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坠落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71.25 KB
- 文档页数:4
On the way to struggle, time always flies quickly.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troubles are many, but as long as you don’t forget your original intention and step by step towards your goal, the final outcome will be determinedby tim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山东莱钢集团银山型钢有限责任公司“4?2”起重伤害事故2009年4月2日16:00左右,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热风炉建设工地热风炉吊盘在提升作业时,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导致 5人死亡。
一、事故单位概况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9月 18日,职工人数 4000余人。
二、事故发生经过2009年 4月 2日下午,显通安装有限公司施工员武某在莱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1号热风炉施工现场,安排吊车提升 1号热风炉吊盘(重量 7吨)。
纪某等人分别进行割除炉壳上的吊耳、打磨焊口、提升吊盘和焊接新一层炉壳上的吊耳。
15时左右,开始提升吊盘。
15时30分,吊盘提升到位。
因炉壳直径增大,需要更换长钢带(钢板制作,用 4个钢带将吊盘挂在炉壳上)。
纪某安排有关人员运挂吊盘的长钢带和吊耳,并指挥吊车把地面上的长钢带和吊耳吊起。
16时左右,吊盘西侧手拉葫芦的吊链突然断裂,吊盘发生倾翻,在吊盘中作业的 6人中除1人抱住东侧吊链脱险外,其余 5人坠落到炉箅子上(坠落高度 15米),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在显通安装公司驻莱钢项目部施工过程中,纪某严重违反用150吨吊车将吊盘起吊,将钢带和吊耳对好,然后穿上圆销,待固定好后,然后摘钩的施工方案,违章指挥施工,在钢带安装好前摘除吊车吊钩,用四个五吨的手拉葫芦吊挂吊盘,施工中严重违反《手拉葫芦安全规则》(JB 9010-1999)的规定(4.2.2 作业时操作者不得站在重物上面操作;4.2.6 严禁用2台及 2台以上手拉葫芦同时起吊重物)使用手拉葫芦,致使施工中使用的手拉葫芦的吊链断开,导致吊盘倾翻,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概述
事故发生于XXXX年XX月XX日,位于某发电厂的煤仓区域。
因煤仓防磨钢板掉落,导致给煤机卡死,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和生产中断。
二、事故经过
当天上午,操作员发现给煤机出现异常声音,随即停机检查。
检查发现,一块防磨钢板从煤仓顶部掉落,卡住了给煤机的转动部分。
由于事发突然,操作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给煤机严重损坏。
三、原因分析
1.设备老化:经检查,煤仓防磨钢板使用已久,存在严重磨损现象。
这可能是导致钢板掉落的主要原因。
2.维护不当: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和检修,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防磨钢板的磨损问题。
3.安全意识薄弱:操作员在发现异常情况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扩大。
四、责任认定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设备维护不当和操作员应急处理不当。
具体责任人已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五、整改措施
1.加强设备维护: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易磨损部位加强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提高安全意识:对操作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设备异常情况的敏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安全制度:修订并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总结
本次事故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影响。
通过本次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应深刻吸取教训,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同时,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全体员工。
案例1 某水电站“7·22”高处坠落事故一、事故等级:较大事故(高处坠落)二、损失概况: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三、事故经过2011年7月22日08:40左右,某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协作单位的外协队伍王某、李某、杨某三人在进水口5#检修闸门槽801.3米高程清理金属结构安全防护平台上浮渣和施工垃圾过程中,未按规定系好安全绳,违规切割金属结构安全防护平台钢板,导致防护平台一块钢板坍塌坠落,三名作业人员随安全防护平台钢板一同坠落到高程736m进水口底板,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经120救护医生确诊,三人均已死亡。
四、应急救援1事故发生后,作业队现场负责人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组织将三名高处坠落人员抬上救援车辆,送往医院抢救。
2建管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并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立即向上级公司及市安监局报告了事故的初步情况,积极开展事故应急和善后处置,全力做好死亡人员善后处置和亲属的安抚工作。
3 进水口工程全面停工整顿,并在全工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五、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1事故当事人违规切割金属结构安全防护平台钢板,导致防护平台承载力降低失稳坠落;1.2事故当事人违章作业,未采取防坠措施进行高空作业;1.3防护平台上堆有大量建筑垃圾,作业人员在平台上施工时加大平台荷载,导致防护平台超荷载垮塌,作业人员随平台一起坠落死亡。
2间接原因2.1施工单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布置工作任务和施工前未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未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未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较差,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指挥工人冒险作业,违章作业问题突出。
2.3现场安全监管不力,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行为;2.4监理单位安全监督不到位,未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交底,现场安全巡视检查缺位,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未认真履行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审查职责。
关于轧钢厂“6.14”事故分析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11年6月14日晚上19时30分左右,乙班副机长许某某在作业线上不慎摔倒,造成左脚外踝骨折。
二、原因分析
1、许某某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车间组织开展岗位危害因素排查、辨识工作不到位,车间、班组对岗位员工精神状态未引起高度重视导致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三、防范措施
1、车间组织全体员工对岗位危害因素进行认真排查,同时对车间作业指导书进行重新评审修订。
2、车间组织召开管理反思会,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进一步提高员工自我防范事故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1篇标题:某钢结构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某建筑公司在承建一栋钢结构住宅楼时,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事故发生。
二、事故经过1.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意识不足。
2.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对高处作业区域进行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
3. 事故发生当天,一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从高处坠落,导致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2.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3.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未对高处作业区域进行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导致事故发生。
四、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1. 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在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4.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五、案例分析本案例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此次事故,我们应深刻认识到,钢结构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钢结构安全教育要点:1. 钢结构施工人员必须了解钢结构的基本知识,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施工工艺。
2. 施工人员要了解高处作业的危险性,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4. 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5.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关爱,关心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施工人员的幸福指数。
钢柱损坏事故报告
一、事故简要经过
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9:30分许,在X东XX输送带橡胶有限公司XXX车间施工现场、XXX班组在吊装A2轴6线GZ6#钢柱时(重2.1吨)。
在起吊过程中、钢柱一端在提升至约8.5米高处时钢丝绳突然断裂,钢柱坠地、导致钢柱严重变形。
万幸未造成人员和机械损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直观原因)
1)使用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认真检查吊索具。
2)在吊装棱角类钢结构件时、没采用保护措施。
2、间接原因(剔除直观原因以外的因素)
1)钢丝绳多次使用没及时更换。
2)使用了无麻芯钢丝绳。
3、主要原因
1)操作人员未能正确识别钢丝绳种类、错误的采用非吊装用钢丝绳。
2)没采取保护措施。
3)没按程序检查更新。
三、整改防范措施(针对以上各个要因提出对策措施)
1)立即更换适合起重重量规格的钢丝绳。
2)加垫管皮、木块、胶皮等保护措施。
3)组织召开专题会,安全事故事件分析、查找原因,人是主因!从思想上杜绝安全隐患、举一反三。
禁止野蛮施工、重申吊机“十不吊”,从此次事故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四、事故责任分析及考核结果
1)联系车辆将损坏钢柱返厂处理。
此次事故预计直接经济损失2000元。
2)对主要操作责任人员XXX责罚2000元
3)对现场负责人XX责罚1000元
4)对安全员XXX责罚1000元
XX建设XXXXX分公司
工程项目部
日期:2014年10月23日。
If you don't work hard, your future wife's wedding dress will be rented.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关于炼铁厂“6?27”高处坠落事故分析处理通报一、事故经过2014年6月27日下午,炼铁厂原料二车间平铺进料班员工陈安、李晓川、刘任三人利用J5皮带停机时间更换损坏的托辊,在更换完J5皮带头轮2#、3#托辊后,准备再更换其他部位的托辊。
16时05分左右,当三人前后陆续经过J5皮带东侧通廊过道时,手拿托辊走在最后的陈安所踩踏的钢板(1200mm×500mm)突然松动坠落,陈安随钢板一同坠落至地面,同事李晓川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进行现场急救,16时30分左右,将伤者送往湖口县人民医院救治。
17时10分左右,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钢结构通道缺陷。
炼铁厂原料二车间J4、J5皮带通廊人行通道钢板腐蚀严重、焊缝脱落,待人员经过该区域时,因承重能力不足造成钢板突然脱落,致使陈安从高处坠落至地面。
(二)间接原因1、炼铁厂基础管理薄弱。
炼铁厂缺乏抓基础工作的系统管理思路和有效管理方法,导致炼铁厂基础工作薄弱,存在的问题点多面广,同时不太重视原料和烧结的管理,导致各类问题积压较多,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深层次根本原因。
2、设备隐患处理不到位。
2014年3月份,炼铁厂原料二车间平铺进料班就已排查出J4、J5皮带通廊腐蚀严重、过道钢板出现孔洞的隐患,并立即将此隐患上报车间,但车间未及时上报到厂部(时任厂长助理兼车间主任已免职);2014年4月份,厂部开展了管理人员下班组调研活动,切实了解班组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调研活动中厂部得知原料二车间设备隐患现状,2014年4月17日厂领导组织全厂管理人员在J4、J5皮带通廊现场召开隐患整治办公会,要求由主管领导牵头两个月内将所有的隐患督促整改到位。
但原料二车间忽视了J4、J5皮带通廊两侧过道钢板腐蚀隐患(列入整改计划的通廊中间过道已按计划在2014年5月份整改完毕),致使此隐患迟迟未能得到处理。
某公司高处坠落事故(一)事故经过7月15日7时30分,在翻车机区域封闭改造项目施工时,分包单位罗某,未按规定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在运送保温墙板过程中,从翻车机顶棚7.5米作业面孔洞处,坠落至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死者罗某在乙翻车机空车线顶棚上运送彩钢板过程中,失足从7.5米高孔洞坠落到地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2.间接原因一是人员违章作业。
死者罗占民在乙翻车机空车线顶棚上运送彩钢板过程中,高处作业未按照规定系挂安全带。
二是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乙翻车机空车线顶棚采光带未及时安装,且未设置安全网或安全护栏,形成高空孔洞,现场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三是工作负责人、监护人未能起到有效的监护作用,有关作业人员没有起到提醒作用,未及时制止死者的违章作业行为。
(三)整改措施1.全面开展停工整顿。
秦皇岛所有检修技改项目立即停工整顿,除了现场必须的消缺工作,所有作业项目立即全面停工,各单位自查作业许可手续齐全、现场防范风险措施到位后方可申请复工,经厂职能管理部门复查合格,分管领导审核,履行相关手续后复工。
每天上午8:30前汇总当天开工的所有工作,向所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通报,以便到位管控。
2.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集中学习集团、公司下发的事故通报,特别是“4.11”、“5.24”以及本次事故经过;召开全员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大会。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各部门、车间、班组、外委队伍开展的学习与警示教育活动。
对照查找本单位是否存在同类问题隐患,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坚决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3.开展外委承包商全面大排查。
对全厂外委承包商资质和人员素质进行再核查,全面排查入厂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情况、施工安全交底情况、外委人员超龄及健康情况,对安全素质能力不足、资质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的外委队伍要求立即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解除合同,对年龄、文化水平不满足要求的外委人员一律清退。
4.转变对高风险作业教条的认识,强化现场作业管控和到岗到位管理。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钢板脱钩)1)事故经过2002年3月18日9时左右,山西运城某化机厂三车间,在起吊不锈钢板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钢板脱钩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
2002年3月18日早上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
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
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
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
伊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
大约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面已起吊过2次)。
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
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
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她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
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刹时,车间尘土飞扬。
在场的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
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伊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
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伊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伊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王某违章操作,贺某违章指挥,伊某违犯劳动纪律。
①行车操作工王某违章操作,在行车西行2m后,当她已发现钢板南北上下晃动时,应立即停车弄清原因,消除晃动因素后,再往南行。
但王某违犯操作规程,点打吊车往南运行,导致钢板脱离吊钩,造成伊某死亡。
这是事故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②贺某现场违章指挥。
一是起吊前贺某未对现场进行检查;二是物体离地面高度较高,贺某未特别加强安全警戒;三是指挥失误,当行车西行发现晃动时,应立即出示停车手势,但贺某未做;四是贺某站的位置不符合指挥者要求,应站在吊车的西边,便于检查和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但贺某却站在汽车东边一直未离开。
If you can't beat your opponents, join them.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轧钢厂“7.8”起重伤害事故分析通报一、事故经过2013年7月7日中班,轧钢厂中板车间轧制12mm钢板,在轧制时一钢板头部下垂导致钢板插入ACC入口辊道下方,为保证生产,当班人员仅将露出辊道部分钢板切割处理后即正常过钢。
7月8日9:00左右,轧制丁班接调度通知要检修四小时,机长彭振安排四人负责清理辊道下剩余钢板,11:10左右车间设备工程师彭海华站在ACC入口东南方向(距离轧辊不到1米位置)指挥行车吊钢板,因钢板尾部卡阻,在拉出钢板时产生反弹力并弹向彭海华,彭海华在用右手阻挡钢板时导致右手手腕骨折。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当事人彭海华个人安全意识淡薄,临时参与处理辊道下钢板对风险辨识不到位,在指挥行车作业时站位不当,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间接原因1、班组在作业前风险排查不到位,未辨识到该做业存在起重伤害;2、轧钢厂、中板轧制车间日常安全管理存在不到位,对管理人员平时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查处力度、打击力度不够;3、ACC入口辊道间存在约400mm空隙,导致钢板极易插入ACC入口辊道下方。
三、防范措施(一)轧钢厂立即完善对管理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动态互保联保;(二)轧钢厂应加强作业前风险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三)轧钢厂立即对ACC入口辊道之间存在约400mm空隙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举一反三对中板粗轧至收集区进行全面排查及整改到位(7月20日前完成,责任人:万钧);(四)轧钢厂各级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管理人员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查处打击力度。
四、责任划分及处罚(一)当事人彭海华个人安全意识淡薄,临时参与处理辊道下钢板,风险辨识不到位,在指挥行车作业时站位不当,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二)轧钢厂、中板轧制车间日常安全管理存在不到位,对管理人员平时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查处力度、打击力度不够,对此次事故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三)根据《九江萍钢钢铁公司2013年安环考核方案》,考核如下:1、考核当事人彭海华2000元;2、考核中板轧制车间主任高峰2000元、车间副主任杨启荣1500元、车间兼职安全员许建军500元、轧制丁班机长彭振1000元;3、考核轧钢厂厂长万钧2000元、主管副厂长戴志良1500元、安环主办王鹏1000元、分厂挂靠安全员刘丰500元;4、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由轧钢厂参照相关考核标准执行。
钢板坠落伤害事故案例
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钢板坠落伤害事故案例分析2008年10月23日8:20分,炼焦车间发生一起高空坠物伤人事故,机动车间郝某肩部砸伤。
一、事故经过
10月23日上午8:20左右(正在检修时间),炼焦车间二系炼焦工段乙班班长赵某安排5号焦炉出炉工王某、尹某、4号炉出炉工胡某三人到5号推焦车一同安装焦炉护(钢)板。
安排此项工作时,赵某对三人把注意事项进行了交待,随后又通知5号装煤车司机张某到5号推焦车一同进行安装。
因5号焦炉1号煤嘴不下煤,赵某就过去协调处理捅煤。
在四人开始作业前,尹某站在顶部平台上钢板西侧中间,胡某站在顶部平台上钢板东南侧,王某站在二层平台上。
做业开始后,张某负责检查安装的具体位置,其他三人负责安装。
尹某指出最上面的钢板不符合要求,需要挪开用下面那块钢板,胡某提出把钢板向南翻使之立起来从而把下面那块钢板拿出来,尹某指出南侧空间不足,然后尹某让胡某向北挪位置,胡某从东南侧挪到东北侧,然后尹某戴着手闷将钢板从西侧向上掀起,意图使钢板在东侧树立起来,钢板在掀起的同时,顺势从东侧栏杆下侧挡板底部滑落,将机动车间二系焦炉维修工郝某(当时系某和郝某一同巡检返回途中)砸伤,随后尹某、胡某和李某等人将郝某送往医院。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尹某对作业环境认识不足,导致钢板滑落砸伤郝某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胡某、王某二人安全意识淡薄,在尹某在高处从西向东掀钢板进行作业时未及时制止,是这起事故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2、间接原因
(1)作业过程中,张某背对作业场所,但互保意识比较淡薄。
(2)机动车间郝某、李某在进入推焦车巡检时对发现高处有人作业的情况未引起高度重视,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3)班长赵某在安排此项工作时安全工作及防范措施安排不细致,并对措施落实情况检查不到位。
三、防范措施
1、各车间部门要利用班后或班前会时间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吸取本次事故教训。
同时要求各车间部门近期对员工进行一次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规程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遵章守纪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各车间部门进一步落实作业过程监护、互保制度,强化监护、互保人员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于执行不到位的,给予严厉处罚。
3、各车间部门要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把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检修真正落到实处,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