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第二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化的发展程度 D.人的素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正确,B、C、D错误。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2.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B正确。
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是A.行政法 B.经济法 C.刑法 D.宪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它以宪法为统帅,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构成。
D正确。
4.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相关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这个有机统一整体的主干是A.宪法 B.法律C.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数:2.00)A.B. √C.D.解析:5.下列法律中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是A.《公务员法》 B.《预算法》 C.《立法法》 D.《劳动法》(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习惯上,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作为与宪法相关的法律。
2021年版第六章第二节-思想道德与法治讲解概述本文档将对2021年版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讲解,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思想道德和法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思想道德是人们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法治是社会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思想道德和法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共同构建了社会秩序和公正。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和法治在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思想道德是法治的基础。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
其次,思想道德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白。
在一些法律无法涵盖的领域,人们的道德观念可以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最后,思想道德的培养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长远意义。
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互动关系思想道德和法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法治的建设需要依靠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来支撑和推动。
同时,法治也对思想道德进行规范和约束。
合法的法律可以对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进行制裁,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而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
总结思想道德和法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社会的秩序和公正。
思想道德的培养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法治的建设也需要依赖人们的道德观念来推动。
只有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互动关系,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公正、和谐的社会。
思修考试第六章答案解析第六章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内容,它涵盖了许多关键的思想与道德问题。
本篇文章将对第六章的考试答案进行解析和讨论。
1.问题: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请简要阐述其重要性。
答案解析:思想道德修养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进行自我调整与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道德修养的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具备的一种修养,它关乎个人的心灵境界、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维护等多个方面。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使个人心态平和、行为规范,进而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
2.问题: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述其区别和联系。
答案解析: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规范体系。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是自发产生的、内在驱动的,并且具有普遍性和内在的道德威力。
法律是指国家、社会依照一定程序制定的行为规范,它是外在施加的、权威性的规范。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于,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规范,而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行为规范。
然而,道德与法律又是紧密联系的。
法律具有道德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德的准则和原则;而道德也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通过道德来引导人们超越法律的底线,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3.问题:为什么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请列举至少两个理由。
答案解析: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其次,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只有规范自我行为,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才能促进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的构建。
4.问题:请列举至少两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
答案解析: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多种方法,以下列举两种:- 不断学习与思考:人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参加公共讲座、开展思辨讨论等方式,积极学习和思考道德问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学习时间:2015年11月16日-11月22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六章,第1-3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内容能使同学们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3.掌握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二、主要内容(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是除家庭内部生活和个人生活以外的社会生活。
可以简单地认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社会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与私人生活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相比,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愈显突出。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主要表现出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为这是:(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原始社会主要以图腾、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和成文法等公共生活规范形式发挥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言语行为准则。
文明是相对愚昧、落后、野蛮、粗暴等行为而言的,礼貌是人们言语动作的表现,属于行为方面的修养,文明和礼貌不可分离,二者总是相伴而生,具体体现着一个人内外素质的完美统一。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是社会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应有的社会公德,更是博爱的表现。
不要只为眼前工资而工作。
要服从社会需求,追求长远利益。
台湾人蔡崇信曾是全球著名的瑞典风险投资公司Invest AB的亚洲代表。
他听说阿里巴巴之后立即从香港飞赴杭州要求洽谈投资。
一番推心置腹后,蔡崇信竟出乎意料的说:“马云,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
马云吓了一跳“不可能吧,我这儿只有500元人民币的月薪啊!”500元的月薪对于当时的蔡崇信而言无疑是打发叫化子。
但两个月后他就亲任阿里巴巴CFO (首席财务管)。
后来,两年不到马云身价便从零涨到十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而蔡崇信拥有的股份也不会低于亿元吧!●案例1 用成果证明能力小刘是2009年的市场营销专业大专生,毕业时她选择了某家电销售公司的销售岗位作为自己求职的目标。
为了顺利应聘,她决定利用招聘会前的一周时间,为那家公司拿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对该公司所有的产品做了细致的市场调查,从市场份额、产品到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拿出了一份有分量的市场调研报告,最后在招聘会上击败了众多学历高于她的竞聘者,被公司录用。
分析:小刘针对目标公司和岗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应聘单位提供了可行性知识型成果。
用人单位最希望的就是招聘到的人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人最能获得应聘单位的认可。
●案例2 吹毛求疵吸引眼球北京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张明曾到一家著名软件公司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验遭拒。
为了能到这家心仪的公司工作,他没有气馁,偷偷花了几天时间在那家公司的废纸堆里寻找,发现了公司废弃的部分程序资料,并逐一修正,然后再次跑到公司求职,详细分析了公司程序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公司老板被他的才华所折服,破例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
分析:想方设法找到自己心仪公司的“软肋”,并依靠自己的实力大胆吹毛求疵,以此吸引对方的眼球,可以大大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案例3 跨专业也能成功求职张华在大学学的是财会专业,在一个招聘会摊位前,他看中了一家国内著名的太阳能热水器代理公司提供的职位——营销员,但公司要求应聘者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