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辅导4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心得体会在高三这个紧张的阶段,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提供高考心理辅导的讲座。
这次经历给予我很多启迪和帮助,使我更好地面对高考压力。
本文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培养正确的态度首先,通过听取讲座,我意识到培养正确的态度对于应对高考压力是至关重要的。
讲座强调了学习之外的方面,如积极情绪、健康饮食和良好睡眠。
尽管我们对学术成就非常重视,但保持身心健康同样重要。
建立合理的目标第二,在讲座中,演讲者强调了建立合理的目标与计划。
他们指出,制定可量化和可实现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规划时间和资源,并增强自己的动力。
此外,适当分配时间用于各科目的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情绪另一个关键点是情绪管理。
在面对高考时,焦虑和压力几乎无法避免。
然而,在讲座中强调了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
例如,通过深呼吸、积极思考和寻找支持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舒缓焦虑和压力。
有效的学习方法讲座还提及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于我的高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演讲者鼓励我们采用主动学习方式,如复述内容或组织小组讨论。
此外,他们还推荐使用概念地图和复习计划来优化学习效果。
积极参与辅导课程作为心理辅导讲座的一部分,有关老师介绍了一些高效的辅导课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压力和挑战。
这些课程结合了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培训,并提供专门指导生理健康的建议。
改变标准化评价观念在讲座中我发现改变对待标准化评价的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教育专家传授,我明白高考只是人生旅途中非常短暂的一段经历,并不代表一个人未来整体成就的全部依据。
因此,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高考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心理健康我对这场讲座最深刻的体会之一是强调了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高三阶段极易受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
演讲者鼓励我们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如倾诉和寻求帮助,以保持健康的心态。
树立正确自我认知在高中三年,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优秀学生进行比较,并产生自卑感和压力。
经过这次心理辅导,我得出结论: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至关重要。
高考生心理焦虑怎样安慰
高考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次决定着未来的考试,因此对高中毕业生来说,高考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和人生道路。
由此,不少高中生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心理焦虑的情况,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安慰高考生呢?
1、稳定心态
考生应保持平常心,认可心理压力,这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
由于高考涉及到T-life的惯性效应,这时你的人生轨迹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你也会有所担心,但是这不是导致焦虑的原因。
焦虑源于不良生活习惯,可以通过正确的认知与树立信心来弥补。
2、减压方法
缓解焦虑的方法,有睡觉、听音乐、锻炼身体、逛街买东西等。
这些对缓解心理压力有帮助,能够让身体得到松弛,达到放松的状态。
同时,还可以从吃、喝、玩乐、看电影等方面去寻找放松心情的途径。
3、心理治疗
对于一些情绪反应比较激烈的考生,可以考虑到医院、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专业的治疗和心理辅导,学校也往往会提供一些心理辅导服务,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地缓解心理上的焦虑。
4、充分做好复习计划
在复习计划上,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复习进度,不要过多地进行自我挖掘,更不要把心思放在愁眉苦脸上。
考试这只是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与我们这把光伞下的众生相较,成绩并不是一个人生的全部,因此,不应该将考试当成一切。
5、要有好的心态
最后,面对高考考试,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更轻松地面对考试和生活,在高考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会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每一位高考生都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最后,在这个重要的考试阶段要保持信心,相信自己,取得生活中的胜利。
高考前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内容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
为了帮助学生度过这一段压力山大的时期,许多学校和专业机构都会组织开展高考前的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这些讲座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压力,调整好心态,以提升他们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本文将针对此话题进行论述,并给出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认识高考压力现代社会高竞争环境下,高考被视为改变命运、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节点。
然而,由于目标明确、具体可量化并且任务紧迫,很多学生在备战阶段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首先介绍高考压力来源时,我们需要意识到以下几点。
1. 考试成绩与未来发展紧密相关:深入了解各个高校招生政策和专业要求,并知道优秀成绩对录取及奖励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将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高考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
2. 家庭和社会期望: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很大,并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个人或者家庭的期望。
加之同学、亲戚等身边人的关注、期待与比较,也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压力。
3. 自我内在压力:部分学生因自身性格特点或者成绩目标过高产生相当大的自我心理压力,在面临高考时显得更为明显。
他们拼命努力,不愿错失任何提高成绩的机会,但常常陷入一个无休止的焦虑状态。
第二部分:调整心态应对压力在充分了解并认识到高考压力来源后,如何调整心态迎接挑战就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尝试:1. 设定合理目标:明确自己对于高考目标的追求,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可行计划。
合理设定目标可以使学生逐渐放松紧张情绪,减少过度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
2. 积极应对压力:积极的态度和应对策略有助于缓解一部分压力。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调整呼吸等方法,以减少考前紧张情绪。
3. 主动寻求支持:通过与朋友、家人或专业辅导老师进行交流,分享困扰和担忧,并获得合理建议和支持。
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会给学生树立信心并提供实际帮助。
第三部分:培养科学备考习惯除了调整心态外,科学备考习惯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2025年高考心理健康辅导建议《2025 年高考心理健康辅导建议》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挑战。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25 年的高考或许会面临新的形势和变化,但不变的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
为了帮助考生们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高考,以下是一些心理健康辅导建议。
一、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考生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包括自己的优势学科、薄弱环节,以及学习风格和习惯。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有助于明确高考的目标。
目标设定要合理,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切实可行。
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都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动力。
例如,某位考生数学成绩较好,但英语相对薄弱。
他可以将目标设定为在每次模拟考试中,数学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逐步提高英语成绩。
比如,第一个月重点攻克词汇,第二个月提升语法,第三个月加强阅读理解等。
二、情绪管理高考备考期间,考生可能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沮丧等。
学会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要压抑,而是要正视它,分析产生的原因。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释放压力,比如跑步、打球等。
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产生愉悦感。
也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平静。
此外,和家人、朋友倾诉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够给予考生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三、合理安排时间合理的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少焦虑。
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每天的时间分配到不同的学科和任务上。
同时,也要预留出一定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比如,每天早上安排背诵语文和英语,下午集中精力学习数学和理综/文综,晚上进行复习和总结。
每学习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看看窗外、活动一下身体。
周末可以安排半天时间放松,看电影、逛街或者和家人一起出游。
四、应对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很多考生都会面临的问题。
在考前,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高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辅导思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三学生是整个学生群体中年龄最大、学业压力最大的一群学生。
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高考的挑战,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惑。
高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辅导思路至关重要。
一、高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1. 忧虑焦虑感强:高三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
他们担心考试成绩、未来前途等,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中。
2. 压力山大: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和升学的双重压力,需要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
这种压力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使得他们难以放松和释放自己。
3. 自我意识强:高三学生处于青春期,对自己的身心发展有着强烈的关注和意识。
他们试图建立自己的个人特色和自我认知,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评价和影响。
4. 情感波动大:高三学生的情绪容易起伏不定,可能是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
他们在情感上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保持心态稳定。
二、心理辅导思路1. 理解与倾听:与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要的是要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并给予倾听和支持。
通过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抱怨,帮助他们释放情绪,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2. 自我认知与规划:帮助高三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让他们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潜能,设立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3. 情绪管理与调节:教导高三学生学会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让他们了解情绪的起伏是正常的,教导他们一些有效的调节方式,如运动、放松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压力。
4. 家庭和学校关系:家庭和学校是高三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教导家长和老师如何与高三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支持和引导。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面临合作和竞争,需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面对挑战,互相帮助和支持。
高三心理辅导方案
高三是一年非常关键的学习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和各种困惑,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高三心理辅导的方案:
1. 建立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付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学习上的压力过大。
3. 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教导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提升学习能力。
4. 管理情绪和压力:教导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供一些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的方法,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5. 调整休息和健康:提醒学生注意休息和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6.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多与同学、老师和家人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压力,并寻求帮助和支持。
7. 定期心理疏导:定期组织心理疏导课程或活动,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8.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故事、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未来的认知和规划能力。
9. 鼓励放松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参与一些兴趣爱好和活动,以缓解学习压力。
10. 提供家庭支持: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提供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状况反馈,协助家长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关怀。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高三心理辅导方案,通过综合的心理辅导来帮助高三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和困惑,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顺利度过高三阶段。
高三学生考试忧愁的心理指导一、教课背景教课内容剖析:考试忧愁是指因考试压力惹起的一种心理阻碍,是考生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这类对考试结果没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自己成了一种威迫性刺激,于是产生的紧张忧愁反响。
这是面对高考的学生中广泛而突出的现象。
考试忧愁受一系列要素的影响,主观要素方面,大部分学生深信,高考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希望自己一举成功,但是知识准备和应试技术不足,自信心不足和考前身体状况不好都有可能产生考试忧愁。
客观要素方面,父亲母亲、老师的压力和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加重了学生的考试忧愁。
所以,我们应当关注高三学生考试忧愁的问题,并赐予相应的指导,这关于缓解学生考试忧愁和提升学生的考试效率有重要作用。
教课对象:高中三年级学生二、教课目的:1、认识学生对考试的忧愁程度,明确考试忧愁对学习的影响。
2、针对其引起的原由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考试观。
三、教课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调理考试忧愁的方法四、教课方法指引式教课方法五、教课课时一课时六、教课过程(一)导入(10 分钟)某同学,平时学习勤苦努力,成绩向来很好,但进入高三,状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重沉沉的,总怕自己考不上要点高中。
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这位同学学习就相当勤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所有用在了学习上。
但是每次考试前一天她就开始紧张,怕考不好,老是复习到很晚,睡觉时也睡不着。
进入教室手颤抖、出汗、心慌、总想上卫生间。
一拿到试卷,一旦有不会的题就大脑一片空白,明显会的东西也全都忘光了,与此同时,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久待的眼光,一碰到考试就十分紧张,生怕出现失误,对不起学校和老师,对不起父亲母亲,对不起自己的努力。
但是他越紧张越考不好,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
考试的分数象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久久不可以搬去。
请学生发布建议1、看完这个例子后,这位同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有过这类感觉吗?描绘当时的详细表现,结果。
学生考后心理辅导7种方法舒缓考生考试后心理压力结合工作经验,给广大家长和中高考考生提供了7种舒缓心理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方法一:转移思路法离开令人不快的情境,转移到高兴的情景或事情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打球、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忘却烦恼。
方法二:亲近动物和植物法走入大自然,与动植物亲近,让植物的生机盎然、小动物的顽皮可爱来感染自己,排遣心中的烦恼,改变自己的阴郁心情。
方法三:谈心法把心里的郁闷或牢骚倾诉于自己最亲密和信赖的人。
这种谈心不仅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也可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
有时候,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是错误的,朋友的一番话可能会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方法四:自我暗示法不妨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
只要有自信,任何人都不能使你自卑。
方法五:日记法把内心的愤恨和痛苦尽情地宣泄在日记中,别人也不会知道。
慢慢地自己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方法六:补偿升华法以其他方面的成功(例如学得某种专长)补偿高考失败造成的痛苦;把不良情绪导向积极方面,通过做出突出成绩化解心理矛盾,获得心理平衡。
方法七:宣泄放松法把积压在内心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或大声叫喊,或痛哭一场,或“潇洒”玩一回(当然要有益),通过宣泄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也许这才是中考的真正内涵:它虽然不能定义你的未来,却浓缩了你最好的青春时光。
考后提醒: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黑色的六月过去之后,你就迎来了五彩缤纷的假期,接下来即将打开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高中的大门。
接下来的时间,你要怎么过?许多考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不过,无论怎么安排这个暑假,都应该好好珍惜,因为,接下来,你还有另外三年的一场硬仗要打。
当然,还有考生没想过怎么安排,那就参考下吧。
No1.锻炼身体,保持身材如果考生有条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加强锻炼。
或者,学习一种新的运动,瑜伽、游泳等皆可。
No2.外出旅行,长长见识出门旅行是一个度过假期的好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高三考试心理辅导内容大学高考,是每个高三学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感常常会给学生带来困扰,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高三学生的考试心理辅导内容,并探讨如何帮助他们在紧张的备考期间保持积极的心态。
一、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1. 接纳情绪正常性首先,我们需要告诉学生,感受到焦虑、紧张或压力是完全正常的。
在面对重要考试时,这些情绪都可能会出现。
向学生强调这种情绪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并且可以激发他们更多地投入备考中。
2. 学会识别和管理负面情绪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过度的焦虑和压力也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负面情绪,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实用技巧来管理这些情绪。
例如,通过运动、呼吸深吸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焦虑。
二、建立合理的备考计划1. 制定长期目标学生们常常会因为备考时间紧迫而感到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个长期目标,并鼓励他们分阶段地完成复习任务。
将整个备考过程分解成更小的可控任务,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2. 设定明确的每日计划除了长期目标外,每天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具体的备考计划。
为了使计划更加有效,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区分优先级和紧急性,并以此来安排复习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每天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时间并提高效率。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 规律作息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高三学生可能由于备考而熬夜或无法入睡,这会对他们第二天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并尽量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2. 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营养建议,例如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这些习惯有助于学生保持体力和注意力,并提高他们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四、积极面对挑战与失败1. 接受现实并相信自己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学生成绩可能会出现起伏或者遭遇失败。
冲刺高考-饮食篇:巧吃喝,平衡膳食,需讲究
身体是高考的本钱。
对考生来说,知识、能力的上准备要充分,身体更是不能“关键时刻”扯后腿。
高考进入五月冲刺阶段,怎样吃才能保证营养充足精力充沛?怎样吃才能避免肠胃不适消化不良?怎样才能保持机体的最佳状态去迎接高考?记者就此采访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营养科主任刘晓军和国家高级烹调师、河北烹饪大师郝爱民。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营养科主任刘晓军认为,高考复习,营养必须要跟上。
有三条原则考生要记牢:多吃谷物,供给充足能量;要吃鱼、肉、蛋、奶、豆和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参加体育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至于吃什么,“平衡”才是硬道理。
平衡膳食吃出好成绩
三餐种类数量要保证
喜欢吃水果不爱吃菜,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饭……偏食是营养摄入均衡的“大忌”,考生每日三餐应该吃、吃好、不挑食很重要,能保证吃到下面这个表中所列出的食物种类、数量,一天所需营养基本上就够了。
食物种类食物数量(热量2400千卡)食物数量(热量2800千卡)
谷类400克500克
蔬菜450克500克
水果150克200克
肉、禽75克100克
蛋40克50克
鱼、虾50克50克
豆及豆制品150克200克
奶及奶制品250克500克
此外,每人每天炒菜用的油不宜超过25克。
备考考生营养要全面
刘主任提醒考生和家长,除了蛋白质和糖,考生还应摄入足够的钙、铁、锌和维生素等。
钙:钙可以帮助人的大脑工作,同时还可以调节人体微循环系统,使人体不易疲劳。
考
生每天需要摄入钙约1000毫克。
钙主要来自奶、豆类。
虾皮、芝麻酱、海带、鱼也是很好的补钙食品。
铁:由于学习紧张,食欲差,考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贫血的直接后果是注意力难集中,复习效果差。
红色瘦肉、动物血制品、动物肝脏等都可以补铁,黑木耳的含铁量也很高。
在吃这些食物时一定要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食物中的铁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锌:锌在智力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
海产品、肉、蛋中含锌量比较高。
维生素: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多,特别是维生素C。
考生应多吃些深色蔬菜,比如绿色、红色、黄色等蔬菜。
走出备考阶段饮食误区
为了让孩子吃好,不少家长煞费苦心,可如果吃得“不科学”,忙活了半天可能效果也不会好。
刘主任提醒考生和家长要走出几个饮食误区。
不吃主食脑袋易发懵
备考辛苦,考生每日要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
男生每日需2500到2800千卡热量,女生所需热量大约为2100千卡到2400千卡。
葡萄糖是大脑活动的惟一能量来源,体内的糖不足,就会出现脑袋发懵等影响学习的状况。
而糖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粮食。
因此,不少考生和家长应走出的一个误区就是“肉、蛋、奶营养高,主食吃不吃没关系”。
刘主任说,早餐不能光喝奶,一定要吃粮食。
吃粮食要注意粗细搭配,应适当吃些玉米、小米、全麦。
考生备考要适当增加主食的数量,但不可增加糕点、甜食、糖等代替主食提高热量,过多的糖会使人烦躁不安,情绪激动。
只吃素食营养易不足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正好十七八岁的考生,蛋白质的需要更多”,刘主任介绍,考生应特别注意蛋白质的补充。
每人每天所需蛋白质75到90克,其中一半应该是优质蛋白,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和豆类。
因此,考生不能因为怕长胖吃得太素,肉、蛋、奶、豆这几种食物在一日三餐中,每一餐都应该有一两样。
维生素A是眼睛的保护神,对大脑和人体其他部位机能也起调节作用。
食物中的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瘦肉、植物食物中的红黄色蔬菜、水果中的B-胡萝卜素等,对于食欲差、食量小的考生,可以吃含维生素A高,又易消化吸收的鸡肝。
盲目进补对备考无益
高考复习阶段,紧张的脑力劳动要消耗较大的热能。
这一期间,应合理增加营养,满足
考生需求。
可是,不少家长对考生的饮食调整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盲目认为价格高的食品营养价值也高,各种营养品全都买回家,还有的顿顿给孩子做大鱼大肉“补充营养”。
刘主任认为,许多考生并非营养不足,不均衡才是主要问题。
因此,如果能吃好一日三餐,身体所需营养就够了。
不能因片面追求营养而过度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和营养品,否则,会增多体内酸性物质,导致大脑疲劳。
因此,在复习应考的关键时刻,补充营养要适度。
只有考生因偏食出现较严重营养不良问题时,才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营养制剂。
考生和家长不仅要清楚吃些什么,怎样吃也很重要。
营养专家建议——
合理安排吃饭有技巧
▲把平时的就餐时间与考试时间吻合。
早餐要在考前一个半小时进食,半小时吃完后,还有1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让考生从进食的兴奋状态转移到考试学习的兴奋状态。
▲食物安排上,最好要清淡和色香味俱全。
要变化烹调方法,糖醋、清蒸、滑炒等,每餐突出一个主菜,有不同的口味,让考生吃起来不会厌烦,进食愉快有助于改进厌食情绪。
▲就餐前喝少量的汤或者少量的白开水。
先吃新鲜的蔬菜,然后再吃主食和其他菜。
饭前喝汤的做法,有利于考生从学习兴奋状态转移到进食的兴奋状态。
▲注意加餐。
考生学习得比较晚,两餐之间需要加餐。
比如,中餐和晚餐之间加一点点心或水果,晚餐后到睡觉之间,喝一杯牛奶,吃点饼干、面包或者坚果,时间长的话还可以加点水果。
相关链接:吃好喝好备战高考
考生吃什么?
国家高级烹调师、河北烹饪大师郝爱民推荐考生应当吃下面这些食物——
胡萝卜:黄色要比红色好
郝爱民向考生推荐又好又便宜的蔬菜———胡萝卜。
常吃胡萝卜可以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增强夜间视力,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以增强心脏血液供应。
红色胡萝卜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素含量要比黄色、橙色胡萝卜的低。
吃胡萝卜时,炒或者炖要比生吃胡萝卜素吸收率更高,比如用胡萝卜炖鸡。
通常情况下,一天吃一道用胡萝卜做的菜就够了。
薯类食物:价格便宜营养高
薯类包括马铃薯、白薯、芋头、木薯等。
它们可以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外,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薯类食物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好处。
鸡蛋:一天一个不宜多
鸡蛋所含有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所以,考生每天都应该吃鸡蛋。
不过,多吃无益,每天一个就可以了。
考生喝什么?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营养科主任刘晓军认为,考生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
一日三餐中应适当喝些粥、汤。
其他时候想要解渴补水,白开水就很好,如果一定要喝饮料,可选择果汁类饮料,尽量少喝碳酸饮料。
绿豆汤,便宜、好喝、清热解暑,是最好的饮料。
按说,绿豆汤谁都会煮,但也有些细节也许您没注意到呢。
河北烹饪大师郝爱民提醒家长,煮绿豆汤前,先用温水把绿豆泡一个小时左右,煮的时候要用冷水。
先用大火煮开锅后,再改小火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无论煮绿豆汤还是煮粥千万不要放碱,否则会破坏豆、米中的营养。
如果喜欢甜口,可以在煮绿豆汤一开始就放几块冰糖。
绿豆汤凉饮最好。
如果第一天喝不完,一定得放到冰箱中保存,并加上盖子,以免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