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A
- 格式:ppt
- 大小:667.50 KB
- 文档页数:19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和造纸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3.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相比,其优点是: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和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
4.假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二、单项选择1.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 牛顿 B.伽利略C. 哥白尼D.道尔顿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D)。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3.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C)。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三、简答题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1)物理学领域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 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
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
姜淮综合高中高三对口班2010~2011学年度模拟考试农业专业理论综合试卷十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生物学部分1.生物生长的本质是________。
A.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B.异化作用超过同化作用C.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保持平衡 D.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_。
A.它们都是大型的羽状复叶B.它们都长得很高大C.它们的根茎叶都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D.它们的受精过程都脱离了对水的依赖3.生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
A.糖类B.脂肪C.磷酸肌酸 D.三磷酸腺苷4.有人分析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样品,发现其含有C、H、O、N等元素,该样品很可能是:A.脂肪B.蛋白质C.核糖D.核酸5.下列动物中,胚后发育属于变态的是________。
A.丹顶鹤B.扬子鳄C.蟾蜍D.鲸鱼6.植物果实内的种子数目取决于________。
A.受精卵的数目 B.子房内胚珠的数目C.受精极核的数目 D.花粉里的精子数目7.有一时表现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母亲也是白化病患者,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
A. 1/3 B. 1/2 C. 1/4 D. 1/68.下列有关细菌营养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肺炎双球菌是寄生细菌B.活的动植物体内的细菌都不是腐生细菌C.腐生细菌是异养的,寄生细菌是自养的D.有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9.淀粉和糖元在酶的作用下,最后彻底分解为________。
A.葡萄糖 B.前者为葡萄糖,后者为麦芽糖C.前者为葡萄糖,后者为葡萄糖和果糖 D.CO2和H2O1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既是植物光反应的产物,又是植物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________。
A.CO2和酶 B.O2和ATP C.【H】和ATP D.酶和【H】11.普通小麦的受精卵有六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发育而成的植株是_____。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英文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2、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量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3、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牢固、年老、死亡等过程。
4、代谢: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和运动〕过程中化学转变〔包括物质合成、转化和分解〕的总称。
植物的代谢,从性质上可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从方向上可分为同化或合成代谢和异化或分解代谢。
5、信号转导:是指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6、同化作用:植物从环境中汲取简洁的无机物,经过各种转变,形成各种冗杂的有机物,综合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同时把太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XX于有机物中,这种合成物质的同时获得能量的代谢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7、异化作用:植物将体内冗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洁的无机物,同时把贮XX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用,这种分解物质的同时释放能量的代谢过程,成为异化作用。
8、扩大:扩大是一种自发过程,指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扩大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9、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10、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成为渗透作用。
11、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成为伤流。
12、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外表〔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3、蒸腾速率:植物在确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了解蒸腾比率和蒸腾系数。
14、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15、红降:当光波大于685nm〔远红光〕时,虽然光子仍被叶绿素大量汲取,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一、判断题1.生长发育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T)2.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依靠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
(T)3.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的是依靠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
(T)4.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从陆生到水生,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演变。
(N)5.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而是严整有序的。
(T)6.生命通过繁殖得以延续。
(T)7.生物界有不同于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
(N)8.在生物繁殖过程中,遗传是相对的和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和前进的。
(T)9.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影响的。
(T)10.单细胞生物的应激性体现在向性运动,植物的应激性体现为趋性运动。
(N)植物向性、动物趋性二、单选题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 C )。
选项A)环境适应性选项B)运动性选项C)新陈代谢选项D)生长2.下列属于生命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选项A)遗传物质是DNA选项B)蒸腾作用选项C)新陈代谢选项D)光合作用3.下列不属于生物应激性现象的是( D )。
选项A)草履虫从盐水中游向清水选项B)根生长的向地性选项C)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选项D)猫捕食老鼠4.生命依靠( A )得以延续。
选项A)繁殖选项B)有丝分裂选项C)无丝分裂选项D)减数分裂5.关于新陈代谢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选项A)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选项B)包括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选项C)不同生物的基本代谢过程不同。
选项D)在代谢过程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总是不断地转化。
6.关于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选项A)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选项B)生长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选项C)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选项D)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7.关于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选项A)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选项B)生长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选项C)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依靠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选项D)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8.关于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5.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互联系同时发生B.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交替进行的C.同化作用在前,异化作用在后D.异化作用在前,同化作用在后2.当一个人长期发烧生病后会消瘦,这是因为在生病期间()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B.人体不进行新陈代谢C.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D.物质只分解不合成3.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中,与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A.运动、循环、消化和呼吸B.神经、泌尿、呼吸和消化C.循环、消化、呼吸和泌尿D.呼吸、泌尿和内分泌4.下列关于异化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淀粉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B.蛋白质氧化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尿素的过程C.水、无机盐由汗腺分泌并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D.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5.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中,既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能源物质之一,还是细胞和人体代谢活动的主要调节物质的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6.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B.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D.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7.依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C.若y表示放在室外某一盆植物玻璃罩内(密封)气体的含量,则a→b→c反映的是从早上到晚上罩内氧气的变化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8.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
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判断题1.生长发育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2.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依靠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
3.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的是依靠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
4.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从陆生到水生,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演变。
5.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而是严整有序的。
6.生命通过繁殖得以延续。
7.生物界有不同于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
8.在生物繁殖过程中,遗传是相对的和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和前进的。
9.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影响的。
10.单细胞生物的应激性体现在向性运动,植物的应激性体现为趋性运动。
二、单选题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
选项A)环境适应性选项B)运动性选项C)新陈代谢选项D)生长2.下列属于生命的基本特征的是()。
选项A)遗传物质是DNA选项B)蒸腾作用选项C)新陈代谢选项D)光合作用3.下列不属于生物应激性现象的是()。
选项A)草履虫从盐水中游向清水选项B)根生长的向地性选项C)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选项D)猫捕食老鼠4.生命依靠()得以延续。
选项A)繁殖选项B)有丝分裂选项C)无丝分裂选项D)减数分裂5.关于新陈代谢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A)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选项B)包括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选项C)不同生物的基本代谢过程不同。
选项D)在代谢过程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总是不断地转化。
6.关于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A)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选项B)生长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选项C)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选项D)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7.关于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A)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选项B)生长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选项C)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依靠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选项D)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8.关于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