)两种发动机运转(de)第一循环,都必须靠外力使曲轴旋转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循环继续进行.(4)汽油机(de)混合气是在气缸外部形成(de),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de)是可燃混合气;柴油机(de)混合气是在气缸内部形成(de),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de)是纯空气.(5)汽油机在压缩终了时,靠火花塞强制点火燃烧,而柴油机则靠混合气自燃着火燃烧.七、看图题1、简述燃油压力调节器(de)工作原理P1421——弹簧室 2——弹簧 3——膜片 4——燃油式5——回油阀 6——壳体 7——真空管接头燃油压力调节器通常安装在输油管(de)一端,主要由膜片、弹簧和回油阀等组成.膜片将调节器壳体内部分成两个室,即弹簧室和燃油室;膜片上方(de)弹簧室通过软管与进气管相通,膜片与回油阀相连,回油阀控制回油量.发动机工作时,燃油压力调节器膜片上方承受(de)压力为弹簧(de)弹力和进气管内气体(de)压力之和,膜片下方承受(de)压力为燃油压力,当膜片上、下承受(de)压力相等时,膜片处于平衡位置不动.当进气管内气体压力下降时,膜片向下移动,回油阀开度增大,回油量增多,使输油管内燃油压力也下降;反之,当进气管内(de)气体压力升高时,则膜片带动回油阀向下移动,回油阀开度减小,回油量减少,使输油管内燃油压力也升高.由此可见,在发动机工作时,燃油压力调节器通过控制回油量来调节输油管内燃油压力,从而保持喷油压差恒定不变.2、简述丰田LS400轿车燃油泵控制电路原理P此种控制电路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de)变化,通过燃油泵继电器改变燃油泵供电线路,从而控制燃油泵工作转速.点火开关接通后即通过主继电器将开路继电器(de)+B 端子与电源接通,起动时开路继电器中(de) L 1线圈通电,发动机正常运转时,ECU中(de)晶体管VT1导通,开路继电器中(de)L 2线圈通电,均使开路继电器触电闭合,油泵继电器FP 端子与电源接通,燃油泵工作.发动机熄火后,ECU中(de)晶体管VT1截止,开路继电器内(de)L 1和L 2线圈均不通电,其开关断开燃油。
汽车发动机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干式缸套与湿式缸套相比A、不能判断B、干式缸套壁厚C、湿式缸套壁厚D、两者缸壁一样厚正确答案:C2、DOHC英文缩写指的是?()A、顶置气门B、双顶置凸轮轴C、顶置凸轮轴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3、具有结构紧凑、进气阻力小,较好的扰流,动力性和经济性较高等特点的气门装置是()气门。
A、侧置气门式B、统一式C、分隔式D、顶置式正确答案:D4、"发动机每进行一个行程,曲轴旋转的角度是:A、120ºB、720ºC、360ºD、180º正确答案:D5、发动机凸轮轴轴颈磨损后,主要产生()误差。
A、圆度和圆柱度B、圆跳动C、圆度D、圆柱度正确答案:A6、调整配气相位时,如仅个别气门开始开启的时间偏晚且相差不多时,可将:修改删除A、该气门的间隙适当调小B、正时齿轮向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轮齿C、正时齿轮向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轮齿D、该气门的间隙适当调大正确答案:A7、作用是连接活塞与连杆,将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的零件是A、曲轴B、飞轮C、活塞销D、活塞环正确答案:C8、新装的发动机,若曲轴主轴承间隙偏小,将会导致机油压力A、过高B、无变化C、过低D、不确定正确答案:A9、采用自动补偿封闭式散热器结构的目的是为了A、降低冷却液的损失B、防止高温蒸汽喷出伤人C、加强散热D、防止水温过低正确答案:A10、多数发动机进气门的头部直径做得比排气门要()A、以上都不对B、小C、大D、相等正确答案:C11、检验气缸体或气缸盖变形可用直尺放在平面上,测量直尺与平面间的间隙使用:A、千分尺B、游标卡尺C、高度尺D、厚薄规正确答案:D12、冰点是对汽车哪种工作液的技术要求A、汽车用润滑脂B、发动机冷却液C、发动机润滑油D、汽车齿轮油正确答案:B13、V型8缸发动机的点火间隔是A、120?B、180?C、90?D、60?正确答案:C14、东风EQ1092型汽车中的2表示A、2吨B、第3代车型C、乘员数D、第2代车型正确答案:B15、排气门座工作面宽度应为()mm。
《汽车优化设计》题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汽车优化设计过程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主要考虑的性能指标?A. 燃油经济性B. 外观设计的美观度C. 动力性D. 制动性能2.下列哪种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常被采用以提高燃油经济性?A. 铸铁B. 铝合金C. 钢材D. 铜合金3.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中,常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主要是用来分析什么?A. 车身强度B. 车身重量C. 车身材料D. 车身外观4.下列哪项技术不是用于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的优化设计技术?A. 三元催化转化器B. 涡轮增压技术C. 废气再循环技术5.在汽车底盘优化设计中,提高操纵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不包括下列哪项?A. 优化悬架系统B. 增大轮胎尺寸C. 调整转向系统D. 轻量化设计6.下列哪项不是汽车被动安全性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A. 车身结构的抗撞性设计B. 安全气囊的配备C.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D. 安全带的预紧装置7.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设计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提高传动效率?A. 采用液力变矩器B. 优化齿轮传动比C. 使用轻质传动部件D. 提高润滑效率8.下列哪项不是电动汽车优化设计中的关键技术?A. 电池管理系统B. 电机控制技术C. 车身轻量化设计9.在汽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减少风阻系数?A. 车身流线型设计B. 底部平整化设计C. 增大迎风面积D. 使用主动进气格栅10.下列哪项不是智能网联汽车优化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A. 车载传感器布局B. 车联网通信技术C. 车身外观设计D. 自动驾驶算法优化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汽车优化设计过程中,_________分析是评估车身结构强度的重要手段。
2.在进行汽车轻量化设计时,采用_________材料替代传统钢材可以有效降低车身重量。
3.优化汽车_________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4.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常采用_________技术来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汽车及发动机优化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组成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三要素是 、 、 。
2.函数()22121212,45f x x x x x x =+-+在024X ⎡⎤=⎢⎥⎣⎦点处的梯度为 ,海赛矩阵为3.目标函数是一项设计所追求的指标的数学反映,因此对它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 来 ,,同时必须是设计变量的 。
4.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是确切反映 ,的基础上力求 。
5.最速下降法以 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此最速下降法又称为 ,其收敛速度较 。
6.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是 必要条件是 。
7.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增加变量将 优化问题变成 优化问题,这种方法又被称为 法。
8改变复合形形状的搜索方法主要有 、 、 、 9坐标轮换法的基本思想是把 的优化问题转化为 的优化问题10.在选择约束条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 ,另外应当尽量减少 。
11.目标函数是n 维变量的函数,它的函数图像只能在 空间中描述出来,为了在n 维空间中反映目标函数的变化情况,常采用 的方法。
12.求解搜索的迭代公式是 ,其核心是 ,和13统一目标法是用来解决 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的。
14.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首先是 ,关键的一步是 ,它是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1.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系统是一个由时间维、( )和方法维组成的三维系统。
A .逻辑维B .位移维C .技术维D .质量维2.( )更适合表达优化问题的数值迭代搜索求解过程。
A .曲线或曲面B .曲线或等值面C .曲面或等值线D .等值线或等值面3.机械最优化设计问题多属于( )优化问题。
A. 约束线性B. 无约束线性C. 约束非线性D. 无约束非线性4.当设计变量数目( )时,该设计问题称为中型优化问题。
A. n <10B. n =10~50C. n <50D. n >505.梯度方向是函数具有( )的方向。
A. 最速下降B. 最速上升C. 最小变化D. 最大变化率。
6.若矩阵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均大于零,则该矩阵为( )矩阵A. 正定B. 正定二次型C. 负定D. 负定二次型7.多维无约束优化有多种方法,( )不属于其中的方法。
A. 直接法B. 间接法C. 模式法D. 积分法8.为了确定函数单峰区间内的极小点,可按照一定的规律给出若干试算点,依次比较各试算点的函数值大小,直到找到相邻三点的函数值按( )变化的单峰区间为止。
A. 高-低-高B. 高-低-低C. 低-高-低D. 低-低-高。
9.坐标轮换法之所以收敛速度很慢,原因在于其搜索方向总是( )于坐标轴,不适应函数的变化情况。
A. 垂直B. 斜交C. 平行D. 正交10.梯度法和牛顿法可看作是( )的一种特例。
A. 坐标轮换法B. 共轭方向法C. 变尺度法D. 复合形法 11数F(X)为在区间[10,20]内有极小值的单峰函数,进行一维搜索时,取两点13和16,若F(13)<F(16),则缩小后的区间为( )。
A .[10,16]B .[10,13]C .[13,16]D .[16,20] 12目标函数F(x)= x 12+x 22-x 1 x 2,具有等式约束,其等式约束条件为h(x)= x 1+ x 2-1=0,则目标函数的极小值为( )。
A .1 B .0.5 C .0.25 D .0.113一个多元函数F(x)在x*附近偏导数连续,则该点为极小值点的充分条件是( )。
A.∇F(x*) = 0 C.∇F(x*) = 0, H(x*) 正定B. H(x*) = 0 D.∇F(x*) = 0, H(x* 负定14于多元函数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判断其最优点可以根据( )。
A .目标函数的梯度判定 C .目标函数的性态判定B .目标函数的凹凸性判定 D .目标函数值的大小判定15.优化过程中,设计变量的取值约束应该在( )。
A .可行域外B .可行域内C .可行点上D .非可行点上16.当θ=2π时,多元函数的变化率SX F K ∂∂)()(的值为( )。
A .1B .0C .-1D . ∞17.在工程优化设计中,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变量是( )。
A .无界连续变化型量 C .有界连续变化型量B .无界离散变化型量 D .有界离散变化型量18.目标函数的等值面( )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规律。
A .不能定性B .不能定量C .仅在数值方面D .不能直观19.∇f(X)方向是指函数f(X)具有( )的方向。
A .最小变化率B .最速下降C .最速上升D .极值20.若矩阵A 的所有奇数阶主子式小于零,而所有偶数阶主子式大于零,则该矩阵为( )矩阵。
A .正定B .正定二次型C .负定D .负定二次型21.求多维优化问题目标函数的极值时,迭代过程每一步的格式都是从某一定点X (K )出发,沿着某一使目标函数( )的规定方向S (K)搜索,以找出此方向的极小点X (K +1)。
A .正定B .负定C .上升D .下降 22.0.618法是一种( )缩短区间的直接搜索方法。
A .等和B .等差C .等比D .等积23.海森矩阵H(X (0))=⎥⎦⎤⎢⎣⎡--2112其逆矩阵[H(X (0))]-1为( )。
A .51 ⎥⎦⎤⎢⎣⎡2112 B . 31 ⎥⎦⎤⎢⎣⎡2112 C . 51⎥⎦⎤⎢⎣⎡--2112 D . 31 ⎥⎦⎤⎢⎣⎡--2112 24.在无约束优化方法中,只利用目标函数值构成的搜索方法是( )。
A .梯度法B . Powell 法C . 共轭梯度法D . 变尺度法25.多元函数F(X)在X*处存在极大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X*处的Hessian 矩阵( )。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负定D .正定26.对于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若其一阶、二阶偏导数易计算,且设计变量不多(n ≤20),宜选用的优化方法是( )。
A .牛顿法B .变尺寸法C .0.618法D .二次插值法27.机械优化设计中,凡是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事先给定的独立参数,称为( )。
A .设计变量B .目标函数C .设计常量D .约束条件28.当设计变量数目( A )时,该设计问题称为小型优化问题。
A .n <10B .n =10~50C .n <50D .n >5029.当满足( )条件时,矩阵A 为正定矩阵。
A .各阶顺序主子式均大于零 C .各阶顺序主子式均小于零B .所有偶数阶主子式大于零 D .所有奇数阶主子式小于零30.在任何一次迭代计算过程中,当起步点和搜索方向确定后,求系统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关键就在于求出( )的最优值问题。
A .约束B .等值线C .步长D .可行域31.在设计空间内,目标函数值相等点的连线,对于三维以上问题,构成了( )。
A .等值域 C .同心椭圆族B .等值面 D .等值超曲面32.现代设计的特点之一是()。
A.静态分析 B.自然优化 C.封闭收敛 D.面向社会33.在下列无约束优化方法中,()需要计算Hessian矩阵。
A.powell法 C.牛顿法B.梯度法 D.共轭梯度法34.优化设计的自由度是指()。
A.设计空间的维数 C.可选优化方法数B.所提目标函数数 D.所提约束条件数35.对于求minF(X)受约束于gi(x) ≤0(i=1,2,…,m)的约束优化设计问题,当取λi≥0时,则约束极值点的库恩—塔克条件为()。
A.∇F(X)=∑=∇λm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B.-∇F (X)= ∑=∇λm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C.∇F(X)= ∑=∇λq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q为该设计点X处的约束面数D.-∇F(X)= ∑=∇λq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q为该设计点X处约束面数36. 对于函数F(x)=x12+2x22,从初始点x(0)=[1,1]T出发,沿方向s(0)= [-1,-2]T进行一维搜索,最优步长因子为()。
A.10/16 B.5/9 C.9/34 D.1/237.函数2221211(,)42xF x x x x=-++在点[32]TX=,处的梯度是()。
A.[27]T-, B.[2]T-,3 C.[72]T-, D.[32]T,38.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中,如果要求设计变量X只能取整数,则该最优化问题属于()规划问题。
A.数学 B.线性 C.非线性 D.整数39.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中,设计变量是一组()的基本参数。
A.相互依赖 B.互为因果关系 C.相互独立 D.相互约束40.在设计空间内,目标函数值相等点的连线,对于二维问题,构成了()。
A.等值线 B.等值面 C.同心椭圆族 D.等值超曲面41.工程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本质是求解()的极限值。
A.多变量非线性函数 C.多变量线性函数B.少变量非线性函数 D.多常量线性函数42.函数f(X)在给定点X(K)的梯度向量是函数等值线在该点X(K)的()方向。
A .趋近线方向B .平行线方向C .切线方向D .法线方向43.f(X 1,X 2)在点X *处存在极小值的充分条件是:要求函数在X *处的Hessian矩阵H(X *)为( )。
A .负定B .正定C .各阶方子式小于零D .各阶方子式等于零44.为确定函数单峰区间内的极小点,可进行进退试算,为了( )可将步长增加或缩小一定的倍数。
A .提高精度B .加速计算C .执行标准D .重复运算45.利用黄金分割法选取内分点原则是每次舍弃的区间是原区间的( )倍。
A .0.618B .0.5C .0.382D .0.7546.已知函数F(X)=x 12+x 22-3x 1x 2+x 1-2x 2+1,则其Hessian 矩阵是( )。
A . ⎥⎦⎤⎢⎣⎡--2332B . ⎥⎦⎤⎢⎣⎡2332C . ⎥⎦⎤⎢⎣⎡2112D . ⎥⎦⎤⎢⎣⎡--3223 47.n 元函数在()K X 点附近沿着梯度的正向或反向按给定步长改变设计变量时,目标函数值( )。
A .变化最大B .变化最小C .近似恒定D .变化不确定48.当设计变量数目( )时,该设计问题称为大型优化问题。
A .n <10B .n =10~50C .n <50D .n >5049.工程优化设计问题大多是( C )问题。
A .多变量无约束的非线性 C .多变量有约束的非线性B .多变量无约束的线性 D .多变量有约束的线性50.函数的梯度是一个( )。
A .标量B .向量C .T 阶偏导数D .一阶偏导数51.函数在X *处的海森矩阵H(X *)为( )时,f(x 1,x 2)在点X *处存在极大值。
A .负定 C .各阶方子式小于零B .正定 D .各阶方子式等于零52.黄金分割法是一种等比的缩短区间的(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